個人資料
正文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三十二集)

(2009-01-16 20:04:33) 下一個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三十二集)
2008-7-25【字體: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五大段「入五止」,它具足的標題是「攝用歸體入五止門」,入五止是我們簡稱。五止第一個是「照法清虛離緣止」,這個我們前麵學過了。在這一條裡麵,我們淨宗念佛堂堂主常常說的一句口頭禪,說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專念。這是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念佛同修的,怕他起雜念,得放下身心。在這段裡麵賢首國師給我們開示:

  諦之法本性空寂。俗諦之法似有即空。】

  這是開始最重要的兩句話,也就是說真俗二諦都不能夠執著。不但不執著,分別也不可以,為什麼?不可得。在五止裡麵,這句我們用《金剛經》上一句話大家就明白了,佛在金剛會上教導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一條就是法,法都要捨。法是什麼?真諦、俗諦是法,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講什麼?就是講真俗二諦,佛依真俗二諦教化眾生。你看我們佛門的建築,最主要的,寺院最主要的是大殿,叫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這個建築物就是表真俗二諦的,你在外麵看兩層,兩層就是上麵是真諦,下麵是俗諦,這真俗二諦;裡麵是一層,就是真俗二諦不二,真諦是空,俗諦也是空,空跟空沒有兩樣,它表這個法。所以連建築都表法,讓你一看到,真俗不二,一進去就是不二,在外麵是二,進去就不二,外麵是凡夫,進去就是聖人,你看它這個用意多好,沒有一樣不是真實的教育,讓我們覺悟。

  從二諦我們就想到身心,身心不二,心不可得,身也不可得,心是真諦,真心是真諦,妄心跟色相是俗諦,『似有即空』,即空是什麼?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叫真相!如果真的曉得俗諦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會起心動念,你心定了,這真的止了。所以我們在現前這個階段,初學的從哪裡入門?我給同學做了很多次的報告,從放下對立入門。我們跟一切人不對立、跟一切事不對立、跟一切萬物不對立。不對立是什麼?自他不二,把整個宇宙跟自己的身心融成一體,你說這個多快樂,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這才叫事實真相。照法,這個法就是六祖能大師見性的時候所說的,能生萬法,「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今天照見萬法清虛,所以你心定了,能緣、所緣統統都不放在心上,這是真的止了,頭一條,跟自性起二用相應,這一條是什麼?對宇宙你能夠如如不動。下麵四條那就是對正報,正報,因為他迷了之後產生很多變化,所以要講多一點。頭一個跟我們講人事環境,這就是第二:

  人寂泊絕欲止。】

  這是第二條,你看環境裡麵最重要的是人事環境。由此可知,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產生錯誤,錯在哪裡?跟自性相違背就錯了,你把它修正過來叫修行。所以修行就是修正錯誤的行為,這個行為裡麵包括思想、包括言語、包括造作,身口意三個就包括盡了。你想錯了,修正過來,看錯了,修正過來,說錯了,修正過來,幹錯了,也得修正過來。標準是性德,性德是絕對的標準,永恆的標準。這個性德,前麵講的四條,總綱。頭一個跟我們講的,「隨緣妙用」,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就是隨緣妙用,你說他多自在。我們不懂得隨緣,我們隨順自己的自私自利、隨順自己的貪瞋癡慢,所以就造業,這就造成苦海無邊,實際上哪來的苦,沒苦,自找苦吃,這總不能不知道。所以,這一條文字不多。題,杜順和尚說的,『觀人寂泊絕欲止』,下麵的解釋,賢首國師。這一句現在確實不好懂,寂還好懂,泊不好懂。我們在南方,像在香港、廣東你們都會聽到渡輪碼頭,泊船,車開到停車場,泊車,你就曉得泊是什麼意思?泊是停止,停船、停車,停船叫泊船,停車叫泊車。我們觀人,這是我們境界裡麵,環境裡麵的人事環境,我們要觀人,這個觀人,寂泊從哪裡觀,真的是得力於賢首大師的解釋,沒有解釋我們不曉得從哪裡觀起。你看他老人家的解釋:

  五蘊無主名曰寂泊。空寂無求名為絕欲。】

  這把名稱給我們解釋清楚了。『五蘊』,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動物,動物都是五蘊這五個條件聚集現的形狀。五蘊是五個因素,第一個是色,色是物質,我們這個肉身是物質,這屬於色法。還有個精神,如果隻有物質沒有精神,這個人就叫屍體,死人。活人他還得有精神,精神是什麼?精神是:「受」,他有感受,他有苦樂憂喜的受,心有憂喜,身有苦樂,他有這個感受;他有「想」,這很容易懂,想;他有「行」,行是什麼?行是念念不息,前一個念頭滅了後一個念頭就生了,它不能停,所以叫行,行是這個意思;「識」是阿賴耶裡頭有種子,就是說帶著過去生中的習氣。過去多久?在六道裡麵講,太久了,因為六道有分別、有執著,真正所謂是無始劫來生生世世你的好習氣、壞習氣全帶著,在這一生當中你要是讓它自然去發展,它全都顯露出來。所以這個習氣,受想行識是心法。無論是色法、無論是心法,大乘教裡麵講得很清楚,統統都是因緣所生法,緣生的,也就是許許多多條件具足的時候它現這個形,是這麼回事情,條件不具足它就不現形。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都不是獨立生起的,眾緣和合。

