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隋末反王傳-- 竇建德(1)(ZT)

(2006-08-22 20:35:05) 下一個
隋末反王傳(ZT) 好的文章總是讓人喜歡,反複研讀,啟人思考,溫故知新大概就是此意吧,與多年 未見的朋友把酒言歡,微醉而歸,乘興發兩篇舊文,原作者恕在下懶散,不願多考 究,天下之大,奇才異士不計其數,可遇不可求。若有熟悉的能補全自然是更好了。 (1) 竇建德篇 第一章 起義 隋煬帝大業七年,隋煬帝楊廣以傾國之力積聚軍隊、糧草準備進攻高麗,山東諸郡 是重點征募地區,由於路途險阻,官吏盤剝,被征募的民夫和民間財物多數從此查 無下落,因此山東各地民心浮動,在這一年發生了多處起義,竇建德也在其中。   竇建德,山東清河郡漳南縣人,少尚氣俠,膽力過人,為鄉黨所歸附。由於他 素有勇敢之名,在漳南縣的征兵活動中,竇被征募為二百人長。竇有一個朋友叫孫 安祖,也因為勇猛被征募當兵。不巧這時山東水災,孫家被水,孫如果應征,家中 妻兒無以維生,孫因此希望免征。漳南縣令工作態度簡單粗暴,認為孫逃避兵役, 要打孫扳子,孫一怒之下刺殺了縣令,逃到竇家藏匿。後來竇窩藏孫的事漸漸被人 發覺,孫無法繼續在竇家藏身,竇與孫商量,認為征高麗必然會導致天下大亂,正 是英雄立功之時,竇這時說了一句話,“丈夫不死,當立大功”,這句話可以作為 竇一生的寫照。於是竇出麵召集了同鄉數百人,由孫率領正式起義。漳南縣有大湖 廣袤數百裏,名高雞泊,孫即以此為根據地。奇怪的是,竇並沒有和孫一起造反, 送走孫和他的隊伍後,竇回家繼續當他的二百人長。可惜的是,官府不肯放過竇建 德,由於竇在當地名望很高,各路起義軍剽掠時從不靠近竇家,因此官府早就懷疑 竇是強盜頭子,至少也是通匪,加上竇窩藏殺官逃犯孫安祖,官府實在沒有理由不 來找他麻煩。於是某一天官府襲擊了竇家,雖然竇幸免於難,但他全家都被前來剿 匪的政府軍殺害了。竇想不造反都不可能了,他聚集了二百多人投靠了當時清河郡 內較大的一股起義軍高士達,高見到竇很高興,任命他當“司兵”,也就是軍事指 揮。與此同時,孫安祖的隊伍和另一支起義軍張金稱發生衝突,孫安祖不幸身亡, 孫的手下於是都投奔了竇。   由於竇的名聲與能力,他迅速吸引了大批忠於他的士卒,手下達到萬人。但這 時竇仍然未成氣候,他隻不過是高士達的手下大將,而高士達本身也僅僅自稱東海 公,在山東各路起義軍中列一席之地而已,與高士達同級別的起義軍還有鄒平的知 世郎王薄、平原豆子甌的劉霸道、河曲的張金稱等等。 第二章 自立   竇建德的“司兵”生涯持續到大業十二年。在這一年,楊廣派出大將楊義臣進 攻河北山東各路起義軍,楊是隋朝屈指可數的大將,一戰就擊滅了張金稱,接著立 即進攻高士達。當時高士達剛剛靠竇建德的詐降計消滅了隋將郭絢的部隊,自我感 覺正好,竇建德建議暫時避開楊義臣,退入高雞泊堅守,高士達不聽,派竇建德留 守,自己領兵去和楊義臣正麵決戰。高部的確比較有戰鬥力,初戰的結果是高部告 捷。高趾高氣揚,以為楊義臣之流如何是我敵手,就在營中大擺宴席,犒賞三軍。 可惜高部隻是小勝,其實楊部主力並未受損,高因小勝而起輕敵之心,實在是極危 險的事,也許那場小勝就是楊義臣的戰術也說不定。五天後,楊義臣發動突襲,高 部措手不及,結果是高士達大敗並且當場陣亡。楊義臣乘勝進攻竇留守的陣地,竇 最後隻帶了百餘人勉強脫身逃走。楊認為竇隻是小賊,不足為慮,因此沒有繼續追 殺竇,就此得勝回朝。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楊義臣一生最大的失誤。   楊義臣撤兵後,竇回到高雞泊,高士達、張金稱的餘部紛紛前來投奔他,竇於 是自稱將軍,成為一支獨立的起義軍。如果高士達不死,竇建德也許會一直做他的 “司兵”,也許會火並高士達自己篡位,也許會被高士達疾賢妒能找個借口幹掉, 不過現在高士達戰死了,失去了老板的竇建德很自然地自己當了老板。   這時竇建德的勢力還很弱,如果楊義臣再回來的話,竇建德肯定就要隨原老板 一起去了,幸運的是,楊義臣這個可怕的敵人再也不會來了。