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雁叫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願做長空雁叫,讓世界聽見我的聲音。
正文

台灣的民主

(2008-07-06 16:13:37) 下一個

中國的曆代王朝都是傳位於嗣,然而在二十世紀的後半葉、當人們為民主和獨裁爭得麵紅耳赤的時候,世界上還有兩個地方,它們的國家領導人竟然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兒子,它們的人們居然俯首聽命 ━━ 一個是北朝鮮、另一個就是台灣。

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得意地吹噓台灣的民主,其實台灣的民主來得並不光彩,蔣介石是傳位於蔣經國了,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蔣經國是如何沒能傳位於他的三個兒子的。

蔣經國的夫人方良為他生了四個孩子,分別是:孝文(長男)、孝章(長女)、孝武(次子)、孝勇(三子),共三男一女。對三個男孩,蔣經國的日記曾經這樣寫道:“孝文糊塗、孝武荒唐、孝勇可愛”。

蔣孝文在蘇聯出生,蔣經國對大兒子期待很深,不料大兒子天生放蕩不羈,而且還遺傳了他的糖尿病,孝文成家後仍喜歡在外喝酒,在一次酒醉後,他獨自睡在辦公室,因忘了服藥引起並發症,陷入嚴重昏迷,幾經急救後,孝文腦部嚴重受損,智商隻剩下五六歲。

根據接近蔣經國的人士表示,蔣經國看著已經有點認不得人的孝文,曾痛心地說:“兒子,爸爸對不起你!”蔣經國所謂對不起兒子的意思是說,他將糖尿病遺傳給了孩子。

蔣孝武在抗戰時期出生,從小就非常調皮,鬼點子很多,長大娶了老婆汪長詩後,依然經常在外和影視歌星有所牽扯,蔣經國非常氣憤。在蔣介石病逝時,孝武夫妻還鬧離婚,讓當時正在守喪的蔣經國十分難堪。

後來,孝武離了婚,續娶蔡惠媚為妻(他是孝武女兒蔣友蘭的英文老師)。

至於孝勇最令蔣經國放心,從小他就知道父親的心思,總是能幫父親先想到一步,後來,蔣經國生病期間幾乎都是由孝勇夫妻(蔣方智怡)照顧老人家,而這也是為何蔣方智怡在蔣家會如此活躍的原因。

蔣經國與其父蔣介石相比,決策模式與政治統治要開明得多,但是在傳位問題上,父子二人又極為相似。特別是進入1980年代以後,蔣經國為身體每況愈下,他逐漸開始把接班問題當作首務來加以考慮。當時台灣人曾猜測,蔣經國的次子蔣孝武有可能成為“太子”。

長子蔣孝文從小被嬌生慣養,是出名的紈跨子弟、不良少年。1960年代,蔣孝文到美國留學,數次交通肇事,被美國驅逐出境。回台灣後,整天歌紅酒綠,醉生夢死,並因酒後駕車將一軍官軋死。

蔣經國似乎將全部希望寄托在二公子的身上,從1976年起便讓蔣孝武進入情報部門,之後使其擔任多個部門要職,涉足了黨務、軍特、宣傳等重要係統。為了不使兄弟爭權,蔣經國沒讓三子蔣孝勇涉足政界,而是安排他進入商界,成了一名頗具實力的企業家。

正當台灣朝野都認定次子蔣孝武是蔣經國著力培養的接班人的時候,江南事件卻使這位公子身敗名裂,也使蔣經國的傳位計劃徹底破產。

江南原名劉宜良,曾是《台灣日報》記者,是蔣經國的老部下,1967年被派往美國任駐外記者。在美期間,江南邊工作邊學習,因為他對蔣氏家庭內情比較了解,他撰寫的博士論文題目就是“蔣經國”,後來又把論文改寫成《蔣經國傳》,並在洛杉磯《論壇報》上連載。由於該書對蔣氏父子的劣跡作了深入的揭露,引起了蔣家對他的極度憤恨,把江南看作是一個“叛逆”,欲置他於死地而後快。

