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妄盡還源觀」,我們接著看第三段,「示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前麵學過了。今天從第二,三遍第二看起: 【一塵出生無盡遍。】 賢首國師給我們解釋,為什麼一塵出生無盡遍。 【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 跟普周法界的現象相似,前麵講「塵無自性,攬真成立」,這句話非常重要,這是理論的依據。為什麼一塵能周遍法界?為什麼一塵能出生無盡?這個出生,就是佛在《華嚴經.出現品》裡麵給我們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說過這麼一句話,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是講自性,自性本來具足。惠能大師開悟第三句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樣都不缺。它在起用的時候,就能現出虛空法界,遍虛空遍法界。虛空法界從哪裡來的?一塵就能出生。每一個塵也能出生,重重無盡,所以法界是重重無盡的,是不可思議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我們學佛的人也會問說,為什麼會有這樣奇妙莊嚴?佛說自性本來是這樣的。應了中國古人的一句話,中國古人說的沒佛這麼清楚,隻說本性本善。《三字經》上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隻說善這個字,到底怎麼善法、善在哪裡,佛經上講得透徹。我們中國古人傳下來沒講得很透徹,隻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世世代代這些聖賢,全是教導我們倫常八德,隻說了這些,唯獨佛經講得透徹,不但透徹,講得圓滿。普周法界,出生無盡由一塵,理就是塵沒有自體,『起必依真』,出生就是起,一定依真,真是什麼?真就是自性。換句話說,塵也就是自性,自性沒大小、自性沒有長短、沒有遠近、沒有內外、沒有先後,所以叫它做「依真」。真是真如,真如具足恆沙功德,就是講的智慧德相,依真起用的這一塵,當然也具足圓滿的智慧德相,不會有絲毫差別,當然是圓滿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現在看到是不圓滿,不但不圓滿,好像太多欠缺了。這個現相是從哪來的?這現相是從變質來的。怎麼變的?唯識所變的。現相是唯心所現的,相不是真的,真的不變,所以它性不變,一塵所依的真性不變。相會變,相是怎麼變的?相是把真性扭曲了,並不是真的扭曲,要真的扭曲它就不叫真如。 大乘教裡麵所謂的真如,在聖不增,沒有增加一點;在凡不減,我們現在在六道凡夫,也沒有減少一點,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能說清淨,清淨是什麼?是對染汙說的。它從來沒有染汙哪來的清淨?所以在真如這個境界裡頭,開不得口,言語道斷;不能起心動念,叫心行處滅,唯證方知。什麼時候你證得?你不起心、不動念就證得了。就在現前,六根所接觸的無不是自性。法相就是法性,法性就是自性,這是真的。佛家講真妄它的定義,真的是永恆不變,這叫真的。凡是會產生變化就不是真的,像我們這個世間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叫無常,這是什麼?幻相,這不是真的。真的沒有這些,沒有生老病死、沒有生住異滅、也沒有成住壞空,那真的。真的是什麼?性是真的。一切法,相是假的,性是真的,這個要知道,事是假的,理是真的,所以一切現象都是依真而起,隻要回過頭來,哪有不證自性的道理!證自性就叫成佛。下麵大師引用《起信論》的話說: 【起信論雲。真如者。自體有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 這一段是《起信論》上講的,《起信論》裡描繪真如,就是本性、就是自性是個什麼樣子。這個地方所說的就是本自具足,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沒有什麼理由,佛經上一個術語叫「法爾如是」,這個法它本來就這樣的。『自體有常樂我淨義故』,這真的,「常」是永恆不變,「樂」是沒有苦樂,沒有苦樂叫真樂,諸位要知道,苦樂是相對的,真如沒有相對。