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一集)

(2008-12-23 21:32:33) 下一個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一集)
2008-7-14【字體: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今天從第四段,「行四德」,第三小段看起。

  者。柔和質直攝生德。謂大智照真。名為質直。大悲救物。故曰柔和。】

  我們先看這兩句。『攝生』是攝受眾生,在佛法裡麵講是接引眾生。這一條非常重要,這是自性的性德,從什麼地方看它是性德?從父子有親裡麵是最能明顯表現出來。慈母對嬰兒,特別是在三、四個月的時候,三個月之前,這個小孩對母親的愛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三、四個月,你細細觀察,就非常明顯的表現出來了,真的是此地杜順和尚說的『柔和質直』。無論是母親對待這個嬰孩,嬰孩對待母親,你能明顯看出柔和質直,「直」是直心。賢首大師的解釋說得好,『大智照真,名為質直』。我們要問,你用母子來做比喻,母子雙方有大智嗎?有照真嗎?有,真的是大智照真。這個智是什麼智?叫根本智,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自己不知道,在這個時候自然流露出來了。什麼人知道?真正知道這個事情,徹底明瞭這個事情是法身菩薩。九法界裡迷惑顛倒的眾生,不但是人類,畜生、餓鬼,地獄是業障太重,可能這個起不起來,他這個生起來全是妄心,餓鬼以上的,偶爾真心現前。在這個時候,母子相會的時候,雙方都是真心。那我們想想,他們在這個時候,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純一真誠,這個心要是保持住,他就是佛菩薩。境界一變,他的心馬上就轉變,分別執著立刻就起來。

  所以我們在凡夫位,真性裡麵性德的顯露往往就像閃電一樣,那一剎那的光,那個光是性光,證明我們的自性確實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常不斷,《中觀論》上的八不就是形容這個現象。隻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像這種自性的閃光,一般修行人,學佛的人,心地稍微清淨一點,每天都可能有個一、二次,三、四次,時間很短暫,一剎那,這是好現象。如果一天能有十次以上,功夫就很不錯;有二、三十次,功夫得力了,時間雖然短,他功夫得力了。愈往上提升,次數就愈多,時間會延長,到什麼時候性光完全透露?那就是佛家常講的明心見性,這質直柔和統統顯露出來。質直就是菩提心的體,世尊在《觀經》裡麵講的「至誠心」,至誠是真誠到極處。《起信論》裡麵所講的「直心」,直心是道場,是佛菩薩的道場。像楞嚴會上所說的,這個中間沒有委曲相。委曲相是什麼?委曲相就是分別執著,決定沒有分別執著,真心顯露。也就是我們在此地學的,第一段所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圓明是大智,圓明是般若智慧,這是照真。真的心,照真的境,心是一真,境也是一真,叫一真法界,心境一如,心境不二,這是真心。如果你要問,為什麼佛菩薩對我們這麼好?這裡頭沒有利益,是自性流露,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見了性之後,他對於九法界眾生就像對自己的嬰兒一樣。凡夫隻是在嬰孩麵對著你的時候,這剎那之間真心顯露。境界一換,馬上就迷了,保不住!佛菩薩有這個功夫,有這個能力,他能保住,而且他能夠發揮妙用,妙用就是隨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清淨圓明顯露出來了。

  它起作用,就是底下講的『大悲救物』。大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起作用就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決定是柔和,這一句是總綱領、總原則,是真實的性德,一切眾生個個具足。不但你有,你圓滿具足。在菩薩裡麵,特別代表的,就是觀世音菩薩,質直柔和。在聲聞、阿羅漢裡麵表現的,我們中國人是用布袋和尚來代表,彌勒菩薩,他現的相是比丘相,都是代表這個形象。落實在生活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就是四攝法。四攝法要真正懂得落實,四攝法在哪裡?在六波羅蜜,在六和敬,這二六一十二,四乘十二是四十八。六度裡麵布施有四攝法,六和裡麵見和同解有四攝法,戒和同修有四攝法,他才樣樣做得圓滿。可是四攝、六和、六度,這是用。它的體呢?體就是質直柔和,這是它的根。所以要曉得,質直是我們的真心,柔和是我們的本性。隻有迷失了真心,迷失了本性,我們的質直就變成虛偽,我們的柔和就變成一種剛強,它變質了。化解問題,特別是人事之間的問題,柔和能化解,剛強能製造對立,能製造矛盾,能製造衝突,這個諸位要細細去想想,你就明白了。所以老子特別強調柔和,他用水來做比喻,水的性是柔和的,是謙卑的,是往下流的,所以他說「上善若水」。我們在中國看到上古時代,古聖先王,他居的是天子之位,他接待一些平民,你看到他那麼樣謙虛,那麼樣恭敬,對於一個農民,最下的下等的人,他那個恭敬不是裝出來的,那是質直柔和,那是大智大悲的表現,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現在人為什麼做不到?我們剛才說了,迷失了自己的心性,把自己心性裡麵的東西統統變質了,就這麼回事情。

