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三集)

(2008-12-18 21:04:38) 下一個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三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昨天我們學到「先列名」,一共有六科,六個科目,我們學到第四:

  四德。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

  這是諸佛菩薩教導我們,要學普賢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要有分別執著。要知道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這兩種東西做主,就是經教裡常講的輪迴心造輪業,無論怎麼樣修行,都出不了三界。出不了三界,你就是受善惡因果的主宰;心善、行善,這是生人天兩道,心行不善,墮惡道。心行的善惡是有標準,在佛法裡麵這個標準是《弟子規》、《沙彌律儀》。《沙彌律儀》在家同修都應當學習,你要不學習,你不知道標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善還是惡。如果不學《沙彌律儀》,明清兩代不但是學佛的人,連讀書的人,他都用《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做標準,這是世間法。如果說世間法的善惡,你都不懂,你都做不到,出世間就沒有分是肯定的。《十善業》隻提一個綱領,隻講了十條,很簡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很簡單跟你講,可是每一句裡頭,這個意思深廣沒有邊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不離開。成佛之後,倒駕慈航:

  儀住持有則德。】

  這是大慈大悲,成佛之後還是做得道道地地。釋迦牟尼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他這一次到這個世界上來示現成佛是第八千次。不是講遍法界虛空界,單單在這個地球上,他已經來了八千次,早就成佛。你看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行持,那就是『威儀住持有則德』。則就是有原則,這個「則德」就是戒律,條條戒他都遵守,為什麼?做給別人看,這叫大慈大悲。如果自己我內心是佛,我外表不是,這是假的。特別是在這個時代,這不是真的。真的,你要救這些苦難眾生,苦難眾生沒有規矩,怎麼樣教?自己做出來給他看。我們在湯池做試驗,這試驗做成功,那個試驗隻極小的一部分,就是《弟子規》,完全講做人的道理。我們要求最早的三十七位老師,個個做到,所以感動這個地區居民,十二個村莊四萬八千人。這兩年成果卓著,靠什麼?靠老師真正做出來。如果這些老師說我心都很善良,我不要去做這些。你轉移不了社會風氣,你教不了眾生。教不了眾生,換句話說,你沒有慈悲心,你沒有愛心,你隻顧自己,不顧大眾。現在教別人,不是用言教,你以言語教他,他不相信,他做不到,一定自己做表率,我做出來給你看,他服了。

  現在全世界的災難,諸位知道,一年比一年嚴重。這次四川的大地震,很多學佛人在這次感覺當中,真的醒過來了。特別是對巴西的預言家所講的有一點信心,覺得他講的不是開玩笑。怎麼個救法?佛門裡麵有很多規矩,有很多理論方法,也有外麵很多信息傳過來,要求我們吃素,念佛,懺悔,懺除業障。你說我們哪個人沒有業障?沒有業障,你就不會到這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來的是兩種人,沒有業障是菩薩,他不是凡人,他是來救世的。救世一定比所有凡人做得更好,凡人戒律隻能做一分,菩薩來做是一百分,他是來救世界、來度眾生的。祖師大德給我們示現,都是戒律精嚴,生活清苦。他為什麼做這個?做給我們看,名聞利養捨的乾乾淨淨,絲毫都不沾染。你仔細去看《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比丘戒、菩薩戒,他統統做到,沒有一條他沒做到,這叫大德。是要做出來給人看的,說出來沒有用處,說出來人家不相信。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這個道理要懂。業障隻有懺除,懺除業障你度了自己,你也真的度了周邊大眾。別人看到你,向你學習,這就是你度了他。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做得再好,心不向道,那是假的。假的,我們現在知道這些訊息,這個災難過不去,這是真的。

  巴西預言家講我們整個世界,隻講到二0四三年,今年是二00八年,還有三十五年。三十五年之後,這個世界上的人口隻有十幾億。現在將近七十億,也就是說,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在世間,都過不去。剩下來的很少,十個人隻剩兩個,八個都走了。不是真正學佛的人,都沒有辦法避免這一次的劫難,這是給學佛同修提出嚴重的警告,你得要真幹,不能再幹假的。假的是欺騙佛菩薩,欺騙眾生,這個罪過就太重了。我們普通騙一個人是有罪,妄語,你怎麼能欺騙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你怎麼能欺騙遍法界虛空界這些學佛的同修們?你就想到這個罪多重!

