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旅行,因為租車比較昂貴,大部分人都搭火車穿梭於歐洲聯盟國家之間。但是近年來火車票也日趨上漲。考慮到我們全家行李比較多,也為了讓全家比較輕鬆地旅遊,我們在去巴黎之前,報名參加了當地安塞爾華人旅行社組織的荷比盧德法四日遊。
安塞爾四日遊團的價格非常便宜,每人收費238歐元,加上小費每天3歐元,比我們住在倫敦三天的酒店價格還便宜。團費包括三晚三星或四星級酒店的雙人標房,西式自助早餐,豪華巴士,中文導遊。我們的導遊莉莉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人,她具有豐富的曆史和地理知識,她一路不停地講解,並帶我們購買當地一些久負盛名的產品。我們團的團友主要有在歐洲留學的學生,也有來歐洲探親的長者。我們一家三口是唯一從北美去參團的。
我們在離開巴黎後大約三小時就進入了比利時的邊境。在歐盟國與國之間不設邊卡。我們剛過邊境,導遊就帶我們去高速公路旁邊的一家大餐廳吃午餐。根據導遊的介紹,我們點了用酒和洋蔥煮熟的比利時青口,等吃完了才知道,原來這家餐廳的青口可以任意再添加,由此可見比利時人的食量是非常大的。
午飯之後我們去參觀了滑鐵盧古戰場。1815年6月18日,法國皇帝拿破侖率領著法軍,與英國、荷蘭、比利時普魯士的聯軍對峙,由於天雨道路泥濘,拿破侖軍隊的炮無法拉進戰場,在短短半天之內20萬大軍之中就有5萬人陣亡。拿破侖的軍隊在滑鐵盧慘遭失敗,4日後隨即退位。於是一場震蕩整個歐洲的戰役就此結束。在此役中,領軍戰勝拿破侖軍隊的威靈頓公爵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小鎮有為他建立的紀念館,但人們似乎隻對拿破侖有興趣,圍著拿破侖的塑像大家紛紛照相。而對比利時人來說,把一個失敗的侵略者的塑像立在自己的國土上,卻是需要非凡氣度的。這樣做,不隻是對曆史的尊重,也是對拿破侖•波拿巴的尊重。
滑鐵盧有一座約高40米的人造小山丘,名為獅子之丘沿226級台階拾級而上,峰頂上迎接人們的是一頭威風凜然的鐵獅子,最頂部立有一頭重28噸,麵朝法國國土的鐵鑄雄獅像,它是利用了當年遺留在戰場上的槍炮鑄成的。記錄了當年滑鐵盧戰役的勝利。我們到達的時候剛好下雨,再加上自由活動的時間有限,導遊勸大家別登這山丘。
原子球塔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西北郊的海塞爾高地,是布魯塞爾十大名勝之一,有比利時的艾菲爾鐵塔之美稱。原子球塔於1955年立項,經18個月設計,18個月施工,建成於1958年。這是比利時政府為當年在布魯塞爾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一座標誌性建築.它高約102米,重達2200噸,由九個巨大的不鏽鋼圓球聯貫而成。每個圓球直徑約18米,圓球內又分為上下兩層。圓球和圓球之間由長26米、直徑約3米的不鏽鋼管相連接。承擔設計任務的是比利時著名的建築大師昂•瓦特凱恩。他獨出心裁地根據一個鐵分子是由9個鐵原子組成的這一原理,專門設計了9個圓球。在這裏每個圓球都象征著一個鐵原子,圓球與圓球之間又嚴格按照鐵分子的正方體晶體結構組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鐵分子。據導遊介紹,昂•瓦特凱恩當時之所以會設計出這樣一個新奇的方案,一個是寓意當時的歐洲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中走出來,正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另一個意思據說是當時的歐共體共有9個會員國,比利時又剛好有9個省,這樣原子球塔的整個造型正好成為比利時和歐共體的象征。
