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位台灣文化局長眼中的“兩岸文化聯誼行” (圖)

(2006-08-22 16:28:42) 下一個

一位台灣文化局長眼中的“兩岸文化聯誼行” 2006-07-10 00:42:34   新華網鄭州7月10日電(記者茆雷磊桂娟)“大陸的文物資源之豐富令我震撼,文物保護狀況之好使我欣慰,兩岸文博事業的差異則讓我看到了雙方攜手合作、取長補短的可能性。”對於正在河南參加“兩岸文化聯誼行”的台北縣文化局局長朱惠良來說,此行收獲可謂良多。   一年一度的“兩岸文化聯誼行”今年將來自海峽兩岸的眾多文化界人士帶到了大有可觀的河南。從九朝古都洛陽到七朝古都開封,嘉賓們遊走在中華文明的曆史長廊中。   無論是殷墟遺址的王者氣度、龍門石窟的雄偉神秘,還是朱仙鎮年畫的質樸無奇、汴繡的精巧瑰麗,都使朱惠良讚嘆不已:“雖然以前在書本上看到過這些,但親眼目睹後的震撼感受是無以言表的。河南就是我們自古所稱的中原,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中原文化的魅力讓我強烈地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作為先後20多個朝代的建都或遷都之地,河南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6處,地下文物數量居大陸第一。且行且看,朱惠良對河南各種文物的保存狀況讚賞有加,她說:“安陽殷墟博物苑和洛陽‘天子駕六’博物館所在地都是地下文物極為豐富的地方,大陸的文物工作者為了保護文物,隻進行了有限挖掘,很多已挖掘出來的文物也重新回填入地。這樣的做法很好,留待子孫能確保文物出土後不受損害時再挖掘吧。”   說到自己任職的台北縣,朱惠良告訴記者,那是台灣最大的一個縣,同樣也有不少文博資源,而她的職責就是盡力發掘這些資源的價值,拉近它們與普通人的距離,提升參觀者的文化品位。   對比兩岸文博事業的差異,她認為大陸這方麵資源比台灣豐富得多,但台灣在文物展示、宣傳等方麵擁有更多先進技術和手段。“如果雙方能充分交流、取長補短,將是中華文化的幸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