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雁叫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願做長空雁叫,讓世界聽見我的聲音。
正文

淺談國共兩黨抗戰期間的表現

(2009-09-06 19:43:39) 下一個

今天看到一篇好文,擺事實、講道理,立場中立。由於轉載頗多,原作者已無從追蹤了。網友中真是藏龍臥虎啊!

原文:

淺談國共兩黨抗戰期間的表現

        1937 年,中日全麵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在曆經10年的血戰之後,開始了北伐戰爭蜜月後的第二個合作時期,紅軍換上了自己的老對手的服裝,開赴山西抗日前線,配合中央軍和晉軍進行了忻口戰役。這是國共在抗戰期間唯一的一次攜手聯合作戰,此後彭德懷的“百團大戰”是在戰略層麵上對於國軍的遙相呼應,是一次完全獨立的作戰行動。

  戰役期間,八路軍以狡 詐的戰術技巧和勇猛的戰鬥決心,分別在日軍的側背實施了經典的山地伏擊戰“平型關”和特種部隊夜襲戰“陽明堡”,有力配合了國軍的正麵戰役。

  對於“平型關”戰鬥的戰果爭議較大,殲敵數目從二百人到千餘人不等。我個人采信殲敵近千人的結論,依據上有兩點:一是毛澤東事後的反應,在最初給林彪的電報中,毛曾經很興奮地詢問能否再搞幾次這樣的行動,調動一下全國抗戰的決心。如果僅僅殲敵兩三百人,老毛當不至於興奮如此。二是時任主攻旅旅長李天佑等人的回憶錄,事後皆言因為日軍抵抗激烈,八路軍傷亡較大。在如此有利地形上實施的伏擊戰,攻守雙方的傷亡比率大致應該是持平,要知道,此時的八路軍都是萬裏長征篩選出來的種子選手,其軍事素養和戰鬥精神都是中國軍隊中的一流水準,如果僅僅傷亡兩三百人,李天佑等人不會如此痛心。

  另外,大概是出於宣傳的需要,“平型關”的公關工作要比“陽明堡”做的好,國共兩黨一致猛吹海螺,最高的殲敵數字曾經達到萬餘,繳獲品中甚至出現了戰車!嘿嘿,在中國特色上,國共確實是不逞相讓,各有千秋。其實,以今天的眼光,“陽明堡”的成果遠遠大於“平型關”,二十架作戰飛機的毀傷,對於國軍的正麵戰場的支援要遠遠大於殲敵近千人的行動。

  那時候,國軍的正麵抵抗一敗再敗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軍隊的素質太低,在最精銳的中央嫡係德械師在上海戰區消耗殆盡之後,國軍的水準基本上跌到了近代化軍隊的程度,大部分時候不得不采用死板的點線作戰,依靠陣地戰死打硬拚。至今仍然有不少人指責國軍在抗戰中的表現過於拙劣,為什麽不采用機動防禦戰甚至運動戰去作戰。嘿嘿,指望一個大部分的士兵都是抓來的農民,既缺乏訓練,又裝備不足的軍隊去打運動戰,半路上大概就跑得七零八落了,因此,國軍不得不在陣地戰中,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抵禦日軍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此,“陽明堡”的二十架飛機如果升空,將會給國軍造成很大的傷亡。

  忻口戰役後,山西的戰略要地基本失守,國軍的戰線被切割的零零碎碎,曾經的國共兩軍統一指揮聯合行動,甚至在表麵上都難以繼續開展,於是,八路軍就放了單飛,自顧向戰線後方的河北山東等地穿插而去,正麵戰場上除了山西賀龍的留守兵團外,主力都跑到華北敵後去了。

  在平型關最初的衝動之後,老 毛當然也很心疼自己部隊的損失,滿打滿算,自己隻有三萬來人的血本,再打幾次“平型關”,就玩完了。大概從那時候起,老 毛就知道不能再跟在國軍的屁股後麵拚消耗了,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

  這樣,東去的八路軍,在行進途中,不斷地分流,化整為零,如水銀瀉地,消失於人民群眾之中。不僅國民政府的作戰序列中再也找不到這一支“第十八集團軍” ,就是中共自己很多時候也不大清楚自己手下的實力和分布狀況。

  分散開來的八路軍以營連為單位,在日軍掃蕩過後的戰線後方的真空地帶,建立政權,發動群眾,壯大武裝,幾百人的一隻隊伍,幾年下來,就變成了上萬人的大軍。等到抗戰結束,細細一點,計有正規軍一百萬,人口近億,上百個根據地,並且大多集中在中國的中心地帶和交通樞紐附近。