事情是這樣的,隋煬 帝楊廣有個好大喜功的毛病,非常不願意聽壞消息,他手下群臣就迎合聖意,絕對 不向他報告各地起義軍蜂起的消息。如果有地方求救的告急文書,掌管文書的大臣 虞世基就會盡量把文書壓下來不讓楊廣看到,如果實在壓不下來,就稟告說某地有 些鼠竊狗盜,騷擾地方,郡縣正在圍追堵截,不日即可消滅,陛下不用擔心。周圍 所有人都如此說,楊廣也就如沐春風,自以為尚是太平盛世。這次楊義臣消滅河北 山東最大的兩股起義軍張金稱和高士達,戰功極大,上報時說是平賊數十萬。楊廣 大為懷疑,這天下一片太平,哪裏出來數十萬反賊?你楊義臣不是虛報戰功吧?虞 世基乘機進讒言說,楊部都是楊的子弟兵,兵力又多,戰鬥力又強,隻怕以後會成 為禍根。楊廣深以為然,即刻下旨將楊部就地解散。可伶大將楊義臣出生入死,最 後得來這麽個獎賞!曆代統治者共有的毛病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可外麵明明還 在烏飛兔走,楊義臣就先一步被處理了,這在曆史上也算奇聞,有這樣的皇帝和這 樣的大臣,隋朝想不亡都難──隻是便宜了竇建德。 第三章 霸業開始 竇建德自立時,隋朝大勢已去,普通郡縣的地方官員無力對抗起義軍,隻是因為起 義軍對隋朝官員采取一律處死的待遇,地方官員才不投降。竇自立後,對隋朝官員 采取了寬大的政策,於是地方的郡縣逐漸向竇投降,竇因此聲勢日盛,部下達到十 餘萬人。大業十三年,竇在河間郡樂壽自稱長樂王,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就在竇稱王的這一年,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敵。這一年,由於翟讓、李密的 瓦崗軍猛攻東都洛陽,楊廣在江都調遣全國各地精兵匯集洛陽進攻瓦崗軍,這各路 兵馬中包括從江都出發的王世充、從嶺南出發的張鎮周等人,這次作戰的總指揮是 從河北涿郡出發的大將薛世雄。楊廣給薛世雄的命令是順便消滅沿途的起義軍,於 是薛領兵三萬,一路剿匪,於七月到達河間郡七裏井。這時竇建德軍中缺糧,部隊 正散在各地征糧,竇堂堂長樂王,此時身邊的兵力才不到二千。以二千對三萬,竇 如果不想被消滅,就隻有逃走和投降兩條路可走。令人無法相信的是,竇居然選擇 了第三條路,居然決定去主動進攻!   關於竇為何會作出如此冒險近於自殺的決定,曆史裏記載了一個傳說,是說正 在為薛世雄大軍壓境發愁的竇建德經人推薦去谘詢一個據說很有法力的女巫,竇問 前途吉凶,女巫回答逃走和投降都大凶,隻有在日出前進攻才大吉。占卜時已經是 下午,竇部與薛世雄部相距有140裏,是否能在第二天日出前趕到在未知之數,於是 竇集合手下,命令立即出發進攻薛世雄,並約定如果在日出前到達,就全力進攻; 如果在日出後到達,就全軍投降。不管女巫的傳說是真是假,反正竇是下了決心去 以卵擊石,竇親自率領敢死隊280人做先鋒,其餘部隊隨後。竇部一夜急行軍,在距 離七裏井還有不到2裏時,竟然就要天亮了,竇懊惱不已,隻得準備投降。就在這時, 整個事件中最傳奇的事發生了,忽然起了大霧,咫尺之間不見人影,竇大叫天助我 也,竇部也士氣大振,於是大家發動突襲,殺將過去。正好薛世雄自恃強大,十分 輕敵,紮營居然不設防備,被竇部一陣襲擊,薛部朦朧中不知敵人數量,士無鬥誌, 三萬大軍當場潰敗。幸虧薛世雄習慣早起,當時已經穿好衣服,這才得以在第一時 間落荒而逃,僅以身免。薛世雄逃回涿郡後,又羞又怒,不久就發病去世了。   河間七裏井之戰,對隋末的曆史有重大影響,成就了兩位霸主。第一位受益者 當然是竇建德,竇因此戰而聲望倍增,一躍成為河北最強大的起義軍。第二位受益 者是正在向洛陽進軍的王世充,薛世雄死後,楊廣任命王世充接替薛,擔任洛陽方 麵的總指揮,這是王世充第一次作為方麵軍司令,而手下正集合了隋朝各地的精兵, 為王日後稱霸河南準備了實力。而這一切的起因,居然是一場大霧(女巫什麽的太 玄,暫且不論,這大霧可是明明白白記載在《資治通鑒》裏的),如果不是寫史書 的人故弄玄虛,那就隻能算是天助竇建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