1984年10月15日,江南在三藩市遭槍殺,此案震驚海內外。美國聯邦調查局迅速偵破此案,查出了暗殺江南的三個凶手。

石破天驚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向新聞界披露,有台灣情治人員介入江南命案,蔣經國次子蔣孝武難逃幹係。頓時,蔣經國和台灣當局立即陷入了全世界正義輿論的聲討之中,在國際上名聲掃地,更加孤立。

雖然暗殺江南之事沒有證據證明是由蔣經國親自授意的,但輿論矛頭紛紛對準蔣經國及其兒子蔣孝武。

蔣經國之過人之處,在於處亂不驚,並勇於承擔責任。1985年1月13日,由中央社發布消息,承認情報局官員介入“江南命案”。

如果蔣經國繼續捂蓋子,封鎖輿論,隻會激起國際社會更強烈的譴責和製裁,無奈下,隻好將蔣孝武“流放”到新加坡任“商務代表”,蔣孝武從此淡出政壇。

此事對蔣經國打擊極大。據其身邊的人回憶,蔣經國一見到蔣孝武就摔東西,罵之為“蠢貨”。“江南命案”之後,蔣家子弟名聲掃地,蔣經國這才徹底打消了讓兒子接班的打算。

據《蔣家父子的家庭生活》一文披露,蔣介石在位時,為了防止蔣緯國與蔣經國爭位子,一直讓蔣緯國坐冷板凳。

蔣經國即位後,蔣緯國仍受其兄壓製。蔣經國晚年健康惡化,在傳嗣無望的情況下,問蔣緯國:“怎麽,你來接吧?”蔣緯國回答:“太晚了,我甚麽班底都沒有,怎麽接!”這段兄弟之間的對話,外人是如何知道的?其真實性大可存疑。

但可以確定無疑的是,江南命案之後,蔣經國開始重新考慮身後問題和台灣的未來了。

1985年8月16日,就在“江南命案”處理完之後,蔣經國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時,特別聲明:“‘中華民國國家元首’依憲法選舉產生,從未考慮由蔣家人士繼任。”

台灣的魯迅 ━━ 李敖先生對蔣家傳位很有研究,並有一段十分幽默的解釋, 我將這段文字摘錄於此,以娛讀者。

我講這個故事呢,就想到我們在台灣,我們在台灣的時候,被蔣介石到台灣來以後,統治了二十六年,蔣介石一路在中國統治了四十七年,可是其中四十七年中間的二十六年是統治了台灣。他死了以後,蔣經國又統治了十三、四年。換句話說,他們父子兩代就卡掉了這麽多年,四十年時間被他們卡掉了。可是蔣經國死了以後,應該在原始的接班人安排裏麵,不是給李登輝,而是原始的接班人裏,是給他的兒子蔣孝文。蔣孝文跟我同歲,生在1935年,可是因為蔣孝文亂搞,外麵一個說法,得了梅毒,還有一個說法就是他的糖尿病,忘了打針,結果變成一個白癡了。蔣孝文不能接班了,這個時候蔣經國的一個構想裏麵,選擇了李登輝,並不是要李登輝接班的,因為李登輝當時最好的一個條件,李登輝的兒子死了,他沒有兒子。

大家不要笑啊,沒有兒子是重要的接班條件之一,大家以為蔣經國選了李登輝,認為他老實可靠,當時以為他老實可靠,其實這個條件不是唯一的條件,重要的條件是李登輝沒有兒子,因為沒有兒子的人呐,常常野心變得很小,或者野心到他自己就停止了,我們看西班牙的大獨裁者佛朗哥將軍,佛朗哥那麽厲害統治了西班牙,結果他沒有兒子,最後他接班接不下去,所以西班牙又還給原來的統治者,他死了以後又還給他,還給原來的等於西班牙的皇朝了。李登輝沒有兒子,所以被蔣經國看中,認為你不是我們蔣家天下的一個攔截者,你是個過路。

