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先訪蓋茲再見布什 擺明了中美關係以工業為重

(2006-08-22 16:28:33) 下一個
胡先訪蓋茲再見布什 擺明了中國與美國的關係以工業為重 2006-04-20 03:47:14 點擊:1041 胡錦濤訪美 商業掛帥 隻在白宮蜻蜓點水 台灣經濟日報指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先訪蓋茲,再見布什,擺明了中國與美國的關係以工業為重,政府關係為輕。中方為胡錦濤安排行程已透露真相。胡錦濤沒有直趨白宮,而是先到華盛頓州跟微軟公司董事長蓋茲共進晚餐,等於告訴大家,W 不必期待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什會談的結果。 美方拒絕把胡錦濤來訪定位為國事訪問,對於胡先拜訪世界首富,壓軸戲是訪問世界最大產油國薩特阿拉伯,隻在途中到白宮蜻蜓點水般過境,自不必覺得驚訝。除了沙國,胡錦濤還要訪問摩洛哥、尼日利亞與肯尼亞,訪問的目的毫無秘密,F 就是能源。 台灣聯合報說,胡錦濤選擇微軟與波音兩大工業總部所在地的西雅圖作為正式訪美的第一站,不到廿四小時的行程全是經貿議題,如參觀波音公司,參加蓋茲豪宅的晚宴。胡錦濤表示,他很希望看到微軟與中國大陸擴展協作,同時歡迎微軟在大陸繼續投資。中國聯想集團十七日在西雅圖以十二億美元的大手筆,采購微軟的計算機窗口操作係統軟件,副總理吳儀也在上周簽約采購價值五十二億美元的八十架波音七三七客機,O 是波音與大陸的最大一筆交易。 不過,胡錦濤十八日也在西雅圖表示,希望藉此次訪美,和美國加強對話,深化協作,R 全麵推進廿一世紀中美建設性關係。 經濟日報認為,胡錦濤訪問計畫很務實,反正沒有什麽人預期胡錦濤訪美會有多少成就。美國碰到選舉年、去年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又暴增三倍,現在還繼續成長。布什政府擔心中國跟美國想隔離的國家交往,擔心中國的軍事支出、U 人民幣匯率和甩賣手中的美國公債。 中國也有自己要擔心的地方,例如,希望避免跟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發生貿易戰,希望跟美國創建建設性的關係,M 希望減輕美國對中國具有全球野心的疑慮。 經濟日報指出,美國總統布什訂20日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預料貿易失衡將成為主要議題。其實美國企業對這個問題充滿矛盾與歧見,凸顯美商對大陸市場愛恨交織的複雜心理。馬裏蘭大學經濟學家莫瑞西說:“愈來愈多製造商覺得與中國打交道時未受到公平對待,他們認為,美國市場是開放的,中國市場則不然。” 這種反應使布什與中國的談判更為複雜,如果美方的立場太強硬,可能引爆貿易大戰,傷及開拓(Caterpiller)、波音及其他依賴大陸市場或已在大陸設廠的企業,甚至一些小公司現在也仰賴大陸便宜的散件或大陸市場。 能源:美中新矛盾 國際油價飆高,油源有限,而用之無厭,爭端可期,這也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時,必須和美國商議的問題之一。 聯合報消息,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當今全球最大能耗者美國,和能耗量增長最快者中國之間,石油變成愈來愈敏感的問題,引起兩國怒目相向甚至劍拔弩張的可能性,不下於兩國之間當前所有摩擦。 美國總統布什曾表示,中國大陸原油需求日增,是油價看漲的原因之一,他警告中國不要試圖獨攬全球原油供應。華府智庫“全國亞洲研究所”能源安全專家赫伯格,與克林頓政府國家安全會議亞太主任李侃如合撰的一篇論文也指出,能源問題可能變成不是美中建設性協作之源,而是競爭、誤會之根,甚至是彼此作對的口實。 中國經濟快速成長,建軍也不慢,在全球覓油孔急,而分散油源以避險,對象包含俄國、中亞及拉丁美洲,往往令美國皺眉,例如交好蘇丹、伊朗、緬甸,破壞美國孤立這些國家之計。大陸三大石油公司競放長線,與委內瑞拉、加蓬、安哥拉簽署長期供油協議,而委內瑞拉與美國相嫉如仇,無人不知。 北京也和美國北鄰加拿大簽訂油約,令華府感到切膚之危。 美國長期忠實盟邦薩特阿拉伯,現為中國最大油源。二○○四年,中國石油公司擠走美國,拿下沙國南部世界最大沙海“空格地帶”的天然氣開采權。 美國密切監看中國的能源動態,北京對美國也深抱戒心。 中國國營遠洋石油公司去夏有意購並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優尼科,在美國國會全力反對下作罷,北京至今不悅。中國戰略界更擔心,美國若為台灣問題和中國動幹戈,不無可能圖謀切斷中國海上油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