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三十三集,第三十四集)

(2008-12-22 19:54:16) 下一個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三十三集)  2000/07/1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033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三十三集)  2000/07/1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033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六麵,我們從第一行念起:

  【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

  上一次講到這個地方。我們接著往下麵看:

  【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

  『非人』是指人道之外的,多半是指鬼神。鬼神,諺語常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縱然是餓鬼,他對於善心的人,他也尊敬,他也不會去傷害他。縱然是有冤業,過去的冤家債主,遇到慈心的人,他一樣恭敬;不但不來找麻煩,也會擁護你。為什麽?你的善心善行,他也沾光,他也得福,所以心善、念善、行善比什麽都重要。

  在一切病痛當中,我們知道病痛的來源,歸納不外乎三方麵:第一個是飲食起居不調(我們今天講不衛生)招來的病痛,這個是要找醫生,醫藥能幫得上忙。第二類就是冤親債主找來了,像悟達國師得的人麵瘡這一類的,佛法裏麵講「非人」,世間人講冤鬼附身。這個事情,我們在中國、在外國常常遇到很多,都來找我,遇到怎麽辦?被這些冤鬼纏身,這個要調解。凡是遇到這一類的,看醫生吃藥隻是有一點幫助,決定不能夠治好,最要緊的是誦經拜懺來調解。像《梁皇懺》、《慈悲三昧水懺》,這一類都是屬於調解的。他如果接受,對方接受調解,他就去了,你的病就好了。第三種叫業障病,不是冤家對頭,是自己造的罪業太多了,業報。這個病很麻煩,醫藥不能治,調解也調不好,佛教給我們懺悔,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裏麵講的「懺除業障」。從哪裏懺?從心地上懺,斷惡修善,改過自新。行!這個病就有轉機,轉危為安。後麵這兩種病,斷惡修善都非常有效果。尤其一個人真的回頭,知道自己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錯了,徹底改過自新,不但是業障病沒有了、消除了,就是冤家債主也不會再找你的麻煩。

  善人念念為社會,念念為眾生,所以「非人」也得福,他們不但不害你,他們來守護你。所以我們同學當中,有念佛、有誦經的時候,感覺到旁邊有這些非人,甚至於自己毛骨悚然。有這種感覺不要害怕,確實旁邊是有,可能還不在少數,少數你不會有這麽明顯的感覺,不在少數。這個時候真誠念佛誦經給他回向,你就是在超度他們。念經念給他們聽,他們聽了會覺悟。就像過去禪宗惠能大師,偶然的從人家窗戶外麵經過,裏麵有人念《金剛經》,他一聽他就明白了,他就覺悟了。鬼神當中喜歡聽經的很多,所以你常常會得到天地鬼神的守護,我們佛門裏講的護法神,護法神保佑你。

  【第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

  這是你每天晚上休息睡眠非常安穩,沒有惡夢。這一條我們要常常用它來檢點我們自己修行的功夫,功夫得不得力,可以從這個地方來勘驗。沒有學佛的時候常常做惡夢,幾乎天天都做惡夢,學佛之後學一段時期惡夢少了,這就是功夫得力,你有成就了。再往上提升,惡夢沒有了,一年當中難得有一次惡夢,你功夫不錯了。功夫更要純,那就是常常夢到聖賢,夢到佛菩薩,夢到經典上講的殊勝的境界,這是好相。如果我們學佛,一個星期當中還會有兩三次惡夢,要特別警覺,我們的功夫不夠。從哪裏修起?斷惡修善,一定要很認真的改過自新。所以這是最容易、最平常測驗我們修行功夫的一個方法。