  講到「攝生」,我們一定會聯想到世尊教我們四條,這個四條比什麼都重要,為什麼?人是個社會動物,不能離開群體,我們一定要與人往來;那修行?修行的功夫就在人事環境裡頭磨鍊出來的,要把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把它磨得乾乾淨淨,你就成就,完全回歸到性德。佛教給我們跟人往來要遵守四條教誨,第一個叫布施,四攝法裡麵的布施跟六波羅蜜裡麵的布施意思不一樣。六波羅蜜是度自己的,所以他布施的目的是捨自己的慳貪,目的在此地。自己的慳吝、貪婪這個念頭斷掉,布施波羅蜜就圓滿。四攝法不是的,四攝法的布施,我講得很多,就是現在人所講的多請客、多送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這兩個重要,不要認為這是小事。這是人與人之間建立友好關係的第一步,你看多重要!頭一個對象,在家庭裡麵就是夫婦,夫婦要懂得。先生出門到外地去了,回來一定要給太太帶一點小禮物,這是屬於四攝法裡麵的布施攝。太太在家裡麵,先生遠道回來了,也做一點他喜歡吃的東西供養他,也是布施。夫婦百年好合,沒有紛爭,相親相愛,永恆不變,就建立在這小小的動作當中。然後擴大,對父母、對兄弟、對老師、對同學、對鄰裏鄉黨,對一切眾生都要懂得。見人有苦難,我們自己有這個能力,盡心盡力;沒有能力是好言安慰,慰問。這裡頭一定要懂得,這是佛法最深的一個道理,整個宇宙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這隻有阿羅漢以上他們肯定不懷疑,有這種認知。阿羅漢以下的沒有見性,其實阿羅漢也沒有見性,靠近,接近見性的邊緣,他能相信。

  我們對這個事情深信不疑,也是因為五十多年的薰習,經教的薰習,古大德常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五十多年的薰修,我們對這個一點懷疑都沒有。要緊的是要落實,是要很認真的去做。要懂得跟人與人建立關係,不論對方是聖人、是賢人,還是凡夫,無論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我們都要用真心待人,用真性情待人,真心就是直心。這裡麵最重要是愛敬,這個愛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大智照真,真愛,它不是情,情是迷了,那不是真的。情會變,智不會變,永遠不變。所以法相宗裡麵修行的指導原則,跟我們講的,轉識成智,識是凡夫,識是情,情識。如何把情識轉過來,自性裡本具的般若智慧,那就對了。證得法身以上,情全變成智了,迷了的時候,智都變成情了。所以情跟智,體是一個,用不一樣,一個是覺悟的作用,是智慧,迷惑的作用是感情。昨天我們講到三皈依,皈依覺正淨,覺正淨是智,反過來,迷邪染是迷。所以學佛沒有別的,佛菩薩教我們自己做一個轉變,轉迷為悟,轉邪為正,轉染為淨,那就對了。