  佛菩薩很多是古佛再來的,祖師大德裡麵也有不少佛菩薩再來,做出了榜樣給我們看。你知道,你才會感恩;你不知道,感恩的心生不起來。他們是真正來度我們,他自己早就成就了,還要辛辛苦苦做成初學、小學生那個樣子來教我們。不是這樣子,我們學不會。所以慈悲在哪裡?慈悲從這裡看。我們講菩提心有一個,五條有一條,五個就統統具足;一個沒有,五個都沒有。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有慈悲,前麵全部都有,他的心真誠,沒有一點虛妄。真誠是什麼?他心裡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真誠。心地清淨,沒有染汙;心地平等,沒有高下,對待任何人是謙卑,平等從哪裡看?平等從謙卑看。正覺,他不迷,世出世間法通達沒有障礙,然後表現在生活上是大慈悲心。關愛這一切苦難眾生,在六道裡麵他真關心,真愛護,他會照顧你,他會幫助他們,用什麼幫助?現身說法,「威儀住持有則德」。不是憑空說的,這是表現在外麵。表現在裡麵的?

  者柔和質直攝生德。】

  他念頭是什麼?念念攝受一切眾生。看到這個讓我們就自然想起來四攝法。四攝法行到之後,是你的德行具體流露在外麵,上麵諸佛加持你,中間所有善神擁護你,下麵所有一切大眾,沒有一個不尊敬你,這是什麼?大德感召。內心沒有委曲,直心是道場,待人接物『柔和』,和是和睦,柔是柔順,睦是親愛的意思。現在這些德目非常難講,為什麼說難講?你無法體會,在這個社會上見不到。我們講普通講法,「仁義」這兩個字,這社會上沒有。仁是什麼意思?仁是愛人,你看「仁」是一個人,這邊是二,是兩個人,就是想到我自己,就立刻想到別人,這個人仁心。想自己,不想別人,仁沒有了。現在人起心動念損人利己,仁沒有了。義是什麼?義我們用最普通的話講,做事,處事待人接物,合情合理合法,這大家懂不懂?不懂,為什麼?什麼叫情?不懂;什麼叫理?什麼叫法?都成了問題,你怎麼個講法?這是什麼?這是我們從基礎上把中國傳統教育丟掉,所以今天講出這些都是非常模糊,你不會有印象。聽了之後好像是聽懂了,出了講堂之外就完全忘掉,一點印象都沒有,原因在此地。

  教育是大問題,「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家有教,這個家會興旺;國有教,國會繁榮。基礎的教育是家庭,我們家庭教育至少丟掉了四代到五代,所以現在講什麼都非常困難。什麼叫情?這一個字兩個鐘點講不完。什麼叫理?什麼叫法?單說這三個字十個小時,至少得十個小時,還未必能聽得懂。為什麼?沒有人能做到,我們沒有看出樣子。現在包括專家學者,聽你說的這一套,希望你拿出證據來,人家才有信心。你說仁人,仁人在那裡?你找幾個仁人樣子來給他看,他相信了;找不到,他不相信,他沒見過。義人,講義氣,義人,如理如法合情,也找不到。我們在國際上,國際會議裡麵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三個根,與會都是專家學者,還是在問我,沒有一個試驗,他不相信,他說這是古人的傳說。換句話說,他連古人都不相信,為什麼?他一生沒有見到,古人講仁義道德,那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誰做到?但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治久安,他們看了很羨慕,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做出樣子給人看。

  佛在哪裡?你自己做出來,做出樣子出來。外表的樣子是什麼樣子?外表的樣子頭一個,你看看,你進入寺廟,你第一個看到誰?天王殿裡坐在當中的彌勒菩薩,那就是什麼?那就是學佛的樣子,我們都要做出來。能包容,見人能生歡喜心,能看破,能放下,這是彌勒菩薩的精神。對於一切眾生,笑口常開,慈悲心流露,感染一切眾生。古人對彌勒菩薩的讚歎有兩句話,「生平等心,成喜悅相」。平等心是『質直』,喜悅相,柔和,他做到了。所以把彌勒菩薩放在大門口,攝受一切眾生,你看這意思多深。進入佛門,這是個榜樣,你要好好學他。他是菩薩裡頭第一個給人的形象。彌勒菩薩真有這個人,宋朝時候人。諸位知道宋朝出了個嶽飛,他跟嶽飛同時代的。這個人出現在奉化,浙江奉化。歷中上記載不知道他姓名,也不知道他是哪裡人,什麼時候出生的都不知道,都沒有記載,隻說這個法師出現在奉化。走的時候記得很清楚,他往生的時候。他往生的時候跟大家說出,他是彌勒菩薩化身來的。以後中國供養彌勒菩薩就造他的像,所以中國彌勒菩薩跟印度、跟西藏的彌勒菩薩不一樣,造布袋和尚的像。因為他每天拿個大布袋,所以人家稱他布袋和尚。走的時候說出他是彌勒菩薩化身,說完了他就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說出自己身分不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是騙人的。這是佛門的規矩,古來祖師大德留下來的榜樣,身分一暴露就走了。或者自己說,或者別人說,身分暴露,馬上就走,不在這個世間招搖撞騙,要懂得攝受一切眾生