  【第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怨結』就是我們常常說跟人家有過節,有不愉快的事情,世俗裏常講「得罪人」,得罪人的事情太多了,得罪人的事很容易觸犯,特別是在言語上,有意無意跟人結了怨。我們的言語、態度,這在古時候從小就教學,父母教,老師教。教這個目的何在?不要得罪人,目的在此地。一個人果然能做到一生不得罪人,這人就很了不起,所謂是正人君子。可是在現前社會,古老的教學我們都沒有遇到,處事待人接物的規範我們沒有聽到過,所以有意無意當中我們得罪人就太多太多。聰明人,所謂是常常碰壁,逐漸逐漸學乖了,知道謹慎,這個人在社會上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他都會成功。為什麽?他得到許多朋友幫助他。不明白這個道理,處處得罪人,得不到別人幫助,孤立無援,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都是失敗的。出家也不例外,得罪人多了,護法就沒有了,內護外護都沒有,那你就相當艱難困苦。所以佛法常說結緣,要結善緣,要結法緣,這個重要。

  我們過去跟李炳南老居士,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出家,跟他學佛,跟他學講經,他交代我們第一樁重要事情,就是與大眾結緣。他告訴我們,如果不與一切眾生結善緣、結法緣,你學得再好,你在講台上講得天花亂墜,沒有人喜歡聽。上台講經聽眾很多,你的法緣殊勝,你跟人結的好緣多。決定不要結惡緣,結惡緣麻煩就大了,你的障礙就多,你的仇敵就多。惡緣也要把它化解,化解的方法是自己真正斷惡修善。所以說『滅除怨結,眾怨自解』,隻要你真的回頭了,真的是善人了,為社會大眾所肯定,你的冤家債主看到、聽到,他心也平了,報複的念頭息掉了,解冤釋結的方法。

  【第九、無惡道怖。】

  自己有信心,肯定將來不會墮三惡道。為什麽?三惡道的業因縱然有,這個是不能避免的,無量劫前造的惡業。可是因要起現行,就是要結成果報必須有緣,因要沒有緣不會結果。好比我們一個瓜的種子,那是因,把它放在玻璃杯上,放一百年它也不會長成瓜。為什麽?沒有緣。它的緣一定要土壤、要水分,要陽光、空氣,你把它的緣斷掉了,雖有因不會結果。我們知道每一個眾生阿賴耶識裏頭,十法界的業因統統具足。我們有三惡道的因,我們也有作佛作菩薩的因,統統都有。所以在十法界裏麵,我們要想有怎樣的成就,你隻要懂得緣就行了。我想作佛,我把我這個佛的緣讓它念念增長,其他九法界的緣,我把它控製遠離它,那我這一生當中就作佛了。

  作佛的緣最重要的是什麽?念佛,念念都跟佛相應,你就決定作佛。不要懷疑自己沒有善根,沒有佛種,那就錯了,一切眾生皆有佛種,所以自己要有信心。「淨業三福」第三條裏麵,「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這個我們講了很多很多遍,那個「深信因果」不是別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一定要相信念佛就作佛,念菩薩就作菩薩。所以真正懂得的人、明白人,他一天到晚隻念阿彌陀佛,他也不會去念經,也不會去念咒,也不會去修其他法門。為什麽?雜了,雜了亂了功夫不純,最重要是功夫純。功夫純,你就決定有把握。為什麽有些人他對於自己往生具足十分的信心?他專修,他不雜。夾雜,你能不能往生是個未知數。功夫純一,是決定肯定的,所以還搞其他的幹什麽?

  我們每天聽經、讀經,為的是什麽?為的是斷疑生信,為這個。如果你已經相信了,決定沒有絲毫懷疑,這個經教就不要了。你還在聽經讀經幹什麽?一句佛號念到底。往年印光大師的念佛堂,就是一句佛號,決定不摻雜其他的。起香的時候念一遍《彌陀經》,那是為什麽?為了攝心。在進念佛堂之前心是散亂的,一卷《彌陀經》念下來收心,意思在此地。如果心清淨,心不散亂,這一卷《彌陀經》都是多餘的,然後才知道人家用最上乘的功夫是怎麽用法的。我們今天念佛,又想念《地藏經》,又想念《行願品》,還又想修密宗,摻雜許多法門,這是沒有福報,我們一看是薄福之人,不是佛法裏麵講的最上乘人。我們要明了,最上乘就是一句佛號。