常,常對無常講的,常、無常就是生滅法,它沒有生滅,它沒有苦樂。「我」,我是自在的意思、主宰的意思。我們這個世間人,人事物都不自在,都自己沒有辦法做主,隨著境界在轉變。自性沒這個現象,所以稱為自在。前麵講「起二用」裡頭,你看看依報自在、正報自在,那是我的意思。「淨」是從來沒有染汙過的,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的五句話裡麵就含著常樂我淨。 『清涼不變自在義故』,這句是總說,總的講常樂我淨。清涼不變自在義,這個清涼意思講裡麵決定沒有煩躁的現象。六道輪迴裡麵,這些眾生有煩有躁,煩惱!為什麼?那是貪瞋癡在起作用,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末那識,末那識是什麼?四大煩惱常相隨,就這四種現象。它有這四種現象,有我見,執著身是我,執著思惟分別執著是我。外國的哲學家,哲學裡麵講的這些東西,什麼是我?我在哪裡?他說肉身不能算我,什麼是我?「我思故我在」。這我們就曉得,他把什麼當作我?他把分別執著當作我,能夠思惟想像的當作我。很難得,比一般人聰明多了。這個認知在佛法裡麵講,就是把第六意識、第七識認作我。第七識的執著,第六識的分別,我們中國人講思想,第六識是思,第七識是想,把這能想像的當作我,這也錯了,自性裡頭沒這個東西。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這東西從哪來的?自性迷了,一念不覺迷了,迷了之後自性就變成阿賴耶,一迷你看馬上就變樣子。 變樣子,諸位要記住,不是體變樣子,體不變,相變了樣子。相怎麼樣?相從心想生。想佛,天天想佛,現這個樣子就是佛相,佛是什麼相?大乘經裡麵講得好,佛是平等相、慈悲相。想菩薩他就變菩薩相,菩薩是什麼?菩薩是念念不忘六度,六度是菩薩相。十二因緣是緣覺相,四諦是聲聞相,天是十善、四無量心相。這個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菩薩也慈悲喜捨,外表看起來很相像,骨子裡頭不一樣。菩薩的慈悲喜捨裡頭,沒有分別執著;天人的慈悲喜捨裡頭,有分別、有執著。都是慈悲喜捨,這就不一樣,有了分別執著,他就變成六道的諸天天人。人是倫常相,中國人講的,懂得五倫的道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人,在佛法裡麵講五戒十善相。下麵是三惡道,三惡道的畜生道是愚癡相,我們講糊塗,糊塗到什麼程度?沒有能力辨別真妄,哪是真的、哪是假的,他沒有能力辨別,哪是正、哪是邪、哪是是、哪是非、哪個是利、哪個是害,都不知道,所以造業。真像《地藏經》上所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這什麼原因造成的?愚癡。我們也是很幸擼?@是世間一般人講非常幸擼?齙椒鴟ǎ?綣麤]有遇到佛法,這一生還不就做了愚癡人。人失掉人身之後,來生到畜生道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太多太多了。如果再加上貪,那麻煩大了,貪財、貪色、貪名、貪利,什麼都貪,這什麼相?這是鬼相,餓鬼相。瞋恚是地獄相。這什麼?相會變,性不變,無論你是佛、是菩薩,你是天人,還是三途、地獄,相不一樣,性是一樣的,這個道理要懂。 所以相,相隨心轉,這個心是說念頭,不是真心,隨著你妄想分別執著,這都叫念頭,隨著這個轉。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在現前,我們從資訊裡麵得到的訊息,全世界處處都有災難。我是不接觸媒體,也不看報紙,可是一些同修們他們很難得,從電視或者是從網路上,有些災難的訊息,他都把它記下來給我看,看了很可怕!好像今年的災難特別多,發生的頻率超過去年很多,災害也非常嚴重,這相在變。為什麼在變?我們曉得,我們很清楚,貪瞋癡慢疑加重了,這個東西一年比一年嚴重。每個人都是這樣情形,這是共業,這是眾生共業,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現象?那就要說歸咎於教育。什麼人主持現代的教育?直接主持的是媒體,這要知道。你看媒體教人什麼?它每天播出的內容是什麼?暴力、色情、殺盜淫妄,就是佛法裡麵所講的,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惡見就是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他主宰這個,天天拿這個來教人,把人全教壞了,所以整個外麵境界統統都變了,沒有一樣是善。