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認栽 開始研究中國政治模式

(2011-08-25 07:58:34) 下一個
美國認栽 開始研究中國政治模式
信源:《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China vs. the U.S. At Davos: Good Governance or Consumer Democracy?

中國的崛起和美國的衰敗,引起世界不少人對兩國政治模式優劣的關注。美國老牌獨立報紙《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月27日發表加德爾斯(Nathan Gardels)從斯德哥爾摩發出的評論說,如果說20世紀是民主和極權主義的競爭,那麽21世紀則是過渡的消費者民主,和極少民主責任的有效統治之間的競爭。

希臘政府被沉重債務和巨額赤字壓壓垮,正尋求從北京舉債250億歐元。現在什麽更能代表麵對西方的東方新興力量?現代民主的標誌----美國,已經深陷在對中國的債務中。穀歌這個資訊革命的真正代表,正和中國共產黨統治者及黨的黑客纏鬥。當世界上最快的火車----中國的“和諧號快車”試運轉時,中國的人權活動分子劉曉波受到審判。當“和諧號快車”以3個小時跑完武漢到廣州的高鐵路程時,劉曉波被判處11年徒刑。

這是冷酷的判決。西方對中國充滿期望的高度讚美,將讓位於更多的反省,以及另一輪對中國的嚴厲批評。但現在也是對民主製度做一番省視的時候了。這不僅由於極權主義中國的經濟成功,已經成為非西方式現代主義模式的真正標誌,而且由於西方本身已經改變。

在西方,尤其美國很多人眼中,我們不再生活在工業化民主製度下。現在我們生活在消費者民主製度(consumer democracy)之中。在這種製度下,從政客、傳媒、市場反饋的所有信息,都引導社會獲得即時的自我滿足。這種製度缺乏長期思考、策劃,缺乏持續統治的政治能力,遠遠無法回應中國的崛起。

新的現實環境要求增強政府的統治能力,設計更好的管理體製----既有更多的製約,又更能平衡各方利益。這種體製不僅能夠抗衡新媒體時代“一人一票”元首的短期暴政,而且能抗衡定期選戰接近時的種種壓力。這些壓力都是政黨策劃和電視即時新聞排斥民主協商所造成的惡果。沒有被統治者的同意,統治製度不能夠維持下去。但正如從孔夫子、柏拉圖到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每一個政治智者都明白,當公眾的貪念否定了統治,結果則是兩敗俱傷。大家都可以看到美國加州直接民主的極端例子----公眾的的支配力量,已經證明是毀滅性的。加州的危機顯示,減肥可樂式的文化----既要甜又不要卡路裏;既要消費又不儲蓄;既要現代化基礎設施和好的學校,又不想納稅,是行不通的。加州的管治失靈,隻不過是美國整體政治問題暴露出的一角。

在中國,當人民的企業家能量被自由市場解放出來時,統治者保持著極大的政治統治能力。他們借助新儒家政府強有力的手,以社會和諧和長遠發展的名義,調節著發展所釋出的利益。但中國的製度和西方背道而馳----缺乏個人自由和表達自由,法製觀念薄弱,當局責任感不足。因此這隻強有力的手,很容易成為鎮壓之手或貪汙之手。

哈弗大學經濟史家和作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已經把中國和美國稱為“中美共同體”(Chimerica),即一個跨太平洋相互影響的全球新重心。這個共同體的磨合,將有機會創造某種新東西:如平衡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即時利益和長期利益的新統治哲學;如一種既不抹殺個人愛好和能力,又有助於緩和公眾貪欲的統治製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