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9月,我和妻子第一次訪問紐約市,站在原來是世貿中心所在的那個大坑旁邊,卻已無法喚起一年前的震撼。
911那天,我正在北京出差,她也正好因家事在北京。晚上看電視,偶爾轉到湖南衛視,看到了著火燃燒的世貿中心大樓,有些吃驚,但還沒覺得太要緊,等到播廣告就換了台,後來早早睡覺。
我們原定第二天返回加拿大,航班是下午。一早我到北京的分公司告別,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麽。航班自然已經取消了。
回家的路上,買了份號外,燃燒著的雙子座醒目的大幅照片。記憶中上一次北京街頭賣號外是中美建交。我對妻子說,這件事會改變世界,也將改變我們倆的生活態度。
當時很多人看不起的美國總統小布什站出來向恐怖主義宣戰,並要求外國政府作出選擇:“要麽站在我們一邊,要麽站在恐怖分子一邊。”
一邊是美歐主導的現代秩序,一邊是向荷槍實彈的以色列士兵投擲石塊的巴勒斯坦少年;一邊是格萊美和奧斯卡,一邊是將自己包裹嚴實的婦女;一邊是阿富汗、伊拉克,或許很快還會有伊朗,一邊是紐約、巴厘島、馬德裏、倫敦,還有別斯蘭。
我們小老百姓選擇哪一邊呢?
世界上有些人無法選擇,他們不曾有選擇的機會。
我有權選擇,周圍的人們也一樣。可以選擇反對西方的政策,為反恐中受害的平民鳴冤,質疑美英向伊拉克開戰的理由,甚至相信伊朗不發展核武的諾言。坐在這一邊的地上,可以聞到另一邊的香氣。
但當戰爭爆發、較量關乎生死,我發現別無選擇。
小布什還說:美國成為恐怖分子目標,是因美國是世界上最明亮的自由之光。精辟的概括,令我對他刮目相看。
是的,自由,我們的生活方式。
自由使我們有了選擇的權利,而捍衛自由便是我們無法拒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