  我們道場每天還講經,為的是什麽?為的是接引初機,幫助社會消除災難,所以講經就很有必要,這是幫助社會。世間多一個人學佛,多一個人明了佛法,世間就多一個善人,多一個善人就少一個惡人。善人多,「恒為非人之所守護」,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就有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我們是幫助一切眾生消災免難,是做這個的,對於自己決定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信心不具足,還有疑惑,還有懷疑,遇到境界還會動心,讀經,聽經、讀經。讀經最好也是一部,你才專,專念《無量壽經》,專聽《無量壽經》。還要不要聽其他的經?信心不足,疑惑不能解除,去多聽。沒有懷疑的話,你聽它幹什麽?這是古聖先賢、曆代祖師幫助上上根人的方法。你要是發菩提心要普度一切眾生,幫助一切大眾,那你要多學。為什麽?眾生根性不相同。「廣學多聞」是為誰?為別人,不是為自己,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學得很廣泛,我可以能度很多不同根性的眾生,所以學是為別人,念佛是為自己,自利跟利他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利他絕不妨害自利,自利也能幫助利他,這樣就好。所以決定自己有信心,絕不墮三惡道。

  【第十、命終生天。】

  這是說你沒有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你決定生天,來生不會在人道,在天道享天福去了。何以故?天人是慈悲的,你能不殺生,一生持不殺生這個善法,你的德行水平跟天道等齊,生天是這個道理去的。不是說天天供養天神,你就能生天。天天巴結他也不行,你的德行水平要跟得上他們,你不拜天,你也會生天。這十種果報都是善的果報,所以永離一切煩惱,這是教我們能離殺生,就能離這些苦惱法。末後這條: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

  不殺生是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所以你能夠把這個功德回向無上菩提,將來成佛就得佛的無量壽,『隨心自在』的無量壽。我們曉得果報這麽殊勝,這麽圓滿,就應當認真來學習,對於一切眾生決定沒有傷害之心。不但不能夠傷害,使眾生生煩惱,我們就錯了。我們使眾生因我而生煩惱,我們自己就常常有煩惱,就不能斷煩惱。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三十四集)  2000/07/1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034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三十四集)  2000/07/1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034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六麵,從倒數第三行看起:

  【複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一者。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這是一段。這一段是世尊為我們開示不偷盜的十種殊勝果報。第一條就是財富,『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這是佛經上常講的財為五家共有,你不會遭這個難。「王」,是在古時候如果犯罪了,你的家產會被國家沒收,叫抄家。「賊」是盜賊。「水火」,是容易知道,被大水漂、火燒。「非愛子」是敗家子。所以這是五家共有,你能夠免除這個災難。

  財富是所有一切眾生,可以說念念希求的。不愛財富的人很少,那是真正有道之人,安貧樂道,這種人是極少數。我看絕大多數的人,都在那裏追求財富。財富是不是能追求得到?如果說我們有能力追求到財富,聖賢的教誨就可以放棄了,你可以推翻因果的定律。佛在經教裏麵告訴我們,世出世間法都不出因果定律,世間法如是,出世間法亦複如是。清涼判《華嚴經》五周因果,智者判《法華經》一乘因果,佛法離不開因果,這個道理我們總得要懂得。種善因一定得善果,因不善要想求得善果,沒有這個道理!

