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隨遇而安 順其自然
個人資料
正文

魏葆華,吳正丹表演的精彩雜技《化蝶》

(2007-10-06 20:34:57) 下一個


     當年在看春晚節目時,就被這個精彩絕倫的芭蕾柔術雜技《化蝶》的表演而深深震撼!我本來就非 常喜歡中國的國粹小提琴協奏曲《粱祝》,過去,看過江蘇省常州市歌舞團表演的雙人舞《化蝶》,這次,有幸能找到了魏葆華, 吳正丹表演的精彩雜技版本的《化蝶》,真是幸運極了。

     據說,這個節目是國寶級的節目, 當年國家領導人就送給美國總統一盤雜技《化蝶》的光盤作為禮物。正好,也有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雜技團團長寧福根寫的報道, 以便我們進一步了“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背後故事。

--題記

先請欣賞視頻:

魏葆華,吳正丹表演的精彩雜技:《化蝶》

編導:趙明
表演: 魏葆華,吳正丹
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雜技團

獲得世界最高獎的雜技天鵝

(來源:新華網)

我們戰士雜技團創建於1951年10月。50多年來,先後150次到58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或比賽,獲得各類獎項200多個,金獎34個,其中有“金小醜獎” 3枚,“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3枚,200餘人次立功,20多名個人被上級授予榮譽稱號,團被中央軍委授予“藝壇楷模”榮譽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來自於各級領導的重視關心和一代又一代雜技人的艱苦努力,也得益於我們始終堅持的“人無我有,人有我新,隻有精品才能傳世”的創作理念。《芭蕾對手頂---東方的天鵝》,就是我們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創作的,並先後獲得解放軍文藝獎、全國雜技比賽金獎中的首獎、摩納哥世界雜技大賽最高獎---“金小醜”獎等多個獎項。下麵,我就結合創作過程談幾點體會。

一、人才是打造藝術精品的核心條件,要想出精品,必須重視人才、培養人才

雜技藝術沒有人才,就出不了精品; 隻有陣容整齊,人才濟濟,才能夯實打造藝術精品的基礎。所以,我們什麽時候都把人才隊伍建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把愛才、惜才、用才作為團領導的重要責任。1996年5月,全國技巧錦標賽在深圳舉行,曾獲全國少年技巧混雙冠軍的遼寧運動員吳正丹、魏葆華闖進了我們的視線。盡管二人在深圳比賽中失誤受傷,但我們感到他們有較好的身體素質,是一對難得的雜技人才。因此,我 們排除多方幹擾,不斷給他們打氣,不厭其煩地做說服工作,終於在1998年2月28日把二人特招進團。

有了人才,還要關心人才,愛護人才,培養人才。我們一是教育演員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二是磨礪演員為藝術獻身的堅強意誌,三是努力培養演 員德藝雙馨的思想品質。雜技藝術是一門吃苦的藝術。沒有“為部隊爭光、為軍旗增輝、為祖國爭榮譽”的思想境界,沒有吃大苦耐 大勞的精神,就出不了頂尖的雜技精英,也打造不出精品。《芭蕾對手頂》要在頭頂和手臂上跳芭蕾舞,演員魏葆華作為“底座”要支撐吳正丹練單足站肩轉體180度,肩上肌肉要承受90多斤體重的足尖旋轉。為了練好這些動作,魏葆華左肩二頭肌硬是被吳正丹 的足尖鑽了一個凹陷,從紅腫到結老繭,如今還深深地留下一個黑色印記。吳正丹由於大腳趾穿芭蕾鞋而整天紅腫,第四趾和小趾 則相繼化膿,時間一長,腳都嚴重變了形,但每次她都咬緊牙關堅持訓練。他們兩個就是靠著過硬的作風、頑強的毅力支撐,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高難動作。

對文藝團體來說,“沒有名演員演不了,有了名演員管不了”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解決不好,就出不了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也就出不了精品。吳正丹、魏葆華演出的節目成了精品,雙雙立了一等功,獲得個人文華表演獎 ;吳正丹又當選為年齡最小的全國人大女代表。兩位演員也變成了香餑餑,一家藝術團體出200萬元邀請他們加盟,美國大使更是 直接對他們說:“美利堅的大門24小時對你們敞開”。但他們明確表白:“我們是戰士雜技團的一員,離開這個英雄的團隊,縱有天 大的本事,我們這兩隻醜小鴨也變不了白天鵝”。他們一直都很謙虛謹慎,演出前後主動裝台、卸台,事務性工作和別人搶著幹。 正是這種高尚的藝德和境界,才鑄就了他們藝術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二、創新是打造藝術精品的不竭動力,要想出精品,必須勇於探索、不斷創新