  牛吧,這就是毛澤東理論寶庫中的一個法寶--人民戰爭,奇跡般地讓共產黨從生死存亡的邊緣,成長壯大到三分中國有其一。嘿嘿,這一招數還有一個學術味道很濃的詞匯:總體戰。

  抗戰期間,國民黨一直在攻擊中共“遊而不擊”,而中共確實很難反駁這種說法。8年抗戰中,八路軍和新四軍組織的最大的戰役行動是1940年的“百團大戰”,此次戰役的大多數時間裏也不過是扒扒破路、炸炸礦山、打一些數十人守備的小據點,並非是以消滅日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的戰役企圖。戰役的後期,因為日軍以大隊(營)為單位,在根據地瘋狂報複,橫衝直撞,老彭氣憤不過,組織了陳賡旅等幾隻主力部隊上萬人,在關家堖合圍了500百人左右的崗崎大隊,打了幾個晝夜,居然沒有全殲!其後,日軍對八路軍在太行山總部的報複行動中,仍然是以大隊為單位進行長途穿插和奇襲,八路軍依然是難以正麵抵擋日軍的進攻,最後導致副總參謀長左權戰死疆場。這就是中日雙方軍隊的實力差距,不是單純依靠戰鬥意誌能夠彌補的。

  那麽,中共真的在8年抗戰中如國民黨形容的,除了前期的忻口戰役和“百團大戰” 之外,一直是在做壁上觀嗎?

  這話看怎麽講,如果從師團規模的戰鬥而言,確實如此,象國軍那樣與日軍動輒幾十萬人的大會戰,八路軍從來沒有過,新四軍甚至連殲敵數百人的戰鬥都是屈指可數。但是,這絕對不能推出,共軍在抗戰中毫不出力的結論。
如果八路軍編入國軍戰鬥序列,完全聽從國府指揮的話,大概忻口戰役戰役結束,八路的番號就不用保留了,因為全拚光了。對於整個山西戰役進程的影響是:遲滯日軍對太原的進攻半月左右,給予日軍殺傷數千人左右。

  因此,在當時的情況下,八路向敵後挺進,不僅在戰略上是正確的,而且在戰術上也是正確的。

  在戰略高度上,一方麵有效的控製了相當數量的國土和民眾資源,使得日軍的“以戰養戰”的策略遭遇極大的挑戰和困難;另一方麵是充分發揮了中共堅強嚴密的組織結構和狂熱的政治鼓動精神,最大限度地整合了一盤散沙的中國民眾,從而調動起其戰爭潛力。

  在戰術上,以八路軍的裝備和訓練,是不可能在與日軍的正麵對抗中占到任何便宜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本“呂梁英雄傳”,說八路軍跟鬼子拚刺刀,要三個對一個才能打成平手,這還是冷兵器之間的對抗,熱兵器方麵的差距更大了。因此,打個伏擊,摸個崗哨,炸個炮樓,扒扒鐵路,埋個地雷什麽的,那是拿手好戲,這些都是依靠遊擊戰才能實施的手段。

  再者,雖然八路軍新四軍一般不怎麽主動去櫓鬼子的虎須,但是日軍也不能放任中共軍肆意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活動,為了保障自己的交通暢通和重要要點的安全,又要駐軍,又要清剿,哪一樣也少不了部隊的運用。如果中共軍不在敵後拚命地折騰,國軍的正麵戰場必將遭到更大的壓力。

  最近看了一些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回憶文章中有關中國軍隊的正麵評價,對於國軍是敬仰其下級軍官的犧牲精神,對於八路軍則是充滿憤恨和恐懼:危險來自方方麵麵時時刻刻,搞得日軍非常緊張。

  因此,完全忽視中共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中共建政以來,對於國民政府在抗戰中的作用,三緘其口。因此,很長一段時間,生活在大陸上人們,腦海中的八年抗戰就是敵後武工隊,地道戰地雷戰,對於淞滬血戰、武漢會戰,長沙戰役,常德和衡陽保衛戰不甚了了。很多人第一次正麵接觸這一段史實,還是電影“血戰台兒莊”,那個大概還是因為後來回歸大陸的李宗仁是那次戰役的主官的緣故。

  憑心而論,國民黨打的相當頑強,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田漢歌詞中的那句“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用來形容國軍在抗戰中的表現,一點都不過分。

  有人總是指責老蔣保存實力,消滅異己。其實,很大程度上,這是偏見。在抗戰初期的淞滬會戰中,老蔣把自己嫡係部隊中精銳的德械裝備的師團盡數投入了這場戰役,最後基本上都消耗殆盡,哪裏有保存實力的想法?!