  聖賢人的教育,總結起來是教我們什麽?無非是教我們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這是因;幫助我們認識吉凶禍福,吉凶禍福是果。什麽是邪?什麽是正?凡是與災禍相應的,果報是災禍、是凶,這就是「邪」,這就是「非」。如果果報是吉祥的、是福,這就是「是」,這就是「正」。吉凶禍福的定義、標準,一定要在果報上看。佛家對於果報講得很多,也講得很深很廣,果報通三世。現前得福報,將來沒有福,這個福報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就看現前的社會,有很多人少壯的時候發達,真的是「資財盈積」,有億萬財產,經營個十年、二十年,聽說他的公司虧債倒閉、破產了,我們在現前社會看到很多。他的發達、財富不是真的,實在講,是給你在眼前看幾天而已,時間不長。如果他的財富能夠綿延到他的子孫後代,代代都能夠保持,這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中國古人所謂「富不過三代」,這一句話的意味深長,三代就衰、就敗了,這哪裏是真的?這不是真的。三代尚且不是真的,自己在這一生當中都保不住,可見得更是虛幻。

  佛法裏麵講的福報,是這一生有福,來生有福,後世有福,生生世世都有福,這是真的。現在人眼光短淺,隻看眼前,這是沒有智慧,這是愚癡。古聖先賢的教誨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沒有道理,它怎麽能夠綿延幾千年,這當中都沒有沒有一個人能夠把古人的教誨推翻、否定掉?我們要多想想。古人教誨當中決定不摻雜私人的利害,他跟我們無親無故,他不求我們任何一點的報酬,不但在物質上供養他不希求,我們後世對他的禮敬讚歎他也不求,真正到無所求。無所求而說的話是真話,凡是有所求的、有條件說的話,未必是真的。無條件、無所求,諸佛菩薩、古聖先賢對一切眾生都是這樣的一個態度。所以我們要認識哪個是善知識、哪個是好人、哪個是惡人,要有能力辨別。所以他們看事情看得透徹,對於因果的理論、事實、轉變、相續、循環,他們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指導我們一個總原則:種善因一定得善果,不善的因決定有不善的果報。聖人所以成為聖人,賢人所以成為賢人,都不出這個道理。

  財富怎麽來的?財布施來的。財布施是因,財富是果報。果報好不好?很難說。我過去講經也常講,你這一生得財富,是你過去生中修的善因得的果報。果報現前了,是福是禍很難講,問題在你有沒有智慧。用錢是智慧,你要是沒有智慧的話,你的錢用得不恰當就造罪業,那就變成禍,不是福,幾個人會用?由此可知,真正會用錢的是要靠大智慧。大智慧還是從教學當中得來的。歸結到最後是個教育問題,吉凶禍福的關鍵在教育。人有智慧自然能夠趨吉避凶,而趨吉避凶的手段是斷惡修善,你因果才相應。再能破迷開悟,這樣就真正能夠離開凶災,趨向吉祥,這是聖賢的教誨。

  下麵講「王賊水火及敗家子」,這些都是自己過去今生跟一切眾生結不善的緣造成的。由此可知,我們生活在世間,處事待人接物,言行舉止不能不謹慎。菩薩絕對不會跟一個眾生去結怨,結怨後麵總會遇到冤冤相報。這五家是冤冤相報,你跟人結好緣就不會有這個事情。所以,真正的福報是財富與社會大眾共享,而不是一個人獨享。你發財了,別人讚歎,別人歡喜,為什麽?他沾光,你肯散財。

  中國在古代真有智慧、會用錢的是範蠡,他是吳王夫差的一個大夫。勾踐複國之後,他離開去經商,沒有幾年發達了,發了大財。發了之後,他散財,到處布施,把錢統統布施盡了,再從小生意做起,過幾年又發了。命裏有,丟都丟不掉。發了之後再散,三聚三散。所以中國大陸上供財神是供範蠡,這是有道理的,他是我們修積財富的一個典型人物,真正是財富人的模範,肯幫忙救濟苦難眾生。所以財你盡管去散,散不完的,愈散愈多。