  我們是凡夫,凡夫我們開始學佛,就要學『攝生德』,自行化他,自己修行,就是給別人做榜樣,所以自行就是化他。為了給大家要做好樣子,自己必須要嚴持戒律,現在我們談戒律,沒有人能做得到,什麼原因?從小就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想改都改不過來,這是多少同修都有這種苦惱的感覺。可是不學,不學不行,不學不能成就,不學對不起佛菩薩,不學,那就是假學佛,不是真學佛。學從哪裡學起?在這麼多年當中,我們細心去觀察,去思惟,必須還是要從基礎學起,你不從基礎學起,提不起來。我們這幾年做試驗有效果,從哪裡學起?從《弟子規》學起,也就是從做人學起,人都做不好,你怎麼能成得了佛?哪有這種道理!《弟子規》是做人,人都做不好,你的來生就三途去了,這個道理總要懂。人沒有做好,你去做鬼,你去做畜生,去墮地獄,就到那裡去了。如果來生還要想得個人身,《弟子規》就非常重要,《弟子規》百分之百做到,保證你不失人身,你來生還能得人身。加上《感應篇》,你來生如果在人間當中,大富大貴。如果你修得很好的話,你到天道去了,不在人間,這個要知道。佛比天高,天不能比,所以佛還要修十善業道,還要學沙彌律儀。比丘戒難,沒有人傳,學蕅益大師,「菩薩沙彌」,蕅益大師持沙彌戒、菩薩戒,菩薩沙彌,成為一代祖師。住世雖然不久,他往生的時候不到七十歲,六十多歲走的,在佛門裡麵影響非常大,著作等身,值得人尊敬。在家居士有成就的人很多,這四德有沒有?有。我看到李炳南老居士,這四條他有,在家居士。我們跟他相處十年,不算短,看他的生活起居,看他工作的態度,看他處事待人接物,從內心裡麵佩服,自然對他生尊敬心,他做到了。八、九十歲了,小小禮節不失,我們知道是做給我們初學人看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一舉一動都可以做整個社會大眾的好樣子,這個人是菩薩。

  者普代眾生受苦德。】

  眾生有災有難,我們不逃避,我們確實有心有願與一切眾生共患難。我們修,今天我們講的長齋(吃長素),念佛,誦經,特別是懺悔,為什麼?你看許多眾生造作罪業,不知道懺悔。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代他懺悔,他為什麼?他愚癡,所以看到自己沒有覺悟,隻看到別人過失,不知道自己過失的人,我們要發特別同情心,他非常可憐。煩惱裡麵最嚴重的是愚癡,這種人很可憐,我們代他懺悔,你才能慢慢感動他回頭。誰沒有過失?隻有佛沒有過失。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有破,那是他的過失。所以要知道懺悔法門是到等覺菩薩,隻有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他沒有了,他的煩惱習氣斷盡了。在《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天天求懺悔,這在《華嚴經》上看到,普賢菩薩懺悔,文殊菩薩懺悔,那你要不懺悔不就成佛了?成佛怎麼樣?成佛更懺悔,這讓我們五體投地。成佛懺悔,他是做懺悔的樣子教眾生,這叫大慈大悲。他自己要不做叫人做,現代人不會相信他。

  你慈悲心、智慧心從那裡表現?從懺悔法表現。過去今生造多少罪業?這東西不能想,一想,真的無有窮盡。一定要曉得《地藏經》上佛菩薩講的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我們今天道場還算不錯,有沒有罪?有罪,什麼罪?我們做得不夠好。從哪個地方看?我們這裡的人不團結,不和合,不和合是大罪。和合僧團,在家、出家四個人在一塊之後,六合敬做到了,那叫真正僧團,我們沒做到。這不能講假話,這要講真的。我能跟別人和嗎?我跟他和,他不跟我和。他為什麼不能跟我和?我做得還不夠好,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一切過失不要責怪別人,責怪別人,自己的罪就加重。別人還做得不好,是我自己沒做得好。你們看古人舜王,舜王有天在路上,看到一個罪犯,有兩個當差的押那個罪犯,他就叫人停車,他下來問這罪犯,你犯了什麼罪?他說偷盜,偷什麼?偷人家糧食。為什麼要偷?老天爺很久沒有下雨,我們沒有收成,沒得吃,所以不得已去偷人家的糧食,被抓到了。舜王當時就跟兩個差人講,你把他放掉,他沒有罪,我有罪。這人一聽都呆了。我沒有德行,讓老天爺帶來的乾旱,我有罪。這時舜王馬上就懺悔,這一懺悔經書裡記載,我相信不是假的,天立刻就下雨,感動的!上天都感動了,真心懺悔。

