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方媒體眼中的胡錦濤:一個強硬但開放的領導人

(2006-08-22 16:28:33) 下一個
西方媒體眼中的胡錦濤:一個強硬但開放的領導人 2006-04-27 07:59:11 點擊:1625 西方媒體眼中的胡錦濤:一個強硬但開放的領導人 2006年04月27日09:48 南方新聞網-南方周末   “胡錦濤穿著黑色西服,看上去比他2002年就任國家主席時放鬆許多。他神色愉快,從不失態。……在西雅圖,他對比爾·蓋茨說:‘我每天都在使用微軟的操作係統。’……在華盛頓,他更像一個強硬但開放的領導人。……在耶魯,他用詩歌般的語言說中國的發展依賴人民,也服務於人民。”   美聯社的一篇文章用上述幾句話概括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國的訪問。他在美國的行程已於4月21日結束,但此行留下的話題和思考,才剛剛展開。   “胡和商界交朋友”   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在牛仔競技場上出其不意地戴上女騎手送他的牛仔帽,沸騰歡呼聲即刻響徹全場。   27年後,中國新一屆領導人胡錦濤也在美國戴了頂帽子,不過不是牛仔帽,而是棒球帽。帽子雖換了,但給公眾和媒體的驚喜卻是同樣的。   帶有波音標誌的棒球帽,是波音公司員工代表向胡錦濤贈送的禮物。當時,胡主席笑著接過帽子,接著就把帽子戴在頭上,並擁抱這位員工代表。此時,位於西雅圖的波音飛機總裝廠裏,約有5000名波音員工以及來賓,看到戴著波音帽子的中國國家主席,眾人先有片刻的吃驚,隨即都“嘩嘩”鼓起掌來。這一刻,與 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戴上牛仔帽的情景,頗有幾分類似。   《紐約時報》評論說,胡錦濤對波音公司很熟悉,他能脫口而出波音飛機過去幾年的銷量以及目前的訂單量,中國目前使用的波音飛機數量,還有1972年以來中國用以購買波音飛機的巨大金額。“波音在中國家喻戶曉,”胡錦濤說,“中國人隻要坐飛機,多半是波音飛機。我這次來美國,很高興坐的就是波音飛機。”   《紐約時報》的相關報道特別提到了胡錦濤主席對數字的精通。在波音公司的午宴上,胡錦濤幾乎不看講稿,張口就是一大串數據:中國固定電話用戶是7.4億、中國核電廠發電量3萬兆瓦、中國2005年出口總額 14221億美元,以及1979年以來在中國開設廠鋪的外資企業總數為53萬家,其中49萬來自美國。數字的背後,是中國的現實國情。而國外媒體,也都曾對鄧小平、江澤民、朱鎔基、溫家寶等領導人熟知中國國情之詳盡表示感歎。   “胡主席和比爾·蓋茨以及其他商界領袖晚飯的時間,超過了他和布什總統在白宮會談時間。胡在白宮的大部分時間用以舉行歡迎儀式,隻有一小部分是通過翻譯進行麵對麵會談。”英國的《金融時報》這樣評論,並以“胡和商界交朋友”為大標題,總結胡錦濤美國行的核心內容。胡錦濤訪美首站放棄了傳統訪問必先光顧首都,而選擇波音公司、微軟公司和星巴克咖啡所在的西雅圖,讓觀察家們察覺到其微妙含義。   不少美國媒體認為,胡錦濤主席此行更關注中國和美國商界的聯係,並通過訪問西雅圖給各國在中國的投資者更強烈的信心。   “讓人覺得非常親切”   胡錦濤此次出訪,很重視向美國民眾傳達自己平民化的一麵。除了戴上波音的棒球帽,在比爾·蓋茨家做客時自稱是 “微軟之友”,每晚都和微軟的視窗軟件打交道;他也會幽默地“推銷”星巴克咖啡——“因為身不由己啊,否則的話,我也會到星巴克的咖啡店裏坐一坐”。   而胡錦濤在耶魯大學發表演講後,就有耶魯的學生表示,以前以為中國國家主席很嚴肅,結果發現他也有風趣幽默的一麵。   除了和美國商界、學生親近,胡錦濤的親善形象也讓西雅圖華人感動不已。美中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方偉俠在兩日內和胡錦濤見了三麵,在機場迎接和送別,在酒店參加胡錦濤與當地華僑的會麵。“每一次,他都堅持和在場的每個人握手,不停說‘謝謝,謝謝’,讓人覺得非常親切。”   