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百度百科-王小波
(2009-12-15 16:53:44)
下一個
百度百科-王小波大學裏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王小波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無論花季還是老年,都能從他的文字中收獲智慧和超然。
【簡介】 王小波(1952~1997
年)當代著名學者、作家,漢族。1952
年5
月13
日生於北京,1968
年去雲南插隊,1978
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商品學專業。1984
年至l988
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後回國,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後辭職專事寫作。1997
年4
月11
日病逝於北京。墓地在北京昌平佛山墓區第八區。王小波無論為人、為文都頗有特立獨行的意味,其寫作標榜“智慧”、“自然的人性愛”“有趣”,別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自稱師承穆旦(查良錚)。 【生平】 1952
年5
月13
日出生於北京。 1968
~1970
年雲南農場知青。 1971
~1972
年山東牟平插隊;後擔任民辦教師。 1972
~1973
年北京牛街教學儀器廠工人。 1974
~1978
年北京西城區半導體廠工人。 1978
~1982
年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係學生。 1982
~1984
年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教師。 1984
~1988
年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8
~1991
年北京大學社會學係講師。 1991
~1992
年中國人民大學會計係講師。 1992
~1997
年自由撰稿人。 1997
年4
月11
日因心髒病突發逝世於北京。終年46
歲。 【年譜簡編】 1952
年5
月13
日,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一個幹部家庭。此時正值“三反”運動期間,家庭境況突發變故,這一突變對王小波的人生產生極大影響。他的名字“小波”就是這一事件的記錄。父親王方名原籍四川省渠縣,邏輯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1935
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生運動,不久赴延安,轉戰至山東。50
年代初任國家教育部幹部。1952
年被錯劃為“階級異己分子”,1979
年平反恢複黨籍。母親宋華為國家教育部幹部,原籍山東省煙台市牟平區。王小波在全家五個孩子中排行老四,在男孩中排行老二。他的許多小說中主人公取名“王二”,或許並非偶然。大姐王小芹,二姐王征,兄王小平,弟王晨光。 1957
年,五歲,父親就邏輯學發表的係列文章引起較大反響。4
月11
日與周穀城等人一起受到毛澤東的接見。這件事對王小波的家庭狀況、成長環境有一定影響。 1958
年,六歲,“大躍進”運動給王小波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可以從他的一些雜文和小說中看到。 1959
年,七歲,9
月入北京市二龍路小學讀書。 1964
年,十二歲,小學五年級時一篇作文被選作範文,在學校中廣播。王小波對於小學語文老師對他寫作能力的欣賞印象頗深,這位老師可以說是他寫作生涯中的第一位“伯樂”。 1965
年,十三歲,9
月入北京市二龍路中學讀書。 1966
年,十四歲,上初一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作家對這一運動的印象可以在《似水流年》等小說中看到。 1968
年,十六歲,在雲南兵團勞動,並開始嚐試寫作。這段經曆成為《黃金時代》的寫作背景,也是處女作《地久天長》的靈感來源。 1971
年,十九歲,在母親老家山東省牟平縣青虎山插隊,後做民辦教師。一些早期作品如《戰福》等就是以這段生活經曆為背景寫作的。 1973
年,二十一歲,在北京牛街教學儀器廠做工人。後在北京西城區半導體廠做工人。工人生活是《革命時期的愛情》等小說的寫作背景。 1977
年,二十五歲,與在《光明日報》做編輯的李銀河相識並戀愛。當時在王小波朋友圈中傳閱的小說手稿《綠毛水怪》是二人相識的契機。 1978
年,二十六歲,參加高考,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就讀於貿易經濟係商品學專業。大學期間在《讀書》雜誌發表關於《老人與海》的書評。 1980
年,二十八歲,1
月21
日與李銀河結婚。同年在《醜小鴨》雜誌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 1982
年,三十歲,大學畢業後,在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教書。教師生活是《三十而立》等小說的寫作背景。開始寫作曆經十年才完成麵世的成名作《黃金時代》。
1984年,三十二歲,赴妻子就讀的美國匹茲堡大學,在東亞研究中心做研究生。1986年獲碩士學位。開始寫作以唐傳奇為藍本的仿古小說,繼續修改《黃金時代》。其間得到他深為敬佩的老師許倬雲的指點。在美留學期間,與妻子李銀河驅車萬裏,遊曆了美國各地,並利用1986年暑假遊曆了西歐諸國,這段經曆在一些雜文和小說中可以看到。留學期間,父親去世。
1988年,三十六歲,與妻子一道回國,任北京大學社會學所講師。