  佛教給我們教得更徹底,佛經上常講外頭沒有過失,外麵人沒有過失,外麵一切事物也沒有過失。蕅益大師講得很好,「境緣無好醜」,好醜就是過失。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所以真正學佛的人心目當中,觀看外麵所有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有萬法,無有一法不是自性。性相一如,生佛不二,哪來的過失?可是我們現前眼睛看到,過失太多,這個太多是沒教得好,「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誰教?我沒有教得好,不要把教推到別人,推到別人,你不是佛弟子。真正佛弟子就要把如來家業承當下來,要學佛,永遠給眾生做好樣子,勉勵自己好好去做;換句話說,我們在現前懂得這一點理論跟方法,必須要落實《弟子規》,先學做人。人做好了,你看經書一翻開,「善男子,善女人」,你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可是佛書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你還不夠格。為什麼?《弟子規》是世俗之善,人天之善,可是人天的善,是成菩薩、成佛的根基,這多重要!從這個善再向上提升,把《感應篇》加上,你就提到天道,天人的善。再加上《沙彌律儀》、菩薩戒,那你就提升,超越了六道,你是阿羅漢的善,你是菩薩的善。所以這句話「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有等級不同,這我們要知道。這時候等級沒有根,就不會有本,就不會有枝葉花果。根是《弟子規》,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強調《弟子規》,為什麼教人從《弟子規》學起?道理在此地。你真從這裡學起,那你是『普代眾生受苦德』,不幹怎麼行?

  底下一個科目,「入五止」。「行四德」,四德是修行的基礎。具足四德,才能夠真正用佛家的方法來提升自己。「止」是放下,「觀」是提起,我們一般講看破。止觀雙運,止幫助觀,觀幫助止,這也是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用這個方法。止,大師說了五個:

  者照法清虛離緣止。】

  我們後麵還有細說。『照』是觀照,『法』是萬法。萬法,相有體無,事有理無。如果你真看清楚,你就不會再攀緣。攀緣的這個念頭就斷了,這是止。

  者觀人寂泊絕欲止。】

  這對人事。這真有智慧,沒有智慧做不到。看到芸芸眾生,眾生也是相有性無,還是事有理無。你從性上去看,他清淨寂滅,這就是『寂泊』的意思。「泊」也是止,船舶停在這個碼頭上叫泊,所以它是止的意思。『欲』,自然就降溫,這是講欲望。你隻要知道事實真相,欲望就沒有了。事實真相是什麼?總的來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總的來說,看人看事看物沒有兩樣。這是教給我們怎麼樣離攀緣,怎麼樣把欲望降低。不但降低,佛法要求是欲沒有了,斷掉了,你心多自在!這真叫樂。攀緣跟欲望帶給你什麼?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這斷煩惱的方法,隻要了解事實真相。

  者性起繁興法爾止。】

  這是講外麵森羅萬象。我們觀察宇宙,大宇宙裡麵不外乎物質的環境、人事的環境,『性起繁興』,「繁」是多,「興」是顯現出來。從哪裡起來?從性起來。這就是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原來萬法是自性起的現象。你要知道是自性起的現象,『法爾』是自自然然,自然在這個境界裡就不動心,不會起心動念。凡是性起的,自性不可得,性起的哪有可得?一切法本來不可得。我們講個最粗的話,得失的這個念頭沒有了,沒有得就沒有失,有得就有失,這個道理很深,這個道理必須要知道。彌勒菩薩的報告,性起繁興是什麼現象?一秒鐘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起滅,你怎麼能說它是真的?知道這個現象,所有一切念頭(妄念)都沒有,自然它就止了。你在一切人事之中,你的所有一切作為都會跟性起相應,那就得大自在,你就不生煩惱,為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者定光顯現無念止。】

  這個『定』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個定有淺深不同,淺不是世間的,世間的四禪八定不起作用。四禪八定不放光,到九次第定才放光,阿羅漢!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六道沒有了,生死輪迴沒有了,小定;大定是菩薩,法身菩薩,他現的是什麼?一真法界,實報莊嚴土。究竟圓滿的性定,實報莊嚴土也沒有,自性本體,那時候是什麼樣子,什麼境界?我們淨土宗講常寂光淨土,大乘經裡麵也形容的,大光明藏。宇宙裡頭一片光明,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色法、心法都沒有,告訴你都不是真的,那是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在哪裡?無處不在。常寂光是理體、本體,同居土也好,方便土也好,實報土也好,都是依常寂光現出來的。我們做個比喻,常寂光好像我們看電影銀幕,銀幕是常寂光,幻燈片照在那裡起的現象,那個裡麵我們就說它為實報土,方便土,同居土。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是常寂光淨土,一片光明,念沒有了。

