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貨比貨得扔:謊言治國,信用破產,人民正在拋棄扁 (圖)

(2006-08-22 16:28:34) 下一個

謊言治國 2006-05-10 09:30:47   記者李濠仲/特稿   陳水扁總統此次出訪,搭乘專機展開外交謎航,官方事前宣布的去程、回程行程,都成了謊言。總統專機是行動祭壇,祭品則是「政府的信用徹底破產」。信徒當然不是媒體,媒體充其量隻是一群被蒙在鼓裏的道具。   陳總統此行自稱是在捍衛國家尊嚴,帶著媒體隨行卻又處處欺騙媒體。雖說官話不可信,隻是從沒想到會離譜到「信用破產」的地步。   陳在「過境外交」這件事上,政府的心態是,媒體難道就不能等到一切布景、道具都擺設好後,再對政府精心設計的內容大書特書,這樣大家都有「精採新聞」可報,記者最好在一旁乖乖扮演啦啦隊。   這種期待應該隻有對岸極權的中國領導人敢這麽對媒體要求。「照本宣科」本來不是媒體的義務,如果媒體真的照做,誰還會相信台灣與中國的差別。陳總統曾說過,「為了外交突破,公然說謊又算什麽。」其實政客的「謊言」並不可怕,「沒有不說謊的政客」早是媒體界的至理名言,可怕的是走火入魔的「心態」。   官員對記者說謊成性,謊話說多,儘管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李南陽和外交部長黃誌芳先後在哥斯大黎加宣稱,回程要經多明尼加、阿布達比返國,但被騙怕的隨團記者們,對於官方版行程早已抱持「不信任主義」。結果從回程地點又生變來看,記者的「不信任」,果真有遠見。   這次可以為了美其名的「外交突破」公然說謊,謊言滿天飛,其他部會、政府高官,可否也比照辦理,反正全都可以說是為了國家利益而編造謊言,不是嗎「謊言治國」之下,還有什麽可相信的。   官員可以不說話 ,但不應該說謊話,更不可要求媒體不追查、不報導,甚至要求媒體得完全配合政府的步調,把官員的謊言照單全收。以極盡封鎖的方式獲致的「外交勝利」不是勝利,反而會犧牲掉寶貴的新聞自由價值,並且錯把媒體當廣告,把文宣當新聞。曆史會証明,是竭盡所能封鎖媒體的人,還是竭盡所能挖掘真相的人,真正在捍衛國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