1989年,三十七歲,9月出版第一部小說集《唐人秘傳故事》,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原擬名《唐人故事》,“秘傳”二字為編輯擅自添加,未征得作者同意。小說集包括五篇小說:《立新街甲一號與昆侖奴》《紅線盜盒》《紅拂夜奔》《夜行記》《舅舅情人》。
1991年,三十九歲,任中國人民大學會計係講師。小說《黃金時代》獲第13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小說在《聯合報》副刊連載,並在台灣出版發行。獲獎感言《工作·使命·信心》發表於《聯合報》9月16日第24版。這次獲獎對王小波的寫作事業起了鼓勵作用。10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4版報道了《黃金時代》獲獎的消息。
1992年,四十歲
1月,與李銀河合著的《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由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
3月,《王二風流史》由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收入三篇小說:《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
8月,《黃金年代》(由於編輯的疏忽,“時代”一詞誤印為“年代”)由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
9月,正式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此時至去世的近五年間,寫作了他一生最主要的著作。
11月,與李銀河合著的《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2月,應導演張元之約,開始寫作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
1993年,四十一歲,寫作完成並曾計劃將《紅拂夜奔》、《尋找無雙》和《革命時期的愛情》合編成《懷疑三部曲》,尋找出版機會。
1994年,四十二歲
7月,《黃金時代》由華夏出版社出版。收入五篇小說:《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時期的愛情》、《我的陰陽兩界》。
9月,王小波作品《黃金時代》研討會在華夏出版社召開,著名文學評論家及記者近二十人與會。
1995年,四十三歲
5月,小說《未來世界》獲第16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
7月,《未來世界》由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
1996年,四十四歲
10月,妻子赴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
11月,雜文集《思維的樂趣》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
1997年,四十五歲
4月11日,因心髒病突發辭世。
4月,妻子李銀河發表悼文《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
4月,與張元合著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在阿根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編劇獎。同年,電影《東宮·西宮》入圍戛納電影節。
4月26日,王小波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公墓舉行。
5月,《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由花城出版社出版,5月13日首發式於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5月,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10月,《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雜文隨筆全編》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10月,《沉默的大多數》由香港明鏡出版社出版。
1998年2月,《地久天長——王小波小說劇本集》、《黑鐵時代——王小波早期作品及未竟稿集》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1999年2月,《黃金時代》(上、下)、《白銀時代》、《青銅時代》(上、中、下)由台灣風雲時代出版公司出版。
4月,《王小波文集》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著作年表】
1980年9月,《唐人秘傳故事》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2年3月,《王二風流史》香港繁榮出版社。 1992年8月《黃金時代》 台灣聯經出版社。
1992年1月,《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與李銀河合著。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1992年7月,《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與李銀河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7月,《黃金時代》華夏出版社。
1995年7月,《未來世界》台灣聯經出版社。
1996年11月,《思維的樂趣》北嶽文藝出版社。
1997年5月,《時代三部曲》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三部小說集花城出版社。出版於他逝世之後,當年曾引起轟動。