  所以從自性性德裡麵跟我們講「柔和質直」,那這個「攝生」的意思廣大!這個攝生就是四弘誓願裡麵所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一個都不漏。所以我們凡夫慢慢來!迷失自性太久了,不是一下能轉過來的,我們對人,這個人我喜歡他,那個人我討厭他,這用的是妄心,用的是情識,不是真心。如果質直,那是一律平等對待,決定沒有等差的。我用什麼心對父母,我用什麼心對佛陀,這心是一樣的,沒有差別。這個人是個惡人,不是個好人,尤其跟我還是冤家對頭。我們沒有學佛,有一點修養的人,遠離他,算了,不要理他;如果修養不夠的人,這要對立,很容易發生衝突。特別在現前的社會,我們就看到太多太多,真的是一切時、一切處你都能看到。我們看到這個現象,馬上就能想到佛菩薩的教誨,這是什麼?這種現象是什麼?是迷失自性,扭曲了實相,我們馬上就能夠意識到。對自己一定是提高警覺,這個事情要是遇在我身上,我應該怎麼處理?要做一個好的樣子,幫助社會大眾回頭、覺悟。所以有很多事情,不是單純為自己消業障,大部分是幫助社會一般迷惑顛倒,幫助他們回頭,幫助他們覺悟,這個功德可大!我們自己的業障才真正能消除。如果不是這樣的心量,偏偏在想消自己的業障,怎麼樣消都消不完,都消不盡。如果我們心量大,起心動念都是幫助眾生回頭,給眾生做個好榜樣,我們再嚴重的業障,沒有想去消它,統統消盡,沒有了。這個道理,這種事實真相,同學們冷靜去觀察,你就明瞭。你要問為什麼?自性裡頭沒有業障,回歸自性,業障就沒有了。天天念我的業障很重,我要來消除,消不盡!你念頭裡還有業障。所以這個理要透徹,念念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佛家講「普度眾生」,能發這個心,能真正依教修行,叫修菩薩道。我們在一生當中,肯定有不可思議的成就。這是四攝的第一。所以要常常想到,小禮物,禮輕仁義重,不在禮物的價值,也不在禮物的珍貴,是自己一分情分。

  四攝裡麵第二條是「愛語」,愛語不是甜言蜜語。愛語是真正愛護他,關懷他、勸導他,這個愛是愛護他的語言,幫助他改過自新,幫助他回頭是岸。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句句都是愛語,所以古德有一句話說「世間好語佛說盡」,這對佛講經說法的讚歎,讚歎到極處。我們讀誦能信能解、能依教奉行,就是接受佛陀的愛語。這裡麵信擺在第一位,佛法如是,世法也不例外。在中國講到倫理的教育,也把「信」列入五倫之一。五倫的德目就是五常,仁義禮智信;朋友有信,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仁義禮智信。仁是愛人,中國這個「仁」字是會意的字,你看這個字的形象是兩個人,二人。想到自己,就能想到別人,這是仁人,在佛法裡麵是菩薩。菩薩一想到自己,立刻就會想到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所以稱菩薩。菩薩就是覺悟的人,我們一般凡夫是迷惑,菩薩是覺悟。所以知道尊敬別人,關懷別人,照顧別人,幫助別人,都要做到盡心盡力,這是我們應當學的,這是四攝法裡頭非常重要的做法,愛語。

  「利行」,利是利益,行是我們的造作,從思想,起心動念,言語,一切造作,決定是於他有利的,不是於我有利,於他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一切眾生有利,誰不歡喜?如果是沒有利益的,不能做。凡是你所做的,你想你所做的,對天下人,對遍法界虛空界有真實利益。在佛法裡麵講,利益的事情無量無邊。可是利益有一個主軸,有一個中心,這個可不能忘記,可不能有絲毫偏差,這個軸心是什麼?軸心就是幫助一切眾生回歸自性。中國禪宗裡麵常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麵目」,你得把這個找到,這是真正的自己。這個找到了,什麼問題都解決,這叫明心見性。這是佛菩薩教學的終極目標,要幫助你達到這個目標,達到這個目標就叫做見性成佛,在佛陀教育裡麵你就拿到最高的學位,你成佛了。這是至善,我們中國人講「止於至善」。無量無邊的善行,都不離這個方向,不離這個目標。而不是把目標放在眼前的名聞利養,眼前的榮華富貴,不放在這上麵,為什麼?這是虛幻的,這不是真實的。

  佛法裡常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永嘉大師說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就是講六道輪迴不是真的,以這個做目標,那就錯誤。所以我們的修學是要把眼前六道輪迴這個事情認識清楚、認識明瞭,你自然就用智慧去處理這些問題,覺而不迷。不但幫助自己提升,而且可以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眾生迷惑,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犯了過錯,菩薩知道,菩薩明瞭,菩薩怎樣幫助眾生回頭?最重要的辦法,「為人演說」,你看這一句在大小乘經裡麵,佛說得太多了。不是為自己,為別人。演是什麼?表演,我們中國人講身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做出樣子來給人看,不是口說,口說他不相信,要做出樣子來給他看。孝悌忠信要做出來,我們一生當中能做到一個字,就是好樣子,在中國歷史上,千年萬世都表揚你。表揚你,不是你的榮耀,表揚你是你給大眾樹立榜樣,要大眾學你的忠。在歷史上,現在年輕人所熟知的,嶽飛精忠報國,學嶽飛的忠,學舜王的孝。所以這十二個德目,你能做到一個,社會大眾的榜樣;你都能做到,那你是大聖大賢,「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性德,每個字都是質直,體是質直,真心;表現在外麵,柔和。這是四攝法裡頭,利行。