  也有人說老蔣笨,不應該在上海狹小的地域之內和日軍拚消耗,讓日軍的艦炮和飛機大顯神威。這個也是事後諸葛亮的想法。當時老蔣的判斷是,中國如果以一國之力對抗日本,結局毫無懸念是失敗。因此,爭取外界的支援,就是走向最後勝利的唯一一途。在上海這個國際都市狠狠地跟日本人幹上一仗,讓國際社會看看中國的實力,堅定他們出麵調停的決心。即使真是老蔣笨,也是笨在落後的戰爭觀念上麵,沒有預計到陸海空立體戰爭下巨大的火力殺傷效果。

  也有人貼金說,這是小個子陳誠的神來之筆:在淞滬地區主動挑動戰鬥,把日軍的注意力從華北引向華東,把日軍的進攻軸向由北向南變成為東向西,利用江南的水網地形遲滯日軍的進攻步伐,不然,日軍沿平漢路南下,一馬平川,拿下武漢,切斷中國東西聯絡,那國民政府就難以撤退到西南大後方從事後來的抵抗了。

  嗬嗬,其實,日軍在中國的軍事冒險,是典型的“行動在理論前麵”,早在“九一八”事件的時候,就是關東軍中下級軍官立功心切,擅自主張,挑起了軍事爭端。“七七事變”後,日軍占領了華北,一者不知道下一步幹什麽,二者也需要時間慢慢消化剛到手的獵物,因此很希望和老蔣談判協商停戰,沒有急迫的鯨吞中國的企圖心。因此,老蔣為了保住武漢,把戰火首先引向江南自己傳統的經濟政治中心區域的說法是不合邏輯的。老蔣大概是以為打上一段時間,日本就會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被迫停戰,沒有想到日本這頭蠻牛一發威,竟然不僅要打掉上海地區的國軍,而且毫不停頓地揮師挺進南京。這也是為什麽南京保衛戰的準備是如此倉促的原因,據說臨戰前國防工事的鑰匙都找不到,因為老蔣根本沒有想到戰爭的規模會演變成中日兩國的全麵戰爭。

  接下來的的徐州會戰中,台兒莊戰役終於綻放出中日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個亮點,近乎殲滅日軍輕敵冒進的一個師團。這場戰役中,中央軍、西北軍和桂係通力合作,展現了國難當頭,中華民族一致對外的可貴一麵。

  其後,因為日軍反應很快,對徐州形成包圍之勢,徐州的國軍被迫四散撤退,一時間徐州往西的中原大地缺乏成建製的部隊設防,老蔣萬般無奈,隻好炸開黃河花園口,形成了數百公裏範圍的黃泛區,阻止日軍向華中進攻的勢頭。鬼子據說淹死了千餘,老百姓屈死無數。***的小日本,這筆帳應該算在他們的頭上。

  在日軍沿長江向武漢進攻中,國軍在江西的萬家嶺一帶,再次利用日軍的輕敵冒進,合圍並幾乎全殲了一個師團。這是八年抗戰中的第二個亮點,國共內戰中大名鼎鼎的張靈甫就是經此一戰而成名。關於這個幾乎覆亡的師團還有很多的有趣的故事,該師團不是主力師團,其兵員的主要來源是大阪的小商販,被其他日軍戲稱為“商販師團”,就這麽一個乙級師團,在南昌戰役結束後沿長江南岸向武漢的攻擊過程中,居然被賦予在崇山峻嶺中偏師迂回的重任,結果因為這一帶的鐵礦幹擾,羅盤失靈而迷路,在大山裏麵轉磨磨,終於被國軍抓住機會集中了十幾倍的兵力團團圍定猛打。說來慚愧,激戰旬日而不能全殲,最後其師團長帶領千餘日軍在外圍日軍的接應下,逃出生天。
1938年底,武漢會戰的結果,仍然是毫無懸念,日軍達成了其全部的軍事政治企圖:肢解中國,把國民政府降格為地方政權,扶植汪偽政權,建立親日的中國傀儡政府。

  其後的幾年內,日軍基本上沒有發動10萬人規模以上的戰役,因為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軍的戰略重點根本就不在中國戰場上了。