我們遇到這個災難,災難能不能化解?能不能減輕?跟諸位說,答案是肯定的,可以化解,可以減輕的。如果我們貪瞋癡慢、殺盜淫妄減輕了,外麵災難就減輕了。什麼水災、旱災、地震這些都會少了,包括瘟疫。如果我們真的回頭,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災難就沒有了,我們這個世界就可以變成像極樂世界一樣,這叫一切唯心造。 現在人相信科學,不相信聖賢教誨,他不知道聖賢教誨是高等的科學。如果不相信,這在佛法裡麵講,他沒有善根,那就難了,這個災難他就得受!雖受,佛菩薩眼目當中看得很清楚,夢中受苦,他在做惡夢,不是他的性受,他自性沒受,自性永遠清淨的,不生不滅,他什麼在受?他的受想行識在受。受想行識,受的裡麵就是苦樂憂喜捨,不外乎這五大類,全部都包括。這五大類,如果眾生喜歡聖賢的教誨,學習聖賢的教誨,他的享受是樂,不是苦,他心裡麵有法喜。孔子所說的喜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學什麼?學聖賢之道,習,習是做到。把你學的聖賢之道,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那個時候什麼感受?不亦悅乎,這個悅就是喜悅。喜悅不是外麵的刺激,是你內心裡頭的,我們講心性裡麵的德行自然流出來,在佛法的名詞叫「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現在在現前,能不能做到?能。什麼人能?真正學佛人能,真學佛,真正念佛人能。你還有憂悲苦惱,你念佛的功夫不到家!什麼時候念佛功夫到家?什麼樣的災變現前,不驚不怖、不憂不苦,你念佛的功夫到家了。所以我們在這段期間,幾個月當中,遇到不少靈媒透來的訊息,都是在勸導大家怎麼應付這些災變,幾乎他們提出來都是同一句話,念佛。 我們在大乘教裡麵這麼多年的薰習,知道他說的話的理論依據,我們曉得,所以我們相信。一般人跟他講的時候,他不懂佛法,他聽到笑笑,這是迷信。這些災害,與我們起心動念、與我們所作所為有什麼關係,這自然災害。他把它推到自然,他不知道這是業感,他不知道「一塵出生無盡遍」,他不曉得這個道理。你明白了,你才曉得,念佛真管用。念佛什麼?把一切,你看看貪瞋癡慢,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統統放下了,效果就現前。在這次四川地震當中,有許多人被埋在地下十幾天,被救出來了,人還好好的,問問他們,多數都是念佛的。他能夠存活,存活的時候他沒有恐怖的心,他心是定的,一句佛號念到底,一點恐懼沒有。壽命還沒有到,被人救出來了;壽命到了,他往生了,他不苦!沒有憂慮,沒有苦受。這些理跟事,我們都要很清楚的了解、明瞭,萬一我們遇到這種狀況,知道怎麼處之。心安理得,道理得到了,心就安了,這真叫做離苦得樂。能做到離苦得樂,當然還是破迷開悟,你把這個理事搞清楚、搞明白了。 所以他這個末後一句說,『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這一塵出生,一塵出生確實遍法界虛空界,什麼都不缺少。而且我們一定信得過,有理由相信,遍法界虛空界是平等的。你看太空當中無量無邊的世界,這是星球,無量無邊的星係肯定是平等的,從法性上講。從法相上講,每個天體裡麵的眾生,決定有眾生,我們今天探測不到,探測不到是因為空間維次不相同。這個一般人很難接受,很難相信,月球距離我們最近,有不少人登陸月球,月球上什麼都沒有,月球上有有情眾生嗎?在佛法上講隻要有形(形是物質),決定有精神存在。色心是一不是二,你怎麼能說沒有?如果沒有,那連星球也沒有,那才是真的。這在理上講不通。所以有,譬如我們地球上,我們所看到的,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境界。我們居住的環境有沒有鬼?跟我同住在一起,我們見不到他,他也見不到我們,你不能說他沒有。月亮裡麵那些眾生,是不是我們肉眼看不見?這大有可能。不但月亮裡頭有,太陽裡頭也有,太陽那麼高的溫度,眾生怎麼能住?是,他就需要那麼高的溫度,沒有那麼高的溫度他就不能住。我們覺得它溫度很高,他覺得那裡很舒服,恰好。這是大乘佛法裡麵告訴我們的,我們能相信,這絕對不是假的。怎麼能夠證得?佛法告訴你,你隻要把分別執著放下,你就見到了。