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this.width=450}}}}..."> 450)this.width=450}}}}..." />
♫ 為藝術為愛情 ♫ 蕾娜塔·苔巴爾迪(Renata Tebaldi) 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從小在當歌唱演員的母親身邊長大,十三歲開始學鋼琴,十七歲入帕爾馬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44年以《梅菲斯托菲利斯》中的葉蓮娜一角開始其舞台生涯。1946年經卡拉揚推薦參加斯卡拉歌劇院的演出活動,從此聲名日盛,足跡遍及歐洲各著名歌劇院。1955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奧賽羅》後,成為該劇院台柱。 她的演唱風格、感情的表達恰如其分,嗓音極其柔潤流暢,加之優雅的儀態和無懈可擊的音準,使其成為當代最卓越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作曲 普契尼 演唱: 蕾娜塔·苔巴爾迪(Renata Tebaldi)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劇作家。他生於意大利洛卡,畢業於米蘭音樂學院,是十九世紀末至歐戰前真實主義歌劇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一流派追求題材真實,感情鮮明,其戲劇效果驚人而優於浪漫主義作品,但有時對中下層人們精神世界的反映傾乏更深刻的社會思想。普契尼的音樂中吸收話劇式的對話手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礙劇情的展開。他除直接采用各國民歌外,先於現代派作家使用某些新的手法。其成名作是1393年發表的《曼儂•列斯科》,他的作品還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藝術家的生涯》、《西部女郎》等十餘部。在歌劇《圖蘭多》中他還采用了中國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寫至第三幕時,普契尼由於心髒病去世,由他的學生F.阿爾法諾根據草稿續完,於1926年首演獲成功。 《托斯卡》(Tosca,1900年)並不是一部以羅馬為主題的歌劇,雖然劇情中出現多處羅馬著名的古跡(女主角跳樓自殺,除了羅馬聖安傑洛教堂,女主角找不到這麽宏偉的建築)。此劇也與拿破侖無關,雖然幕後有他的影子。《托斯卡》的主題是激情、妒嫉、出賣及報複,都是叫座意大利歌劇的必備要素,而在此劇中格外管用,因為普契尼的音樂極具說服力。 《托斯卡》無論背景在那裏,都是一部歌唱家的歌劇,全劇環繞著幾個強有力的場景與詠歎調,成敗全看三個主角的演出與錄音效果而定。劇情環繞一場三角糾葛。一個是一出場就唱出著名的“美妙的和諧”(Recondita Armonia)的畫家卡瓦拉多西(Cavaradossi),一個是心懷叵測喜歡操縱別人的警察總監斯卡皮亞(Scarpia)。中間是柔弱而剛烈的女主角托斯卡。她在第二幕唱出名曲“為藝術,為愛情” (Vissi D'arte),並整幕與斯卡皮亞針鋒相對。《托斯卡》在這裏達到音樂戲劇之美的極致。 蕾娜塔·苔巴爾迪(Renata Tebaldi)演唱的詠歎調[為藝術為愛情] 獻身藝術,獻身於愛情, 永遠是虔誠的信徒, 我常把珠寶綴滿聖母的衣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