  凡是像這種好的事情,我們知道了,盡心盡力的把它宣揚,讓社會大眾都知道。我前天看到一片光碟,是齊素萍居士在慶雲豐收小麥,我看了很受感動。這個光碟我們要普遍去介紹。這一次他們自己有一塊地,準備將來是建先祖紀念堂,其中有四百畝地種小麥。豐收季節,發現麥田裡麵有小蟲,很多,所以大家很著急,是不是要噴灑農藥來殺蟲?最後她想通了,決心不殺生。她發了個願,我寧願四百畝地的小麥都讓蟲吃,我也不殺害一個小蟲。人發的是真心,牠就起感應。兩天之後,這個地方下了一陣雨,刮了一些風,天晴之後,這個麥田裡麵一個蟲都沒有。附近這些農民都很驚訝,這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一般講,一定是要噴灑農藥。蟲,你愛牠,牠也愛你,牠不傷害你的,讓這四百畝地豐收。她告訴我大概收了好像是二十多萬斤小麥。她們去撿麥穗,撿了四萬斤。可以供給一千人一年的糧食,沒有化肥,沒有農藥,這麼好的收成,這個很可以給農民做個好榜樣!農作物,我們決定不要用化肥,不要用農藥。齊素萍居士在遇到這麼多蟲的時候,她帶著大眾,在這個麥田裡麵念阿彌陀佛,大家一起到那邊去念阿彌陀佛,勸這些小蟲們統統念阿彌陀佛,大家都求生淨土,產生這樣的效果。我們湯池有二十九畝地,種的一個菜園,我們也是用這個方法,不用農藥,不用化肥。我們這裡麵的菜種得非常好,天天豐收,這是我們此地同學們都知道的。所以農作物的種植,可以不需要用這些化肥、農藥。用從前人工這些老方法來種植,所收的,收穫的,比現在用科學技術生產的質、量都好。現在有了證明,大家應該相信,讓我們吃到最健康的食物,這是對人體有營養而沒有傷害的。所以這個光碟很值得推廣,我覺得應該多翻製流通,特別是提供給農家做參考。

  四攝最後的一個是「同事」,這一條是非常難做到,那是法身菩薩才行,就是像觀音菩薩三十二應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同事。這個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應機說法,這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做到的。這一條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大自在,是全麵解放,他不是凡人。這個眾生喜歡跳舞,菩薩天天陪他跳舞;這個眾生喜歡賭博,菩薩天天陪他賭博。菩薩陪他賭博是天天都贏錢,這些賭博的人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你是怎麼樣贏的?菩薩就教他念阿彌陀佛就贏錢,我天天念阿彌陀佛,你看我上賭場都贏錢,做給大家看。菩薩是用這些方法來接引眾生,來普度眾生,無論你幹什麼事,菩薩不捨棄你。你要曉得這個同事要有定功,要有智慧。如果沒有定功、沒有智慧,你就同流合汙,你被染汙,那你就錯了,就大錯特錯。所以這個四攝法裡麵,前麵三條沒有問題,後麵這一條得要看自己有沒有本事,沒有本事不能冒險,這是一定要明瞭、要清楚。同事攝不可以隨便,因為佛的四攝法是教菩薩的,連聲聞、緣覺都沒有,教菩薩的。所以我們知道菩薩行裡有完全的開放。

