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表決勝負已明 扁脫困藍陷泥淖
2006-06-25 13:02:17
轉寄 列印
記者 劉永祥
罷免總統案明天才表決,不過這場政治戰役的勝負早已明朗:陳水扁勝出,順利脫困,泛藍陣營深陷泥淖,無法動彈。
弊案疑雲環繞第一家庭成員,陳水扁迄今不敢麵對,連泛綠支持者及執政黨高層對第一家庭的廉潔及操守都有相當程度的懷疑;在這樣的氣氛下,扁卻能演出「豬羊變色」戲碼,完全是因為對手缺乏整體戰略思考,犯下嚴重錯誤。
國親兩黨決定聯手推動罷免案,但從一開始就各有盤算。去年以來,馬英九擔任泛藍共主的態勢逐漸成形,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為失去政治舞台所苦;眼見扁處境困難,宋立即把握機會,利用泛藍支持惡扁的情緒,積極推動罷免案。
馬英九明白一旦推動罷免,問題會失焦,質疑第一家庭廉潔的合理動作會被誤導為藍綠對決,因此主張伺機而動;但有意參選台北市長的宋楚瑜更清楚,大動作嗆扁能迅速接收泛藍支持者,有助提升聲勢、為自己的選情加溫,因此不計代價向前衝。
被視為泛藍共主的馬英九,不但沒有引導支持者,反而屈服於壓力,明知可能失焦,仍決定以全黨之力推動罷免案,藉此向泛藍支持者証明自己不是一個軟弱的政治領袖。
泛藍陣營因為向扁宣戰感到振奮,馬英九也以「扁會死得很難看」這類用語來証明自己立場強硬,但沒有同時提出一套完整的戰略,就像是軍隊準備上戰場,卻完全不知道下一站要在那裏紮營。
國、親兩黨在立法院的席次明顯不足以跨越罷免案所需的三分之二門檻,從頭他們就清楚不可能贏得表決,於是他們聲稱要利用審查過程凸顯弊案,同時迫使陳水扁及相關部會首長到立法院作証,最後陳水扁及行政院以「不合作」的策略回應,甚至嘲笑泛藍陣營的天真。
發現陳水扁沒有按照他們設想的劇本演出,還高舉「捍衛本土政權」大旗成功凝聚泛綠陣營的支持,國親兩黨不知所措,隻能用一場又一場的記者會及嗆扁集會尋求心理安慰;甚至罷免案還沒有表決,兩黨就已為了要不要再提倒閣案幾乎決裂。
泛藍真正的敵人不是陳水扁,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