我們在園區裏順便參觀了為當年在布魯塞爾舉辦的世界博覽會,由法國設計師設計而建的中國樓。這座混合著東方各種文化和風格的建築物,被遊客稱為“四不像”。我想如果這是發生在今天,中國一定會派自己的建築師請自出馬來建造真正彰顯中國建築特色的展廳。
之後我們來到了獨立門。這是慶祝比利時獨立而建造的,它分主體、左右翼三部分,兩翼分別為軍事、藝術博物館。獨立門上青銅雕刻著的人物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可惜跟團出遊時間有限,在軍事博物館裏溜達了一點點時間,就不得不保留點時間去衛生間排隊了。
在比利時王宮參觀後,導遊將我們帶到了 位於比利時王國的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的大廣場,此廣場始建於12世紀,是歐洲最美的廣場之一。
布魯塞爾大廣場長不到百米,寬三四十米左右,地麵用花崗石鋪就。環廣場的建築物多為中世紀所建的哥特式、文藝複興式、路易十四式等建築形式。
廣場一側有一座5層的建築物,那就是著名的天鵝咖啡館,它曾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居住和工作過的地方,與著名的市政廳相鄰,因門上飾有一隻振翅欲飛的白天鵝而得名。 1845年2月,馬克思由巴黎遷居布魯塞爾,來這裏居住。同年4月,恩格斯也從巴門遷來。從此後,天鵝咖啡館成為他們共同創建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誌工人協會的重要活動地方。現在天鵝咖啡館也叫天鵝餐廳。 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公寓坐落在天鵝餐廳的左側。附近還有一座大樓,原是法國路易十四的行宮,現已辟為博物館。
離開廣場後我們沿小街閑步,看到許多藝人在街上獻技為生。
被一陣陣撲鼻的香氣誘惑,我們全家品嚐了帶有奶油,巧克力和草莓等的華夫餅。(猜猜我選了哪一個?)
不久我們就來到了這尊做撒尿狀的青銅小男孩雕像前,它的曆史可追溯到19世紀。布魯塞爾人民稱他為"第一小公民”。關於其來源,有兩則傳說。其中一個是1142年,哥特佛瑞德公爵Duke Gottfried)領軍對抗外敵落敗,公爵將自己的小兒兒子放在搖籃裏掛在樹下,用來激勵軍隊士氣,最後得以勝利。另外一個故事是說這個小孩半夜起來尿尿,見市政廳屋頂上有一點燃的炸彈引線,一時找不到水,靈機一動,以小便撲滅火苗,為了紀念這個小童而在原地做個石雕像永遠保留。
一路走來,我們看到滿街的巧克力店。巧克力在比利時已經存在了300多個年頭了,據說曾經流亡至布魯塞爾多年的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他的情人茱麗葉( Juliette Droute )在每天午後都會以一種輕緩而雀躍的腳步出門,當她手捧著剛出爐的手工巧克力回來時.人們認為她手中的巧克力在這一路上散發出來的香氣似乎代表了茱麗葉對雨果濃鬱的愛意。
比利時巧克力在的製作在材料選擇上非常嚴格複雜。除了主要原料可可粉、可可油全都選用純天然的上等原料外,糖、牛奶油質、蛋白、乳化劑及不同口味的各類配料,如榛果、杏仁、櫻桃等也都要經過嚴格篩選。比利時巧克力以其百年傳承的香滑細膩滋味俘虜了眾人的心,直到今天,這個甜蜜的國度仍然用手中花樣翻新的糖果甜品誘惑了大批觀光客的到來。
|
當晚,我們參加了旅行團組織我們在中餐店吃的團餐,五個簡單的菜肴加一個湯,量少得可憐。我的孩子沒有和 其他陌生家庭吃飯的經曆,我暗示他讓大家先來,我們事後可以自己再補快餐。還好這天我在比利時買了很多巧克力,回到酒店才發現附近沒有商店,於是我們全家 一起邊看電視邊品味巧克力宵夜。在比利時度過了一個甜蜜的晚上。
謝謝觀看和支持。
下一集:荷蘭阿姆斯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