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文史

介紹雲南文史,講述自己的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楚雄茶花甲雲南

(2009-07-01 01:24:59) 下一個

小小的邊城楚雄,曾迎接過罷了一類的朋友,至今被鹿城文人公認為佳話。鹿城以其特有的人文,使罷了等人將於世界茶花會在鹿城召開之際再度赴楚,這自然是鹿城的光榮。為了使與罷了同來的朋友們了解鹿城,我已在本人的博客裏放進了若幹有關鹿城的文章。今天是新的一月的開始,再放一篇關於茶花的文章,貢獻給將要來鹿城的朋友們。
邊城秀才



楚雄茶花甲雲南


201226日元宵節之際,第21屆世界茶花大會將在雲南省楚雄市鹿城舉行,為此,楚雄州市官員,以及楚雄茶花協會的會員,楚雄市有關行業的人們,乃至楚雄百姓,早已忙碌開來,開展各方麵的準備工作,而我一個土生土長的楚雄布衣,也深為觸動,既觸動而有所思,所思結果,成此一文。

據文獻可知,長江流域是茶花的原生地,隋唐之際漸播海內,別名海石榴,詩人詠歌不絕。大詩人李白謂之:“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茶花之珍之美,此似為絕唱。公元七世紀,茶花東漸日本。十八世紀,始傳歐美。由此可見,世界茶花大會在中國雲南楚雄舉行,是一次認真的茶花尋根活動。然而,尋根尋到楚雄,這於楚雄之外的人們而言,可能心存疑問。這個疑問,不妨讓我試為解答。

先說“雲南茶花甲天下”。

就我所知,“雲南茶花甲天下”之說,最早見於明代。萬曆年間,雲南晉寧縣一個叫唐泰的,出家為僧,俗號大來,法名普荷,因有詩句曰“萬裏江山一擔挑”,故而人稱擔當和尚。擔當善詩書畫,其賦茶花詩最著名者曰:

冷豔爭春喜燦然,山茶按譜甲於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據考證,此詩所詠,是楚雄紫溪山一株元代茶花,樹高數丈,花開紅白兩色,是以詩人以“吞火”、“殘雪”作比。

擔當祖籍浙江嚴州,明初徒滇,他說“山茶按譜甲於滇”,暗含之意,是滇山茶勝於浙山茶,而為天下之最。

擔當這裏,是以一句話評價滇山茶,而與擔當大體同時一位叫鄧渼的人,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品鑒茶花,頗具功力,著有《茶花百韻》長詩,又總結出雲南茶花的十大特點,稱為“滇茶十德”:

一、豔而不妖;二、樹之壽經二三百年猶如新植;三、枝幹高竦,有四五丈者;四、膚紋蒼潤,若古雲氣罇罍;五、枝條黝糾,塵尾龍形;六、幡根獸攫,可馮而幾,可藉而枕;七、豐葉森沈叢茂;八、性耐霜雪,四序常青;九、次第開放,近月方謝,每朵可曆旬餘;十、入瓶中養之,十餘日不變,半含者能自開。

鄧渼這個評價,把雲南山茶的妙處,幾乎說了個片甲不留,而他曾任過浙江浦江縣令,對於浙江的茶花,應當見過,他的腦海裏,應當把浙江茶花與雲南茶花作過比較,最終認為滇茶有此十德,其中“雲南茶花甲天下”之意,呼之欲出。

清朝光緒年二十九年,雲南石屏縣袁嘉穀參加朝廷舉行的經濟特科考試,高中第一名,按科舉時代的貫例,稱狀元。數年之後,任浙江提學使,旋即兼布政使,在此期間,他曾到過杭州,縣令請他賞茶花。這件事,袁嘉穀在《滇繹》中記述道:“浙中茶花以上天竺為最,花開之時,錢唐令迎餘賞之。餘以為雖不逾滇茶,亦必不相遠,乃下輿一觀,花僅二三寸,不若滇有大尺許者,哂之。”

