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棄扁不除獨 改革難使其根本脫困
(2006-08-22 16:28:34)
下一個
民進黨棄扁不除獨 改革難使其根本脫困
2006-05-11 19:03:00
轉寄 列印
人民網5月12日電陳水扁貪腐弊案不斷,今年底的北高市長選舉民進黨難以推出“選舉強棒”,“立委”退黨讓民進黨失去“立院”第一大黨地位……種種危機使得民進黨內不斷冒出改革的聲浪。
民進黨中央日前舉辦黨務革新研討會,首場討論黨的基本價值與形象,演變為一次黨內炮打司令部的會議。與會“立委”和基層代表都將炮口對準陳水扁及其家人和親信,指民進黨失去清廉形象,被民眾視為“歪哥黨”,“第一家庭”要負最大責任。“天後”呂秀蓮更要黨人覺悟,趕快興利除弊,把黨身上的毒瘡割掉。
為此,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署名林修祺的分析評論文章,認為民進黨的所謂革新,隻想除去扁團隊的新黑金貪腐之毒,卻無意拋棄扁用六年實踐証明是絕路之“獨”,這正是民進黨改革的最大盲點。棄扁不棄“獨”,而且隻是有限度的棄扁,充其量隻能讓民進黨暫時脫困,這是民進黨在改革和轉型問題上的局限性。
改革根本須棄“獨”
民進黨中央召開黨務革新會議,最核心的議題本應是“黨的基本價值”,因為基本價值既決定黨的性質、功能和任務,也是黨形象好壞的主要根源。
現在民進黨在絕境中尋找革新脫困之道,最重要的關鍵是檢討黨的基本價值是否違背台灣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非舍本逐末隻集中於形象問題的討論。民進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不清廉的形象(大貪大腐畢竟隻是陳水扁一小撮當權派),而在於把“台獨”作為基本價值。“民主進步黨”就是“民主台獨黨”,因為該黨把“台獨”視為進步價值;該黨雖然把“民主價值”與“台獨價值”冶為一爐,但實質是“台獨為體,民主為用”,“台獨”是其意識形態的核心,是其黨綱的主軸,“民主”隻是為“台獨”政治服務的工具和手段。民進黨的所謂革新,隻想除去扁團隊的新黑金貪腐之毒,卻無意拋棄扁用六年實踐証明是絕路之“獨”,這正是民進黨改革的最大盲點。
美國加州大學政治係教授包瑞嘉對台海問題頗有研究,他近期訪問台灣後批評,陳水扁被邊緣化的原因之一,是他仍在打昨日的仗,即繼續炒作台灣人的身份問題,而忽視經濟、教育及環保問題。包氏指出,麵對陳水扁民望插水,民進黨一方麵本能地攻擊馬英九,另方麵也開始思考目前本身的兩岸立場。所謂“仍在打昨日的仗”,就是打已經過時的“統獨之戰”。因為大多數台灣人已認識到“台獨”是走不通的絕路而主張維持現狀。
革新難脫胎換骨
民進黨為解救邊緣化的困境,黨內近半年來出現一波接一波的改革聲浪,繼羅文嘉等中生代的“新民進黨運動”後,青壯派成立了“兩岸政經研究學會”,改革派“立委”建議召開“黨是會議”,形勢壓力迫使民進黨主席遊錫□也不得不附和改革,除舉辦政策論壇。民進黨中央還在本月七日舉行黨務革新會議,並決定在七月召開黨代表大會議決改革之道。
民進黨由下而上大講改革,卻隻局限於改革不清廉形象的議題;黨內改革派雖然提出“改革無上限”的口號,但隻是針對陳水扁而不包括“台獨”黨綱,有人主張“棄扁保黨”,出發點隻是在貪汙腐敗和執政無能上與陳水扁劃清界線,並非從根本上拋棄陳水扁的“台獨”路線和政策,棄扁不棄“獨”,而且隻是有限度的棄扁,充其量隻能讓民進黨暫時脫困,這是民進黨在改革和轉型問題上的局限性。