對於雜技藝術來說,沒有創新,就沒有精品,也就不可能自立於強手之林。創新首先要起點高、立意高、品位高。我們感到,要打造一流的雜技精品,就必須具有世界眼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吸收各門類姊妹藝術的優 長,全方位尋求新的突破。為此,我們根據魏葆華、吳正丹的特點和條件,提出了把芭蕾舞動作用於雜技的新設想。如“雙足尖站臂”、“單腳尖站左肩過右肩接‘阿提糾’”、“單足尖站頭頂”、“繞場回左肩控前腿變控後腿”、“單腳尖站肩接站頭頂接阿拉貝斯300 度轉”等,都是從未有過的高難度動作。其次,創新就要敢於大膽嚐試。《芭蕾對手頂》這個設想剛一提出,就有人認為“不可能” 、“太超前”。但我們深知,越是有價值的東西越有風險,一個新動作的誕生就是一個新的開始,走原創的路就必須麵對各種不可能 ,決定力排眾議,大膽嚐試。

1999年初春,吳正丹從地上轉移到魏葆華背部做芭蕾動作,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可是並不理想,動作的難度有了,但看上去很牽強、生硬,不優雅。2000年第五屆全國雜技比賽一天天逼近,為了能讓這個節目在比賽中亮相,決定 再增加肩上和頭頂的動作。經過一番艱苦的磨練,芭蕾舞中的“阿拉貝斯轉”、“蘇提紐”被巧妙運用,使這個節目的連貫性和藝術性 向前大大的推進了一步,並一舉獲得了第五屆全國雜技比賽金獎中的首獎,一係列精美絕倫的動作,給評委和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還有,創新需要反複錘煉,以精出新。一個成功的作品必須經過千錘百煉、精雕細刻,每一次易稿、重排,都是一次新的加工 ,一次新的突破,一次新的升華。《芭蕾對手頂---東方的天鵝》先後經過《對手頂》、《和平鴿---對手頂》、《化蝶》,幾易其稿,發展到今天,但我們並沒有停止探索。為使這個節目更趨完美,我們又為吳正丹設計了“頭頂單腳尖踹燕(身體後傾下腰)”的高難度動作。

2002年1月12日,該節目在摩納哥第26屆蒙特卡羅世界雜技大賽上技壓群芳,以無可挑剔的精湛技藝一舉奪魁。這個節目的創作所經曆的艱辛,又一次證明了這樣一個真理:不經風雨,何以見彩虹;沒有耕耘,哪裏有收獲。藝術精品的造就,從沒有捷徑可走。

三、強強合作是打造藝術精品的有效途徑,要想出精品,必須借助各方力量、運用集體智慧

我們感到,要出精品,必須強調合作,而且是強與強的合作,通過大家群策群力,集體攻關,才能真正打造出世界頂級的雜技精品 。《芭蕾對手頂---東方的天鵝》這個節目,就是“五強合作”的結果。

一是團領導與演員的合作。《芭蕾對手頂---東方的天鵝》的創作過程中,曾遭遇不少挫折和非議,但我們認為:吳正丹、魏葆華自幼就練體操,基本功相當紮實;兩人在技巧表演上配合多年 ,並且獲得過全國少年技巧比賽的冠軍,他們作為演員的生理和心理素質都是一流的。因此,團領導總是在關鍵的時候找吳正丹、 魏葆華促膝談心,給他們鼓勁打氣,使他們始終充滿信心,能夠以全新的競技狀態投入工作。

二是優秀導演與優秀演員的合作。這個節目不僅集中了我們團領導、教練和編導的集體智慧,還得到總政歌舞團團長張繼鋼的親自編排,在2001年的雙擁晚會上以《東方的天鵝》形式隆重推出;2003年又以《化蝶》形式參加春節聯歡晚會,得到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歌舞團導演趙明的編導。正是由於有專家的精雕細刻,才達到了今天這個水準和藝術境界。

三是精彩表演與美妙音樂的結合。節目的背景音樂,是南京軍區著名作曲家方鳴為該劇量身訂做的。整個曲目節奏明快,感情細膩,委婉動聽,引人入勝,為“東方的天鵝”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四是傳奇的主體表演與優美伴舞的結合。過去為了追求舞台效果,在雜技節目的編排上,舞蹈所占的分量被有意無意地加大了,雜技的主題往往被衝淡。但該劇中整齊劃一的伴舞不僅沒有影響到主體表演,而且對渲染和升華主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這完全得益於我團一級舞美設計師龍華和道具製作王德來的設計。五是東方神韻與西方經典的完美結合。古老的東方雜技和優美的西方芭蕾,兩種剛柔對立的藝術門類,在節目中被嫁接得天衣無縫,達到了和諧統一。它的出現,讓包括來自於芭蕾故鄉的法國、俄羅斯等國藝術家們都為之驚歎。中西藝術合璧,在這裏找到了最佳結合點。

《芭蕾對手頂---東方的天鵝》的創作成功,既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團隊精神的象征。實踐告訴我們,要打造藝術精品,就要高起點謀劃、全方位打造;就要勇於吃大苦、耐大勞,不斷增強難度和強度,在藝術和技術的結合上精益求精;就要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和榮譽,不斷提高工作標準,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勇於創新。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推出雜技精品,才能不斷保持雜技藝術的領先地位。(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雜技團團長 寧根福)


■魏葆華(左)和吳正丹(右)表演的《化蝶》受到廣大觀眾歡迎。

(By Lunamia 收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