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楚雄市文聯擬編寫出版《威楚古鎮》一書,其中鹿城篇由我執筆,於是寫下十數篇小文章,此摘其一二,與文學城內罷了君等關心鹿城者共樂。
——邊城秀才
山毛野菜與風味小吃:
鹿城四周,青山連綿,森林與田疇相錯,因而山毛野菜俯拾即是,那品種少說也有幾十樣,一年四季變換著內容供應鹿城居民,滿足他們的口福。
春天一到,山巒上生長最多的是棠梨花和刺白花。從前是農家婦女采摘回家,先用漲水汆,然而到鹿城出售。近年來是離退體人員到近城的山間邊采摘邊遊春,又飽眼福又飽口福,一舉兩得。刺白花是小灌木,專揀羊肝石土壤生長,在哀牢山那些土壤肥沃森林茂密的地方反而不見。老人說,刺白花是楚雄一絕,民國或更早時期,東北商人到來,用人參換幹刺白花,帶回家鄉出售。這東西味略苦,清熱明目,春季吃,可以預防流行病。
香椿樹是小喬木,早春抽芽,紫絳色,長到五六寸,農家就摘下來捆成把到鹿城出售。一氽,顏色變青,也熟了,切細拌涼菜吃,味極香。到了秋季,椿樹結果,叫椿籽,曬幹後,打開殼,裏麵有幾片籽,像豆娘翅一樣,衝成麵存放在瓶裏。要吃時,把椿籽粉抖一小勺在碗裏,衝進一點漲水,立刻蓋住,不讓它跑氣,過一會兒倒出來,或拌涼雞肝肚,或放進煮好的麵條裏,其香無比。這椿籽的吃法,除鹿城外,即使雲南各地也不多見。
春季的山毛野菜,鹿城人愛吃的還有蕨菜、皂角芽、蕺菜、仄耳根,近年引進板蘭根。仄耳根是草本植物,學名魚薰草,味道濃烈,根葉皆可食,或涼拌,或炒吃,而涼拌可治熱毒。仄耳根生長在水泉邊、田埂上,近一二十年來大量使用農藥,野生的少了,於是人工培植,潑水,施化肥,所以葉子少,味道淡,療效差,遠不及野生的好。
夏秋兩季,鹿城市場上,野生食用菌極多,鹿城人分為雞堫(讀音宗)、菌子兩大類。
據舊誌所載,雞堫是楚雄最傳統的食品之一。它是一種特別的菌類,必須由白蟻把它的苞子搬運進窩,等到夏季打雷下雨才從窩裏上長,最後冒出地麵。這種白蟻窩,當地人叫“雞堫飯”或“雞堫窩”。據科技書籍講,雞堫隻生長在北緯若幹度之間,此外地方不生長,見過的人自然少之又還。楚雄山野的雞堫比較多,按形狀稱呼,杆粗的叫蠻腳雞;按時序稱,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前後生長的叫火把雞;一窩隻生長一朵的叫獨雞堫,特別大;細碎生長的叫雞堫花,等等。烹飪雞堫,可炒可油炸。用菜油炸的叫雞堫油,其中加入幹辣椒,或再加花椒,可單獨吃,也可放在麵條裏吃,其味極香。雞堫上市後,鹿城老居民幾乎家家都要炸一些,貯在瓶罐裏,備後日之用或贈送親友。一些食品加工廠也製作雞堫油,作為楚雄土特產銷往外地。
菌子種類繁多,舉凡香蕈、梨窩、牛肝菌、青頭菌、奶漿菌、皮條菌、刷把菌、喇叭菌、馬牙菌、九月黃、老勃皮、虎掌菌、鬆蕈、白生……其中馬牙菌最為特殊,因為常生長在幹鬆毛下,所以又叫鬆毛菌;因為天然形狀像幹巴,所以昆明人叫幹巴菌;因為食用前撕成條狀,所以楚雄人叫馬牙菌。雖然像馬牙,但顏色青黑,似乎有毒,其實香味濃烈。有人把馬牙菌幹絲放一點進煙絲裏卷成紙煙,抽起來,滿房子異香撲鼻。