  好像我們這一棟大樓,現在我們旁邊在建藏經樓,正在做地基,有沒有這個樓?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你說沒有,建起來是一棟大樓。為什麼說它沒有?那個行家建築師一看,他沒有看到樓,他看到這個地方,估計一下有多少噸的鋼筋、多少噸的水泥,他看到的是建築材料。這個東西堆在旁邊,它就不是樓,把它這麼架起來的時候,照圖樣架起來它就變成樓。所以這個樓是什麼?眾緣和合而生的。眾緣和合而生的,似有非有,你把它拆下來堆在一邊就沒有了。要曉得我們這個身心亦復如是,眾緣和合的時候有,眾緣分離的時候就沒有了。可是你要是聰明,它正在和合的時候,你就能看出它是空的,它是假有、是幻有,這就是智慧。你看出它假有,你對它不生貪戀,這個樓可以受用,決定沒有控製的念頭,決定沒有佔有的念頭,一堆建築材料擺在那裡,你喜不喜歡它?你看到它不動心。組合起來你怎麼會動心,怎麼就這麼愚癡?堆在這裡、架在這裡不是一樣的事情嗎?佛這是對我們初學凡夫,用這些分析的方法告訴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色是物質、色相,一棟大樓,這是色,色即是空,你把它拆下來堆在這邊就是空的,就沒有了,你把它架起來它就有了,色空不二,是這麼回事情。

  這個道理你懂得了,我們的身體是這個樣子,所有一切動物的身體也是這個樣子。動物,縱然是螞蟻、蚊蟲,牠都有受想行識,牠都貪生怕死,你一巴掌把牠打死,牠很痛苦,牠也很愛牠那個身,迷戀那個身,以為身是真的。就跟我們一樣,我們自己有什麼感觸,別人對我們好,別人或者要殺我們、害我們,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你就想想蚊蟲、螞蟻、蒼蠅,統統都是這個心情。你真正能想透的時候,你就不忍心傷害牠。你不忍心傷害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也不忍心傷害你,你看這個回報多好。佛門講「施一得萬報」,我常說這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我們對待人事環境怎麼才是正確的對待?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把所有的懷疑、顧慮統統都停止,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這就是寂泊。了解事實真相,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空。明白的人,像諸佛菩薩跟我們說明事實真相用了許多些名詞術語,如果我們不分別、不執著聽佛講經說法,就開悟,就悟入了。我們現在聽講聽多少年都不開悟,什麼原因?錯用了心,怎麼個錯用了心?我們用分別心來分別、我們用執著心來執著。佛說的言語,我執著他的言語,佛說的名相,我執著他的名相,這壞了,這是什麼?這是被釋迦牟尼佛的法迷住,法不迷你,是你自己迷了。所以古人講,酒不醉人人自醉,法不迷人人自迷,那你就沒法子,不解如來真實義。

  可是如來還是要說,為什麼?太難得了,你雖然是誤會了,但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你這一生不能成就,可是你阿賴耶識裡已經種下佛法的種子。他是來下種的,現在不會有收成,收成還得要等秋天之後,秋後才能收割,春天在播種,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佛不著急,不管你怎麼體會,甚至於你惡意去毀謗,批評佛講的是錯的,沒關係,隻要聽到耳朵,阿賴耶識落了印象,永遠不會消失的,生生世世這個東西帶著走的,這是佛的無盡慈悲!善根厚的人,過去生生世世有修,底蘊很厚的人,一聽到佛講的,他能契入。所以隻要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一下就入進去了。《起信論》裡,馬鳴菩薩教導我們用什麼心態去聽經?教我們不著言說相(著是執著)、不著名字相、不著心緣相,心緣相比較難懂,就是你隻管聽,不要去想,一聽就懂了,就悟了,聽不懂的不能想,愈想愈錯,為什麼?想是分別、是執著,所以不可以落在這裡頭,那就錯了。用現代話說,佛法用直覺,一遍沒聽懂,沒有關係,你不要去想它,還有第二遍、還有第三遍。佛慈悲,哪一種法都是講千遍萬遍,你著急幹什麼?你隻要用直心,心地就愈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智慧遇到就理解了。

  所以聰明不行,再聰明的人,入不了佛法,聰明是屬於意識。所以人能不能覺悟,凡夫能不能成佛,與學、與不學沒有關係,與什麼有關係?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有關係。所以我們感恩世尊當年在世他老人家為我們示現,修學十二年,跟很多宗教學習,跟很多學術界的高人學習,學了十二年,最後怎麼樣?最後把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大徹大悟。如果不放下?不放下就變成所知障。佛說障礙我們心性的,讓我們不能明心見性有兩種障礙,這兩大類,一類是煩惱,一類是所知。你學了很多,你執著,不肯放下,所知障重,不能見性。這兩種障礙,在楞嚴會上菩薩有很明顯的示現,佛說《大佛頂首楞嚴》,阿難聽了不到一半,三分之一,你看我們現在看《楞嚴經》經本,《楞嚴經》十卷,在第三卷的末後,阿難開悟了,說偈讚佛。阿難是初果,富樓那尊者是四果阿羅漢,看到阿難開悟,說偈讚佛,他頭大了,他不懂。四果阿羅漢聽不懂,佛講《大佛頂首楞嚴》沒聽懂,初果開悟,四果沒開悟,這是怎麼回事情?所以他就向世尊提出請教,他不明瞭。世尊告訴他,阿難煩惱障重,所知障輕,他所知障輕,他聽佛講經能開悟,但是不能證果,煩惱障重,隻能證初果,不能證阿羅漢。富樓那是煩惱障輕,所知障重,煩惱障輕,他證四果羅漢,見思煩惱他很容易斷掉,所知障重,對大乘教聽不懂。兩種障不一樣,所知障障開悟,煩惱障障證果。