方偉俠還清楚地記得,1979年鄧小平第一次訪美時,由於外界對中國不了解,抗議人群聚集,和如今龐大的歡迎胡錦濤的隊伍形成鮮明對比。“我們這些華僑生活在美國,這裏相當於我們的第二故鄉。但同時,我們也忘不了自己就是中國人。所以對華僑來說,希望看到的最好結果,就是中國迅速發展,兩個故鄉的聯係日漸親近,往來越來越多。”方告訴記者,也許外人會認為他的想法有些老生常談,“這種心情,隻有身處海外的華僑才能明白。不是喊口號。”   “適度的幽默與自信”   4月21日,胡錦濤主席在耶魯大學發表演講。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幾十年,我真希望能成為你們中的一員。”這是胡錦濤的開場白。   耶魯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的中國留學生許靜倩清楚地記得,這句話在聽眾中掀起了演講的第一個小高潮。?   演講之後的提問由耶魯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前墨西哥總統塞迪略主持,早在1997年訪問墨西哥時,胡錦濤就受到過塞氏的熱情接待,此後他們在博鼇論壇等場合多次會麵,胡錦濤稱其為“老朋友”。塞迪略捧著紙條說:“我接到的問題有78個之多,我要是每個都問,你就走不了了。”胡錦濤立即接上話茬:“如果問題多的話,我就不走了。”笑聲從觀眾席上傳來,接著是掌聲。   塞迪略提出第二個問題之前,胡錦濤又說:“請塞迪略先生在提問時,不要對我手下留情。”全場掌聲中,塞迪略不客氣地提了更尖銳的問題——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改革獲得了很大成就,但政治民主不夠開放,會否在中國內部形成危機?   塞迪略的問題,也是美國政治家和媒體一直和中國爭論的重要問題,許靜倩一度擔心這個問題會讓會場的氣氛尷尬。   “坦率地說,我是一個唯物主義者,”胡錦濤直率地闡述他的觀點,“我認為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我也認為,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但如果把中國28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僅歸於經濟體製改革,是不全麵,也不符合實際的。中國的改革是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麵的全麵改革。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事實也說明,中國的政治體製是基本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胡錦濤也進一步承諾:“今後,中國將根據國情和人民意願,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進一步豐富民主的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同時,他強調:“中國願意借鑒國外政治建設的有利經驗,但決不會照搬其形式。”   演講後,耶魯大學請幾位學生代表到媒體中心向記者們發表聽後感,這些學生覺得胡錦濤講得好。聆聽這場演說的耶魯學生和聽眾,認為胡錦濤的民主論很有道理。“如果中國願意參考其他國家的政治的話,我覺得蠻好的。”有耶魯的學生這樣評價胡錦濤主席關於中國政治體製改革的講話。   “我問了我的美國同學,他們非常欣賞胡錦濤的大國元首風範和溫文爾雅的氣度。”許靜倩告訴記者。   CNN認為,胡錦濤耶魯演講傳遞的信息已很明確:“他正試圖平息因中國經濟發展而引發的國際恐慌,尋求和美國持續的合作關係。”而《聯合早報》觀察家進一步指出:“北京還是有自己的價值選擇。”   演講結束後,在場的美國媒體對演講聽眾進行了采訪,大部分聽眾在回答對胡錦濤的表現是否滿意時,都給予了肯定答複。   “胡錦濤在最後的問答過程中,表現出了適度的幽默與自信。”《聯合早報》評論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