1997年5月,《我的精神家園》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7年10月,《沉默的大多數》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8年2月,《黑鐵時代》時代文藝出版社。
1998年2月,《地久天長》時代文藝出版社。
【評價與影響】
王小波用他短暫的生命給世間留下了豐厚的遺產。有人欣賞他雜文的譏誚反諷,有人享受他小說的天馬行空,有人讚揚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獨行。在這些表象的背後,他一生最珍貴的東西,是對自由的追求。
正如他的妻子李銀河所說,人們喜歡王小波,首先是喜歡他的自由精神。“王小波一生酷愛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價值、自由的寫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是一個最美好的詞,一個最美好的價值”。
王小波用他的生活和寫作,去實踐這種價值、傳播這種價值。他讓人們看到,一個自由的人,既可以享受思維的樂趣,擁抱理性與常識,也可以跟隨靈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一個自由的人,是最具有判斷力的人,同時也是最具有創造力的人。
毋庸置疑,有人對自由懷有偏見,居心叵測地進行了曲解。而這些曲解,經過反複的灌輸,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相當多的人認可、接受並傳播。從個體心智上說,人們被暗示,自由可能導致放任和墮落;從社會組織上說,人們總是聽說,自由與失序、混亂甚至動亂聯係在一起。王小波以他的作品,並以他的為人和他的生活,向世人展示了一顆自由的心靈在思考著什麽,在感受著什麽,在渴望著什麽,在給予著什麽。在擺脫體製的束縛,獲得自由的狀態之後,他既沒有吸毒,也沒有上街,而是沉迷於思想的芬芳,馳騁於想象的曠野,並通過他的文字,將他收獲到的美好與我們分享。他讓我們知道一個基本的常識,即一個自由的人首先想要的東西是過美好的生活。
有人說,王小波隻是一個特例,生活不是文學,社會不是空想,紛繁複雜的人類世界更需要法律和秩序。這些話雖然不無道理,但是暗含著很多錯誤的判斷。首先,強調王小波是特例,意味著大多數人都既非理性且又缺乏詩意,這顯然是一種歧視和偏見。其次,在談論自由時強調法律和秩序,等於是將二者對立起來。在此我們要感謝王小波不僅創作了小說,還發表了大量的雜文。他通過這些雜文告訴人們,公平的法律和良好的秩序正是一個自由人的本能而自然的追求,而且它們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隻能依靠自由的思想和權利來完成。沒有自由作為前提,秩序無從談起。如果有,那也隻是專製者的秩序。失去自由的人,也就失去了秩序。
先製定好法律再給予自由,還是先開放自由再製定法律,這並不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因為,當人們沒有自由的思想和權利參與製定法律時,就不會產生出公平的法律來。
有人總是自鳴得意地說,世上沒有絕對的自由。然而王小波和其他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讓我們知道,這隻不過是一句地道的廢話。對於一個自由的人、一個自由的世界而言,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一個心靈自由的人,恰是最能體諒他人的人,最具寬容精神的人,最有協調能力的人,因此從來就不會要求絕對的自由。隻有專製者才會渴望絕對的自由,這句話應該去說給他們聽,而不必煩擾王小波及他的追隨者。
自由並不是在一條道路的盡頭等待我們的花園,自由隻能是這條道路本身。因此,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並沒有一勞永逸的時候。王小波的價值在於,他讓我們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現實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自由是多麽美好。
他是目前中國最富創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國近半世紀的苦難和荒謬所結晶出來的天才。他的作品對我們生活中所有的荒謬和苦難作出最徹底的反諷刺。他還做了從來沒有人想作和做也沒才力做到的事,他唾棄中國現代文學那種軟,傷感和諂媚的傳統,而秉承羅素,伯爾.卡爾維諾他們的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同時把這個傳統和中國古代小說的遊戲精神作了一個創造性的銜接。
王小波的文學創作獨特,富於想像力、幻想力之餘,卻不乏理性精神,特別是他的“時代三部曲”。“時代三部曲”是由三部作品組成,分別是《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在整個三部曲係列中,他以喜劇精神和幽默風格述說人類生存狀況的荒謬故事,並透過故事描寫權力對創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製。至於故事背景則是跨越各種年代,展示中國知識分子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命運。事實上,王小波最過人之處,無疑是隨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來的對話體敘述,並變換多種視角。表達手法方麵,他擅於用江洋恣肆的筆觸描繪男歡女愛,言說愛情的動人美麗場景及勢不可擋的威力。其成名作《黃金時代》,文學界的評譽甚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編輯白樺更說:“《黃金時代》把以前所有寫性小說全槍斃了!”