  我們現在想想大概兩種障都重,這個事情很麻煩。兩種障都重,它的好處就是阿賴耶裡下種子,下成佛的種子,下開悟的種子,這一生不能起現行。你要是把這兩種障礙減輕,沒有別的,就是此地講的五止、六觀。止是放下,觀是看破,這是除二障的祕訣。我們把人事環境看清楚了,對於這個世間空寂無求,你的心多清淨。不但是法性空寂,法相也空寂,森羅萬象是空寂,芸芸眾生也空寂,再回過頭來看自己,自己的身心也是空寂,了不可得,這個欲望就沒有了。自性裡麵沒有欲望,自性裡麵沒有所求、沒有得失、沒有欲望,自性是什麼樣子?清淨圓明,這四個字要記住。我們的自性,那是我們真正的本人,禪宗裡麵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麵目」,是清淨圓明;這四個字,把惠能大師開悟所講的二十個字全包括在裡頭。前麵兩個字跟他的第一句相應,「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後麵這四句是圓明,圓明兩個字把後麵全包括了,圓是圓滿,沒有欠缺。能大師說得清楚,告訴我們自性沒有生滅,不生不滅。八不,《中觀論》裡麵講得更清楚,「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這是自性。你仔細想想這四句話,這四句話裡明明白白告訴我們,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在哪裡?就在當下。

  大乘教裡世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想千變萬化,外麵現象也千變萬化,你想什麼就現什麼。我們今天講,我所想的,我想佛,佛也沒有現前。實在講,不是佛沒有現前,佛現前你沒有看見。你想妙音,確實微妙的音聲在你耳邊,你沒聽見,為什麼?你沒開竅,你的眼耳鼻舌身這是竅門,這竅門堵塞了,有東西堵塞,堵塞拿掉之後你就能見到、你就能聽到,妙香你就能聞到,而且還六根互用,這妙不可言。什麼東西堵塞?堵塞就是這兩種障,煩惱障跟所知障,它障礙了,障礙去掉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真相大白。念的速度,我們在前麵示三遍裡麵說過,念頭才動,周遍法界,立刻就到了,沒有距離。周遍法界,那你要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我們起個念頭,全知道,信息立刻就到,一個善念周遍法界,一個惡念周遍法界,你怎麼能瞞人?你說人不知道,人不知道,沒有障礙的那些人全知道,隻有有障礙的人不知道。什麼人有障礙?人有障礙,鬼也有障礙,但是鬼有時候還比人靈。佛在經上給我們講鬼神,那個神是講天神,欲界的天神,跟鬼神裡麵,他們有報得的五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他報得五通,他不是修的,你到那一道去自然就有。就是沒有漏盡通,漏盡通要修,證得漏盡通就出三界了。五通在三界裡麵,出不了三界六道,愈往上麵他的能力愈大,愈往下麵他能力愈小。所以說人不知道的鬼神知道,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鬼神在哪裡?有人的地方就有鬼神,無人的地方也有鬼神,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你要知道他是五蘊和合而現的相,諸佛菩薩也是五蘊和合現的相,沒有五蘊和合他就不現相,他在十法界就不起作用。所以眾生有感,佛有應,應就是現相。現相是個不定法,怎麼現法?有個規則,就是楞嚴會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講法性,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無所不現。諸佛菩薩就是自己的法性,所以我們念佛現佛相,想《彌陀經》上所講的就現極樂世界相,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人人都知道成佛好,為什麼不走這條路?諸佛菩薩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路怎麼走?大勢至菩薩說得最好,「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現在,當來是什麼?當來是往生,不是到極樂世界見佛,當來就是臨命終時佛來接引,那叫當來。現在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處所,想佛,佛真在麵前。對我們憶佛念佛,以真誠恭敬心,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個事真的是很難懂、很抽象,所以我們很感激日本江本博士從水實驗裡麵給我們最好的信息。水結晶的實驗說明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有道理的,他做了一個實驗,把五個宗教合在一起,寫五個宗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寫了五個宗教的名字貼在玻璃瓶裡麵,水結晶現了一個很好看的結晶,還出現一個人頭。他把那個照片拿給我看,還告訴我:法師,你看這個人,這個人好像就是你。多元文化,世界宗教是一家,出現這麼一個圖。