新潮流係“立委”林濁水不久前發表一文,題為《綠要脫困回歸穩健台獨》,認為“穩健台獨”是最有利的戰略位置,陳水扁“政府”和民進黨同陷於難以自拔的困境,就是因為陳水扁當選後無時不偏離“穩健台獨”。按林濁水的理論,“台獨”有好與壞、可行與不可行之分,“激進台獨”是壞的、不可行的,而“穩健台獨”則是好的、可行的。這位“台獨理論大師”的理論雖然有點“新”意,但實際上隻是故弄玄虛的自欺欺人之談。
“穩健台獨”與“激進台獨”的本質和終極目標是一致的,隻是推動的方式、策略和戰術不同,前者注重溫和、模糊、漸進,後者則強硬、鮮明、急進,“台獨”勢力往往根據內外環境、形勢和條件的變化交替進行。說陳水扁當選後無時不偏離“穩健台獨”,並不符合事實。
陳水扁執政五年來有一個規律,就是選戰期都搞“激進台獨”,非選戰期則回到“穩健台獨”。例如去年上半年,陳水扁基本上是走“穩健台獨”路線,到下半年為迎戰“三合一”選舉,又鼓吹“明獨”和“急獨”。“三合一”選舉慘敗後,阿扁與其親信組成“六人小組”進行苦思檢討,得出的結論,否定貪瀆是敗選主原,認為拋出“激進台獨”做得太晚才是敗選主因,從而決定從今年初就要為2007年和2008年大選設定選戰主軸,並提前造勢和部署,於是打破一張一弛的規律,拋出激進的元旦文告,接著“廢統”棄“四不”,提出“公投製憲”和“正名”;也就是自去年底選舉大敗後,在未來兩三年不再有“穩健台獨”的緩衝期,一直高舉“激進台獨”的旗幟,這個結論是得到民進黨大部分認同的,主張回歸“穩健台獨”的人在黨內是少數。
施明德有先見之明
民進黨若想真正改革和脫胎換骨的革新,非去掉“台獨”不可。但要它公開宣布“棄獨”談何容易,難以為情尚屬其次,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民進黨宣布“棄獨”,就失去其立黨的“基本價值”。二是極難通過強硬派一關,在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上,強硬派往往比溫和派較易取得上風。三是連改革派也舍不得完全“棄獨”,因為“台獨為體、民主為用”的策略曾為他們帶來很大的選舉便宜,他們仍然迷信這個騙票策略持續有效。
從民進黨的結構及目前的信仰、信心危機來看,其變量有三種可能:一是整個黨垮掉,由新旗手組織新政黨;二是民進黨分裂,主張“激進台獨”派留在民進黨,“務實台獨”派出走另立一黨;三是民進黨經第一波改革回歸“穩健台獨”路線,再經第二波革新走中間路線,定位於“維持現狀”。民進黨爭取選擇第三條路,對其脫困重生最有利。
“穩健台獨”雖然不是好東西,但破壞性、危險性低於“激進台獨”,在改革難以一步到位的困局下,先退回“務實穩健台獨”路線,庶幾也是一個進步,盡管“穩健台獨”畢竟還是壞東西。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可謂有先見之明,早在民進黨在野時就指出第三條路了,他提出“如果民進黨執政,我們不必、也不會宣布獨立”。這句話對北京及華府來說,可解釋為“維持現狀”,對黨內堅持“台獨”立場的人來說,又可解讀為台灣現狀就是“獨立”於“中華民國”名號之下,不必再宣布“獨立”和“正名”。這個論述雖然投機取巧,但總比陳水扁公然鼓吹“公投、製憲、正名”安全得多,高明得多。
民進黨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革新會議和黨代會應把施明德、許信良、林義雄等前黨主席請回來,共商黨事及改革大計。民進黨的革命造反精神,已到了對付陳水扁的時候了。
(作者為資深台灣問題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