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我們是因為這兩種煩惱,把我們的慧眼、法眼障礙住了。《金剛經》上說,佛有五眼圓明,我們現在隻有肉眼,天眼都沒有,諸天他能看到的,我們看不到。諸天的天眼,我相信他們看到月球裡麵眾生,看到太陽裡麵眾生,天眼就能見。在我們這個世間,也有些人有這個能力,現在人稱他們為特異功能,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他能看見。我們抬起眼望到空中隻看到雲彩,那些人看到雲彩裡頭有人,有些眾生在空中,在那裡活動。不是一個人講的;一個人說的,我們說他胡造謠言。同時有幾個人看到的,是一樣的,或者是同一個時間看,或者不同時間看,會說一樣的話。現在我們說他是迷信,到底是誰迷信?是他迷信,還是我們迷信,有沒有人去思考這些問題? 所以這些理論、現象了解之後,我們的生活,所謂人生觀、宇宙觀就不一樣!總有幾分覺悟,我們的人生態度改變了。共業雖然不善,我們現前可以修善業,可以修淨業。對修行人來講,什麼樣的環境合適?實在說都一樣,都差不多,你在極樂世界修行,跟在此地修行沒兩樣,極樂世界順境,我們現在這個地球上逆境,順境好修,逆境也好修。逆境,許多不好的境界、現象,我們想到它的因,因是煩惱習氣,是造作許多罪業,趕快改過自新,有什麼不好?好!大幅度的提升。佛在經上有說過這麼一句話,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這就說真修行的人,這裡好,比極樂世界還好。所以在此地修行,大幅度的提升,可以生到極樂世界上上品。超過許多聲聞、緣覺、菩薩,你看你碰到這麼個好機會。這在理上講得通。這個事情與別人不相幹,問題是自己會不會?古代祖師常常測驗學生,給他一個提示,你「會麼」!關鍵就在此地,你會不會,這兩個字意思很深,如果對於理性沒有相當的認知,真的不會,被祖師一句話問就問倒了。有相當的認知,這一句話就提醒了,言下放下,一句話提醒之後,放下,他就悟入了,所以言下大悟。惠能大師在五祖會下,也是聽他老人家講一句,那是念的《金剛經》上的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聽了豁然大悟。應無所住,徹底放下,生的什麼心?真心!妄心放下了,真心顯現出來,那叫生心。 這個一塵是真心的相,真心含無盡的功德,真心起的相,當然也含無盡功德,就是這麼回事。無盡無量的功德,從什麼地方顯現?見聞覺知,從見、從聞。你想江本博士水實驗,水是礦物沒念過書,無論哪個國家的文字,它沒有障礙。我們寫個「愛」,寫個中國字,寫個阿拉伯的字,用英文寫個愛,它一樣的感受,它懂。聞,我們中國古典音樂給它聽,西方搖滾音樂也給它聽,它都有反應,它都會聽。你看看它的見聞沒有界限、沒有障礙,它有覺、它有知,它有反應,這個反應就是波動。我們現在迷失了自性,這個性德裡麵細微的波動我們已經變成麻木不仁,必須很粗的意念我們才能夠覺察到,微細的覺察不到,可是用科學儀器,精密的儀器能測出來。這就說明微塵,微塵裡頭真有,真有無量無邊無盡的功德藏。所以「具足如是過」,過是超過,「恆沙」是恆河沙數。隻要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全顯了,放下一分顯一分,放下兩分顯兩分。這就是每個修行人,為什麼境界不相同?他放下多少不一樣!與研究經教,與法門的修學,就像惠能大師所說的沒有幹涉,真正的問題,真正問題是你放下多少。我們也就明白,八萬四千法門是做什麼用的?是幫助我們放下的。譬如我們現在,在法門裡麵選擇的是念佛,專修念佛這個法門,念佛怎麼念才相應?佛在經上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得相應。跟什麼相應?跟自性相應,也就跟自性的德相相應,跟性德相應。我們就像剛才所說的,這說得很明顯,自性有見聞覺知,沒有受想行識。你跟受想行識相應,是跟煩惱相應;跟見聞覺知相應,是跟自性相應。你從這個標準去觀察,你就知道不相應的人多,相應的人少! 見聞覺知,主要是覺、是知,覺它不是受,它沒有受,知它沒有想。我們凡夫是有受、有想、有行、有識,識是什麼?識是記憶,就是把它做成檔案,放在檔案庫裡頭。這個檔案庫是什麼?就是阿賴耶。阿賴耶有個名字叫藏識,藏就是藏,就是倉庫,你所學的東西全放在那裡麵。所以你能夠記得起來,一想昨天什麼事情,你就想到了,昨天東西在檔案庫裡頭。自性裡頭沒有這個現象,沒有受想行識。這就知道,我們的功夫是怎麼樣的,怎麼個狀況,我們就清楚了,每天是跟受想行識相應,還是跟見聞覺知相應。