  阿羅漢執著的念沒有了,無執著;菩薩沒有分別,分別的念沒有了;佛起心動念念頭沒有了。不但念沒有,習氣也沒有,有習氣,它還起作用。像法身菩薩,《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菩薩,他們真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確實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分別執著是決定沒有。但是他有起心動念的習氣,所以才有四十一個階級。《華嚴經》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他是習氣,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天台大師講分證即佛。他要不要懺悔?要懺悔。無明習氣就是業障。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淨土帶業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不但彌陀淨土帶業往生,他帶得多,十方諸佛剎土菩薩去往生帶不帶業?還是帶,但是他不帶見思,不帶塵沙,他隻帶無明習氣,這個高,這難!淨土這是很特殊,我們無法想像,為什麼?他帶見思煩惱,他帶塵沙煩惱,他統統都能帶得去,這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這個道理要懂,我們修淨土才能有堅定的信心,才不會被外麵境界所動搖。總的來說,佛法教我們信是信自己,這是佛法無比的純真至善圓滿,它不是心外求法,外頭沒有。這個宇宙從哪裡來的?你自己心裡現的。信穢土是你的心不清淨,你心染汙就現染汙;你心清淨就現淨土,所有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也都是你自己心顯現出來。你的心有覺有迷,有染有淨,有善有惡,很複雜。再複雜它有頭緒,它一點都不亂,這是什麼?這是性德法爾如是。

  我們的緣非常殊勝,這一生能夠遇到佛法,遇到大乘,尤其遇到大乘裡麵的淨土、《華嚴》,無比的殊勝!遇到之後要不能認真學習,這一生就空過了。古人,我是常常想念古人,他們有福報,能夠一生住在一個地方不動,心是定的,大家來學的人心也是定的,教學效果卓著。我們沒有福報,沒有福報就非常艱難。我們在這個世間居無定所,一切都得隨緣,有這個緣就住在這裡,住多久?不一定,不是自己能夠預測到的,一個緣來了,不能不離開。當然這個地方的緣讓我們離開,另外一個地方的緣會幫助我們成就,我這一生過這個日子。這個環境裡頭,過去李老師說過,你自己的成就沒有問題,自己成就是歷事鍊心,你在許多不同環境當中,你還能夠堅持,還能夠掌握著原則,不被外境所動搖,這自己可以成就。成就,比在一處成就要高,一處是他沒有經過環境的歷練。但是幫助別人成就難!這個話老師當年講,我們是通過二、三十年之後,才體會到這一句話的真正意思。

  我們就想到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跟六祖的示現,兩種不同的樣子,很有趣味。六祖示現,你看他老人家從獵人隊裡出來之後,他就在一處講經,一生就是現在的南華寺,廣東的韶關,他一處。而釋迦牟尼佛,那個命就跟我現在命一樣,沒有道場,到處遊化,哪裡邀請哪裡去。但是你曉得他的學生,經上常講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佛到哪裡跟到哪裡,佛說法沒有停止,他們的學習沒有停止,所以這些人成就了。如果這些人在這個地方,佛在講經,他在這裡聽;佛到那裡,他就不去了,他就不能成就。這個情形太多,所以佛經上為什麼要記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沒有離開佛陀,他成就了。所以世尊的示現跟六祖的示現是兩個不同的環境,我們都要看清楚、要看明白。然後知道動態環境裡麵成就難,靜態的環境成就容易。

  這次也是希有的因緣,遇到了四川震災,地震的災難。同修大眾發起「護國息災三時繫念法會」,這個法會要做一百個七,七百天,這在佛教史上是頭一次,沒有這麼長的大法會。繫念法事是專修淨土,裡麵有誦經,念《阿彌陀經》;有開示,中峰大師對於修淨宗精闢的開示,冥陽兩利。如果在這個法會當中真正發心,七百天不離開,他心是定的。同時這個道場每天講經八小時,我在裡麵擔任兩個小時,其他六個小時由同學來擔任。學習經教的,大家心都是定的,每個人專攻一門。但是在這法會期間,就是一百七當中,我們訂的課程不是專攻一門,訂的是基本課程,就是四門課,《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沙彌律儀》。這四門東西在這一百個七,七百天裡麵,我們要把它落實,要把它做好。換句話說,你修行的根基,你聽經,幫助你開智慧;你學習這四門功課,成就你的德行,這個緣太殊勝。有德行,有根基,這個法會圓滿之後一門深入,你選擇一部經論,你真幹,我全心全力幫助你,給你修學的環境十年,你就成就。中國古人講的話沒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古人也講「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專攻一門,十年之後你在世界上、在佛法裡麵,你是頂尖的法師,是真正的大德,佛法可以興旺起來。