  四攝在現前最重要的,這是講攝生,那就是四攝要落實到六和。六和第一個是「見和同解」,現在國家提倡和諧,「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在佛教裡麵,諸佛菩薩首先教導我們,「和諧僧團,和諧法界」,法界比宇宙還要大,遍法界虛空界的和諧,為什麼?法性是和諧的,法性現的相,我們在此地學過,法性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一體。一是和諧的,二就不和。從一體起二用,二用是什麼?能生萬法,萬法是一體而生的。說二,是我們佛法裡麵講的依報跟正報,這在前麵跟諸位都做過詳細的報告,正報不是別人,是我自己,我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很嚴肅,這講正報。我到這個世間來,我的生活環境叫依報。依報裡麵有人事的依報,有物質的依報。人事的依報,就是我們人道裡麵的一切大眾。物質環境裡麵的,包括虛空,現在講時空,過去、現在、未來,時間;四麵八方內外,這是空間,時間、空間;宇宙,現在講星係,銀河,我們地球,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還有許許多多的動物,在佛法講十法界,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自己當然有過去世,還有未來生,過去世的事情,要知道前因,將來生生世世是果報,都要清楚。那我們終極的目的是什麼?這些大問題,真正是屬於高等的哲學與科學,《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麵都有詳盡的說明。

  佛法確實是高等科學,為什麼?科學最重要是講究證明,你所說的,你必須要拿出證據來,這才是真的。佛經裡麵最後是教你證實,你看佛教給我們四個階段,信解行證。如果你沒有證實,你所了解的是道聽塗說,沒有經過證實都不能算數;僅僅可以說,提供你做參考資料。我們對他還不能生起真正的信心,一定要叫你求證,這是佛經裡麵的科學精神。佛經上講西方極樂世界,那真有,你要證實。佛家講的,實在講這不是佛家講的,六道輪迴是古印度婆羅門教所說的,佛為什麼常講?佛對六道也清楚,也明瞭。六道,實在講不難,因為這個圈子小,稍稍有一點定功就可以把六道這空間維次突破,六道的狀況你就親見了。這不是推測,不是理想,是你親眼見到的。最容易見到的,鬼道,這跟人是最接近的,小小定功就能突破。要真正修行的話,一年的時間就夠了。

  我過去有兩個同學,一個明演法師,一個法融法師,我們三個人同年。我到台中去學教,他們兩個人出家之後跟屈映光上師去學密,我們走的目標方向不相同,但是都是真幹。明演法師,我勸他學教,他搖頭,他說現在的人講經說法,你把舌頭講乾了,他不相信!這是真的。他說我去學密,我學到神通,我神通跟他一示現,他不能不相信。所以他去學密,去學神通。真的學了一年,他告訴我,他現在跟鬼打上交道,天天往來,鬼道裡麵空間維次他突破了,他隨時隨地都看到。告訴我,有人的地方就有鬼,人鬼雜居。鬼住的房子跟人住的房子重疊,但是沒有妨礙,人見不到鬼,鬼見不到人,他們的房子重疊在一起。他告訴我,下午四、五點鐘,街上就有鬼在走來走去了。他說到晚上九、十點鐘,密密麻麻,像人潮一樣,好多。天快亮的時候,鬼都走了,也都回家去了,馬路上人很少。中午的時候沒有,沒有鬼的活動,大概像我們人間的深夜一樣。把鬼道裡麵每天遇到的事情跟我們講,我搖頭,他說:你搖什麼頭?我說:你見到,我沒有見到,你跟我講,我還是不相信。因為我們兩個學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要幫助別人,幫助眾生,信解行證。我講經說法,人家不相信;你搞那神通,人家更不相信。我說:我這個搞的時候,到底還是有文字、有經典,還有依據,你天天搞,你隻是說鬼話,你沒有辦法把你見到的鬼變現出來讓我看到,那我才相信,你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不信。但是跟鬼接觸,常常接觸不好,帶的什麼?我們講陰氣,他的陰氣很重,人虛胖,臉上發黑,他是真修。我把這個事情向李老師報告,我說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回頭?李老師笑笑,各有因緣。所以四十五歲那一年,他走了,我們三個人,算命都說過不了四十五歲,所以我們把壽命就訂在四十五歲,並沒有求長壽,三個人都是一樣的。四十五歲那一年二月,法融先走,五月,明演走了,七月,我害了一場病,心裡想,時候到了。時候到了,壽命到了,我就什麼都放下,念佛求生淨土。我也不找醫生,也不吃藥,因為我懂得醫生能醫病不能醫命,命到了,壽命到了,這個看醫生沒有用處。所以我天天就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一個月,身體復原,病就好了,那一年就沒走,一直到現在。