他的小說其實一直不大被出版社接受,也是因為文章中的性描寫。其實這些文字不如賈平凹等人的小腳文學來的露骨,也不如其它人如莫言寫的一樣媚俗,隻是比較直率罷了。在新時期文學領域中,性禁忌依然存在,這原因涉及到中國人的文化傳統、社會心理、倫理價值等一些更深的層麵。
拋開以上熱點不談,從沒有看到有人用這樣的筆法寫作。在王的小說中,你可以看到,曆來文學所謂真實性的規則全都被從容跨越了,他用了不同的修辭方式來寫小說,大量的即興發揮、錯位的角色語體,寓莊於諧,寓文雅於粗野。讀者可以在其中感受澎湃的想象力。
王大多數以第一人稱敘事,而這個人總是個生活中不順心、受委屈的家夥。他幽默機敏,理性清澈,在內心狀態和角色地位上最接近遊離於主流的個體知識分子,這種性格的敘事者,也有易於辨識的語言風格。王本身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曾是個知識青年(我最佩服的一代),上山下鄉過,赴美深造過——他的本職是個名牌大學數學講師,寫這一手好文不輸任何敢稱大師的人,這種角色在中國文壇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補充一點,王小波的才華不僅如此,他不但數學學得很好,編程也是高手,這在當時的中國社會是無法想象的。有意思的是,和他小說裏的主人公一樣,他編的所有程序都叫wanger1,wanger2。
最後的補充,小波的小說不但有幽默還有智慧,看過他的《尋找無雙》,和雜文自選集的人,一定會被他的智慧所征服。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他,喜歡智慧。就像小波說的,當我活著的時候,想到這些,就很高興。
喜歡小波的人一定要感謝李銀河,因為當時李銀河在國外讀書,一個人的獎學金兩個人用,而且給與小波大量的支持,甚至在那樣的環境下都沒讓小波作過家務。感謝李銀河,有了你,才有智慧的小波。
小波的書在他生前大多未在大陸出版,黃金時代曾在香港出版,名字竟是“王二的風流韻事”,令人啼笑皆非,又無限傷感,希望再也沒有這樣的事發生。
小波於45歲時,夜晚在公寓樓下大叫數聲,次日被發現已死亡,死因心肌梗塞。
小波其他的貢獻:小波曾和妻子李銀河研究中國同性戀人群,為中國第一人,遭受大量非議
小波,這是中國第一位具有現代感的作家,他的作品小知識分子情調十足,願意追求有趣的事物,更可貴的是,他認識到思想對於寫作的重要性,他的寫作誠懇而真實,據說王小波其人生活作風十分嚴肅,這表明他頗具道德感,不僅如此,從他的文章裏,還可看出一個愛國者的赤子之心,他對中國人生活中的陰暗麵口誅筆伐,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若不是性格中頗具藝術氣質,差一點成為第二個魯迅,還好,他並不是沒完沒了地寫隨筆,而是潛心創作了一批小說,這些小說對於中國文壇,可說是個人風格獨特,但要把目光放長遠,我不得不說他的摹仿痕跡太重了一些,且對於意識形態考慮過多,活像一個中國製度的憎恨者及說閑話者,盡管如此,他仍可被稱為一位了不起的文體家,他的文風言之有物,邏輯清晰,觀點明確,生動有趣,還很有新意,他像一陣掃過中國文壇的輕風,但來得快,去得也快,他不幸英年早逝,令人為之難過不已,我相信,若是他仍舊活著,以他的幹勁及膽識,那麽還會為中國文學再添驚喜。
【王小波現象】
王小波生前兩獲聯合報中篇小說大獎,在海外華人文學界獲得普遍稱譽。但當其期望進入內地文壇體製時,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甚至出版作品都很困難。王小波在其小說集《黃金時代》的後記中坦承:“本書得以麵世,多虧了不屈不撓的意誌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必須說明,這些優秀的品質並非作者所有。鑒於出版這本書比寫這本書困難得多,所以假如本書有些可取之處,當歸於所有幫助出版它的朋友們。”
而1997年王小波遽然逝世,成為了王小波現象的開端。其作品被空前的傳播和接受,在民間與知識界都引起巨大反響,作品的發行量至21世紀仍為90年代小說家中的佼佼者。各種形式的王小波紀念會,作品研討會層出不窮,一時間王小波現象席卷文壇、文藝界與文學批評界。