我找不到這段文字的錄像資料,煩勞廣大網友,如有發現,給我提醒,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富城港 回複 悄悄話 回長空吾兄:

關於民主這個話題, 我們曾經在去反對藏獨的集會途中有過交流, 因為話題太大, 我們沒能找到共同的切入點. 剛剛拜讀吾兄關於台灣民主來龍去脈的介紹, 突然有感.
我認為其實中國人對民主是不熱情的, 或者說是不感興趣的。

人類幾千年曆史是生產力革命的曆史, 是階級鬥爭的曆史(即生產關係的發展史), 是種族紛爭與融合的曆史, 是宗教傳播與宗教衝突的曆史. 這些是整個世界, 無論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主旋律, 不會改變。 而民主作為一種政治體製, 隻是在這個主旋律中, 作為一種工具在某一特定階段, 和局部地區發揮功能。 在中國幾千年的發展史中沒出現過這個東西, 即使在漢唐盛世, 中國人也沒想起或發明出這個東西,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中國人的悲哀, 就像他們同樣會說上帝沒有眷顧中國是中國的悲哀一樣。可是, 民主在古希臘就已經有了雛形, 民主思想可以說在西方人的骨髓裏, 根深蒂固。 然而, 伴隨著民主思想發展近兩千年的西方和古老的東方帝國, 中國相比, 好像不盡人意.。她沒有使西方人在窮苦時因為要得到她而去革命, 也沒有使西法人在富裕時因為她而保住了繁榮。 帶給西方近代繁榮的不是民主,而恰恰是其反麵。 即少數冒險家在皇(君)權的支持下進行的全球探險, 接下來的是殖民, 掠奪和擴張。 後來是兩次世界大戰帶來了一係列技術革命,才使西方真正崛起。在這一過程中你哪裏能見到民主的影子。

真理其實是樸素的,用不著華麗的詞藻去修飾。像“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們同樣經過墳墓站在上帝的麵前”,這種慷慨的陳詞,不過是弱者的一廂情願。上帝永遠站在少數人一邊。所謂“人權天授”,人權真的是天授與的嗎?上帝有過這個承諾嗎?那不過是資產階級革命時,用來反對君權而編出來的口號。

中國人是真誠和務實的民族, 他們不會隨便接受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東西, 除非這個東西被證實確實有用. 而西方推介給中國人的這個看上去很美的東西, 中國人沒覺得她比電燈泡來的光亮, 相反,這個看上去很美的東西更像一條美女蛇,她可以迷惑人,可以煽動人群,達到槍炮達不到的作用。

中國人理解的民主是毛澤東式的,那是建立在財富共有的基礎上的;而西方的民主是建立在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之上的。這就注定了西方民主的虛偽性。因為財富和權力的魔棒隻握在少數人手中,這樣能真正的人人平等嗎?人們總是需要向上的平等,比如你希望和比你有錢有勢的人平等,你不會希望和吃不飽穿不暖的人平等。你可以說你和那些高官,金融寡頭,大企業家都一樣擁有一票選舉權,其實那是你的錯覺,你那一票和人家那一票權重是不相同的,就像股市裏的小股民一樣,你以為你是公司的股東,但公司的每個動作你根本無權,哪怕是個知情權!所以,當你每天抱怨油價太高時,被你“神聖”的一票選舉出的那個人和他的同僚正在高堂之上偷著樂呢。

當然你想說,民主盡管不是萬能的,但她是人類曆史上到目前為止最好的。我看未必!好不好要用時間去檢驗,漢唐盛世持續了八百年靠的不是民主,沒有民主的政治體製一樣可以體現人文關懷。相反西方的那種大事給你民主,小事不給你民主,就像丈夫在家裏隻對中東和平進程等國際大事有發言權,而其他柴米油鹽的小事都歸老婆管一樣, 你指望這樣的虛偽的民主也能持續八百年?我看懸!

愚弟老吳拙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