  所以我們了解事實真相之後,欲望就沒有了。告訴諸位,於一切法控製沒有了,佔有沒有了,得失沒有了,你說你多自在。然後看一切法,這裡講人,看一切人,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他幹壞事,壞事未必是真的壞,看你怎麼看法。那個人罵我,一般講壞事,看你怎麼看法。他罵我,我聽聽,我用善心對待他,用真誠心對待他,用感恩心對待他,他罵我是好事。為什麼?提醒我,想想我有沒有做錯事情,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提醒我,它怎麼不是好事?好事。如果我想想沒有,他罵得我真冤枉。冤枉也是好事,冤枉怎麼是好事?我這一生沒做,可能過去世我做過,他替我消業障,難得這個人替我消業障,我怎麼不感激他,這就報掉了,這重罪輕報,好事。永遠存一個感恩的心對一切有情眾生,這就對了。佛家如是,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老祖宗教導後世的子孫也是這個方式。這在《大學》裡麵,四書裡麵的東西,像《大學》、《中庸》、《論語》裡麵所說的,我認為絕大多數不是孔子的言論,是幾千年古聖先賢所傳下來的教誨。因為在上古時代沒有文字,沒有記載,隻有靠傳說,孔子集大成,把古聖先賢的教訓用文字記錄下來,顯而易見。《孟子》裡麵有一些言論,言論都是根據古聖先賢的教誨發揮的。所以《四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道是中國原本的道家,佛是從印度傳過來的,這三家在基本概念上相同、相通。他們沒有見過麵,沒有開過會,居然所想、所說、所教的是這麼樣的接近,這就是諺語所謂「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這些人都是大英雄。英雄是什麼意思?傑出的人才,一般人做不到,他能做到,這稱為英雄。

  你看我們老祖宗教我們妄盡還源,教我們也是這一套,他怎麼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他教我們從這裡做起。格物是什麼?格物就是此地所講的寂泊無求,物就是此地講的欲,物欲,自性裡沒有物欲,現在憑空生起這個東西,你曉得自性裡沒有的,你都要把它捨掉,在這個地方講,你要把它斷絕掉,沒有欲望。欲望不是真的,欲望是煩惱起現行,最不好的煩惱。煩惱裡麵有善有惡,你看中國人講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它裡頭有善、有不善。總而言之,七情五欲全是屬於煩惱,自性裡沒有,它是對立的。有這個東西,清淨圓明就沒有了,把清淨圓明障礙住了。清淨圓明是至善、是本善,《三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性德,這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這是真善,這是本善。現在我們學了「還源觀」,實在講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會用的話,進步會很快,六根對著六塵境界,曉得相有性空、事有理空、因果不空。佛家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你對於一切萬法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你可以受用它,你可以用它來成就無上的功德,而不造罪業。你能夠格物,格就是此地「絕」的意思,格是格除,欲是欲望,頭一關,這是最大的障礙。這一關是最難通過,通過之後,以後那些都容易了,頭一關不容易打破,就是把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這關突破。所以人為什麼生生世世修行都出不了六道輪迴?就是你沒有辦法突破這一關,你沒有辦法向菩提道上邁出第一步。

  在佛家講的五戒,殺盜淫妄,你決定不能有一念傷害一切眾生,不可以有這個念頭,殺戒才清淨。我沒有殺他,我讓他生煩惱,這也是傷害他,不可以。所以經教裡麵佛告訴我們,「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決定不會讓眾生生煩惱。眾生看到菩薩生煩惱,菩薩趕快躲避,不能叫他生煩惱,這是菩薩道。不偷盜,要把盜心斷掉,盜心是什麼?佔便宜的念頭,我還想佔一點小便宜的念頭,佔一點小便宜這是盜心,那個盜就從這裡發展出來的。絲毫小便宜都不佔,一草一木,一張紙,一根線,小事情,都不佔人便宜。它是有主物,我們就要尊重它,我要想借用的時候一定主人同意,主人不同意不可以動。所以很微細的地方去做,這就是八萬細行,八萬細行是什麼?就是十善業,十善業用的最微細的地方就是細行。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才叫絕欲,無求。世間人多求,求這個求那個,求得到求不到?決定求不到,你能求到的是你命裡有的,命裡沒有的怎麼求都求不到。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不值得!說實在話,就是做小偷,他偷來的東西、偷到的錢還是命裡有的,命裡沒有的偷不到。你命裡沒有的你去偷偷看,東西還沒到手就被警察抓去了,去坐牢去了,命裡沒有。所以小偷、強盜偷到的都是命裡有的,你說冤不冤枉!你不用這種手段它都會來,可能來遲一點,你想很快就得到,錯了,不是這時候得到的。

  所以真正明白之後,所有一切錯誤的念頭你都放下了,放下之後,聖賢給我們製定的規律,佛菩薩製定的戒律、戒行,你不必要學,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就跟它相應,這些戒叫性戒,你自性裡本來有的。諸佛菩薩明心見性之後他露出來給你看,就這麼回事情。所以對於緣生之法要用寂泊的態度;對於一切萬事萬物,特別是人事裡麵,要知道絕欲,就是要懂得格物致知。然後你的意才誠,意誠之後心才正,就是沒有私心。那時候你的心裡就兩樁事情,我們到這個世間來為什麼,為什麼要來?是來護持正法、是來普度眾生。普度眾生是佛學名詞,不好懂,換句話說,教化眾生,你就好懂了。怎麼教法?那佛經裡多了,「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對於佛菩薩、聖賢的教誨首先你接受,接受就真的承傳,為往聖繼絕學,我來繼承下來,這受了,受了之後怎樣?保持,怎麼保持?依教奉行就是保持。我接受下來,我沒有做到,沒用!這些經典我把它接受過來,我放在櫃子裡好好收藏,這沒有用處,接受過來之後你要讀。誦是什麼?誦是能背,讀得很熟了,不要看也能讀。念念把聖賢的教誨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言語,這叫持。自己受是自受用,自受用還要化他,還要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不要另外搞什麼花樣,就是受持讀誦就行了,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化他是為人演說,演是表演,我做到了,我把聖賢教誨全部做到了。受持這就是教化眾生,感化眾生,眾生看到你這個樣子感悟、感動,他向你請教,你再給他詳細解說。所以說在後麵,演在前麵,演說,演是表演,表演就是你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這都是表演。

