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文史

介紹雲南文史,講述自己的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花燈滇戲:民間自娛的重要方式

(2009-01-12 03:00:53) 下一個

 

花燈滇戲:民間自娛的重要方式

對於雲貴川的人來說,“花燈”為何物,不用解釋,但對於此三省之外的人們,則有簡單介紹的必要:花燈是漢族民間歌舞,又叫跳燈、耍燈、燈戲,產生並流傳於雲貴川,各地跳法不同,通常是舞者提燈執扇,載歌載舞,也有表現故事情節的小戲。

楚雄花燈起於何時,沒人能說清楚,通常認為洪武十五年楚雄“歸附”明軍以後,江南漢人大量進入楚雄壩區,有軍屯、民屯和商屯,這些屯民需要自娛,因而把江南的小歌舞,不時作些小演唱,唱來唱去,吸納了些當地文化,形成花燈的雛形,到了清朝嘉慶至道光年間(1796~1821年)形成歌舞小戲。道光十八年(1818年)以後,正式命名為花燈,並先後出現了花燈演唱社班,比如鹿城東郊耳東屯的洪州燈社、鹿城東南郊荷茶村的太平燈社、新街的永樂燈社、者納屯的五皇燈社、北郊夏家衝和張旗屯的太平燈社。

從道光年間至鹹豐四年(1854年),楚雄花燈演唱熱鬧,逐步成熟,擁有一批固定的上演劇目,比如《耍刀棒》、《比猴印》、《舞獅》、《跳麒麟》、《走小紅馬》等,這是些用以招徠觀眾的舞蹈(俗稱“團場”)。而後演出的劇目有莫苴舊村的《漁家樂》,新街的《滾燈》、《鄉城親家母》、《包姑爺回門》、《三討親》、《拐幹妹》、《補缸》、《劉二姐趕會》等等。

鹹同兵燹,各燈社多半被洗劫,藝人死傷,花燈演唱一度沉寂。同治元年(1862年),新鹿城竣工,三街六市的居民為祈求家門清吉、人口平安,就到農村請來花燈班社演唱,人稱“請唱燈”,此為花燈進鹿城之始。

清末民初,楚雄花燈演唱較以前更為活躍,社班星羅棋布,幾乎村村有演唱。民國四年(1915年),鹿城始成立太平燈社,由東門街、羅家屯、袁家壩、小姑營等村的花燈愛好者組成,到民國十六年(1927年)十月改建為“春樂社”。

鹹豐三年(1853年),洞經音樂傳入楚雄,此後,洞經社遍布城鄉。同治十年(1871年)滇劇傳入楚雄,在鹿城、子午街、新街圍鼓清唱。在此期間,鹿城民眾組建“共樂社”,首任社長謝常興,邑紳張楷出資置辦行頭,在城內和西山演出滇劇。光緒十三年(1887年),邑紳謝墀出資修建西靈宮兩廂房、戲台、大門,此後逢年過節,共樂社戲班就在西靈宮演出滇劇。民國20年(1931年),共樂社在東嶽廟演出連台本大戲《香山寶鑒》,標誌該社的演員陣容、編導水平、服裝道具已初具規模。

滇劇圍鼓清唱和洞經音曲牌的彈奏、吟唱,為花燈所借鑒吸收,使花燈的藝術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隨著玉溪商人和手工業者進入楚雄城鄉,玉溪花燈也傳入楚雄,促進楚雄花燈演唱技藝的提高。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在大西門城鼓樓開辦的“民辦茶園”,就是玉溪藝人李潤生等與楚雄藝人彩排滇劇、演唱花燈的場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楚雄專署、楚雄縣教育科的支持下,把鹿城共樂社、春樂社的業餘花燈、滇劇藝人組成“楚雄民間藝人聯誼會”。聯誼會創作、演出宣傳抗美援朝話劇《活捉杜魯門》。與此同時,以學生、社會青年、街道居民為主體,並有民間藝人參加,組成太平街花燈社、米市街花燈社、中大街花燈社、學橋街花燈社,為擁軍優屬、取締一貫道、禁鴉片煙等運動作宣傳演出。

另一方麵,農村的花燈演出同樣熱鬧。據1953年統計,全縣共有花燈社班37個,演唱場所由廟宇、禮堂而進入場院、街頭和民戶庭院。

19533月,繼參加“雲南省首次民族民間歌舞匯演”之後,聯誼會吸收學生、社會青年,擴大為“楚雄業餘劇團”,64人,算是楚雄第一個“有組織、有領導、有排練計劃、有較為固定的演出活動”的劇團。

19561月,根據地委指示,以業餘劇團為基礎,從大姚、姚安、南華三縣選拔男女演員39人,成立“楚雄專區劇團(花燈隊)”此為楚雄專區第一個專業劇團。至此,楚雄的花燈、滇劇正式由民間自娛的方式走入官方領導的局麵,包括19589月成立的縣文工團。直到197610月,城鄉業餘演唱活動才開始活躍。如以縣鞋帽廠職工為骨幹自由組合而成的業餘花燈組,米市街、北門街居民組成的滇劇圍鼓清唱組等,自發集結演出,而農村的演出亦極活躍。在此情況下,縣文化科、文化館根據上級指示,於19839月成立“楚雄業餘劇團”,文化館派員任團長,下設花燈、滇劇兩個隊。

就以上敘述可以看出,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楚雄花燈、滇劇的民間自娛性日漸減弱,而讓位於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的領導,其演出的目的和內容主要是配合黨和政府各時期的工作方針和任務,對群眾進行教育。改革開放以後,主要用於宏揚地方民族文化、歌頌時代精神等等,這些目標當然主要是依靠專業劇團而達成。但是近十來年,隨著楚雄社會的老齡化,隨著離退休人員的增加,隨著菜農及鹿城周邊農民的“農轉非”,鹿城每天都有大批休閑人員活動在公園、街頭,這些人需要自己熟悉的文藝方式來自娛自樂,於是簡單而有趣的花燈和滇劇清唱就成為他們的首選。他們的演出和圍觀、遊觀的群眾,與鹿城的水域、花草樹木構成一道道風景線,給人一種太平盛世的感覺。

共樂社、洞經會也恢複活動了,他們的成員大多數是老鹿城人,有的父子兩代皆在其中,演出的地點多半在西山的梨園和西靈宮。共樂社演滇劇,提前張貼告示,前往聽戲者盡是鹿城居民,離退休幹部夾雜其間,大家一律平等。演員投入,聽者安祥,不像大城市的票友那樣大叫大喊,給人一種古風尤存的感覺。洞經會演奏洞經音樂,演員穿長衫,表情閑雅,韻律古樸,讓人聽了,頓生思古幽情。他們甚至為汶川大地震的死難者舉行法會,念經、磕頭、沐手焚香焚帛,每一進程之間都奏樂,用以超度亡靈,從早到晚,不見疲色,讓人體會到鹿城人的悲憫之心,令人動容。

邊城秀才08年11月於鹿城東山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風中秋葉 回複 悄悄話 讀來長見識。問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