  我還跟諸位說過,我到此地,去年有人告訴我,他說:法師,你死過一次。我想了一想,真的,不是假的,是死過一次,什麼時候?七十九歲的時候,也是在廬江,身體就不太好。我從這裡到北京去,到北京就病倒,我住在旅館裡麵,北京的劉大夫來給我看,說我好像是急性的腸炎,腸胃炎,急性腸胃炎,發高燒,我病了四天。我跟諸位說過,最後的第四天的晚上,有一個境界現前,非常清楚,夢中好像醒過來,醒過來也沒有想到我是在生病,沒有想到,也沒有想到我是在旅館裡麵。好像醒來的時候,一睜開,我躺在地上,麵對著是重重無盡的青山,沒有水,是山,山非常之美,看到這個境界。看到一個境界相,就是山上滿山遍野都是人,密密麻麻,不計其數,這些人跟我都麵對著,很遠的距離,不是近距離,我所看到的,好多人。看了沒有一會兒,這些人全部都變成畜生,我感到很驚訝,怎麼這些人統統變成畜生?我都不知道怎麼回事情?我就念了一聲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像馬上現前,這個像跟虛空一樣大,那個山、那些畜生的人全部沒有了,就是一尊佛像,遇到這種情形。我再念一聲,這平常我常常念的,我拜佛都是這個拜法,第一拜,拜本師釋迦牟尼佛;第二拜,拜阿彌陀佛;第三拜,拜毘盧遮那佛,我動這個念頭,佛像都現前。阿彌陀佛現前,釋迦牟尼佛不見了;毘盧遮那佛現前,阿彌陀佛不見了。最後我念了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現前,毘盧遮那佛也不見了。我隻注意看佛菩薩的像,非常莊嚴。聽到我身邊有人跟我講話,你還有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還有沒有什麼事情要交代的?問了好幾句,我說都沒有,我隻是希望佛來接引我到極樂世界,我別的念頭都沒有。說完之後,我補充了一句,如果佛菩薩需要我幫助苦難眾生,我說我再留幾年也無所謂,都可以,這樣就醒過來。醒過來時候,躺在床上,人一身的清涼,病就沒有了。第二天就恢復正常,可以吃一點稀飯,第三天我就回香港去,那真的是死了一次。

  所以想到美國魏斯醫生做了很多次催眠,臨終的經驗,我有這麼一次經驗,這都是真實的,決定沒有一念是求自己,這是五十年大乘經教的薰陶。現在眾生太苦了,幫助眾生,實在說,講經、念佛,還有冥陽兩利最有效的佛事就是「三時繫念」。我們誠心誠意來做,用念佛、用繫念法事攝受九法界眾生,確實可以化解災難。眾生的業習太深,縱然不能完全化解,也會減輕。這裡頭有道理,那就是我們的真誠心,我們的大願心,要超過他們的業力,效果就現前。我們的真誠、願力,還是要顧自己,那這個力量就很小,頂多災難當中保住自己,自己不受災難,可是災難很難化解、很難減輕。所以這個必須我們要真正時時刻刻有個意念,捨己為人。尤其是在《華嚴》,特別是在這篇「還源觀」裡,我們對於《華嚴》的修行方法、原理原則,掌握到相當大的成分,真正能把這些都能夠通達明瞭,依教奉行,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我們的人數愈多,同心同德,這力量就增強。「三時繫念佛事」,有最簡單的,悟行法師用讀誦的方法錄了一個光碟,這個光碟可以廣泛的流通。在家同學,如果不方便,用這種方法,這一堂佛事一個小時就做完了。能夠跟著光碟讀誦,心裡麵觀想著實際禪寺大殿的法會,就跟你在法會裡麵做三時繫念功德沒有兩樣。如果我們淨宗同學都能這樣做,不但能化解中國的災難,同時能化解全世界的災難。我們有堅定的信心,像念佛這個道理一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每天用一個小時,不要間斷。如果人多,在家居士也一樣,五、六個人,八、九個人,在家裡麵共修,有這個時間,我們「三時繫念」有全部的錄相,這個可以請回去,在家裡麵跟著做。你用電視機播放,跟著念誦,跟著禮拜,跟著迴向,跟在實際禪寺大殿上做,功德是相同的。做的人愈多,這個力量就愈大。希望我們大家努力,要把這個事情多關懷一些。