  佛菩薩在這個世間能以各種不同的身分,出家人的身分,持戒修定、講經教學,這是出家人幹的事情,釋迦牟尼佛一生不就幹這個事情嗎?在家菩薩,他可以經商,他可以做買賣,把佛陀的教誨完全落實在商業上、落實在生意上,他怎樣對他的員工、怎樣對他的顧客,行菩薩道。哪一個行業裡沒有佛菩薩?哪一個階層人裡頭沒有佛菩薩?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你看這多麼活潑,沒有拘束。但是無論是什麼樣身分、無論是什麼樣行業,不離「妄盡還源觀」裡麵所講的原理原則,這用《華嚴經》說。要用儒來說,決定不會違背《中庸》的理論,《大學》的方法,他不會違背。這就是世出世間聖賢,聖賢在各行各業做出了表演,為人演說。所以第二就是放下境緣。我們再看第三:

  者。性起繁興法爾止。】

  這是放下森羅萬象。這一段如果我們粗心大意,會引起現代人的反抗,為什麼?如果對於這些境界你都放下了,你不去研究了,那科學、哲學就不能向上發展,就不能提升了,這是為一切眾生求知欲產生了反效果,他不能接受,所以這要搞清楚,要不講透徹的話會引起相反的效果。你看看前麵這四個字『性起繁興』,起是什麼?宇宙的起源,一切現象的起源,生命的起源,繁是多,太多了,數不盡,虛空法界,從哪裡起來的?從性起的。繁興,興是興旺,我們講是千變萬化,你再仔細去觀察,剎那不住,它不停住,都在那裡變,整個宇宙都在那裡變。你再冷靜觀察,我們這個身體,這個物質的身體,剎那不住,也在變,受想行識也在變,大概不變的就是見聞覺知,那是屬於性德,它不變。真正要懂得這是自性的現象,法爾如是,這個法本來就是這樣的,你對於整個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剎那無常的變化不起心、不動念,止住了。要不要去研究?要不要去探索?不需要,為什麼?探索、研究都是錯用了心,你得不到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要怎樣才得到?止就得到了,止是定,隻要你心地清淨,時空維次就突破。空間維次從哪來的?科學家知道有空間維次,不知道從哪來的。佛法知道,是從起心動念、妄想、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所以你隻要把起心動念、妄想、執著放下,這個維次就沒有了,維次沒有了叫一真法界。你今天用分別心、用執著心去研究它,你能夠發現它,你不能突破它。不但不能突破它,你還在搞更多的空間維次,為什麼?它從你的妄想生,你念頭愈多,分別愈多,執著愈多,空間維次就愈來愈多,就那麼回事情,你怎麼能突破它?你統統放下了,我一個念頭沒有了,全突破了。

  所以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突破了一部分,為什麼?他沒有執著了。執著造成最嚴重的空間維次就是六道輪迴,執著沒有了,六道就沒有了;分別沒有了,十法界就沒有了;起心動念沒有了,實報莊嚴土沒有了,剩下來的是什麼?剩下來的是我們淨土宗裡麵稱之為常寂光淨土,那是永恆存在的,那就是什麼?那就是此地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那個在,那是本來有的,那是性,那你見性了,明心見性了。明心見性要靠放下才能夠見到,才能突破,你要是從研究就錯了。所以這一段裡麵,是教給我們要放下,對於虛空法界、宇宙人生、萬事萬物不要放在心上,知道這是性起。前麵跟諸位講過,起心,宇宙現象出來了,起來了;動念,我們的正報(我們的身體)出現了。不動念,我就沒有了;不起心的時候,宇宙就沒有了,就這麼回事情。現在科學家用天文望遠鏡這種儀器來觀察太空當中的星球,看到一個什麼現象?太空星球向遠處飛去,而且速度愈來愈快,所以他們推想這個宇宙的發生大概是大爆炸,像大爆炸,往外擴散,看到這麼個現象。他不知道是性起繁興,法爾如是。

  為什麼會有擴張現象?我們在這幾十年學佛當中有很深的體會。我從學佛二十六歲到今年五十七年,這五十七年,我們這個地球上的環境,人事的變遷,我看出了膨脹,這五十七年當中什麼東西膨脹?自私自利在膨脹,名聞利養在膨脹,貪瞋癡慢在膨脹,我想這種膨脹會感應到星球它也在膨脹,外麵在膨脹,我想膨脹道理應該是這樣的。什麼東西在爆炸?自私自利在爆炸,貪瞋癡慢在爆炸,爆炸到最後宇宙就毀滅了。有科學家說,地球上人會毀滅,地球不會毀滅。這個話說的也有道理。人類寄生在地球上,如果我們用一個蘋果做比喻,蘋果是個地球,人類是什麼?是這個蘋果上的寄生蟲,就這種現象,寄生蟲會毀滅,蘋果不會毀滅。這個話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佛告訴我們,境隨心轉,世界的好壞是由人心善惡所感。這個我在講席裡麵講過多次,我說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沒有兩樣,這是真的。為什麼那個世界世尊形容得那麼好,裡頭有一個道理我們要掌握住,就是那個地方的居民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極樂世界人個個都是上善,不但是善人,最好的善人,所以它的山河大地變得非常美好。我們今天是上惡,十惡不斷在擴張,擴到現在就變成飽和點,麻煩大了,所以什麼災難都出來了,都是我們的業力感召。