  古大德常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哪些人來弘道?要有德有學的人,他才能弘揚。所以這個事情急不得,急不出來。我們隻希望能有十個人,頂多二十個人,那就不得了了。他要有耐心在山上住上個十二年,加上這一百個七是基礎,十二年不下山,十二年不離開道場,他肯定會成就。這是希有難逢的一個緣分,我們大家發起「護國息災法會」。縱然不能將災難化解,我們有信心能幫助這些災難減輕,這是可以做得到。隻要我們用真誠心,佛法裡麵講真正菩提心去做,自利就是利他,自己成就就是成就一切眾生。所以「定光」,光是智慧,「定」在淨宗就是講一心。『顯現無念止』,定慧現前,分別執著自然就沒有。有分別、有執著,你就不能得定,就不能開慧。放下執著得定,放下分別開慧。放得少得小定小慧,放得多得大定大慧,徹底放下,你自性定慧就圓滿的透出來。所以這要懺悔,不但自己要懺悔,還要代替自己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懺悔。他為什麼纏著你不放?你過去殺了他、吃了他、害了他,他不甘心,他有嚴重的執著要報復,他不肯放下,所以我們要代他懺悔。我們自己錯了,對不起他,是自己無知愚癡。他跟我們一樣,他也是愚癡,他也是分別執著,所以他不放過我們。我們今天懺悔他知道,感動他,他跟我們一起懺悔,我們這個怨結就化解了,道理在此地。

  有少數,肯定的有少數非常執著的,死也不放過你,那就要用長時間還是能化解,要用很長時間,要用真誠心,要用行動來表現。光是口頭說說不行的,要行動來表現,真正的改過自新,你才能感動這些冤親債主,那都是與你有緣的人。我們自己成就,希望大家統統成就;我們回頭,希望大家都能覺悟,都能回頭。沒有不能感動的眾生,為什麼?因為人性本善,人性本覺,這就是決定能感動理論的依據。我們所以不能感動,我們的用心不純,也就是我們不是真心,是假心。我用的是真心,真心裡頭摻著假,那個真心就變成假的,就這麼個道理。真心裡麵摻著有自私自利,摻著名聞利養,摻著貪瞋癡慢疑,這就變成假的,變妄心了。妄心懺不了自己的罪,也不能感動冤親債主回頭,不能感動他。所以心量要大,不要再為自己,起心動念為一切苦難眾生。

  今天陳老太太帶了她汕頭幾個朋友來看我,其中有位女居士,她做三時繫念做得很有感應。她來告訴我,她是因為得了絕症,癌症,已經擴散,醫院宣布她沒救了。她就發了個大心,她說如果她的病能夠好,她願意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不再有自己的念頭。這個願一發,果然她的病慢慢就好了,再去檢查,沒有了。她不認識字,也不懂儀規,可是她做三時繫念真有效。這就說明了佛門裡麵所說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你念經字念錯了沒有關係,你儀規錯了時候也沒有關係,真心。就跟倓虛老法師《影塵回憶錄》裡麵講的那個劉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跟那個感應是相似。你自己心真誠,你把自私自利捨掉,起心動念都是為遍法界虛空界苦難眾生,這個念頭一轉,就是菩提心現前。把自私自利徹底放下,不再想自己,念念想著眾生。

  還有人跟她講,她今天來問我就是為這樁事情,有人來跟她講「妳是下下根人,妳字都不認識,妳發這麼大的心,妳有能力嗎?妳是不是在欺騙眾生、欺騙佛菩薩?」她聽了害怕,今天特地來問我。我告訴她,隻要是真心,六祖大師不認識字,這樁事情與這些文字沒有關係,妳隻要真正發這個心,妳做的這好事,她常常聽到聲音,她問我這聲音到底是佛還是魔?我說如果是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這是佛,佛菩薩傳給妳訊息。如果妳自己還有名聞利養,那就是妖魔鬼怪傳訊息給妳。是佛是魔,是妳的心所感,妳真誠心、清淨心感的當然是佛。摻雜著自己自私自利、名聞利養,那妳所感到當然是妖魔鬼怪。這她就明白了。我說妳繼續好好做,不要聽人家隨便說話。上上根,不見得認識字是上上根,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上上根,能夠把真誠心發出來,這是上上根人,這個道理要懂。確實與認識字、不認識字不相幹。她一發心,常常得佛菩薩的教誨,漸漸對佛法的道理明白了。這是什麼?感應。