  我們對於許許多多預言、靈媒傳遞的訊息,用什麼態度?我們用真誠恭敬的態度,感謝他提醒我們,我們也不完全相信;他提醒我們,讓我們更認真、更努力的在念佛,在提升自己,再以這些佛事儀規幫助各個地方的苦難眾生,這是好事,這個不是壞事。如果說那些預言、鬼神提供我們一些迴避的方法,我們可以置之不理,我們一定用佛在經典裡麵教導我們的方法來處理。他們提供給我們的,那隻是警告,讓我們有更高的警覺心,我們認真努力,我們不迴避災難。我們用我們真誠、慈悲心,攝受眾生,代眾生苦,這個大願,希望能夠化解問題,希望能夠減輕災難,這是好事,不是壞事。這是學佛跟不學佛對待目前這些傳說的態度。

  所以無論是四攝、六度、十願,十願是普賢菩薩十願,我們永遠記住,性體是直心,就是至誠、真誠心,質直就是真誠心,態度柔和,這個要記住的。柔和是大德,什麼樣嚴重的怨恨,柔和都能化解。不知道柔和,還有怨恨心,還有報復心,那個就麻煩大!我們不願意看到生生世世冤冤相報,不希望看到這個事情。再嚴重的怨恨,都要在這一生當中把它化解。我們古聖先賢也常常教導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跟人結怨,這不是聰明人。真正有聰明、有智慧的人,他在一生當中要把過去無量劫來的怨恨,在這一生當中把它化解掉。能不能化解掉?答案是肯定的,你隻要依大乘經教,沒有不能化解的。難得,實在難得,能把這樁事情做好,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世間任何事業都比不上這樁事的重大,我們把這樁事情做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大事來做,化解宿世今生冤親債主,我們要化解。我們求三寶加持,一定能做得到,一定能做到圓滿。自己真心想做,就是常常想到如何把這個四攝落實在六度,落實在十願。下麵賢首國師繼續跟我們講質直跟柔和:

  質直者。約本性不遷。柔和者。約隨流不滯。】

  你看這個很像前麵所說的隨緣妙用。『質直』就是妙用,本性無論在什麼環境永遠不變,永遠不改,那叫本性。永遠不變、永遠不改的是什麼?就是質直柔和,這是性德。隨順性德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們讀到這個地方,自然就能夠想到《壇經》上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有句話,「自性本自清淨」,從來沒有染汙;在聖在佛不增,在阿鼻地獄也沒有減少。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識變的,不是性變的,識變的,這個要知道。識是什麼?識是妄想分別執著,本性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要清楚。接著他又說「自性本不生滅」,沒有生滅,第三句說「本自具足」,第四句說「本無動搖」,最後一句說「能生萬法」,就是我們這裡起二用,起二用、示三遍,那是講能生萬法,這個把事實真相全給我們說出來了。明瞭之後,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我們都能隨順性德,這就是修菩薩道,這就是行菩薩行。菩薩道,菩薩行,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可以給社會大眾做最好的樣子。社會大眾指哪些人?指全世界這些不同的族群,甚至於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隻要隨順性德,什麼障礙都沒有,什麼樣隔閡都沒有,違背性德那就有衝突。所以你要是隨順煩惱,隨順情執,就沒有法子避免衝突的發生;如果隨順性德,什麼都化解了。性德是真誠柔和,你就想想這四個字,它能化解一切問題,對個人能化解宿世今生所有一切冤業,對社會大眾能化解衝突,能幫助社會落實安定和平。所以質直是不遷不變,我們掌握這個原則,這個社會是千變萬化,我們掌握到性德不變。『柔和,約隨流不滯』,隨流,「流」就是九法界眾生,用在我們現前就是講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我們可以隨順,隨順就是像水一樣,暢流,它不會有阻塞,智慧的隨順,柔和的隨順,誠意的隨順,到哪裡都通!下麵說:

