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給盧 ------ 蔣學兵的夫人 zt

(2006-08-23 00:43:26) 下一個
寫給盧 送交者: mimm 回 答: 紀念我的班主任蔣國斌老師(2) 由 wanzhouzaier 於 2006年8月04日18:27:46: 關注這個話題好幾天了,感覺還是有話要說。為了方便讀者能夠完整地領會本人的意思,我將自己以前在樓下發表的意見附在本文最後。 蔣雖然尚未找到正式的專業工作,但死前並沒有現實的生活窘境。在加拿大,博士後的年薪不會低於四萬,加上盧做會計,年收入不會少於二萬。年收入六萬以上的四口之家,對於新移民來說,已經比較寬裕了,他們有能力購買房屋就是明證。需要提及的是,蔣在經濟上對家庭的貢獻是占絕大部分的,並非象盧所描述的那樣窩囊。這樣,一個基本結論就出來了:蔣死前雖有前途之憂,但並無現實的經濟困難。7月份博士後合同期滿後他可以有多種選擇:(1)博士後續約;(2)找到專業工作;(3)回國發展;(4)打零工;(5)在家待業。其中,第5種情形最糟糕,但不至於到自殺的地步。因此,蔣死後15個小時之內,盧通過星星生活網,果敢地將蔣的死因歸結為“工作沒有著落,經濟陷入困境”並不成立。 至於蔣葬禮後,由蔣生前的學生陳先生所披露的信息,更加不可信。不是說陳在撒謊,而是陳太富有同情心,容易被盧的一麵之辭所迷惑,估計陳目前也很懊悔寫這樣的文章並得出這樣的結論。但是,應該感謝陳,讓人們獲得越來越接近真相的信息。盧將自己死去的老公描得越來越黑,毫無疑問,她在推托責任。什麽責任?逼蔣自殺的責任。 加拿大一華裔心理教授認為蔣可能是“應激性行為失控”導致自殺(見附件三),這是迄今最為合情合理的解釋。那麽,人們不禁要問,什麽原因導致蔣應激性行為失控?答案在盧那裏,蔣14歲的兒子也略知一二。有些讀者認為蔣自殺前跟盧一定有過一場爭執,本人認可這種說法。問題在於,爭執因何而起?爭執的內容是什麽?答案也在盧那裏。然而,作為一名旁觀者,個人認為一定不是柴米油鹽、照顧子女這種日常瑣事那麽簡單,因為這些都不足以讓沉穩而智慧的蔣過激。有讀者認為一方發現對方不忠,這種猜測過於大膽,本人不做評論。 最後,我要說說最重要的問題,希望陳先生將以下部分轉給盧。 從湖北農村走出,上清華,畢業留校,赴美留學,再回清華,放棄事業赴加拿大與家人團聚,再攻讀學位,最後客死他鄉。這是何等璀璨的人生履曆?同齡人當中有幾個人有這般能量?有這麽強烈的家庭觀念?雖然他的結局不是太完美,但他心比天高,過程無比美好。但是,從陳先生的文章裏麵,我們看得出來,盧將蔣描述成一個失敗者:從普度到清華,從清華到多倫多,從多倫多到死去,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些根本不符合事實。一開始,人們看得出來盧想多得到一些社會的捐助,但是蔣已經下葬,8萬元捐款已經到手,為什麽還要變本加厲地貶她死去的老公?想推托責任?有深仇大恨?還是另有隱情? 盧替兩個孩子的將來想過沒有?如果象盧所說的,蔣自殺的原因是生活所迫,那麽,這兩個孩子長大以後如何麵對這一切?這兩個小孩很可能將在加拿大世世代代生活下去,他們會用怎樣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前輩?“我們祖上第一代移民因為生活陷入困境,工作沒有著落而自殺。” 這是何等沉重的家史!如果盧真的希望蔣在加拿大的後人以這樣的概念世世代代銘記著這段家史,我認為這個女人真的太惡毒了。 事實上,盧應該有勇氣還原事實的真相,不僅為了死去的蔣,更是為兩個孩子還一個公道,還給孩子一個真實的父輩:一個才華橫溢、人生璀璨的父輩。讓孩子有一個體麵的父親,讓他們後代有樂觀地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達到這一點,盧個人的聲譽算得了什麽? 附件一:盧是老手,消息傳來,我的第一直覺就是:其妻害死的! 送交者: mimm 2006年8月05日21:29:31 於 [茗香茶語] 1、有預謀有係統地通過星星生活網傳話,把其死去的老公描述成一名LOSER:工作沒有著落,經濟陷入困境。目的簡單而直接:需要錢。 2、按照常理,知道死訊後的第一反應應該是不相信自殺,要求警方驗屍。但盧沒有這樣做,因為她知道真相。作為對比,蔣家父母的反應就很符合情理:不相信自殺,甚至要從天門派警方過來。 3、盧在其夫下葬之前,處處拋頭露麵會見媒體,還塗了鮮豔的口紅,要錢,要孩子的父愛,說句不好聽的話,孩子的繼父可能早就準備好了,這也有可能成為蔣的死因之一。 總之,盧知道內幕。另外,蔣一定在電腦或網絡留下了達芬奇秘密,可惜蔣家已沒有人才能夠破獲這些秘密。唯一的希望,蔣14歲的兒子是此事的深喉,除非他被其母洗腦,否則數年以後,他一定會明白一切,這將是蔣唯一的安慰。 附件二:還有,看了樓主的這篇文章,我更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送交者: mimm 2006年8月05日21:43:06 於 [茗香茶語] 盧繼續醜化她死去的老公:普度時期跟尤太導師的衝突、回清華沒有得到重用(還將清華核研院(代號200)描述成烏煙瘴氣的場所。須知,如果200象其妻描述的那樣,那麽中國乃至全世界就沒有成功的研究院了。此話當真!我以人格擔保。)。。。等等,總之,蔣一路失意。極少有如此惡毒的女人將自己死去的老公描述成這樣失敗的,除非有仇。 附件三:加拿大心理教授認為--蔣國兵可能是“應激性行為失控” http://www.shenghuonet.com/phpBB2/viewtopic.php3?t=19047 蔣國兵自殺事件發生後,加拿大多倫多不少市民在震驚和惋惜之餘,也紛紛探討未來如何避免類似悲劇發生。多倫多懷雅遜大學心理係的一位華裔女教授表示,根據媒體描述的蔣國兵生前的種種行為來看,不像是長期抑鬱症,而像是幾秒鍾內突然想不開的“應激性行為失控”,要解決這個問題,平時要注意自我的心態的放鬆和調節,一是不要把不得誌全部歸因於自己,要知道成功與否還有運氣等因素,以及客觀分析環境,調節期望值。 她說其實每個人都有發生“應激性行為失控”的可能性,關鍵是不同人的性格會采取不同的調節方式,比如在麵對找不到專業工作時,不要自我歸因,認為全是由於自己無能,實際上成功有很多因素,包括運氣,外部大環境,自己的專業是否職位多等,這些都是人自身無法控製的,這時候如果想想這部分客觀原因,心態就會開闊很多。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