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隨遇而安 順其自然
個人資料
正文

夜女王的詠歎調《我心中充滿了複仇之情》

(2007-06-10 17:26:51) 下一個
世界著名歌劇 《魔笛》 (莫紮特) Die  Zaubrflote (Mozart)

     《魔笛》這是莫紮特臨終前最後一部作品,同時也是他使民間歌唱劇得以提高的一部重要作品。劇本出自共濟會員施坎奈德爾和基塞克之手。1791年初次演出於維也納。

      劇情:埃及王子埃米諾為巨蛇追趕,危急中被夜女王的三個嬪妃所救。夜女王讓王子看自己的女兒帕米娜的像片,使他心中燃起了愛情的火焰,並誑稱帕米娜被伊西斯神廟大祭司薩拉斯特羅拐走,答應隻要王子救出帕米娜,就把女兒嫁給他。埃米諾接受了這一使命,隨身攜帶夜女王所贈魔笛一支,另有快樂的捕鳥人巴巴基諾手執串鈴從旁相助。

      他們在象征光明的薩拉斯特羅的幫助下,經受了種種考驗和曲折,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埃米諾和帕米娜幸福地結合,巴巴基諾也找到了自己稱心如意的情人巴巴基娜,而代表黑暗和邪惡勢力的夜女王和摩爾人終於被趕走。

      《魔笛》具有大歌劇的莊嚴和喜歌劇的明快的雙重特點。它的音樂把神秘、聖潔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歡快的世俗色彩和諧而奇妙地結合了起米。大祭司薩拉斯特羅的詠歎調《在這神聖的廟堂裏》,以男低音寬廣的慢板唱出莊嚴肅穆的主題,明朗的大調色彩和音調所呈現的內在力度,顯示出光明力量的神聖和不可戰勝。

      第二幕夜女王的詠歎調《我心中充滿了複仇之情》,突破了劇詞所規定的單純恐怖的描寫,寬廣跌宕的音調和順暢靈活的旋律進行,戲劇化地豐富了詠歎調的情感內涵,是難度很大的花腔女高音的著名唱段。同一幕的二重唱《巴巴基諾,巴巴基娜》,旋律爽朗跳躍,節奏明快輕捷,加上生動活潑的舞台表演,充滿樂觀和幽默的氣質,與宗教的莊嚴肅穆相比,這段詠歎調洋溢著世俗的溫暖和熱情。

       魔笛(Die ZauberFlote)是莫紮特三部最傑出歌劇中的一部,這部歌劇取材於詩人維蘭德(C.M.Wieland,1733-1813)的童話集《金尼斯坦》(Dschinnistan,1786-1789)中一篇名為璐璐的魔笛(LuLu,Oder die Zauberflote)的童話,1780年後由席卡內德改編成歌劇腳本。

    作品背景

    用德語演唱的《魔笛》是在莫紮特生命中的最後一年寫作的。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鬱不得誌的作曲家當時的精神處於極度絕望的境況。雖然如此,但莫紮特的創作熱情仍很高,所以當維多劇院(Theater aufder Wiedeo )的經理席卡內德提出請他為一部德語歌劇譜曲時,他很快同意了。為了方便莫紮特專心創作,席卡內德將作曲家任性的妻子送到外地療養,並在劇院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魔笛之家)給莫紮特住。

    1791年7月,莫紮特譜曲到一半的時候接到命令赴布拉格,在雷奧勃爾特二世加冕禮的慶典上指揮他的另一部歌劇狄托的仁慈,同時,他又接受了一個神秘的黑衣使者的委托,寫一部《安魂曲》。回到維也納後至9月,莫紮特終於完成了《魔笛》全劇的譜曲,在僅僅排練了兩日後9月30日,於維也納郊外的維多劇院首演,由莫紮特親自指揮。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劇,莫紮特在其中放入了許多歌劇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紀以前德、奧、意、法、捷等國家所特有的各種音樂形式和戲劇表現手法,使其音樂語言更為豐富。可以說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劇,在當時維也納通俗戲劇的構架上很好的統一了意大利歌劇與德國民謠的風格,既帶有正劇的嚴謹又包含著喜劇的靈活。

      歌劇的序曲以奏鳴曲的形式從統一全劇的降E開始,精美的弦樂聲華麗而且流暢。如泉水源源湧出,象征著光明和美好的生活。塔米諾這一角色屬抒情男高音,他在劇中的兩首詠歎調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on及Wie Stark Ist Nicht Dein Zauberton旋律極其優美,很好的描畫出這個抒情式的人物細致豐富的內心。帕米娜這個角色外柔內剛,莫紮特為她寫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與帕帕傑諾的兩重唱《那些感受到愛情的男人》最為經典,柔美的旋律充分體現出莫紮特的天才之處。

      捕鳥人是劇中帶有喜劇因素的一個亮點,在第一幕中的《我是一個快樂捕鳥人》(Der Vogelfanger bin ich ja)以民謠為基調,生動靈活、輕鬆的刻畫出其快樂的天性。夜後的詠歎調是按標準的意大利正歌劇風格寫的,其在第一幕中的O Zittre Nicht,Mein Lieber Sohn!這首詠歎調分為三個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節製的變化;而第二幕中的《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極為華麗的花腔詠歎調,可以說是花腔詠歎調史上數一數二的名曲。