  則伏滅煩惱。和則順理修行。用茲調和之法以攝眾生也。】

  講得太好!這兩個字你要會用,功夫淺的,伏煩惱;功夫深的,滅煩惱,轉煩惱為菩提。我們現在多少同修常常講,想轉煩惱轉不過來。為什麼轉不過來?你太剛強了,那就轉不過來。你能夠柔軟一點,你能夠謙虛一點,就轉過來。所以在這些年來,我們也常常勸同修們,自己認真從謙卑學起,能向人低頭。無論是什麼人,不論他有理、無理,我們低頭就對了,問題就化解了。所以我們想一想,釋迦牟尼佛對任何人都恭敬,對任何人都低頭,再看看中國孔子亦復如是。甚至於看看古時候古聖先王,他們對人民低頭,接受人民的建議,而且認真的去執行,所以得民心。千年萬世的後人都感戴他,感激愛戴,他有道理。『和』,太重要!所以佛家講六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是多麼美好的社會。極樂世界圓滿做到了,我們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不認真學習。念佛念得再好,個性非常剛強,我們一般講,他也很正直,得理不讓人的這種性格,往生有障礙。為什麼?他性格養成之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也不讓人!那個世界是人人都謙讓,他不讓人,就把社會搞亂了。因為這個原因,阿彌陀佛不能接他去。所以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也是非常小心謹慎。如果把這些剛強難化的眾生接引到極樂世界去了,就把極樂世界的和諧破壞了,總要讓你在這個世間把你的煩惱習氣磨盡了。所以往生,帶業往生,古大德講得很清楚,帶舊業,不能帶新業。舊業是什麼?過去的;新業是什麼?現行的,不能帶現行,這是一定要知道。這就是人在臨命終時,臨終關懷是非常重要。修行人如果自己沒有相當的定力,臨終冤親債主的擾亂,他如果是一念瞋恨心生起來,馬上就墮落,佛沒有辦法接他。所以臨終關懷特別重要的就是這一點,幫助病危的人平平安安的走。希望他在臨走的時候不要動感情,讓他專心憶佛念佛,那就決定得生。

  所以,和,我們中國古老的老祖宗懂得,儒家講「禮之用,和為貴」。我們在北京故宮裡麵所看到的三個大的建築,世間人一般稱為金鑾殿。我們到裡麵去一看,匾額上不是金鑾殿,匾額上是太和殿,太和殿後麵是中和殿,中和殿後麵是保和殿,你看這是三個最大的建築,都用「和」命名,太和、中和、保和。由此可知,從前帝王以和治天下,所以他天下太平!長治久安靠什麼?靠和。不和,人就辛苦了,在家庭,「家和萬事興」,怎樣才能達到和?質直柔和,用柔就能達到和,這是大道理。所以和才能順理修行,別人跟我不和,我要跟他和,這才能夠化解怨結。

  我們這麼多年來,也常常跟同學們共同勉勵,修行首先要從自己內心深處把跟一切人對立,這個要消除,決定不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可以,我不跟他對立。要把對一切事、世出世間事的對立消除,然後把對世出世間一切萬物的對立消除。所以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決定沒有對立的念頭,這是頭一步。這一步能做到了,再進一步,不於一切眾生,就是不於一切人事物有控製的念頭,我們要化解,為什麼?那生煩惱。我們自性裡頭沒有,自性裡頭決定沒有控製人、控製物,沒有控製的念頭。沒有控製,就不會有佔有,就不會跟人發生衝突。你要,我讓給你,能捨,愈捨還愈多,愈多愈捨。永遠學著捨,學放下,為什麼?自性裡頭一無所有。一切萬法也都不是真的,何必要爭?有佔有、有爭執,那是煩惱的根源,也是六道輪迴的業因。我們幹這個,就天天在培養六道,你怎麼能出得去?六道這些業因,我們要知道,能把它捨棄掉。我們在六道真正能做到隨流不滯,這個隨流不滯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事事如意,沒有障礙,沒有阻礙的。要懂得用這個方法來攝受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能夠相信你,就是能夠信任你,樂意跟你學習,接受你的教誨,攝生德就圓滿。

  我們自己所學的、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沒有一樣是自己的,像孔夫子一樣述而不作,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也是述而不作。這些大聖人,我最佩服、最敬仰的就是他們治學的態度,「信而好古」,這句話了不起。這句話的含意深廣無際,沒有邊際,應當學。初學的時候有懷疑,特別是像現在這個社會一般的觀念,為什麼?都要競爭,都要創新,都要立異,信而好古,那還有進步嗎?那這社會不開倒車?現在我們真是徹底的明白過來,為什麼?真理,宇宙是個圓球,圓球就是圓滿的,你沒有辦法創新,你創不出新來;創新是違背了圓滿,違背圓滿,你一創新就變成缺陷,就變成災害。你隨順的時候,那就圓滿,那就是真善美慧達到極處。我們沒有這五十年經教的薰陶,參不透這個道理。現在一般人不服,不服是有因素的,不是沒有原因的,他距離這個事實真相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他有錯誤的觀念。這是要有長時間的薰修,而要長時間我們做出來給大家看,隨順古聖先賢教誨是正確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