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形容傳神:丟臉外交、迷航之旅、國際人球、總統劫機...

(2006-08-22 16:28:33) 下一個
形容傳神:丟臉外交、迷航之旅、國際人球、總統劫機 2006-05-05 03:40:57 點擊:1274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經驗,為什麽要這麽辛苦?是為了打拚外交,是為了捍衛國家尊嚴;即使承受再大壓力,也要非常堅定地走出去,不要害怕!」 ───陳水扁/荷蘭阿姆斯特丹2006.05.05 「這是我們自己的決定,中國在這件事情上沒有角色」 ───美國國務院官員/2006.05.04 阿扁的「總統專機」,在五日清晨四時四十五分平安降落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人機均安,總算讓人鬆了一口氣,阿扁在機場慰問了隨機的媒體記者,他說,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經驗,但他要「非常堅定地走出去」,他要大家「不要害怕!」 你害怕嗎?為什麽害怕?怕所有機場都因「中共打壓」而拒絕台灣的「總統專機」降落?怕阿扁的「總統專機」突然失控掉了下來?怕阿扁回不來?或是怕阿扁「臨機應變」式的撞外交,又捅出另一個令台灣貽笑國際的「外交突破」? 也許,可能不是害怕的問題,而是感受的問題。阿扁這趟「興揚專案」,正確地說,不是拚外交,而是出口轉內銷───拚媒體版麵! 從阿扁「總統專機」飛上天的那一刻開始,因為劇情懸疑、時時刻刻都藏著驚奇,幾乎吸引了所有媒體的關注,報紙的頭條是他、電子媒體分分秒秒也都在猜測他的下一站是哪裏,從這個角度而言,阿扁是成功了,管整個過程謊話連篇,但這又怎樣?弊案焦點不是被轉移了嗎?! 其實,一開始就是一場「騙局」,而且是連環騙,什麽人、什麽單位說的都不算數,所有「過境外交」所演出的懸疑劇本及答案,都隻在阿扁一人的口袋中,而在登上「總統專機」開始,所有隨機人員,包括媒體記者在內,全都成了「人質」,有不少形容頗為傳神: ───丟臉外交、迷航之旅、國際人球、總統劫機… 騙,又何妨?是一般人選擇遺忘,其實阿扁早早就說過,「是否說謊並不重要,達成使命才是最重要的!」既然扁意如此,替阿扁「喬」行程的外交係統,當然照章行事,從過境紐約、接受美方安排、不為難友人,到前進黎巴嫰但被迫改降落阿布達比、阿姆斯特丹等,行程一變再變,說法一改再改,在所有的環節中,呈現的是一騙再騙的情節,目地就是要「達成使命」、要讓阿扁「拚外交」達陣成功。 但是,一旦精心設的騙局被拆穿,除了指控中共打壓外,也責怪媒體不配合,甚至切斷「總統專機」上的衛星電話,不讓媒體回報新聞,而對於美方把「總統專機」不停安克拉治導致改飛黎巴嫰的計劃曝光一事,外交部長黃誌芳更公開向美方嗆聲:「非常非常遺憾!」 究其實,中共對台灣國際空間的打壓,根本不分藍綠,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客觀事實,但要說美國──尤其是布希政府的對台政策也受中共影響而對台灣出重手,這就悖離國際常識了;這回阿扁不接受美方過境安排,不管基於什麽原因,由實際的表現來看,阿扁頗有負氣的味道,而且是透過「改飛他處」的作法來表達不滿,問題是: ───台灣有本錢與美方互杠嗎? 針對阿扁拒絕去程過境美國所衍生的風波,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考馬克回應說,他不希望這場風波,「會對美台關產生任何影響。」話是說得客氣,但記者算過,麥考馬克在稱呼阿扁時,沒有使用總統、陳水扁先生等外交用詞,而是直呼了十次的「他」,對此,麥考馬克說: ---「『他』就是指陳水扁。」 這個『他』,此刻正安坐在中華民國「總統專機」上,正在飛越大西洋上空,下一站去哪裏? 真的沒有人知道,專業的外交機製已形同崩毀,所有人說的都不算數,也已不能相信,答案隻在阿扁一人的口袋中;阿扁要大家「不要害怕」,但他身為國家領導人,頂著「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出訪,用的是民脂民膏,演出的卻是如此荒謬不堪的撞、執拗及國際級笑話,丟人現眼還顧盼自雄,你能不害怕嗎? 編輯:龍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