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扁早日下台對泛藍不利 弊案真相大白將殃及綠營 [主子表態]

(2006-08-22 16:28:37) 下一個
扁早日下台對泛藍不利 弊案真相大白將殃及綠營 [主子表態] 2006-06-16 05:23:33 點擊:1037 主子表露心意了--陳水扁早日下台對泛藍不利 薛理泰   陳水扁女婿趙建銘因“台開案”被收押之後,隨著陳水扁親家涉案情況的日益明朗化,在台灣觸發了一波又一波的“倒扁”聲浪。盡管陳水扁宣布並且實行“放權”,民進黨強勢人物又群起呼籲“鞏固領導中心”,卻仍然無從挽狂瀾於既倒。在泛綠陣營內部湧現出來的“棄扁”呼聲,也開始一波高過一波。於是,“倒扁” 浪潮滾滾而來,後浪推前浪,逐漸呈現不可阻擋的勢頭。   台北政情激蕩,瞬間百變。倘若政局演變的結果,居然導致陳水扁下台,則無論從眼前情勢還是就長遠影響著眼,對兩岸關係、中美關係以及亞太地區的穩定性牽連所及,就範圍大小而論是漣漪所至無遠弗屆,從影響深遠而言是由表及裏一體均沾。   當然,無論在世界上什麽地方,對於涉及到貴為總統夫婦者的弊案,假如事態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何時公諸於世、以何種方式公布、具體案情公布至何種程度、涉案人數及其“錯失”或者違法的定性等等,決不單純是一個法律問題,必然變成一個政治問題,如何處理,畸輕畸重,均不妥當,涉及到高度的技巧。   一旦巨大的政局變化降臨,涉及到的各個黨派派係以及各個權力部門,勢必會以安全利益、國際觀瞻以及對社會衝擊程度的嚴重性等作為考量的主要依據,擬定比較妥當的因應方案。不要忘記,當年美國總統尼遜、俄國總統耶爾辛下台之前,有關各方麵也曾經采取不同的形式,有過諸如此類的分析、協調以至製定應變方案的一個過程。    違背憲法將帶來後遺症     根據對台灣憲政素有研究的政界人士分析,設若陳水扁最終被罷免,走完憲政程序要九個月,即使猝然倒閣,走完憲政程序亦非三個月不可。台灣在野黨影響力相當強大,在朝野各個部門的勢力盤根錯節,倘若效法中亞各國“顏色革命” 的先例,走捷徑,固然可以快意一時,然而卻違背了憲政以及司法的程序,政治上也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圓,後遺症必然不小。   除了在憲政及司法程序的著眼點以外,讓陳水扁和民進黨多撐一段時日,讓陳水扁晚些下台,在政治上對泛藍陣營也更加有利。大概說來,作出這個判斷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檢調部門解開趙建銘的筆記本電腦加密程序之日起,弊案最終將會延燒到陳水扁夫婦的趨勢似乎已經不可逆轉。等到案情明白揭示陳水扁夫婦已經涉案,鑿鑿有據,那時才是啟動罷免或倒閣的適當時機,可謂水到渠成。   第二,日前宋楚瑜倡導的嗆扁行動,固然可以拉抬親民黨的聲勢,然而,這種群眾性的政治動作,真正起到的倒扁作用卻十分有限。不少堅決挺扁的泛綠民眾還是靠感情決定政治立場,奉行憑直覺左右行事的準則。這就是泛綠民眾的基本心結,短期內很難擺脫。   在台灣民怨真正沸騰起來之前,操切從事,可能促使綠營政客操縱泛綠基本民眾對抗,即使在罷免總統或者倒閣成為事實之後,諸如“藍營硬逼總統提早下台”之類的指責,難免仍會嵌入綠營民眾的心目中,久久無法排除。綠營民眾感情上漣漪蕩漾,勢必累及日後台灣黨派政治的力量重組格局。 弊案真相大白將殃及綠營     第三,隻要陳水扁仍然在位,隨著弊案的繼續醞釀發酵,直至案情真相大白之日,整個時段內,陳水扁本人及其親信不但成為活靶子,而且殃及整個綠營,勢必久衰不振。“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僅假以時日而已。弊案內情逐漸水落石出之日,即深綠勢力逐漸“陰幹”之時。這是指日可待的結局。從長遠的政治利益的得失著眼,這才是有利於泛藍陣營根本利益的事態發展模式。   第四,從陳水扁以強勢終止國統綱領和國統會的運作,到今日第一家庭成為台灣民眾嗤之以鼻的對象,情勢逆轉之際,總共才幾個月而已。由此可見,台灣政局始終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中,民眾情緒稍呈浮躁。政局處於這種狀態之下,形勢變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換言之,情勢許可之下,攻守易位,不過幾個月之間。如此,若非相當有把握,順守、逆取之間,寧取前者。   假如陳水扁過早去位,綠營推舉其他強勢人物登台繼位,接過“清查弊案”的大旗,認真辦幾個案子,反正弊案與己無關,民進黨內其他派係也不會傷筋動骨,速則數月,久則一載,民進黨浴火重生的可能性是不能絕對予以排除的。可見,兩年以後台灣大選時鹿死誰手,還真難說。一旦出現這種局麵,對藍營從政人士以及泛藍民眾又有何益?   第五,泛藍陣營以大規模的嗆扁行動支持罷免陳水扁,即使有效,從根本上說,意義卻是有限的。這種混亂局麵的出現,不但有礙國際觀瞻,對於台灣向來自詡的憲政、民主,不啻為一大諷刺。 ·作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