  我跟李老師學經教,李老師告訴我,弘法利生不容易,為什麼?你不但要通達佛法,還要通達世間法。如果隻通佛法,不知道世間法,你講經是契理不契機;如果隻通達世間法,不通佛法,是契機不契理,都不能成就。世出世間法都通達,談何容易!他就舉一個例子給我說,世間法不要說多,中國一部《四庫全書》,你能不能通達?佛法也不說多了,這一部《大藏經》能不能通達?我們一聽,真的不行。怎麼辦?老師告訴我四個字「至誠感通」,他說我們要通,通現在不是學,學不會的,要用什麼?感應。什麼感應?真誠心感應,確確實實這一生奉獻出來,絕對沒有一念是為自己,我活在這世間幹什麼?活在世間為正法久住,為續佛慧命,為幫助一切眾生開悟。這個心一發就有感應,所以感通不是學通,我們用感通。用什麼來感?誠,真誠心,至誠,真誠到極處自然就感通。這句話用在六祖身上,那是百分之百圓滿。他一切經教沒有學過,世間法也沒有學過,但是他一看就懂,一聽就明瞭。你念給他聽,他給你講,講解給你聽。無論世法佛法,他一點障礙都沒有,至誠感通。我從老師傳給我之後,我這個至誠學了五十七年了,還算不錯,年年都有進步,靠這個。他不認識字,完全靠至誠感通,所以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個「普代眾生受苦德」,這一句比什麼都重要!這真是大德,我們做出好樣子給他看,是代眾生受苦。自己成菩薩也證得圓滿,到這個世間來應化的時候,小小戒還很重視,還要遵守,這是什麼?這是代眾生,眾生不知道,要做出樣子來給他看。這是真正大慈大悲,大恩大德。如果這些佛菩薩不做出樣子來,我們到哪裡去學?隻要是菩薩,初發心的菩薩都具足慈悲心。所以不肯做出樣子出來,這沒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不是菩薩。大乘教裡頭,「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不肯給人方便,沒有慈悲心,他的身分我們就完全可想而知,他是假的,他不是真的。現在問題來了,假的,這一段長時間的災難,他不能突破。巴西預言家給我們講這個災難是三十五年,從今年開始。這個三十五年,你決定逃不過。如果是嚴重的,逃不過最近的五年,這是有個界限二0一二年,你過不去;這個能過去,僥倖過去了,二0四三年你過不去。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我們自己要有警覺心。

  人每天檢點自己,把自己的過失找出來,這是進步,這叫開悟;能把過失改過來,這叫修行。不知道自己有過失,他怎麼修行?他就沒有法子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言語,錯誤的動作。身口意三業所造的,把它修正過來。標準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沙彌律儀》,你天天讀對一對,我是不是統統都跟它一樣?一樣,就對了,沒錯。如果哪裡做得不對,那我這就有毛病,那這就是我的過失。我今天錯了,明天不要犯這過失,天天改過。到成佛的時候才沒有,等覺菩薩都還有過失,還帶著我們修懺悔。要知道《三時繫念》裡麵的「懺悔偈」,是普賢菩薩說的,等覺菩薩。他還在講「往昔所造諸惡業」。現在成菩薩是沒有惡業,往昔還有。

  無量劫來造作的惡業,不曉得有多少,這是造成現在什麼?現在的習氣。現在習氣就是過去世的惡業。習氣,自己往往不知道,所以有個什麼好方法?看別人,你很容易看到,看別人,馬上回來想到我自己有沒有?別人是我一麵鏡子,我看不到自己,看別人就是看自己,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看別人,不要想到別人有過失,一個人這一生當中能成就,別人的過失,他是裝起來作模樣給我們看,你看你自己心多厚道!這修自己,如果看了別人,那些人造那些罪業,你的心很薄不厚,很刻薄,那就是你的罪。所以看別人的過失,就是你自己已經造業,你已經犯罪,這個道理很少人知道。看別人,自己生憐憫心,還有恭敬心,他一念不覺,迷失了自性,他才造這個惡業。所以對他沒有指責,沒有批評,這是你自己心地清淨,性德流露。記別人的過失,我常常講把自己的良心變成別人的垃圾桶,你說你這個罪過大不大!真正有德行、有學問的人,他的心是要裝什麼?裝所有人一切善法,他專門收集善法,惡法統統不要。那你是搞顛倒,你專門收集別人的惡法,或者善惡我統統都收,你的心雜亂無章,所以你的妄想多,你止不住,道理就在此地。你收集的東西太多、太雜了。

  現在我們要學什麼?先學集收人家的善,不收人家的惡。看到人家的惡,馬上回光返照,我有沒有?他是做樣子來給我看。善財童子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用這個方法,用得非常有效。如果我們學善財,一生肯定成就,他能成就,我為什麼不能成就?念念想別人的好處,想別人的善,絕對不想別人的惡,你就變成善男子、善女人。你還想這個有惡、那個有惡,那你就是惡男子、惡女人,這要懂。修行要從哪裡修起總得曉得,從哪裡起步。特別要記住那個標準,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今天標準擺在麵前,一點都不含糊,《弟子規》是標準,《感應篇》是因果的標準,《十善業》是世出世法善的標準,不是沒有標準的。沒有標準,我們就沒有辦法學習,有標準,從這個基礎上慢慢向上提升。

  者事理玄通非相止。】

  對於『事理』,你都能通達,通達你就不著相,就真正能夠做到《金剛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能做到不著相,四相破了,你是聖人,超凡入聖,你就不是凡夫。這是略說「五止」。下麵「起六觀」。