      作為這部歌劇中的靈魂人物,夜後這個角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整體藝術水準,其由善到惡,轉變的背後要求極微妙的分辨,莫紮特以最難的華彩樂段來刻劃她的本質,超越人聲的華彩本身也賦予了她狂暴的心情以諷刺的色彩,在非常高的音域(高音F),以快速的唱法,混合了樂聲的重複音、斷音和長笛的相競賽。


      整部歌劇透著莊嚴、肅穆的氣氛,據說本劇的創作動機與共濟會有關,莫紮特本人及大部分劇院成員都是這個組織的成員。1970年,莫紮特的保護人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逝世後,瑪利亞女王的政府禁止並且鎮壓共濟會的活動,固這部歌劇以童話的形式加以掩蓋,象征性的揭露了當時的社會形態。

      魔笛(Die ZauberFlote)是莫紮特三部最傑出歌劇中的一部,這部歌劇取材於詩人維蘭德(C.M.Wieland,1733-1813)的童話集《金尼斯坦》(Dschinnistan,1786-1789)中一篇名為璐璐的魔笛(LuLu,Oder die Zauberflote)的童話,1780年後由席卡內德改編成歌劇腳本。
 

莫紮特的歌劇“魔笛”選段:夜女王的詠歎調(視頻)

 

Mozart - Sumi Jo - Der holle rache - Queen of night


Sumi Jo - Mozart - Die Zauberflote - Der Holle Rache Kocht
=

Dessay performs "Der Hölle Rache" from "Die Zauberflöte"
Natalie Dessay performs "Der Hölle Rache" from Mozart's "Die Zauberflöte." Paris 2001.


Diana Damrau as Queen of the Night II
Der Hölle Rache. Charming and sophisticated performance of The Magic Flute at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lead by Colin Davis, directed by David McVicar. Scene from the second act, Dorothea Röschmann as Pamina is participating.


GRUBEROVA Queen of the Night Magic Flute Mozart
Edita Gruberova sings the vengeance aria "Der Hölle Rache" from Mozart's Die Zauberflöte. This is a performance from Vienna in 1981. That costume! (more)


Anna Skibinsky:Die Zauberflöte K620"Der Hölle Rache..."
Anna Skibinsky as "Queen of the night"


Sertab Erener - Queen Of The Night -- Modern Style


Elena Mosuc Queen of the Night Aria
From the FIFA World Player Gala on December 18th at the Zurich Opera


Julia Kogan: "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Coloratura soprano Julia Kogan performs "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as die Königin der Nacht (The Queen of the Night) in Mozart's "Die Zauberflöte" (The Magic Flute). Performance filmed at Musikfestival Steyr (Austria) in August of 2005. Visit http://www.juliakogan.com for more info about Julia, including upcoming engagements


Luciana Serra - 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From "Die Zauberflöte" (Mozart). Luciana Serra as the Königin Der Nacht, Act 2.


Birgit Nordin performs "Der Hölle Rache"
Birgit Nordin performs "Der Hölle Rache [Queen of the Night" from Ingmar Bergman's interpretation of "Die Zauberflöte [The Magic Flute]" called "Trollflöjten."


Ewa Malas-Godlewska performs "Der Hölle Rache"
Ewa Malas-Godlewska performs "Der Hölle Rache" from Mozart's "Die Zauberflöte" at the Théatre de l'Empire in France


Der Hölle Babooshka
Combining two things I love (Kate Bush & opera), and two artists whom I admire greatly (Kate Bush & soprano Natalie Dessay). G-d will surely give me leprosy for this... Kudos to Mozart too, obviously.


十歲男孩演唱花腔女高音夜女王的詠歎調(視頻)

Ten Years Old Boy Sings Mozart's "Queen of the Night" Aria (視頻) - Opera Kid
Boy Soprano Sings "Queen of the Night" Aria


An unidentified German-speaking boy soprano sings the Queen of the Night's Vengeance Aria (Der Hoelle Rache) from "The Magic Flute" (Die Zauberfloete) by Mozart.


這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男孩子演唱的一段頗具難度的花腔女高音的歌劇詠歎調,選自莫紮特歌劇"Magic Flute" <魔笛>選段( Queen Of The Night)夜女王的詠歎調,  男孩的音質純淨之極,盡管他在不少地方音準不好,但是花腔那些華彩高音部分,技巧的確令人驚異,  這對於一個如此幼小的孩子能把這麽大段詠歎調唱下來,實屬不易。據說,這個男孩的母語是德語,至於他的國籍,家庭背景,是否受媽媽的影響與熏陶,是否有專業聲樂老師輔導,都不得以知。這個視頻CLIP是時下穀歌(google) Best of video of the year. 但願這個天才男孩能從此接受更好的聲樂係統訓練,也可能將來他可以成為不錯的抒情男高音(countertenor voice ).

誰說歌劇是走向滅亡的藝術?從這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希望。我的老師也告訴我, 她現在的最小的聲樂學生是位年僅八歲半的小女孩兒 -- 一個天生的女高音,有罕見的純淨的嗓音,靈敏的耳朵而且還非常富有表現力,就像帕瓦羅蒂小時候一樣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