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
圖一 百團大戰要圖
圖二 晉察冀邊區八路軍二團一連連長李永生在淶源三甲村戰鬥中,一人繳獲輕機槍一挺,三八式步槍三支
圖三 彭德懷副總司令親臨前線指揮作戰
jwayne_1 評論於:2006-09-02 02:12:37
人無完人,黨無完黨, 沒錯。如果人或黨犯了罪,一句“人無完人,黨無完黨”,是不是不夠呢?gmd 丟了中國當然是自己沒用,可是gcd確實對中國有罪。想想應該怪老蔣,特沒用了。
有關抗日,你應該知道百團大戰吧?為什麽彭德懷被毛批評了?
===================
我的回答:
1。 關於“人無完人,黨無完黨”。
哪個政體、政黨都難免有失誤,這很正常。一項宏觀政策、國策,如果能照顧到大多數人的利益,我認為就是成功的。關鍵是自省糾偏的能力,和順應民意、民心的能力。
拒絕從民心、民意看待1949年國共的政權交替,都是緣木求魚、不得要領的。GMD輸在民心、民意上,所以,敗亡台灣。GCD贏得了民心、民意,所以,它成功地奪得了政權,這是曆史選擇的必然!
一般認為,文革10年,從國力積累方麵(經濟建設)是有偏差。作為一個新政權,GCD講“階級鬥爭,政治掛帥”也有一定的國情和曆史背景。關鍵人家從1975年啟,就開始講“四個現代化建設”了嘛,這就是我上麵說的自省糾偏(用GCD的話來說叫“撥亂反正”)能力,順應民意、民心的能力。至今,中國的經濟騰飛,怕是任何一個經濟體都不能不承認的事實。
2。關於“百團大戰”。
首先,國共是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政黨,也就是說,兩黨那時的鬥爭是階級鬥爭。承認這一點,對GCD那時在GMD圍追堵截,打壓清剿之下,圖謀自身的生存發展,保存自己的實力有什麽大驚小怪,難以理解呢?
其次,“百團大戰”最大的貢獻是打出了GCD軍人的精神。它大大提高了共產黨、八路軍的威望,揭破了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謊言,鍛煉、考驗了八路軍的作戰力量。同時,它沉重打擊了日本的“囚籠政策”。此役之後,日軍自稱 “損失甚大,需要長時期的巨款方能恢複”,對日軍的震撼可見一斑。此後日軍對情報機構進行了空前改革和加強,進一步明確了在華北以中共軍隊為重點的指導思想。日軍華北方麵軍稱此役為“挖心戰”,將每年的8月20日定為“挖心戰”紀念日。此役還引起日軍內部產生“不應變更傾注主力於中國的主旨”的爭論,因而推遲了日本南進步伐。
更重要的是,百團大戰是在中國正麵戰場(主要是GMD)處於嚴重妥協投降氣氛下取得重大勝利的,極大地振奮了全國民心、士氣,受到國際上同情中國抗戰的國家的高度讚譽,牽製了大量日軍,減輕了正麵戰場壓力,推動、鼓舞了正麵戰場繼續抗戰的鬥誌,使日本誘降企圖終於遭到可恥的失敗。
由於雙方武器裝備的差距太大,GCD的傷亡也很大。也正因為打得漂亮,之後日本人針對GCD的作戰策略,對敵後進行了一係列的軍事反撲。
一句話,評價百團大戰,要結合當時的史情來看。沒人敢否認在1940年GCD領導打過這仗吧?它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眾多戰役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尤其是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悲觀論調)。至於其它的,根本就是枝節細末嘛。我還看過一些文章,說如果百團大戰遲幾個月來打,可能的打擊效果更好。我一笑置之,能不能說,中國當時就根本無需抗戰,等美國往日本廣島扔原子彈不就都結了?
【百團大戰背景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