從以上三例可見,“雲南茶花甲天下”之語,實是古人的總評,世無疑者。

次說“楚雄茶花甲雲南”。

這句話,是本文的主題,也是世人的疑問,說來話長。

說到雲南茶花,向以宜良、大理、麗江、昆明為最,其中大理茶花,因有史籍記載,故而更是譽滿天下。

就我所見,明代玉笛山人所著《淮城夜語》中,有篇《花匠楊和泰》,記載元代初年大理茶花的盛況。楊和泰以人工品種,嫁接於蒼山、無量山、野人山的野山茶,經五代培育,得複瓣山茶一百一十五種,其中有“大富貴”,花徑八寸,三十六瓣,十八蕊;“鬆球花”又叫“粉麵佳人”,花有九層,每層九瓣;“子孫茶”每苗五蕾,花金紅,中心花徑五寸,邊四花約二寸,每枝五花,同時綻放;“金邊山茶”,花紅似玫瑰,花瓣金邊;“胭脂白麵郎君”,心九瓣紅似胭脂,外九瓣白如玉,花徑六寸;“鴛鴦茶”,每枝開花兩朵,一紅一白。由於楊和泰以畢生精力用於移花接木,遂使大理山茶冠天下。到了元代末葉的至正年間,大理山茶的品種仍有一百一十四種。

歲月流逝,茶花盛地東移,到了民國期間,滇池周邊的茶花不僅冠於全省,而且冠於全國。袁嘉穀在《滇繹》中說:“滇池茶花為全國冠,推名省花,人無異詞。”

楚雄山茶聞名於雲南,繼而聞名於海內外,那是近年來的事。當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隻覺得山茶是一種又多又普通的花。每當春節來臨,就有周邊鄉村的農民,用背籮背著山茶花到鹿城來,一束束地買,那多半是野山茶,價格極便宜。城裏人把它買到家中,插進花瓶,隻要不忘了加水,那骨朵就能相繼綻放,直到正月末。在階級鬥爭十分尖銳的時代,那些來自山野的茶花一度給鹿城人帶來些許的春意。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楊朔的《茶花賦》問世,世人總算能從書本上,透過茶花而領略一點春色;國內許多年青人,正是通過這篇文章,才知道雲南茶花的名氣。

然而,不要說青年們不知道,就是楊朔又何曾知道,他津津樂道的昆明華亭寺的茶花,比起楚雄紫溪山的茶花,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當然不能怪楊朔,因為他不知道紫溪山,也不是茶花專家,他隻不過借昆明茶花的顏色,以文字搬演之妙,為那個時代唱一曲頌歌罷了。

紫溪山早在宋代後大理國時期,就有致仕的大理國相國、威楚府演習(大府最高行政長官稱演習)高量成到此開發。他“興修白馬,喜建伽藍”,那規模到了“眾山蘭若,無不周備”的程度。據今人調研後認為,高量成當年在紫溪山今杜鵑園植有茶花數株,其中一株至今尚存,那是以大理茶花的枝條,嫁接於紫溪山的野山茶而成,今人稱“相國茶”,樹齡八百餘年,主幹枯折後,三百多年前,又從基幹部萌發出新枝,如今高達四米,枝繁葉茂,花開百朵。

紫溪山東林寺那株元代茶花,樹齡六百七十餘年。據說是東林寺普通禪師以白茶花嫁接於原生紅花滇山茶而成,所以一樹兩色花,先開“紫溪茶”,如火如荼,繼開“童子麵”,如霰如雪。前麵所引擔當和尚的詩句,讚的就是此樹此花,謂為滇南茶花之冠。而我作為一個鄉人,曾有句讚道:“白如素練紅如血,枝似虯龍幹似鐵。威楚凝此英雄氣,敢向四海共風烈。”與此相似的意思,從世界茶花協會主席、澳大利亞人弗利澤嘴裏說出,則曰:“這株茶花,把人類栽培茶花的曆史提前了。”

