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年前讓大陸窮親戚開眼界 現在台灣人心裏有點酸 zt

(2006-08-23 00:43:26) 下一個
20年前讓大陸窮親戚開眼界 現在台灣人心裏有點酸 環球時報 “台灣經濟淪為亞洲‘四小龍’之尾!”“台灣奇跡哪去了?”“自我放逐的台灣能否重回核心?”……類似的哀歎和疑問今年以來始終困擾著台灣。近日,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表示,到了2010年,廣東省的經濟總量可以趕上台灣。這種說法引起了台灣學術界的關注,一些專家馬上出麵,深入分析廣東與台灣的差距。對於台灣老百姓來說,數字的說服力永遠無法超過現實。通過20年的對比,部分台灣人的心理落差越來越大。      他們曾讓大陸的窮親戚大開眼界      台灣人紛紛回大陸探親是從1987年開始的。記者的一位親戚5次回大陸探親,因此記者深有感觸。上世紀80年代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台灣人回憶起那幾年往往用“錢淹腳”來形容,大陸的改革開放才幾年,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因此,台灣人回大陸頗有衣錦還鄉的感覺。那時候,大陸人買金首飾要去銀行,即使有錢也必須排號,而台灣親戚回來後,金項鏈一根一根地送人,金戒指和金耳環幾個幾個地往外送。大陸的親戚感到不可思議,說台灣人家裏都存著金磚、金條,有的還做成了金人、金獸。問他們“你們自己為什麽不戴金首飾?”台灣人說:“金子黃燦燦的,太土,在台灣,戴這些東西人家要笑話的,所以回來送給你們戴。”那時候,除了金首飾外,台灣人回大陸探親帶的東西可謂五花八門。常見的有衣服,款式非常新潮,而大陸人穿的衣服還不夠“洋氣”,因此,看到這些衣服都十分高興,穿上去感覺自己變成了瓊瑤劇裏的主人公。那時候的台灣人四處旅遊,跑遍世界,送給親人的禮品頗有國際特色,如韓國的高麗人參精、印尼的燕窩、瑞士捎回來的各色巧克力,讓大陸的親戚開了眼界。就連中秋節托人捎來的月餅都能叫人羨慕:漂亮的盒子裏有印著唐詩的精致卡片,咬開月餅,裏麵還有一個嫩嫩的蛋黃,而大陸當時的月餅除了五仁的就是豆沙的。大陸人對台灣親戚的闊綽感到驚訝,他們除了給東西,還喜歡給美元,一次給1000美元,按照當年最高的黃牛價,能換1萬多元人民幣,是當時大陸普通人兩年的工資。   當年台灣人回大陸探親時喜歡四處旅遊,全國溜達一圈,留下不少抱怨,說起北京就是“車子不好叫,外麵連個電話都不好找,太不方便了”。說起上海則是“人太多了,亂糟糟的,不如台北”。那時候台灣人回來都是自己帶洗發水,不喜歡用大陸的洗發精,還開玩笑說,洗發精是什麽妖精。      對大陸的印象發生了根本改變      從1987年到現在,將近20年的時間,似乎一切都變了。以前,台灣人回大陸抬腳就走,如今要先算一筆賬。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的王建民研究員說,學者圈子裏流傳著一個經典笑話,一位台灣學者來大陸開會,從成都到北京的一張機票,找了三個機構報銷了三次。王建民說:“這要是20年前,根本不會發生,他要是錢多,怎麽會這麽幹?”台灣人現在回大陸探親,再也不用大包大包地帶衣服、吃的、金首飾和洗發水了。他們總是說,現在大陸什麽都有,也不知道給你們買什麽。當年的窮親戚也是哈哈一笑,的確,台灣人能帶的,大陸都有。王建民說,學者去台灣訪問也感到了很大的落差。十幾年前去台灣訪問,總能領好幾萬台幣的車馬費,接待得也很好,住的地方很高檔。這兩年去台灣,根本領不到車馬費了。當年富裕的台灣人變得有些拮據。學校裏交不起午餐費的學生,十幾年前極少,現在則非常多。      在台灣島內,人們對大陸的看法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幾年前,亞太經合組織在上海舉行峰會,上海市在黃浦江上大放焰火,台灣人通過現場直播不僅看到了整個慶祝過程,還看到了上海的現代氣息,以至於很多台灣人現在有一個觀念——“上海硬件建設比台灣先進十年”。對於北京,台灣人也十分關注。知名的台灣政論家陳文茜特地在她主持的電視節目中,以七八個小時的時間,介紹了因2008年奧運會而發生很大變化的“新北京”,稱“北京會比世界各個大都市更新穎、更壯闊”。最近,台灣媒體對青藏鐵路通車報道得非常詳細,民進黨主席遊錫堃不滿地表示:“電視台不報台灣雪山隧道通車的艱巨,卻隻報青藏鐵路的偉大,這真是媚共!” 直到這兩天,台灣電視台還是有“青藏鐵路特別報道”,台灣報紙仍有整版的追蹤報道。