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文史

介紹雲南文史,講述自己的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曆代名人到雲南之一:張若取笮及南中

(2008-04-09 02:09:58) 下一個
張若取笮及南中 雲南自古為巴、蜀附庸,而巴、蜀地區早在商、周時期就已著名。 《尚書·牧誓》說武王伐紂時,西南地區有“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參戰。《華陽國誌·蜀誌》說:“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至戰國初年,諸侯割據稱雄,蜀自稱帝,巴亦稱王,與秦、楚抗衡。杜宇稱帝,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園苑。杜宇後三世之保子帝時,攻青衣,雄長僚、僰。汶山即今之茂汶,古時所謂冉、駹之地;南中則是邛、笮、昆、滇諸地;青衣是青衣羌;僚為夜郎;僰為西僰。這些地區就是漢代所稱的“巴蜀西南外蠻夷。”都是巴蜀附庸之邦。 秦國崛起,羨巴蜀富庶,遂出兵以伐。據《華陽國誌·蜀誌》載:“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秋,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從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敗績……冬十月,蜀平。”同書又載:“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為相。置巴、蜀郡,以張若為蜀守。” “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儀與若城成都,周回十二裏,高七丈。郫城,周回七裏,高六丈。臨邛城,周回六裏,高五丈。造作下倉,上皆有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疑蜀侯綰反,王複誅之。但置蜀守。張若因取笮及江南地。”《史記·秦本紀》載: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蜀守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 據史籍所載,從祖國內地到雲南有名有姓之第一人,是張若。而有關張若的情況,僅見於上。但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秦滅蜀國後,以張若為蜀郡守。張若守蜀至少有39年,並與張儀一道築成都、郫、臨邛三城;在蜀侯綰反叛之後,秦朝廷於蜀郡僅置守,張若乃從實質到形式上成為蜀郡首長。在此情況下,張若進一步取笮及江南地。 所謂“笮”,《華陽國誌·南中誌》越嶲郡定笮縣條說:“笮,夷也。”而方國瑜《雲南郡縣兩千年》說“笮都在今四川雅安地區。”所謂“江南”,指岷江以南。方國瑜《雲南郡縣兩千年》說:“江即岷江。”又說:“秦兵取蜀後就致力於對岷江以南,即南中地區的西南諸部的招徠與略定。所以《太平環宇記》說:‘秦惠王破滇池,此地始通。’”⑴張若取南中的具體過程,以及以後對南中的治理,未見詳細載籍,但秦朝在古雲南“置吏”的說法,卻累見於史籍。 張若取南中,今雲南東北部自此進入祖國版圖,其意義甚為重大而不可忽視。 注釋:⑴按《華陽國誌·蜀誌》載,張若取笮及江南地在公元前285年,而此年為秦昭王二十二年。《太平環宇記》所說:“秦惠王破滇池”恐年代誤記,而方國瑜引此文時未查對年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