  外麵也有感應,看到這些眾生造這麼嚴重的罪業,天道、神道都來收人了。應該要收了,他們都在那裡收了。這種種災難,地震也好,颶風也好,海嘯也好,水災、旱災,還有瘟疫,全是不善業所感。消災免難不分宗教、不分族群,每個人都在想到我們怎樣來化解災難。在大乘教裡麵的確是肯定的,佛告訴我們,「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三災八難都沒有了。佛給我們指出來了,我們隻要肯做。我個人做,我個人就不感受這個災難,雖然有共業,共業裡頭有不共業。在共業裡麵不幸我也死了,這是什麼果報?好果報,你死了什麼?早一天到極樂世界去了,好事情,怎麼不是好事情?同樣是共業,我早生天,早成佛;造惡業的?你早一天墮地獄,你早一天變畜生,各人去受各人的果報。不能說這一個災難死亡裡麵好像不公平,太公平了,你沒看到,善惡果報絲毫不爽,你能說不是好事嗎?所以對於真正修行人來講,三災來了,他提前成就了,提前往生了,好事,不是不好的事,好事,事事是好事。對於惡人來講,他死了,墮落了,早一天去受罪,也是好事,否則的話他幹更多壞事,他將來受苦受得更苦,早一天收去,還是大慈大悲,叫你少受一點苦,哪一樁事情不是好事?

  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你就遇到災難,心怎麼樣?心平氣和,不驚不怖,心是平靜的。平靜決定往上升,驚慌恐怖決定往下墮落。事實真相你明瞭,對人有多大的好處!你不明瞭的時候,肯定驚慌恐怖,那個麻煩大了。我們學佛的人,送往生的經驗很豐富,你看人過世了,我們大家給他助念,念了十幾個小時,他走的時候麵目如生,全身柔軟,這是什麼情形?走得很安詳,沒有恐怖,這種現象決定不墮三惡道。走的時候恐怖、害怕,身體僵硬,那個麵孔很不好看,恐怖的相,這個就入三途。你從這個地方來看,你就能夠曉得,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明瞭跟不明瞭關係很大,明瞭的時候他不墮三途,你不明瞭的時候肯定墮三途。所以這個事實真相傳達,人知道的愈多你就幫助他,把他從三途裡帶出來了。能不能脫離六道那是另外一樁事情,先讓他不墮三惡道。我們再看下麵的文,這是賢首國師的開示,先講什麼叫性起。

  依體起用名為性起。】

  這是前麵我們學過的。你看這六段,第一段顯一體,自性清淨圓明體,從體起用就叫做『性起』,起二用。這個二用,簡單的講就是依報跟正報。起心,依報現前;動念,正報現前。起心動念可以說是沒有差別,起心就動念,動念就起心,太快了,依正全顯了。這裡頭特別要說明白的,動念起的正報是自己,我從哪裡來的,不管別人,我從哪裡來的,別人是我的依報。所以正報是專講自己,自己是正報,其他的人呢?其他人是我生活環境裡麵的人事環境,那都是依報。所以你要曉得,諸佛菩薩全是依報,自己才是正報。我從哪裡來的?我是性起的,動念的時候我就起來了,起心的時候宇宙就現前了,宇宙跟我是同時發生的。所以因果也是這時候同時發生的,起心是因,宇宙現前是果,動念是因,我出來了是果。所以這個因果,現在所講的心跟物因果同時出現,沒有先後,同時出現。所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是對六道說的。六道千變萬化,這是皆空;它那個業因果報是綿延不斷,生生世世不斷,不空。剋實而論,因果最後也是空的,你回到常寂光,因果就沒有了。但是你要曉得,你在實報莊嚴土裡頭還有因果,常寂光裡頭沒有了,那就真正還源,那時候就沒有了。這是性起。

  應萬差故曰繁興。】

  這一起的時候千差萬變,真的,這個沒有法子形容。所以我就想起萬花筒,你看萬花筒這麼個小東西。我講這個,好多人就找了好多萬花筒送給我,這是小時候玩的東西。這麼簡單的東西,它能顯出『起應萬差』,顯出這個道理出來。就這麼幾片顏色的小碎片,你在這裡轉,你轉的時候它千變萬化,真的,沒有兩個現相是重複的,找不到重複的。但是不管怎麼變,沒有離開這個筒,這個筒是什麼?自性,筒是法性。所以宇宙十法界依正莊嚴千變萬化,不離這個筒。從這裡麵我們能體會到這個道理,我們相信了。相信、明白之後,就不放在心上,就放下了,我也不分別它,我也不執著它。所以叫繁興。

  今常然名為法爾。】

  『法爾』,它本來就是這樣子,古時候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的,在此界是這樣,在他方也是這樣的,這叫法爾。法爾跟我們中國人講的自然,自然而然,意思很接近。這是把性起、繁興、法爾這三個名詞解釋出來了。下麵說:

