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故知,其實本來並不認識,我珍惜與他們的友誼,因為我們共同擁有那段艱苦歲月的喜怒哀樂。
我第一次看到這幫東北人是在那個學校報名的時候,他們那濃重的東北口音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後來他們說當時也注意到了我們,認為我們可能是從新加坡來。
我們和其中的一個叫勝男的女孩是同學,這個女孩真是不負自己的名字,處處爭強好勝,至少是勝過我。她個子不高,一頭烏黑的短發,眼睛透著靈氣,我得到的好多信息是從她那兒來的。由此我結識了她的朋友圈,大概有四五個家庭,都是沈陽人。
勝男比我們早來幾個月,經過她介紹,我們了解到安省最大的綜合學院就在多倫多,叫Seneca College,她已經申請了計算機專業。她說:“申請College不需要托福成績,隻需考一個數學和過一個學校自己出的英語考試,較大學容易。這樣一邊上學一邊找工,找到了更好,找不到也不浪費時間,既學了英語又接受了本地教育,同時還可以申請政府貸款繳學費。”真是好主意,我們決定跟著她走。
說起計算機,在當時的北美那是相當熱門,據有關專家估計會有三十到五十萬個工作機會。第一,它屬於高科技,不是每個人都能幹的,因此工資較高;第二,當時是網絡科技高峰時代,尤其是因特網正大行其道,需要許多開發人員;第三是正趕上千年蟲問題,這也是一個熱點;第四,它對英語口語能力要求不高,新移民尤其是中國人趨之若騖。
在北美,另一個中國人紮堆的職業是會計。中國人的數學能力是舉世公認的,但語言能力就相對較低,或者說國內的英語教育是失敗的。會計的入門工資並不高,但越老越值錢,而且各個行業都用得著。
即使是在Seneca的報名處也能學到東西。西方人的習慣第一是誰的事兒誰去辦,這可以避免許多麻煩和扯皮。第二如果一對男女同時在場,接待人多半會對著女士說話,除非是在辦男士的事兒。我在報名時就碰到過中國人讓我做翻譯的事,學校的登記員很不客氣地對我說:“你讓她自己說。”這就逼著人們不得不去講英語。
現在回過頭來再說英語學校,這是個小二樓,與其說來培訓英語,不如說來了解世界。學校裏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光是我問過的就有俄羅斯人、埃及人、希臘人、伊朗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南斯拉夫人、羅馬尼亞人。在與同學聊天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了不同國家的教育體製。例如有相當多的國家,大學教育全部用英語,教科書采用進口的,原因是他們的國家沒有力量編寫高等院校教科書,更沒有教學大綱。
我們班上有一個伊朗人極力反對上學,他介紹我去一個公司做保安員,說這個工作既輕鬆又賺錢,而加拿大的社會治安好,一般沒什麽危險。我去了這家公司,麵試我的是個白人。從他問話的字裏行間,我聽出這家公司是個專業保安公司,保安員要有車,以便公司安排零散鍾點兒的保安工作。我沒有車,自然不能被錄取。我意識到這裏的商家算得很精明,需要幾小時保安就雇幾小時,絕不多花錢。
在這段時間裏,我們這幫朋友經常聚會,一來是互通有無,把自己了解到的消息與大家交流,二來也是為了排解因環境變化而帶來的衝擊。幾乎所有的人都報了一個課程,所有的人都打了工,而所有打了工的人都認為打工不是長事兒,要找專業工作,而接受本地教育則是途徑之一。
老吳原來是做財經的,他報了Seneca的會計課程,當時在為一個有名的中餐館送餐。他說送餐的收入主要靠小費,客人開門給錢時是可以看見屋裏的擺設的,有些西人的家亂七八糟,窮得叮當響,然而越是窮人給的小費越多。這份工他做了很久。
勝男和其他幾個女孩一同去了一個俄羅斯人開的麵包房,具體工作是坐著碼麵包。據說中國人公司配的錢比西人公司少,小公司配的錢又比大公司少,所以她們找了這個西人公司。工作是身體坐直,兩小臂平端,從模子裏把烤好的麵包拿出來,放在傳送帶上的包裝盒裏。這讓我想起卓別林的一部喜劇片,自動生產線讓擰螺絲的卓別林見到小姐裙子上的扣子也想擰。這幾個女孩子有坐著睡著的經曆,有從椅子上暈倒跌落的經曆。後來勝男懷了孕,我特地打開了從中國帶來的茅台酒,為她祝賀。然而,她堅持去工作,孩子流產了。
小朱和柳莘去撿樹葉。加拿大的秋天落葉遍地,有些房主和公司會請人清理草皮上的落葉,這樣的專業公司也就應運而生。他們加入了一個公司,由一個西人開車,他倆負責收葉子。工程師哪兒幹過這活兒,他們先用雙肩背的鼓風機和耙子將樹葉攏成堆,然後再往塑料袋裏裝。裝塑料袋可急壞了他們,效率極低不說,那樹葉還經常被風吹得滿地跑。西人司機教他們先看風向,要逆風而站,雙腳後跟踩注塑料袋口,然後彎腰用手往袋子裏穿襠耙。一天下來,渾身是土,頭發凝成一個。他們就這樣幹了一個秋天。
有些人不願意告訴我們在哪兒打工,我們也就拾趣不去問他們。但從疲倦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十分辛苦。
在一段焦急的等待之後,我們都先後受到了Seneca的考試通知,大家著實緊張準備了一回,因為當時誰都沒有經驗,不知道考試的難度,一旦落榜又要等四個月的一學期。大家互通信息,互相幫助自不在話下。後來知道大凡中國人沒有考不中的,我們國家的基本科學教育是過硬的和領先的。
考試分英語和數學,本來加拿大的學院是給應屆高中畢業生設計的,但是那數學題就好象是中國的初中考試,幾何加四則運算的應用題。問題是對英語題意的理解,對中國學生是個挑戰。英語考試有點兒象托福,也要寫作文,我的作文題目是:有些人選擇接受高等教育,有些人則走上工作崗位,舉例並論述你的觀點。因為我已有托福的底子,這種考試也就不在話下了。
這裏邊還有個小插曲,我們這個小圈子中隻有我被分到了英語150班。英語150是正規大學英語的課程代號,是北美最高級的英語課了,可以算學分,其他人都在英語149。為此我被敲請客,當然是欣然從命了。殊不知,就是這個英語150折磨了多少中國人,甚至改變了他們中一些人的生活道路。
記得好像是卓別林見到女人胸前的紐扣也眼花當螺絲帽了,嚇得人家女士花容失色,逃之夭夭。嗬嗬
你的文章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