到了明代,紫溪山寺宇相望,梵音繚繞,僧尼廣植茶花,遂致冬春之季,山色如霞,於是詩人詠歌不絕。其中一位,江蘇武進人楊蘇,任楚雄府定邊縣(今大理州南澗縣)知縣,遊紫溪山,賦詩一首,題目就直接稱“紫溪山茶花”。他詠道:“爭識薇溪春樹好,奇葩異彩超凡材。”這是從整體盛讚紫溪山茶花。接著說:“奇葩異彩從無匹,高髻淩空朵盈尺。寶樹移種漫相誇,鬥大朱英擅第一。慶雲爛漫迷朝霞,贏卻春前百萬花。繡被錦帷天半疊,直愁青帝窮精華。”我們從“朵盈尺”、“鬥大朱英”等字句,可以看出紫溪茶花之大,而從“爛漫迷朝霞”、“繡被錦帷”等又可看出花色之美豔。詩人最後說:“寄語山僧須護惜,滇南無此最高枝。”此所謂“滇南”,指整個雲南省。在楊蘇眼裏,雲南省的所有茶花,無有能與此茶媲美者。

清朝鹹豐以還,兵連禍接,寺倒僧散,漫山的茶花,“養在深閨無人識”。當然,這所謂“無人識”,僅指無外地人識,而紫溪山民,依然與山茶為伴。

改革開放以後,楚雄州市政府重新開發紫溪山。1985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茶花專家赴紫溪山普查茶花資源,發現新品種十個,後於1988年召開“楚雄市茶花品種鑒定會”,為此十個新品種命名。到目前,加原來有名的,共是:“相國茶”、“楚雄茶”、“鹿城春”、“胭脂”、“大瑪瑙”、“澤荷”、“紫焰”、“東林”、“童子麵”、“摩蘭”、“紫溪”、“紫霞”、“楚蝶”、“國楣”、“鬆子鱗”、“色奔”、“靈峰”、“薇溪”、“禪茶”等,皆為楚雄茶花之特有品種。這些品種,已有許多畫冊介紹,形神兼備,比用文字說明更為直觀,所以這裏就不備述了。

據調查,至目前為止,紫溪山共有樹齡百年以上的古茶136株,這自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更要說明的是,紫溪山廣泛生長一種灌木,稱連蕊茶,其花細小而潔白清香,是野生山茶的始祖;此外還有滇山茶、猴子木、毛果山茶、紅茶油茶、怒江山茶連片生長,專家由此認定楚雄紫溪山為雲南茶花的原生地之一。據說世界茶花會之所以能在楚雄召開,僅此一個理由就足夠了。

近年來,在紫溪山建成一千二百畝茶花園,新植楚雄茶花一萬餘株,其中名貴者一千餘株。花開時節,人進此園,萬卉迎接,尤如進入彩霞之鄉。而七八公裏的茶花箐則是原生態森林,其中茶花全是野生,多半是單瓣小朵,但也能看到不少多蕊多瓣的,最多的有九蕊十八瓣。懂行的告訴你,那是自然進化的結果。由此讓人想:紫溪山的“自然”之神,其審美的傾向也與人類相同?或是人類的審美取向,本來就要合乎自然?

毫不誇張地說,紫溪山的茶花讓世人重開眼界,但楚雄茶花不僅限於紫溪山。楚雄廣袤的壩子和山嶺中,還有無數古茶生長,那種景象,不深入到楚雄的鄉野是不能領略的。原來,楚雄一帶在南詔、大理國時代,深受佛教影響,沿至明清,城鄉廣建廟宇,數量之多,舊誌有載,而編誌者亦為之感慨。廟宇內外,往往種植茶花,而土主廟內,必植茶花。後來廟宇雖倒,但有鄉民嗬護,歲月不居,茶花依舊。