  真如之法。法爾隨緣。萬法俱興。法爾歸性。故曰性起繁興法爾止。】

  你真的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心就定了。我們真的是要求明瞭,宇宙人生到底真相是什麼。你可不能用研究,為什麼?研究你沒有離開心意識。心,我們今天講印象,我所研究,就是印象,印象是屬於阿賴耶,研究是屬於分別跟執著,末那是執著,第六意識是分別。所以我們今天用的心是什麼?我們用的阿賴耶、用末那、用意識。阿賴耶,用現在的話可以說是經驗,累積的經驗就是阿賴耶裡含藏的業習種子,我們講累積經驗,所以你用這個東西,用這個東西永遠你不能見性,要見性才真的明瞭,你不見性你就沒有法子明瞭。怎麼去觀察,是觀察到相似,不是真實,所以它不能解決問題。古印度這些學術跟宗教,他們高明的地方就是他們不需要用儀器,他們用禪定。一直到現在,澳洲中央地帶都是沙漠地帶,那些土著很厲害。這些土著我們現在看他是野蠻人,原始人,沒開化的,他們男女都不穿衣服的。他們晚上睡覺是露天的,真的是睡在樹底下,他已經習慣了。他們成群結隊到處遊蕩,走到哪裡,找這些果木來吃,或者是獵這些野獸。但是他們懂得,他打獵打什麼?那個野獸壽命到了,他知道牠壽命到了,所以有的時候野獸牠自動出來被他獵取,為什麼?牠也願意,牠壽命到了,拿這個肉來供養他們,他能夠跟這個溝通。那些命不該絕的他不打,他絕對不殺牠,牠的壽命還沒到,他有這個本事。

  他說我們這些人叫變種人,我們文明人叫變種人,把自己的本能都喪失掉了,智慧、本能都喪失掉了。我們現在通話要用手機,他看到好笑,用這個幹什麼。他們跟遠方的同伴溝通用心靈感應,比我們厲害。他在旁邊那裡一坐,眼睛一閉,幾十裏路之外、幾百裏路之外那些人他們的同伴他就溝通。不但音聲可以能傳遞,還能看到他現在在幹什麼,就像我們這裡錄相一樣,他不需要機器。他有的時候也遇到跌倒了、受傷了,他不需要用藥,他隻要靜下來用按摩,唱歌。他按摩的時候他手並沒有貼到他的身上,他距離一段按摩,給他唱歌,好像小孩唱催眠曲一樣,他就能把它到第二天完全恢復了,痕跡都沒有。有一個受重傷的,他有兩個專門醫療,有一個美國的醫生去看,看到很奇怪,他也不需要用藥,他就是按摩給它安慰,到最後找一點草藥給它敷,到第二天就好了。他那種應該是要用手術開刀治療,他不需要,恢復得很好,感覺到非常驚訝。這是什麼?這是人類的本能。你們現在發展科技,本能都丟掉了,科技產生的副作用全是有害的。是個美國的醫生,知道有這種事情,去找這些土著,跟他們在一起生活四個月,寫成一本書,叫《曠野的聲音》。台灣有中文的翻譯本,我看過,不可思議。現代還有。

  可是他們也透出訊息了,現在這個世界人太壞,造惡太多,這個世界不能住了,他們說他們是最後的一代,他們離開這個世界,他知道到哪裡去。這些人心裡沒有雜念,心地清淨,過著原始的生活。澳洲政府對他們也很關心,給他們造一些房子。他們不到房子裡麵住,還住外麵,房子儲藏糧食,他採一些糧食、野果放在房子裡麵,他們外麵住習慣了,晚上睡覺就蓋一個獸皮,你看看,風吹雨打太陽曬他完全不在乎。這個美國人跟他們住四個月,他們的皮膚很粗糙,但是很光亮,很結實,他們從來不穿鞋子、不穿衣服。法爾隨緣。

  『萬法俱興,法爾歸性』。這一句很要緊,回歸自性,什麼時候回歸自性?當下。怎麼說當下?隻要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它就回歸自性,那你就曉得,妄想分別執著本來沒有,那不就本來就回歸自性?所以,性相不二。我們的真如本性在哪裡?就在自己身上,就在一切萬物上,哪一法不是?所以會的,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從來沒有離開自性;不會的,到哪裡去找你都找不到,這個意思要懂。性相一體,理事不二,事中有理,理中有事,分不開,相裡麵有性,性裡頭有相,也分不開。性是清淨的、永恆的,相是剎那生滅的。性,六根感觸不到,所以說空寂;相,相你是感覺到了,似有即空,了不可得。這個似有即空,必須要用彌勒菩薩的話來說,你才能體會。這個相真的就像我們看電影,銀幕上看電影一樣,幻相,這個相剎那生滅。銀幕上的這個色相,我們知道一秒鐘二十四次生滅,幻燈片生滅開關二十四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前這個宇宙森羅萬象,它生滅的速度是一秒鐘一千二百八十兆。你看看,電影隻一秒鐘二十四張,這是一千二百八十兆,也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個速度,你怎麼知道是假的?我們看電影,就是一秒鐘的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已經被電影迷了,以為它是真的,你想到如果提高到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是我們現在的相,所以相是相有即空。