王小波現象的爆破點在於其雜文,值得一提的是,其雜文在身前就曾經受到關注。評論界有把王小波熱比作陳寅恪熱之後,自由主義浪潮在中國的第二次博興。
關於王小波小說價值的技術性討論,主流批評界保持了異常的緘默。關於王小波小說價值的討論,在主流文學批評界一直處於邊緣化的地位。可以說,王小波現象的主要焦點在於其雜文以及其所宣揚的自由主義思潮。而其小說在文壇的地位與技術性討論,仍處於懸而不絕的地位。
【小波語摘】
1.這個世界自始至終隻有兩種人:一種是像我這樣的人,一種是不像我這樣的人。
2.我認為每個人都是有本質的。像我的本質就是流氓,土匪。如果放到合適的地方就大放光彩,可是在城市裏做個市民。在學校裏做個教員就很不合適了。
3.這輩子我幹什麽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個一無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4.當一切開始以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麽讓我害怕的事情了。
5.我想要從夢裏醒來,就要想出自己什麽時候睡著了,方能跳出夢境,這是唯一的途徑。
6.一個人隻有今生今世是不夠的,他還應當有詩意的世界。
7.不幸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你別無選擇,假如能夠選擇,我也不願生活在此時此地。
8.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還會有人在走著。死掉以後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著的時候,想到這件事,心裏就很高興。
9.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10.活下去的訣竅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
11.在很窮的時候,用到自己偷來的東西,感覺妙不可言!
12.走在天上,走在寂靜裏,而陰莖倒掛下來。
13.井底之蛙也擁有一片天空。
14.孤獨,寂靜,在兩條竹籬笆之中,籬笆上開滿了紫色的牽牛花,在每個花蕊上,都落了一隻藍蜻蜓。
15.我呀,堅信每一個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該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無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難道這就夠了嗎?還有,我看見有人在製造一些汙辱人們智慧的粗糙的東西就憤怒,看見人們在鼓吹動物性的狂歡就要發狂。我總以為,有過雨果的博愛,蕭伯納的智慧,羅曼羅蘭又把什麽是美說得那麽清楚,人無論如何也不該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東西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被讚美了。人們沒有一點深沉的智慧無論如何也不成了。
16.我認為低智、偏執、思想貧乏是最大的邪惡。當然我不想把這個標準推薦給別人,但我認為,聰明、達觀、多知的人,比之別樣的人更堪信任。
17.李衛公年輕時很有本事,所以找不到工作,隻好去做流氓。
18.我反對愚蠢,不是反對天生就笨的人,這種人隻是極少數,而且這種人渴望變的聰明。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愚蠢的人都含有假裝和弄假成真的成分。
19.照我的看法,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懶作,好色貪淫,假如你克勤克儉,守身如玉,這就犯了矯飾之罪,比好吃懶作好色貪淫更可惡。
20.念書就是為考大學,考大學就是為讀博士,讀博士就是為以後主管工程,主管工程就是為貪汙公款。
21.我引用昆德拉這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被領導聽見了,他就說:一定要把該上帝批倒批臭!