  1941年,老蔣得知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第一反應是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中國得救了。心思馬上就轉移到戰後中國的局勢上麵去了,那自然就是國共兩黨爭奪天下的局麵了。於是,保存實力就是首要的任務了。這一點上,老毛比老蔣聰明多了,早在37年底中日打得一塌糊塗的時候,就已經看得清清楚楚了。當然,老蔣也是沒有辦法,誰讓他是中央政府呢,肩上背負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重任,他不得不抗。

  因此,二次大戰開始後,已經進行四年中日戰爭的中國大地上,反而平靜下來,基本上是,日軍不進攻,國軍也不進攻,雙方各據其土,相安無事。後來時任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的美國老兵史迪威之所以與總司令蔣介石鬧到不可開交的程度,就是因為他氣憤老蔣隻管伸手向美國要裝備,卻缺乏打擊日軍的主動精神。

  日軍在隨後發動了幾場規模和目的都十分有限的戰役,如長沙、常德、棗陽宜昌等戰役,基本上是軍一級數萬人的規模。

  國軍在三次長沙戰役中再次綻放了一個亮點,挫敗了日軍尋殲國軍主力的戰役企圖,最後使得日軍無功而返,雙方回複戰役前的姿態。這幾次戰役的總指揮薛嶽後來也忍不住吹了一個大海螺,稱之為“天爐戰法”,嘿嘿,用軍事術語說就是保持兩翼戰線的完整,正麵做機動防禦,逐步消耗日軍的進攻動能,最後的戰場態勢就是日軍被國軍三麵包圍。

  日軍在三次長沙戰役沒有占到便宜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日軍戰役目的不明確,數萬人攻城略地還要尋殲國軍主力,胃口太大了;二是國軍的戰術對頭,機動防禦,不做正麵戰場的硬頂,使得日軍的火力優勢得不到應有的發揮。

  但是,一旦日軍下定決心,國軍依然不能正麵抵抗。44年日軍為了打通東北至南洋的大陸交通線,輕鬆擊潰中原的湯恩伯部,一鼓作氣,很快輕取長沙,直下衡陽。當然,堅城之下,在方先覺的第十軍麵前栽了一個大跟頭:衡陽血戰四十八個晝夜方才破城。此前,餘萬程57師的死守常德16天,也讓日軍大栽其麵。

  盡管抗戰中後期,國軍的武器裝備和戰鬥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與日軍的差距仍然相當地巨大。日軍發動的以圍殲第5戰區主力的棗陽宜昌戰役中,數萬日軍打得數十萬國軍團團轉,最後急了眼的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親上火線,指揮手下不多的親衛部隊,以攻對攻,和日軍打運動戰,為了協調調動周邊的國軍,拚命地四下電訊聯絡,最後被日軍偵知其下落,合力圍攻之下,張將軍英勇殉國。老蔣得訊,痛哭流涕,後來還親自去為張將軍抬棺。當年中日在華北的過渡時期,張自忠因為做過一段時間的北平市長,被國人痛罵為賣國賊,皆曰彼可殺之的時候,是老蔣一力保護,後來又命其帶兵打仗,誰說老蔣不識人?!

  另外,國軍的精銳師團曾經在杜聿明的指揮下,在昆侖關與日軍血戰一場,殲敵一個旅團,這是一場硬碰硬的攻堅戰,除了後期的湎北反擊戰之外,這大概是國軍在抗戰期間唯一一次的攻堅戰。雖說最後的結果是國軍攻克了昆侖關,達到其戰役企圖,但是以優勢的兵力,良好的戰場態勢,不亞於日軍的裝備(國軍於此戰首次出動了戰車) ,敵我雙方的損失實在是不成比例。

  國軍對日軍作戰完完全全地占上風的,大概隻有44年在緬甸北部對日軍的反擊戰。此時參戰的國軍遠征軍,基本上是按照美軍輕裝師團編組訓練的,其武器裝備水平遠在日軍之上,攻堅和機動能力很強,再加上盟軍掌握了完全的製空權,因此,國軍第一次以很小的傷亡,打得日軍丟盔卸甲,狼狽不堪。即使在天時地利人和占盡優勢的湎北之戰中,仍然出現了為攻克日軍千餘人據守的鬆山堡壘,數萬國軍圍攻月餘,傷亡近萬,方才得手的意外情況。

  無論國軍還是共軍,在對日作戰中表現不佳,原因雖然很多,不過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日軍的頑強。如果說,沒有盟軍的幫助,中國早就亡於日人之手了,大概沒有人會反駁這一點吧。如果說,日軍是二戰期間,亞洲戰場上最強悍的軍隊,大概也沒有人反對吧。