見聞覺知清楚,看得清楚,聽得清楚,了解得清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念佛念到這個程度才叫一心不亂,那叫念佛三昧。我們是用念佛的方法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宗門講的明心見性,就達到這個境界。這就是大乘教裡麵常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轉凡成聖!轉凡情成佛知佛見,這個方法妙極了。這個方法怎麼會跟災變相應?它沒有災,它也沒有變。所以念佛我們也問一句「會麼」,會念嗎?這句話重要,我們總得要學會,會念。再看大師引經,這都是《華嚴經》上所說的。 【故經雲。如此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依此義故。當知一塵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既三身即十身。】 我們就念到此地。這《華嚴經》講的,講得好清楚、好明白。可是我們一般人念這段經文,這段經文都會念,入不了它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佛境界,入不了境界就是成不了佛,還是凡夫。為什麼?最粗湹鬧v法,我們沒有把二邊放下,二邊是什麼?佛法講的邊見,現在人講對立。你看理跟事對立,人跟法對立,彼跟此對立,這是理不是事,這是事不是理,對立了,所以你入不了這個境界。自性什麼?自性裡頭沒有對立,這要知道,自性裡頭沒有生滅,不生不滅。生跟滅是對立的,沒有生滅、沒有真妄、沒有邪正、沒有是非、也沒有善惡、也沒有自他。所以古德說「離開對立,道一句來」,說一句給我聽聽。你才開口要說,你看說跟不說對立,說那不是不說,不說不是說,對立!就開不得口了。所謂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那是真的;能夠說得出,不是真的。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了四十九年,給我們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真的是假的?真的、假的又對立了。用佛法來說,佛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這話很多人不懂,怎麼說跟無說是一?說是事,沒說是理,即理即事,理就是事,事就是理,是一不是二。說就是沒說,沒說就是說,是一不是二。這講到辯證法,真的比辯證法高,辯證法還能辯,大乘佛法不能辯。為什麼?因為辯證法它有分別執著,佛法沒有分別執著,差別在此地。所以離開分別執著,你才能見到不二法門,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了,這段話你就全懂。我們今天為什麼不懂?就是有分別,沒有放下分別、沒有放下執著,所以這段話就不懂。這段話總的來說,就是不二法門。 『即理即事』,理事不二,『即人即法』,人法不二。人是什麼?人是自己,我們前麵講的正報,起二用,正報是人,是自己。法是什麼?法是外麵所有一切境界。外麵的人是我們的人事環境,山河大地、樹木花草是我們的物質環境,都是環境。所以佛家講正報,不是說所有人都是正報,不是的,就是自己是正報,正報是自己。所有佛菩薩都是依報,依報裡麵有有情的依報、有無情的依報,有情就是有感情的。這個感情,諸位要記住,有受想行識的,不是講見聞覺知。見聞覺知的話,那花草樹木、山河大地都有見聞覺知,那是什麼?那是法性,那個範圍就大了。所以在有情分上,我們常常講佛性,無情分上講法性,法性比佛性的範圍大,實際上是這麼個說法,實際上是一樁事情,為什麼?不二。人跟法不二,那有什麼差別!沒有差別。差別都是從煩惱習氣裡頭生出來的,彼此沒差別,依正沒差別,為什麼?同個性體。所有現象裡麵,都叫依他起性,這個他就是真如、就是自性,自性裡麵沒有妄想、沒有起心動念,當然更沒有分別執著。所以,所有一切對立在自性上不存在,這是我們要學的。 所以佛教我們,那是真善知識,好老師。教我們從哪裡做起?先要看破身不是自己,第二個要看破對立不存在,這邊見。你看小乘初果,這是最低的位次,《華嚴經》裡麵初信位的菩薩。初信位是什麼標準?五種見惑斷了,這五種說種類,五大類錯誤的見解他放下,修正過來。第一個身見,不再執著身是自己,《金剛經》上講「無我相」。而且相有沒有?相有,不能說它沒有,也不能說它真有。