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撒潑打滾兒:扁為過境與美越閙越殭

(2006-08-22 16:28:33) 下一個
扁為過境與美越閙越殭 2006-05-04 03:27:03 轉寄 列印   本社記者鄭岩綜合報導╱台灣陳水扁的出訪中南美之旅,行程一變再變,5月4日,陳水扁突然臨時再改變卻程不過境美國,為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考馬克竟然連續約10次,以「他」稱呼陳水扁,再度引發各界矚目台美後續發展。   中國時報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考馬克3日宣布,美國已從台北駐美代表處方麵,獲知陳水扁已取消過境美國的行程,「那是他的決定。」,而原本計畫在3日中午從華府飛往阿拉斯加的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及駐美代表李大維,都臨時取消行程。   過去美國都以台灣總統或台灣領導人來稱呼陳水扁,可是此次給的稱謂,可說不怎麽禮貌。從去年九月陳水扁的過境邁阿密,到今年談扁政府終止國統綱領,如果調出過去的新聞影帶來看,可以發現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厄立,始終以陳總統或台灣領導人來做稱呼。   東森新聞說,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考馬克,在美東時間3日下午兩點召開記者會,麵無表情地宣佈陳水扁不去阿拉斯加,他表示,根據台灣駐美代表處剛剛通知我們的訊息,「他」選擇不過境美國了,這是「他」自己的決定。   發言人麥考馬克從頭到尾,隻要講到陳水扁,一律使用「他」,經過統計,可以發現他連回答記者的談話在內,總痛說了十次的「他」,就是不提台灣總統或台灣領導人。   至於此次美國談起陳水扁的外交之旅,美國國務院所給的稱謂明顯變了,而且變得輕率許多,當然,也可以解釋為美國一直到最後一刻才案讓陳水扁過境阿拉斯加,新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將前往安克拉治迎接,但是專機最多隻能待兩個鐘頭,導致台灣方麵的反彈,所以台灣也在美國國務院召開例行簡報會的幾分鐘前,才臨時通知美方說扁取消了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治(安克雷奇)市過境的安排。   不過,不管從什麽角度看,台美關係似乎真的生變,有待彌補。但這次美國發言人再度以他稱呼,而未依慣例,以台灣總統或台灣領導人或直呼其名,更引發各界議論紛紛,尤其是記者會連續用十多次「他」來稱呼,更非尋常。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4日上午對於陳水扁出訪前,質疑這次過境美國不順的原因,是中國大陸和國民黨作梗一事感到遺憾,馬英九說,全國人民都應該知道是什麽原因,所以他也不願再多講了!馬英九表示,陳水扁出訪,發生這種事,我們都感到遺憾,我們都希望最後的發展,能讓陳水扁順利出訪。   至於外界質疑,有人把台美關係不順的原因,推給駐美代表李大維,馬英九表示,希望別把責任都推給外交係統來承擔。至於是否會影響台美關係,台灣學者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台美關係不受單一事件影響,且「給美國一點顏色看也好」;有學者說,此事和「終統」案有關,但阿扁誤判情勢,把籌碼和姿態拉太高,傷害台美關係。   中國時報報導,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黃介正表示,台美關係是多麵向的關係,包括經貿、文化、軍事交流等,不會因為單一事件就受到傷害或全麵倒退。黃介正說,美國在今年三月二日後,就沒有再對終統案提出新說法,「布胡會」也沒批評台灣,這些事件上,「沒有對不起台灣的地方」;不過,美國表麵上沒有不高興,未必意味美國對終統案的嫌隙一筆勾銷。   他表示,美國處理台美關係是「case by case」;行政院長蘇貞昌出訪友邦海地的計畫,如果不是因為中國打壓,蘇揆過境紐約的機率,比陳總統過境紐約大很多。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吳東野說,陳總統無法過境美國本土的因素很多,雖然外交部的說法是接洽作業時間太短、中國打壓等,但關鍵原因應是「終統」案。吳東野指出,美國對「終統」案後的一連串溝通不滿意,這次算是對台灣「軟性的警告」;此外,美國必須對終統做一個動作,以防範台灣未來的製憲等舉措。   他說,如果陳水扁此行過境他國、不過境安克拉治,「美國可能會不舒服」。此外,美國先宣布陳水扁不過境安克拉治的作法,在外交禮儀上,這是「不友善的動作」,對台灣形象有傷害。吳東野表示,長遠來看,台美有共同利益,這次事件不會造成嚴重影響,台灣隻是傷了顏麵,但沒有傷到裏子;   他說,陳水扁還有一、兩年的任期,剩下的任期應加強修補台美關係。另外,吳東野也不認為這次的過境風波,是美國刻意做給中國看,因為中國可能已無法影響美國的對台政策。   對於陳水扁不過境安克拉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所教授施正鋒說,「給美國一點顏色看也好」、「第一次看到陳總統在外交事務上,這麽有主見」,此舉讓美國瞭解,台美關係不能一切都是不平等。施正鋒強調,過境問題未必和「終統」有關係,也不是外交的挫敗,這次過境的事情不會影響台美關係。   台灣大學政治係教授楊永明指出,陳水扁可能認為美國會把「終統」和過境事宜做切割,讓他可以在紐約過境,但顯然美國未如此認為;陳水扁把籌碼和姿態拉得太高,誤判情勢。楊永明說,美國認為「終統」是單方麵改變台海現狀,因此把終統和過境事宜一體處理;如果陳水扁無法過境紐約一事,確實是由美國總統布希親自批定,這對台美關係是難堪而嚴重的傷害。   東森新聞說,據美國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主任容安瀾指出,除與台美互信不足有關之外,近來美方與陳水扁在「五不」看法的不同。對國統會和國統綱領處理方式的分歧,以及對修憲主張的疑慮等,所引起的連鎖反應。   容安瀾表示,台灣在宣佈陳水扁訪問中南美洲,期間過境美國的相關決定時,說台北對美方的過境安排雖不滿意,但著眼台美長期友好關係,陳水扁同意在安克拉治進行短暫停留。美方表示,基於美台雙方密切合作的非正式關係,以及美方希望未來幾年,能與陳水扁維持建設性地共事,因此同意陳總統過境。這樣的說法,足見雙方雖不滿意,卻也都不願樂見台美關係倒退。   關於台灣部份媒體指稱,美方對陳水扁過境的相關決定,是為了回應來自中國的壓力,容安瀾認為此說並不屬實。不過他表示,中國長期以來打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卻是不爭的事實。   容安瀾強調,台美關係緊繃,不僅彼此沒有好處,甚至連北京也不會從中獲益,反而兩岸關係更加複雜化,導致兩岸的和平穩定更加困難。他希望陳水扁在未來2年的總統任期內,將美台回歸較正麵的關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