鬆蕈又叫山雞堫、箐雞堫、倮倮雞堫,楚雄人從前看不上眼,很少吃,但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因為日本人特別珍視這東西,叫它做鬆茸,據說曆史上是給天皇的供品,是日本的傳統美食,近年又有日本專家說可以防癌,所以日本人來大量收購,於是身價百倍,楚雄州供銷社專門成立鬆茸公司,大量收購,然後出口日本市場,頗賺外匯。聽說可以防癌,所以楚雄人也珍視鬆蕈了,但由於價格昂貴,所以多半用以泡酒吃,據說有滋陰壯陽的功效。
以上這些山毛野菜的好處,細說起來,要寫一本書,但這裏不講了,下麵講一講鹿城的傳統小吃。
要講“傳統”,必須翻閱舊籍,但舊誌無載,隻好仍然把邑人張毓吉先生的回憶文章請出來,讓我們看一看民國期間的情況。
回憶少年時,鹿城小鎮,人口雖不多,但各種風味小吃,各具特點。我想,就是美食家,也會垂涎三尺的。
清晨雞鳴之聲,摻和著那滿街叫賣的太平糕聲音,奏起一支美妙的晨曲。想著那一塊塊細米麵蒸的熱氣騰騰的太平糕,由不得你不快點起床。府門前的稀豆粉、豆花粑粑十分爽口,陳燒臘的春卷是小米粉麵的皮,紅白蘿卜絲加點鹵水,可口之至。米市街趙家的雞蛋麵,觀音閣餘大媽的涼米線,汁水又好,那點椿籽芥末水,其味無窮。座位滿了,許多人站在街上也願吃。觀音閣小湯家的小鍋鹵餌塊,加新鮮豌豆尖;府門前施國瑜的蕎涼粉,一碗蕎涼粉,一碗蕎涼粉皮,二兩小酒,不亦快哉;宋玉書家的蕎包子,各色人等都喜歡;大西門外蘇孃孃的油炸粉,配上徐小三家的小酒館,大人先生,販夫走卒,無不稱為小酌妙品。丁家的蒸肉蒸羊,觀音閣徐家的煙熏肉,買回家去,佐飯下酒,味美價廉。假日有閑,二三學友到月城裏王大刀的小館子裏小酌,服務周到,食品又美。他家的涼白肉,刀工特好,其薄如紙,糖醋排骨,連骨頭都是酥的。品著二兩小酒,看著牆上貼的那一張街頭文學家的橫幅:“朝出耕,暮入讀;琴三弄,酒一壺。也非道來也非儒,也非神仙也非佛。”真有點葛天氏之民也的味道。
上麵所說民國期間鹿城的風味小吃,延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仍有太平糕、稀豆粉、粑粑、豌豆涼粉、米涼粉、餌塊等,此外還有發糕、油條、豆漿、小鍋米線等。在那個食物匱乏的時代,這些美食為鹿城人帶來極大的樂趣。
改革開放以來,鹿城市場繁榮,食館林立,以上傳統食品仍然因其味美價賺而受到鹿城居民青睞。一早一晚,這些傳統食品的小店食客不斷,小店東和夥計們忙得不亦樂乎。這些小店的繁忙,點綴著鹿城的繁榮,也表示鹿城傳統食品難以動搖的地位。
鹿城人鍾愛的食品
難怪罷了常往鹿城跑,原來是對山毛野菜的饞涎欲滴,哈哈。
下次俺也跟他後麵跑。
還有蕎涼粉!
山城的好處,隻有生長在那裏的人才真正知道。就像我當年初到上海,住在上海知青家裏。見他們一家子人擠在窄小的空間裏,也很難理解上海人為什麽都不願意離開那裏~~~這幾天看電視劇‘天道’,裏麵老說文化屬性。雖然不懂,想想大概就是屬性使然吧:))
那些地名/餐館名配上那些確躍然紙上的美食,真是意境啊,一定找機會去鹿城!
Thank you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