為什麼說不是真有?你想想彌勒菩薩講的偈子,這相是幻相,不但我身沒有,世界也沒有。我們用電影的底片,跟在放映機上放的現相,用這個來做比喻,諸位細細去想一想,你就明白了。電影銀幕上的現相,我們通常講剎那生滅,世間一般人不懂得剎那是什麼意思。佛講剎那有九百生滅,這是佛常講的,剎那是極短的時間。《仁王經》上佛講這一彈指,一彈指有六十剎那,就這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不多。所以我們在學習經教的時候,常常跟同學們在一起討論,《仁王經》上,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說,隨便說的,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比這個速度還快。因為佛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個速度還不如光速,光比它這個還快,光一秒鐘三十萬公裏。光走一公尺需要多少時間?一秒鐘走三十萬公裏,走一公尺,走一公分,走一公釐,需要多少時間?你從這樣算的時候,世尊講的還沒有光速快,光速比它大得多,方便說。 看到彌勒菩薩的說法,可能就是真的。彌勒菩薩說法,一彈指就不是六十剎那,不是九百生滅。他講的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中國人的算法,就是三百二十兆的念頭,萬億是兆,三百二十兆。整個世界真相如是,哪裡有我?哪裡有法?所以說即人即法,人等於零,法也等於零,零跟零沒有差別,就這麼意思!這叫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所以大乘教,《般若經》裡麵講得很多,真空妙有,這有叫妙有。什麼叫妙有?有即非有叫妙,它不是真有。相有性無,事有理無,理無,事哪裡是真有!性無,相哪裡會有真有!哪有這個道理?這個真相如果你搞清楚、搞明白了,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你還有什麼好計較的,才知道計較、放不下全錯了,那是什麼?那叫造業,那就是罪。為什麼是罪?你在搞製造六道輪迴,那不是罪嗎?六道輪迴從哪來的?就從這裡來的。 所以我們讀《地藏經》,講到「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我們才恍然大悟,他講得沒錯,一點都不錯!你搞出六道來了,這就是罪。搞出六道之後,真的,古人有個比喻說「作繭自縛」,像蠶吐絲包個繭把自己裹起來。本來沒有六道,自己搞個六道把自己關在裡頭,在六道裡麵搞輪迴、搞生死,迷惑顛倒就出不了六道輪迴。現在這個明眼人點你一下,如果一點覺悟了,輪迴就沒有了。你不再計較,不再執著,輪迴就沒有了,彼此沒有了。可是這一段前麵這個話要記住,你作觀,我們後麵講五止、六觀,你功夫才能得力。 你看他講大世界,不是講地球,『華藏世界海中』,這個世界多大,我們無法想像。我們講一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他教學的範圍,是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個單位世界,過去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我們現在科學講的銀河係,是佛經上所講的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銀河係叫一個小千世界。阿羅漢,一般阿羅漢他的活動範圍是一千個銀河係,在這個範圍裡麵他的見聞覺知能達到,他能看見,阿羅漢的慧眼。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這一個大千世界多少個銀河係?十億,十億個世界是一個國土。華藏世界有二十層,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都在第十三層,娑婆世界在東,極樂世界在西,同在一層。這一層裡麵諸佛世界就無量無邊,那二十層得要乘二十倍。佛說了,像這樣的華藏世界在這個太空當中無量無邊。我們近代的天文家沒有講得這麼清楚,沒有講得這麼明白。這裡麵,華藏世界海裡麵,海是比喻,比喻它廣大。『無問』,也就是無論,山也好,河也好,樹林也好,塵也好,毛也好。塵是依報裡麵最小的,依報裡頭最小的是微塵;毛是正報,我們這個身體,身體裡麵最小的汗毛。