  真的知道這種事實真相,你在一切萬象裡麵得失的念頭沒有了,你說我要佔有,佔有不到,哪一張是自己?我們現在把電影片打開來看,哪一張是你?哪一張不是你?所以從電影底片打開,我們能看出宇宙這種剎那生滅的現象,你就看到了,你才曉得《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心就定了,你心在一切萬象裡麵不動了,心定了,這就叫性起繁興法爾止。這一止怎麼樣?一止就是禪宗裡麵講的明心見性,豁然大悟,宇宙人生怎麼回事徹底明白了。所以這一段後麵大師引經:

  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其義也。】

  世出世法都不離開這個原則,佛法也不離開,從無住本,根本,根本是無住,根本是空寂。能生、所生都不可得,能現、所現也不可得,能變、所變都不可得。能現、能生的是性,是心性,能變、所變的是識,我們一般講情識,情識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也不可得。所以這叫無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上說的。從無住立一切法,這個立是現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諸佛實報莊嚴土,都是從『無住本』,無住就是常寂光,都是從這裡發生的。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在我們現在現前,我們在這現前的時候它已經現相了。所以我們常常用比喻,像電影,常寂光是什麼?常寂光是電影的銀幕,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裡麵現的相。你說常寂光在哪裡?永恆不變。沒有常寂光,沒有銀幕的時候,那個現象你就看不到,你必須有那個銀幕襯托,相才能顯示出來。所以那個銀幕,像我們看電視一樣,電視屏幕就是常寂光,裡麵各種不同頻道現出來的這個東西,那就是森羅萬象,就是此地所講的繁興,性起繁興。所以一切現象離不了屏幕,屏幕是本無、是無住,從本無現一切現象、無量無邊的現象,就是這個意思,就是性起繁興法爾止。

  最重要的,我們再用簡單的方法來說,放下對於一切境界的分別、對於一切諸法的分別、對於一切法生滅的分別。在這些地方,我們真正要學習不執著,還是從這裡下手,不要去執著、不要去分別,到最後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豁然大悟,心開意解,理得心安,道理全明白了,你心就安了,安是什麼?安就不動。因為你不知道事實真相,你的心不安,不安就是心是浮動的,這個很苦,浮動的是妄心,真心不動。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得好,「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是你的自性清淨心從來沒動過。現在有沒有動過?現在也沒動過,這自性沒動過。好像我們看屏幕上畫麵千變萬化,它都在那裡動,屏幕沒動,自性清淨心是屏幕,屏幕沒動,裡麵影像在動,影像怎麼動與屏幕不相幹,它不妨礙。屏幕是如如不動,它也不妨礙你裡頭影像怎麼亂動,它不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法界是無障礙的。我們現在是處處都有障礙,衝突就是障礙。所以障礙不是真的,自性裡頭沒有。自性裡沒有,我們要跟人有障礙、跟物有障礙,你活該,那是叫你自作自受,與你性德不相幹,你全錯了。

  所有一切萬物都是自性現的,就像作夢一樣。夢的經驗大家都有,在夢中有山河大地、有虛空法界,有夢到好多人,有夢到我喜歡的人,有夢到我討厭的人,那個討厭的人都是自己自心變現出來的,他不是真的,你真的喜歡、真的討厭就錯了,你一下明白了,心就平等了,平等心是真心,跟自性相應。把這些理事搞清楚了,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就不一樣,我們要用平等心對人,我們真的要用愛心對一切人。別人對我們不好,他沒有覺悟,他還沒有明瞭,我要跟他一樣就糊塗了,把我拉回去了。我覺悟了,他沒有覺悟,我要用平等的愛心對他,這是你覺悟了。你對待人家怎麼樣,甚至於是陷害你、殺害你,你也沒有怨恨心,你也沒有報復心,你覺悟了。他是不是真的能殺害我?沒有,他殺害我的身,這個身就像衣服一樣,衣服你把它搞破了,我換一件就是了。而且怎麼?愈換愈漂亮,你境界往上提升,愈換愈漂亮,往上升,它不往下降。所以他殺了我,我還感激他,為什麼?他幫助我很快提升了,要不然我還得多待幾年才往上升,他這一下就把我提升了。沒有怨恨心,而有感恩的心。世間一般人看不出,這種人糊塗,你看害他,他都不報仇,他不怨恨,他不報仇,世間人覺得這很奇怪,通達的人看到,高明,他上升了,這就是迷悟之間的差別。所以佛法沒有別的,就是貴在覺悟,貴在覺悟就是真的明白了,把事實真相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

  我們體會到佛、祖,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修行重要的綱領。你看一部《華嚴經》那麼大,隻提出六個綱領,使我們能夠契入華嚴境界。華嚴境界是一真法界,華嚴境界是回歸自性,說得這麼清楚、說得這麼明白。重要的是如何落實在生活、如何落實在工作、如何落實在待人接物。果然落實,你就是佛菩薩出世,你自己度了,你也能度一切苦難眾生。我們回頭想一想,我從哪裡做起?還是一句老實話,從《弟子規》做起,你可不能忘掉,《弟子規》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落實,就是此地所講的「華嚴奧旨妄盡還源」的下手處。從《弟子規》、從《感應篇》、從《十善業》,千萬不要把這個東西給看輕了,它的比重跟《大方廣佛華嚴經》沒有兩樣。我們能夠重視這個法門,認真學習這個法門,你就能走進《華嚴》的奧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