另一方麵,台灣民眾也都知道大陸的西南諸省區並不像沿海地區那樣發達,但大家卻都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大陸“十億同胞一億富”的目標是不難實現的。如果大陸將來有一億人的人均收入比台灣高,那麽台灣對大陸來說就再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這種憂慮正在台灣大多數人的心中發酵。最近,台灣《遠見》雜誌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台灣民眾“最佩服”和“最想去”的地方依次是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這就是台灣民眾現在對大陸的印象。      對超越說表示憂慮      在親身感受“現實落差”的同時,台灣人也在感受“數字落差”。日前,廣東省長黃華華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按照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年至2005年)時期的增長速度,廣東的經濟總量每年以兩位數增長,台灣的增長率在3%到4%之間,廣東現在一年可以增長300億美元,台灣一年增長100億美元,這樣一來,廣東每年比台灣多增長200億美元,所以,5年就能多增長1000億美元,而現在廣東與台灣的經濟總量就差1000億美元。      對此,台灣政治大學經濟係教授、“立委”李紀珠在接受本報台北特約撰稿人采訪時表示,以台灣在民進黨統治下經濟停滯、失業嚴重的情況來看,不但5年後廣東省的經濟總量會超越台灣,大陸其他省份未來也將會一個個地超越台灣,台灣再不醒悟,不隻將在亞太地區被邊緣化,甚至與大陸各省相比都會無足輕重了。李紀珠稱,大陸各省的經濟總量將超過台灣,是台灣學界長久以來就非常重視的問題,但台灣民眾卻還沒有注意到其嚴重性。短期內,就算廣東省超越台灣,那也隻是數量上的超越,在質量上,台灣深厚的基礎是廣東所無法比擬的。但照此發展下去,大陸總能培養出“質量提升”的能力,那時才是兩岸經濟競賽的一個終結版,台灣將會全麵潰敗。由於台灣媒體並沒有將兩岸經濟發展對比的情況做過詳細報道,所以廣東省將在5年內趕超台灣的消息並沒有廣為人知。對此,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杜震華接受采訪時指出,這是因為台灣媒體近年來都被政治動亂的新聞所吸引,對大陸經濟發展與台灣經濟停滯的對比沒有做深入報道,才使得一般民眾對此現象一知半解,其實台灣學界對此一直憂心忡忡。杜震華說,廣東省的人均收入目前比台灣差很多,廣州市大概有6000美元,台灣人均收入則有1.4萬美元,但總量上的趕超是絕對有可能的。此外,現在的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受匯率的影響較大,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大陸各省在經濟總量上超越台灣就更容易了。杜震華認為,台灣在1949年後的40年內,平均經濟增長率高達8%,這曾經被全世界譽為“經濟奇跡”,但現在卻因政治幹擾而出現經濟停滯,台灣民眾除了感受到大陸經濟的強勢地位外,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層麵”上遭到打擊。以往台灣對大陸在經濟上可以自傲,台商最初到大陸都是抱著“幫助大陸、甚至施舍大陸” 的心理,但是現在台商到大陸卻是因為“不到大陸隻有等死”的份,所以台商在大陸早就沒有當年那種趾高氣揚的架勢了。      台灣隻能融入大陸經濟圈      與台灣學者的觀點相比,大陸學者的分析更加明確。王建民說,在大陸百姓變得富裕的同時,台灣百姓越發覺得自己窮,最根本的原因是台灣當局自絕於經濟發展。 “台獨”戰略決定了台灣的經濟戰略,而以現在台灣的經濟戰略看,台灣經濟的沒落是無法改變的。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借助中國大陸崛起的機會發展經濟的同時,台灣則鼓吹“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忽略在大陸發展的人文、地緣和市場優勢,一會說去拉美發展,一會說去印度發展,現在看,這些東打西打的策略沒有一個是成功的。台灣經濟已經嚴重被邊緣化,就連飛往台灣的國際航班都在減少。台灣隻有融合到大陸經濟迅猛發展的大潮中,才能令台灣人重拾當年的信心。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