  自明治維新起,至太平洋中途島海戰止,日軍鮮有敗戰記錄,其英勇頑強的鬥誌,視死如歸的精神,豐富的作戰經驗,普遍的嗜血性,冷酷的紀律性,都是二戰中絕大部分國家的軍隊所不具備的,不誇張的講,當時世界上具備與日本一決高下能力的國家隻有三個:德國、蘇聯和美國。就連老牌帝國英國,十幾萬人在馬來半島,也被騎著自行車的幾萬日軍輕輕鬆鬆打得繳械投降了。

  即使在戰爭後期,美軍占盡了全部的優勢,為了對付在幾個海島上困獸猶鬥的日軍,傷亡也達到了十數萬人之多。要知道,那可是把日軍按在地洞裏麵,用飛機、艦炮、地麵炮火、火焰噴射器,坦克、推土機不分晝夜地猛烈捶打的結果啊。
所以說,抗戰前期國軍打不過日軍很正常,抗戰中後期裝備與日軍相當,還是打不過日軍也很正常,在裝備強於日軍的抗戰最後幾仗中,傷亡大於日軍還是很正常,因為還有一個士氣和訓練的問題。用一個現代詞匯說是,覺悟不夠,不知道為誰而戰。四十年代的中國,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民族和國家的意識在普通中國人心中淡漠得很。常德會戰期間,時年弱冠的阿唐老爸曾經給火線上的國軍送過飯,後來對阿唐說,一個團的國軍幾天打下來,就剩下一個連了。問他是否知道為什麽要打仗,他隻知道日本人來打中國,所以要打他們,其它的一概不知。

  為什麽日軍的回憶錄中總是對衝鋒在前的國軍中下級軍官充滿敬意,因為印象太深刻了,比比皆是。為什麽軍官要衝鋒在前,難道他們不明白這是違反作戰原則的:軍官如果首先戰死,進攻就失去了組織者?因為他們別無選擇,不如此,士兵是不會自覺衝鋒在前的。因此,任何對於國軍在抗戰中表現拙劣的謾罵都是對於為國死難者的極大不恭。

  回首往事,國軍以其極大的犧牲和勇氣,無疑應該榮登抗戰勝利榮譽之席的首座,共軍以其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無疑應該得到最大一枚的抗戰勝利獎章。

  今天,說句公道話,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在抗戰期間的作為,可圈可點,負起了他們肩上應該承擔的責任。如果不是蔣公,中國大概在38年就投降了日本,戰後鐵定是戰敗國中的一員,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是想都不用想的了。但是同時,老蔣也為其抗戰後期的短視付出了代價:為了保存實力而出工不出力的做法,使得他的軍隊缺乏在火線上與手中剛剛裝備的美式軍械磨合的機會,使得後起的軍事將領缺乏進行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如孫立人和廖耀湘等,並且,大部分精銳部隊龜縮在西南邊陲,在抗戰結束之後的與中共的對峙之中,處於非常不利的戰略姿態。因此,如果說老蔣最後丟失了大陸,除了有其社會、政治和經濟上的原因之外,軍隊在抗戰後期的不思進取和萎靡不振,大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以成敗論英雄,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顯然是抗日戰爭的最大贏家,本來是被人滿世界追打的窮叫花子,突然之間與莊家平起平坐,有資格議論“今天下英雄,惟老蔣與老毛耳”了!即使時光倒轉,中共也沒有什麽地方需要後悔,大概還是會按原來走過的路子再來一遍。但是,從國家與民族利益的角度看回去,中共確實是自私了一些。甭管日軍打的是國統區還是解放區,他們可都是中國人民,你多藏一些私,百姓就要多遭一分的罪。

  嗬嗬,有時候看國共兩黨的征戰史,很像當年的劉邦與項羽,劉邦勝在不以一時長短為計較,寧可背負小人的名聲,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借形勢而得天下;項羽敗在拘泥於眼前的定勢,講究貴族的誠信原則,四平八穩,堂堂正正,最後亥下一戰而傾覆。

  老蔣,孔孟的書讀得稍微多了些,對上帝的禮拜做的稍微勤了些,還是不夠壞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日“美英法德” 回複 悄悄話 文章,樓主應好好研讀毛的《論持久戰》:中國抗戰勝利的關鍵在中國民眾的抗戰的意誌和決心,在於國內統一戰線的建立。隻要有毛澤東及其領導的共產黨和軍隊在,中國必然會取得抗戰的最終勝利,隻是時間更長久些。
小馬識圖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的作者叫阿唐,原出處我也不知道。本文論點清晰,論據真實,評論中肯,實在是難得的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