汗毛的尖端是正報裡麵最小的,舉出最小的,現在講微觀世界、講量子力學,佛法講微觀世界。『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身上每根汗毛的尖端,不是一根汗毛,汗毛的尖端,每一粒微塵都是這樣的,都是出生無盡遍。這是自己,真的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麵目」,這是法界,法界裡麵講的法性跟法相,合起來講法界。所以一塵也好,一毛端也好,一樣的,他舉一塵,一毛端也是一樣的,「即理即事」,理圓滿,事也具足,沒有一絲毫欠缺。這一塵「即人即法」,為什麼?人身是這一塵組合的,這一塵是微塵。我們現在講是基本粒子,由基本粒子組成粒子,粒子組成電子,由電子組成原子,原子組成分子,分子組成細胞。這在人身上它就是人,在外麵物質上,山河大地、樹木花草也是這個組成的,那是法,人跟法是一不是二,即人即法。 『即彼即此』,彼此相對沒有了,人法也沒有了,理事也沒有了,依報正報也沒有了。才知道什麼?自己跟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不但是一體,還是一個相。我們再細心去觀察,你看人相外麵有五官,眼耳鼻舌身,裡麵五臟六腑。你再細心觀察所有的動物,牠也是這個相,外麵也是五官,裡麵也是五臟六腑。很小的小麻雀你把牠解剖開來看,跟人大致沒有兩樣。為什麼?找不出理由,現在科學家說不出來。為什麼人一定有兩個眼睛、兩個耳朵、兩個鼻孔、一個嘴巴,為什麼是這樣子?你說人是猿猴變化的,好,猴子是這樣的,麻雀也是這樣的,怎麼個解釋?誰造的?宗教裡麵講神造的,而且還說得很好,神照著神自己模樣造出來。那人是神的模樣,畜生是不是也是神的模樣?有情都是這個樣子。 我們看看許多宗教裡麵的繪畫,佛家講變相圖,天堂的變相圖,地獄的變相圖,基督教有,其他宗教也都有。佛教也有,但是很少看到,我們一般看到地獄變相圖是道教的。佛教有,我們查《大藏經》,查到佛在經典裡麵講地獄,講得比道教還要清楚、還要詳細。你看到餓鬼他外麵也是有五官,當然裡麵還是有五臟六腑,餓鬼道如是,地獄道亦如是。這個事情,惠能大師見性第三句裡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來就是這樣子,自性現相現正報就是這樣。現依報,依報那就是這裡講的樹木花草、山河大地,那個樣子就不相同了,跟有情眾生就有很大的區別。雖有區別,我們想想看,靈性沒有區別,性德、見聞覺知沒有區別。確實沒有受想行識,但是有很多神靈依附在山川跟樹木花草,變成什麼?海神、山神、河神、樹神、花草神。不是樹木它真的是有情,不是的,是有靈附身附在這個樹的身,他以樹為自己的身,慢慢他就像個樹一樣,他以樹為家,他就住在那個樹上。所以樹木年代愈久,我們常講樹成精了,他能夠現出人的樣子,能夠變出人的形狀,他是個樹神,他真有,這不是假的。 所以佛教導出家弟子,出家弟子在山上砍幾棵樹,搭個茅蓬,好修行,砍樹之前,前三天要跟樹神溝通。佛在經上講,樹有人這樣高就有靈附身,三天之前要去跟他溝通,請他搬家,請他離開。我要這棵樹來蓋小茅蓬,這對他有禮貌,給他誦經、念咒,供養他,請他搬家。我們在經上看到這個教誨,在澳洲圖文巴那個地方,我們建了個學院,淨宗學院,旁邊有棟房子,我們把它買下來,房子太舊,整個拆掉重建。門口它樹很密,必須要砍掉四棵樹,大卡車才能進來,呱@些建築材料。我們也是三天之前,依照佛法的指示去做,給他誦經做了個儀式,給他上供,請他搬家,三天之後砍樹。到第四天,我們道場有個出家人,比丘尼她晚上做了個夢,樹神來找她,他說你們的行動太快了,我們還來不及搬,你就把它砍掉了。她說不是三天嗎?不行,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至少需要七天。然後一想,我們想澳洲人做事情都很緩慢,沒有我們東方人那麼樣的手腳伶俐。以後就知道了,在澳洲要是砍樹木花草,要七天之前去通知他,跟他溝通,這是他要求的,希望我們以後要七天之前通知,三天來不及。真有,不是假有。 所以我們無論居住在什麼地方,尤其是居住在鄉下,樹木多的地方,時時刻刻都要溝通,我們每天誦經念佛,都要給它們迴向,它們跟我們和睦相處。那你就會感到,你的樹木花草,比鄰居其他地方更茂盛,花開得特別好,特別香,我們供養它,它也供養我,它有回報。這是這麼多年來,我們在各地這樣做法,感應不可思議,讓你不能不相信!一塵都不二,一花一草一木哪有例外的道理?所以不二法門在哪裡修?不就是在這眼前修嗎?要曉得不二法門,不是菩薩道,是佛道,是一乘法,二是菩薩法,不二才是一乘法。