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媒:民進黨要走出低迷 陳水扁須交出權力 (圖)

(2006-08-22 16:28:25) 下一個

台媒:民進黨要走出低迷 陳水扁須交出權力 2006-03-31 05:38:31 轉寄 列印   人民網3月31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不斷反省、批判及改革,一直是民進黨創黨十九年來,不斷茁壯、進步的關鍵。目前有人以選舉考量、權力分配,甚至派係惡鬥,來解讀民進黨青壯派“立委”要求“黨是會議”的訴求。無論如何,隻要這波改革邉幽軌蚣?Y更多的改革力量,進而推動民進黨內新一波的維新,就值得肯定。   社評說,民進黨這一波低迷景況當然事出有因。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險勝後,黨政的主其事者並未體察到人民望治心切,仍一味以“新憲”、“正名”等政治口號動員群眾。當年底“立委”選舉慘遭“滑鐵盧”,綠營聲勢立即急轉直下。隨後,陳哲男事件重創民進黨清廉形象。更不可思議的是,當綠營已退守到十多年前欲以地方包圍中央的防衛固守態勢時,執政高層與黨內菁英仍不知反省。執政高層以更激進的兩岸路線固守自己的權力基本盤;泛綠政客如杜文卿、林進興及邱永仁者流,則以粗俗苟且的心態,坐享執政利益。陳水扁的滿意度與政黨的支持度,於是如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現階段民進黨所麵臨的不僅是支持度屢創新低的“危機”而已,更在於執政菁英與支持者所共同麵對的“困境”;“危機”可用手段技術,甚或議題的轉移來加以處理,但“困境”所造成的,卻是集體焦慮與手足無措感。也因此,林為洲通篇的退黨聲明雖然悲壯感人,卻未對民進黨的未來提出任何具體可行的方向。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昨天的“黨是會議”籌備會,除了程序問題,這場籌備會還標舉不出任何民進黨的興革方向。   社評表示,盡管如此,年輕“立委”敢於集體向民進黨高層“嗆聲”,仍顯示這個政黨依舊有其民主活力。從脈絡上,“黨是會議”其實與半年前羅文嘉、李文忠等人發起的“新民進黨邉印比緋鮃晦H。但不同於“新民進黨邉印保?@場清一色由新科“立委”出麵號召的“黨是會議”,成員更為年輕,幾乎是一場民進黨版的“後排議員”造反,其聲音更為清脆響亮而彌足珍貴。   半年前的“新民進黨邉印弊鉞釤o疾而終,有其結構因素:一、羅文嘉推動“新民進黨邉印鋇倪x舉考量過於明顯。二、羅文嘉與李文忠兩人派係色彩過於濃烈。三、高層冷漠以對,導致邉詠K於無以為繼。由於距離最近的全國性大選仍有一年半時間,加上十多名新科“立委”橫跨民進黨各派係,“黨是會議”在先天條件上,的確較去年的“新民進黨邉印備鼮橛欣?R慘虼耍?繈M黨能否在這波新科“立委”號召的改革行動中翻身轉進,執政高層,尤其是陳水扁的態度依舊舉足輕重。   社評提出,猶記半年前陳水扁在台北賓館接見黨籍“立委”時,即消遣自己的子弟兵羅文嘉,“不要分新舊(民進黨)”、“好像冠上新的(新國民黨連線、新國家連線),都沒有好下場”。陳水扁不願正麵回應“新民進黨邉印鋇腦V求,立刻讓羅文嘉等人身陷派係權鬥重圍,導致該邉訜o以為繼。而此刻的陳水扁聲望更低,民進黨的處境更形艱難,難道還要以同樣的手法打壓黨內改革邉櫻?蔥l自己的權力高地?   麵對黨內一波波呼籲改革的聲浪,聲望屢創新低的陳水扁的確更有權力流失的焦慮不安,但與其拉著民進黨陪葬,死守自己的權力禁區,陳水扁不如正麵回應“黨是會議”的改革,讓這股力量有機轉化,形成自己執政的助力。“握緊拳頭,你將一無所有,張開雙手,可能擁有全世界。”曾經叱吒台灣政壇十多年的陳水扁,應該更懂得這個道理。   社評認為,“黨是會議”的主其事者可能經驗不足,政見生澀,不過,這股素樸的改革聲音,其實正是民進黨存在台灣社會近二十年,卻得以不斷成長壯大的主因。台灣“總統府”及民進黨中央表達參與“黨是會議”的意願,算是好的開始,但這還不夠。當陳水扁等黨政高層願意交出權力、分享權力,謙卑地傾聽人民的聲音時,才是民進黨得以走出低迷的關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