22.我說:“妖妖,你看那水銀燈的燈光像什麽?大團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著柔軟的針一樣的光。”
妖妖說:“好,那麽我們在人行道上走呢?這昏黃的路燈呢?”
我抬頭看看路燈,它把昏黃的燈光隔著霧蒙蒙的霧氣一直投向地麵。
我說:“我們好像在池塘的水底。從一個月亮走向另一個月亮。”
妖妖忽然大驚小怪地叫起來:“陳輝,你是詩人呢!你有真正的詩人氣質!”
23.會唱歌的人一定要唱自己的歌,不會唱歌的人,全世界的歌對他都沒有用。
24.反熵,不是我們的人,就是奸黨。
25.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共性,可大家都追求這樣一個過程,最終就會擠在低處,像蛆一樣熙熙攘攘....
26.夢具有一種荒誕的真實性,而真實有一種真實的荒誕性。
27.生活是天籟,需要凝神靜聽。
28.強忍悲痛,活在這個世上。
29.似水流年才是一個人的一切,其餘的全是片刻的歡娛和不幸。
30.一個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一切摧殘,想通了這點,任何事情都能泰然處之。
31.雖然歲月如流,什麽都會過去,但總有些東西發生了就不能抹煞。
32.小時候我對生活的看法是這樣的:不管何時何地,我們都在參加一種遊戲,按照遊戲的規則得到高分者為勝,別的目的是沒有的。具體而言,這個看法常常是對的,除了臭氣彌漫的時期。比方說,上學就是在老師手裏得高分,上場就是在裁判手裏得高分,到了美國,這個分數就是掙錢;
33.雞多不生蛋,女人多了瞎搗亂。
34.有一個公開的秘密想必你也知道了:大多數女權主義哲學家,不管她叫菊蘭也好,淑芬也罷,淨是些易裝癖的男人,穿著高領毛衣來掩飾喉結,裙子底下是一雙海船大小的高跟鞋,身上灑了過量的香水,放起屁來聲動如雷;搞得大街上的收費廁所都立起了牌子:哲學家免入。
35.假如我要寫什麽,我根本就不管他格調不格調,正如談戀愛時我絕不從愛祖國開始談起。
36.好的文字有著水晶般的光輝,仿佛來自星星。
37.當一切都“開始了”以後,這世界上再沒有什麽可怕的事。我現在隻是有點怕死。等死了以後就不怕了。
38.每個人的賤都是天生的,永遠不可改變。你越想掩飾自己的賤,就會更賤。唯一的逃脫辦法就是承認自己的賤並設法喜歡這一點。
39.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40.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41.對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精英更為重要。
42.我們的生活有這麽多的障礙,真他媽的有意思,這種邏輯就叫做黑色幽默。
43.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種負麵的生活都能產生很多爛七八糟的細節,使它變得蠻有趣的;人就在這種有趣中沉淪下去,從根本上忘記了這種生活需要改進。
44.人在寫作時,總是孤身一人。作品實際上是個人的獨白,是一些發出的信。我覺得自己太缺少與人交流的機會——我相信,這是寫嚴肅文學的人共同的體會。但是這個世界上除了有自己,還有別人;除了身邊的人,還有整個人類。寫作的意義,就在於與人交流。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在寫。
45.在冥想中長大以後,我開始喜歡詩。我讀過很多詩,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詩。好詩描述過的事情各不相同,韻律也變化無常,但是都有一點相同的東西。它有一種水晶般的光輝,好像來自星星……真希望能永遠讀下去,打破這個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寫這樣的詩。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顆星星。
46.人生就是一個緩慢被錘騸的過程。
47.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為了讓你幹了以後後悔而設,所以你不管幹了什麽事,都不要後悔。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忽然間我感到很煩很累,不像二十一歲的人。我想,這樣下去很快就會老了。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By Lunamia 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