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達18025億元,創曆史新高。上交所更是因為成交超過萬億,導致係統爆表,創出全球交易所有史以來成交最高值。伴隨市場熱情的飆升,各種觀點爭相交鋒。如何看待這一輪牛市?為什麽中國經濟在告別高速增長,但股市卻創下交易新高?牛市背後是泡沫嗎?甚至有觀點稱,是因為實體經濟不景氣,生產資金和銀行信貸湧入資本市場才促成的牛市。對此,筆者認為值得商榷。
這輪牛市有別於2007年的市場行情,背後的原因是中國發展戰略的宏觀支撐以及經濟改革的內在動力。
從時間節點上看,中央在2013年9月提出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隨後資本市場長達七年的熊市宣告終結。“一帶一路”將提速藍籌公司全球化進程,進而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金融業的全球化。這輪牛市的啟動,就是以銀行等藍籌股的發力作為重要標誌。如果隻看到銀行股自牛市啟動以來已經漲了1倍多,那麽股價無疑是高的。但是如果你把人民幣想象成美元,把中國的銀行看作是美國的銀行,那麽目前中國銀行的市盈率仍然偏低,價值仍然被低估。可以預見,伴隨人民幣國際化和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深入,國內銀行邁向世界並不遙遠。從市盈率看,中國銀行業向美國銀行業靠攏的時間表也就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表。
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
資本市場往往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國家經濟的微妙變化。2007年,中國A股創下6124點新高,那一年日本GDP總量是5萬多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2014年,中國以10萬億的GDP總量位列世界第二,幾乎是當時日本的兩倍,而2014年的中國尚在崛起的前夜,未來的潛力有目共睹。當前國內資本市場的火熱,也是市場對於上述變化的正常反應和判斷。
有境外媒體的觀點認為中國應該準備迎接A股超級泡沫的破滅,對此筆者難以苟同。從曆史上看,中國並沒有像有的西方國家那樣具備製造泡沫的“傳統”和“動力”。
什麽是泡沫?像鬱金香、比特幣之類的東西才是泡沫。一個年GDP總量10萬億美元的國家,其政治穩定、社會安全、經濟穩健、目標明確;這樣經濟體中的藍籌公司難道不應該修複其在資本市場的合理估值嗎?如果這都算泡沫,這個世界上什麽樣的資產才不算泡沫?
當然,中國實體經濟麵臨升級轉型陣痛的事實不可否認。然而經濟周期的調整是正常現象客觀規律,任何一個經濟體都難以避免。調整會帶來痛苦,同時也創造機會。相比其他國家,中國實體經濟的升級轉型不僅有“一帶一路”建議所提供的外部市場空間,還有改革所能激發的內在活力。
同時也應該看到,雖然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但投資風險依然不能忽視。長期看,“中國夢”會在資本市場有真實的反映——這並不是說,投資者就能夠把資本市場當作賭場,隻注重短期投機,不遵循投資規律和投資邏輯。
如果將A股看作“中國夢”的載體,那麽其蘊藏的投資機會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把A股市場當作賭場,那麽世界上任何一個賭場都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