  者攝境歸心真空觀。】

  『境』是境界,這一個「境」字包括了人事物,全部都包括在裡麵,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自然現象。知道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從哪裡來?這東西心現識變的。心、性、識了不可得,一切人事物,當然也是了不可得,『真空』。真空不空,能現萬象,雖現萬象,相是假相,相是剎那生滅,念念不住,不是真的。就像《楞嚴經》上所說,一切現象(人事物現象),「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中觀》裡麵告訴我們這個真相,它說了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說出一切人事物的真相。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所以你不能夠執著,你執著就錯了。你能夠用它,用它兩個用,一個是成就自己,自己在這個環境裡頭歷事鍊心,把自己的煩惱習氣統統淘汰掉,自己不斷向上提升。另外一個就是你的菩提心現前,你能幫助許多沒有覺悟的眾生,要幫助他們。所以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華嚴》講入不二法門。不能說把自行化他分作兩個,不是,是一樁事情。我們唯有自行,才能化他。因為化他,自己才更認真努力去修行,去做好樣子。

  者從心現境妙有觀。】

  這是講你怎麼樣看待宇宙人生這些自然現象,這現象是什麼?心現的,唯心所現。這個『有』,是妙有,妙有非有。你看前麵叫我們從體上看,真空從體上看;第二叫我們從相上看,都是告訴我們怎樣去觀察諸法實相。

  者心境祕密圓融觀。】

  『心』能現能變,識是妄心,能現能變。外麵境界是所現所變。能所『祕密』,這個密深,這個理太深,事情非常複雜,但是它是『圓融』,它是有秩序的,一點都不雜,一點都不亂。為什麼?能現所現是一不是二,能變所變也是一不是二。從這裡麵,你能夠看出萬事萬物性相、理事、因果,你才能看透。

  者智身影現眾緣觀。】

  這是講我們跟一切人事的關係,智慧現前。『智身』是報身,『影現眾緣』。這一句就是說明,依正莊嚴是你自性變現出來,離開自性什麼都沒有。所以永嘉大師用夢做比喻,「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什麼時候你在夢中醒悟,醒過來了,知道什麼?整個夢境原來全是我,離我之外根本沒有夢境。夢裡頭所有夢到的人,是我心所變現;夢到山河大地,也是我心變現的。離開,我們現在講夢是什麼回事?下意識,現在科學家講是下意識,下意識變現的。下意識是誰?是自己。確實整個宇宙是自己變現的,我們迷失太久了,不知道事實真相。知道事實真相,才曉得人跟我是一體,我不尊敬別人,就是不尊敬自己;不幫助別人,就是不幫助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沒有智慧,你就覺察不出來,智慧現前,你才真的能夠看出來。

  者多身入一鏡像觀。】

  這講到現在所講的科學,《華嚴經》裡麵的科學。『多身』入一身,一身入多身,你就曉得遍法界虛空界,上到諸佛如來,下麵到三途眾生,跟自己什麼關係?關係太密切了。不要說我們這一個身體,我們這個身體一毛端、一個小細胞,裡麵就有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的剎土,依正莊嚴全在裡麵。這個事情,要不是佛說,我們怎麼會知道!現代科學家好像也有這麼一點消息透露出來,現在講微觀世界,講基本粒子,講誇克,但是沒有佛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有小部分跟佛法講的相應。最近鍾茂森居士寫了一份報告,他用十個小時在講演,「《華嚴經》裡麵的科學」。講《華嚴經》裡麵所說的宏觀世界跟量子力學(微觀世界),講得很好。才講第一遍,當然比較生疏,我希望他能夠講十遍,講熟了,再把這小冊子廣泛流通,告訴大家,佛經裡麵有高等科學。方老師以前介紹給我的,佛經裡麵有高等的哲學;我們現在發現,佛經裡頭有高等科學。佛經落實在我們凡夫日常生活當中,它有圓滿的倫理道德因果,所以能夠給我們世界帶來永久的和諧、和睦、安樂、幸福美滿的人生,這對六道眾生說。末後:

  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主』跟『伴』,這是賓主之分。佛法裡麵講主,沒有獨一的主,任一。釋迦牟尼佛是主,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是伴;阿彌陀佛是主,釋迦牟尼佛也就變成伴。你明白這個道理,我是主,這個宇宙是我的心,心現識變,所有一切諸佛如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伴。你是主,十法界是你的伴,我也是你的伴。這講的公平,所以他不是獨一永遠不變的主。我們在一切宗教裡麵,那個上帝是獨一的主,其餘的是伴,他不能更換的。佛法不是如此,佛法的主是任一,任何一個都是主,也都是伴,主伴互現。就像忉利天王、大梵天王,那個宮殿裡麵的羅網一樣,『帝網』,那個羅網當中繫的有明珠,比喻什麼?這些明珠光光互照,呈現這個現象出來,那是美不勝收,這叫什麼?真平等,真民主。遍法界虛空界,從諸佛如來到阿鼻地獄眾生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互為主伴。

  到這個地方,我們是把這個名稱、名題介紹出來。下麵這是賢首國師每個科目他詳細跟我們解釋,後麵的文就很長。我們學習的重點都在這後麵這篇文字上。前麵都像是講的序分,是一個起頭,概略的介紹,說明這一篇文章的大意。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