近年來,經本地茶花愛好者尋訪,僅在壩子裏,東華鎮的誇麽、蓮華,子午鎮的大鹿宜、小鹿宜、羅隻碑,蒼嶺鎮的馬石鋪、五鬥閣,原富民鎮的水草箐、幹戈頂,鹿城鎮的中本李家村,東瓜鎮的龍河等處,發現古茶27株。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但這些都是百齡以上,並且是重瓣、半重瓣的古茶。在山區,於大過口的九台山、中邑舍的老中邑各發現一株古茶。兩者相加,這個數字是29。若再加上紫溪山的,則為67。換言之,楚雄市境內共有百齡以上古茶67株。

67株古茶是個什麽概念呢?請看1996年雲南省政府批準公布的《雲南省古樹名錄》中,全省僅有古茶111株,那麽,楚雄市這67株就占全省古茶總數的大半。這麽看來,以當今的流行用語,稱楚雄為“茶花之鄉”,也是恰如其分;說“楚雄茶花甲雲南”,也算是允當了吧。

楚雄壩子裏的茶花不少,就是到了禮舍江兩岸的山區,村旁路邊,往往也見古茶村,或單株獨放,或數株竟開。記得五六年前,我和市建委的人員到三街鎮,在上新房村邊的路旁,偶然“發現”幾株古茶,看樹下的基址,應該有過小廟,看樹形,頗經滄桑的模樣。到了小學校,問校長那些茶花有多大樹齡,校長笑說:不知道,隻曉得是老祖宗留下的。

以上所說,是人工培植的茶花,若是說野生山茶,那簡直就是林海花潮。林海花潮,難以細說,就舉個例子:經近年調查,在禮舍江畔中山鎮的黑牛山,有野生雲南山茶三萬餘株,其中百齡以上者七千餘株,皆保持原始狀態,簡直就是個天然茶花園。

這黑牛山與紫溪山,一黑一紫,一西一東,再加上星羅棋布的古茶樹、新茶園,林林總總,把個楚雄山河,妝點成茶花世界。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八日星期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天使的聲音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罷了的回複。一直很懷念在楚雄那些開心的日子!
邊城秀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罷了君成了半個邊城人了,為網友們介紹邊城,也就不謝了。
邊城秀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風中秋葉的評論:
久未與秋葉君交流,曾向罷了君問過你的近況,知一切甚好,很欣慰。祝君詩文多多。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天使的聲音評論:下麵是幾個介紹雲南楚雄火把節的連接,裏麵還有不少照片,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http://city.welcometoyn.com/Chuxiong/chuxiongfolk/20060911/

http://www.aizy.cn/bbs/thread-8588-1-2.html

http://qingfeng484.blog.hexun.com/21786415_d.html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哇,洋洋灑灑一大篇,原來茶花還有這許多說道,真是大開眼界了。謝謝分享!

以前對茶花的了解僅限於小仲馬的《茶花女》,因為書中的女主人每天都要帶一朵茶花。 當然,認識秀才以後有些進步了,不但知道一些茶花的品種,也有幸見識了“歲寒無後凋,亦自當春風”的山茶花,特別是那花朵之大,令人歎為觀止。

與網上網下的朋友們說好,2012年結隊去觀賞在雲南楚雄舉辦的國際茶花節,正巧又是春節時分,聽秀才說,邊城過年的氣氛要比城市濃得多,到時候要去親自去體驗一下。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通過秀才文字,更喜歡雲南茶花了。
雲南茶花甲天下,楚雄茶花甲雲南!
問候秀才!


天使的聲音 回複 悄悄話 去過楚雄網了,隻有廣告,什麽也找不到。
邊城秀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天使的聲音的評論:
你可以上楚雄網,有些照片。

天使的聲音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回複,可以發幾張照片讓我欣賞嗎?
邊城秀才 回複 悄悄話 歡迎到楚雄。據我所知,火把節是雲南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白族、彝族居多,多半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火把節的傳說很多,其來曆有自然節氣說、曆史故事說等等。楚雄是彝族的主要棲息地之一,所以火把節是本是一個傳統的重要節日,漢族和彝族都過這個節。
天使的聲音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你的文章。今年我與我的先生準備到楚雄過火把節,可以介紹一下嗎?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