  這幾年東南亞遭受金融風暴,經濟普遍衰退,為什麽「居士林」不衰退,收入月月都在增長,什麽原因?散財,「居士林」不積財。你們仔細去觀察,佛家講的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居士林」天天在做,積極在做,所以你們看到「居士林」財富源源不斷。從上到下,你仔細觀察,人人都有智慧,健康長壽,果報我們都看到,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看到馬來西亞丹斯裏李金友,他做得很如法。他是私人企業,我們到「古晉」去看他,他買下了一片荒山,許多人都說決定賠本,不會有前途。他經營六年,六年沒有賺一分錢,都在賠。這個山沒有開幕,六年的經營。附近十幾個村莊的人都是打獵的,打獵不是好事情,他把他們的獵具統統收買過來,把他們這些人統統找到山上,分配給他們工作,做他公司的員工,給他們很好的待遇,讓他們可以養家,不打獵了。前麵我們講不殺生,這一個地區的人不殺生了。不但不殺生,還吃長素,山上員工三百多人,終年吃長素。他說,最初這些人不習慣吃素。半年之後,他們很歡喜了,為什麽?皮膚改變了,臉上皺紋沒有了,大家高興,所以現在歡喜吃長素。你想想看,他布施這十幾個村莊,這麽多人感恩他,都做他的護法,所以他這個山莊非常安全,不會有壞人進去,這些村莊都保護他們的。

  所以一個人有福,整個地方人都得福報、都享受,這是正確的。決定不是為一家、為你的一個小團體,不是的。對整個社會、對一切眾生做出全心全力的奉獻,他後麵的福報不可思議。這是出自他內心的,他做得心安理得,做得非常歡喜。人必須要有大菩提心,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可是如果有絲毫要占眾生便宜之心,這就犯了偷盜戒,偷盜叫「不與取」。

  今天我們在新加坡,團結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得到全世界人的讚歎。我們是不是為了希求這些讚歎來做?不是的,你讚歎也好,你毀謗也好,與我不相幹。我隻是仔細衡量這件事情該不該做,衡量的標準是與社會、世界的安定、和平、繁榮、幸福這幾個條件相不相應。如果相應,應當要做,不相應,我們決定不可以做,有一個衡量的標準。

  我們今天看到世界要遭大災難,這種災難的徵兆,全世界有智慧的人、政治家、科學家、各個行業裏頭都能夠深深的感覺到,但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原因在哪裏?原因是教育徹底失敗。中國把聖賢教育丟掉了,西方把宗教教育丟掉了,不再相信《聖經》的話,宣布上帝已經死亡,這還得了?所以這個世間有災難。家庭教育沒有了,學校教育沒有了,社會教育也沒有了,宗教教育也破產了,這怎麽辦?我們今天聯合宗教,團結一切宗教,我們幫助他們、提醒他們,一定要重視宗教教育。不能夠一味在宗教儀式上去做,有儀式沒有教育,人家會說我們是迷信。必須恢複宗教教育來團結族群,彌補聖賢教育。大眾把它忘失掉了,所以要從這個地方來恢複、來提醒。唯有真正恢複聖賢教育,這個世間災難才能夠避免。心量一定要大,不能隻為自己。

  我們今天幫助別的宗教、幫助別的族群、幫助別的國家,如果你這個心馬上就不高興了,我們這個世間就要同歸於盡,最後是毀滅,為什麽?你隻顧自己,不顧別人,不管全世界別的地方是否都毀掉,你隻想要這個地方保住。這個世界就好像我們的身體一樣,我們這是個頭部,如果全身都爛掉了,你這個頭能活得了嗎?佛跟我們講得更廣大,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法身,所以經典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道理在此地。我們絕不能隻顧自己,要顧全整個大局。大局是全世界,起心動念要為整個世界著想,整個世界和平,社會安定,我們大家都得福。哪個地方有災難,與我們都有密切關聯,我們想逃避,不是個容易事情,無論在理論、在現實上說,都不能成立。所以今天全世界是一體,要有宏觀,要有真實智慧。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