我們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知道理事不二,人法不二,彼此不二,這個彼此很重要。今天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就是大家對彼此太認真,分別執著太嚴重,分彼此這裡麵必定就有利害,自然衝突就從這裡開始了。化解衝突,真的隻有佛法,佛法沒有彼此,衝突就沒有,世界是和諧的,宇宙是和諧的,人與人沒有彼此,人與天地萬物沒有彼此。所以我們對人尊敬,對樹木花草尊敬,對山河大地尊敬。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教給我們「禮敬諸佛」。那個諸佛在《華嚴經》裡麵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有情是諸佛,無情也是諸佛。為什麼?它的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所以人成佛了,山河大地全成佛了,人成佛,你看所有一切眾生都成佛。為什麼成佛?不二法門,彼此不二,我成佛了,他也是佛。他現在沒覺悟,他一念覺,就是一點也不錯,可以說隻是他現在是個糊塗佛,是個迷惑顛倒的佛,他是真佛,決定不是假佛。已經成佛的人,對待這個糊塗人要怎麼樣?要幫助他、成就他。要幫助他、要成就他,先決條件,在他麵前要表演謙卑,為什麼?他沒有謙卑,我要教他謙卑。教他謙卑不是用言語,做出來,做出來給你看,身教重於言教,你才能幫助他回頭,這叫大慈大悲。所以說謙卑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個抽象,謙卑表示出來,對他尊敬表示出來,對他關懷、對他照顧、對他幫助,慈悲露出來。 「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便是什麼?方是方法,便是最合適的方法、最恰當的方法。最恰當的方法、最合適的方法就是沒有一定的方法,因時不同,因處不同,因事不同,因人不同,活活潑潑,不是一種呆板的方法,那叫無量方便。底下講依正,這講我們麵對的生活環境,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沒有對立、沒有彼此。現在這個世間人想化解衝突,想怎麼樣把這個世界恢復到安定和平。這段經文,如果大家都學會了,這個世界立刻就變成極樂世界,什麼樣的災難都沒有。所有一切災難都是從對立裡麵產生的,對立產生了自私自利,對立產生了貪瞋癡慢。 『即染即淨』,淨是什麼?淨是淨土,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染是什麼?染是六道,嚴重的染汙是三惡道。為什麼染淨是一不是二?染不是真法,給你講剎那生滅。為什麼會有染汙的相?不善的念頭造成的,相是從念頭起的。念頭善這個現相沒有一樣不善,形相就善;念頭不善,那變出來的色相就不善,就是這麼個道理。不管是善也好、不善也好,染也好、淨也好,全都是剎那生滅。實報土的依正莊嚴是相有性無、事有理無,三惡道的這些現象,我們講物質的形相、精神的現象,也是事有理無、相有性無。相是幻相,性是真性,跟實報土同個原理,所以它是一不是二。 『即因即果』,因果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報?果報分明,那是從你的分別執著裡變現出來的。我們在《華嚴經》裡麵,跟諸位報告過,起心動念,因果就現前。起心動念是因,把自性變成阿賴耶就是果。所以因果這個道理,是從什麼時候發生的?跟宇宙發生是同時存在的。因為你一念就有形,形就有識,這個形就是此地講的一塵出現無盡德,這一念整個宇宙就現前,相就現前,因果就存在。什麼時候大徹大悟,因果還是存在,但是因果不二,同異不二,一多不二,廣狹不二了。廣狹不二就是我們今天科學家所講的,廣是宏觀世界,狹是微觀世界、量子力學,不二!我們現在把它分作二,現在科學是走兩個極端,在佛法說這兩個極端是不二。 『即情即非情』,情是有情眾生,我們講動物,無情是植物跟礦物,我們把這個三個分得很清楚,動物不是植物,植物不是礦物,在佛法裡麵講是一而三、三而一。『即三身即十身』,法身、報身、應身就這三身,三身就是《華嚴》講的十身,三身、十身不二。這講出生,為什麼?後麵還有理由。今天時間到了,這個『何以故』,我們明天再來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