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長

山高水長,此心安處是吾鄉。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留意你屋頂上的冰壩(Ice Dams)

(2014-12-08 10:38:06) 下一個
在冰天雪地裏出門,總會看到一些房屋的屋沿掛著冰淩。有人也許不以為然:天氣一熱一冷,屋頂的化雪又結成了冰,等天暖和後自然會全都化掉,沒有什麽可擔心的。其實這種看似很自然的現象,是一種稱之為冰壩(Ice Dams)的災害,它揭示了這些房屋屋頂的問題

以下簡單地介紹冰壩形成的原因,危害,及解決辦法。

冰壩通常是在一場2英寸以上大雪後,連續幾天冰點以下的氣候環境裏形成。

形成冰壩最根本的原因是屋頂冷熱不勻,通常是屋沿處較冷(冰點以下),屋頂上部較熱(冰點以上)。幾英寸厚的雪像毯子一樣覆蓋在屋頂,熱量將緊貼屋頂上部的雪融化,雪水在雪毯下麵沿屋頂斜坡流到屋沿處,遇冷結成了冰,冰越結越大,像一道水壩,將後續融化的雪水擋在靠近屋沿的瓦麵上,形成一汪水。雪毯覆蓋下的這汪水,最終會順著屋頂上的縫隙進入閣樓,滲透到房屋的結構中,最終形成危害。據說在北美,每年冰壩會造成上百萬元的損害。這就是那些晶瑩剔透的冰淩後麵的故事。

這幅插圖也說明了冰壩是如何形成的:




而屋頂冷熱不勻又是因為房屋的保溫隔熱不夠,或是房屋結構的缺陷造成的。

屋頂上部溫度較高的部位的下方,是房子的中心部位,人的主要活動區間,這些部位房間的溫度也較高,如果房屋天花板上麵的保溫隔熱不好,這些部位散發的熱量就多,從而造成屋頂冷熱不勻。

有的房屋,閣樓裏的保溫材料已是足夠的厚,房子保溫也好,但也有冰壩現象。這是因為房屋的結構設計造成屋頂下的閣樓裏通風換氣不好,形成屋頂冷熱不均。

注意一下後院的工具棚頂,車庫頂,甚至是門廊的頂,都極少有冰壩形成。因為這些頂棚的內外,上下的溫度幾乎是一樣的,沒有冷熱不均,也就不會形成冰壩。

冰壩產生的危害不一定會馬上被發現。滲透進房屋的水首先會被閣樓裏和牆中心的保溫棉吸收,吸水後的保溫棉變薄,保溫性能更差,熱量損失的更多,冰壩現象加重,滲水會更多。慢慢的就會發現,天花板發黃,有水漬,吊燈處滴水,窗戶與牆接縫處滲水,牆麵發潮,牆皮起泡,油漆剝落,木地板變形,屋內有發黴的難聞氣息。嚴重的時候,查看閣樓,打開牆麵,會發現木質框架已經黴爛腐朽。

解決冰壩危害有治標和治本兩種方法。

在屋沿處鋪設發熱導線或發熱帶,可以阻止冰壩形成;在靠近屋沿的屋頂鋪設加厚的防水層,可以阻止冰壩裏的水滲入房頂內。但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都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

治本的方法是阻止室內的熱量損失,保持屋頂內外上下各部位溫度均衡,從根本上防止冰壩形成。

具體的方法有:

1,增加天花板上閣樓內保溫棉厚度,整個保溫層連續均勻,達到R-38的保溫等級;
2,密封好各種通往天花板上的接口,如:穿線洞口,管道口,浴室內抽風扇邊緣的接口,進入閣樓的洞口,煙囪的接口,天窗的接口,以及門窗與牆壁間的縫隙。
3,增加閣樓內通風換氣口的數量,使閣樓內與屋頂外的溫度一致。在冬天,如果你爬進閣樓,感到跟室外一樣的冷,那你請放心,你的屋頂上絕對不會有冰壩出現。


轉載引用,請聯絡作者,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