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之聲 扁幫助解放軍 中國緊急外交軍事動員

(2006-08-22 16:28:17) 下一個
德國之聲 無私幫助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緊急外交軍事動員 2006-03-06 05:12:15 點擊:4331 陳水扁無私幫助中國人民解放軍 德國之聲 2006.03.04 3月4日,中國兩會發言人薑恩柱在兩會首次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中國今年的軍費開支將增加14.7%。中國人大還沒有召開,就已經透露出了中國軍方及政壇強硬派占據上風的信息。中國軍方可能真得感謝陳水扁周二做的的終統動作。中國人大還會對陳水扁新動作有何動作,成了本屆人大一個天外飛來的新焦點。德國之聲記者述評如下。 短短幾天裏,中國緊急外交軍事動員 周二,陳水扁大筆一揮,簽署了終統令。中國大陸的反應是激烈的,而且是最高層次的。胡錦濤馬上決定與本來顯然不打算會晤的瑞士國防部長會晤,用這個機會向全世界宣布,陳水扁這是嚴重挑釁行為,是玩火。 溫家寶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本來也至少是外界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情,但這個電話越洋接通了,而且立即由中國中央電視台宣布了內容。默克爾可能更關心的是伊朗問題。然而溫家寶的主要議題是台灣,是陳水扁的動作。當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選擇了德國之聲,現在溫家寶表態,也選擇了德國。不管是否偶然,德國自然而然地起到了一種兩岸的介體作用。 中國外交顯然在全世界發動了攻勢。連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也表態說,他反對台灣終統的行為。 與外交同時發動的是軍事。陳水扁話音剛落,周三,中國大陸就開始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海陸空三軍同時起步,北起沈陽,南到廣東,西達成都,中有北京。這個大演習何時結束,中國媒體沒有說。但這個演習有了一個公開的目標:台灣,則是不用再隱晦的了。 中國的軍費激增忽然順理成章 薑恩柱周六對各國記者說:台灣政府前幾天“撤消”國統會和國統綱領,是一個“嚴重挑釁”,是走向獨立的“危險的一步”。“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把台灣分裂出去。” 在這個背景下,薑恩柱宣布,新的軍費預算將是283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了近400億。增長幅度達14.7%,這個幅度不僅大大高於去年的幅度12.7%,而且在國家支出中大於所有其它領域。這個軍費預算將在周日召開的中國人大上獲得通過。 然而,針對美國和鄰國的擔憂,薑恩柱也中和了一下,他說,中國是個“熱愛和平的國家”,追循著一條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他對劇增軍費的解釋是,中國的軍費跟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相比還是很低的。他還說,增加的軍費相當大一部分是用來增加軍人的工資收入的,同時也是為了跟世界市場上石油價格的高漲相適應。 陳水扁至少給了中國軍方一個更充分的理由 美國一直認為,中國的實際軍費要相當於它所公布的2至3倍。今年1月,美國五角大樓剛搞出一個國防報告,這份報告裏把中國升級到了主要假想敵的地位,首次把中國稱為有“最大潛力的”、在軍事上挑戰美國的大國。 本來,不管美國眼裏中國的實際軍費是多少,但中國要公開增加很多的軍費,必然會引起美國的強烈反應,並且給美國的中國威脅論者更大的造勢,甚至牽扯匯率、貿易方麵的許多問題。然而,陳水扁及時給了中方一個借口,雖然不會堵住全體美國政治家的咀,但至少讓許多人聲音不再那麽雄壯。 即使在中國國內,大規模提升軍費,本來也不至於全無阻力。周五,新華社宣布,中國在能源消耗、土地利用、環境保護、對科研和教育的投資這些方麵沒有達到到此為止的五年計劃的要求。中國經濟發展很快,但需要國家拿出錢來大力發展的領域也很多,所有上述領域都被視為非常重要的。如果說,軍費的增長大大高於其它這些重要領域,中國國內也不會是一片讚同聲。 然而,陳水扁突如其來的行動,使中國軍方如有天助,讓大陸的其它政界聲音不再那麽飽滿。祖國的完整高於一切。 也許中國軍費的提高本來已經定下是這麽多。如果是那樣,就要克服中國國內國外的不同聲音。但也可能這個軍費就是在陳水扁周二行動後在胡錦濤憤怒的大筆一揮之下達到甚至突破上限的。 陳水扁給中國人大增加看點 陳水扁突然終統,顯然是想在去年年底大敗於馬應九的基點上翻盤。本來,國統會是個象征性的東西,有它沒它沒有太大區別。但是,“終”與不“終”卻顯然是有區別的。陳水扁的想法可能是,你們看,我摸了老虎屁股了,沒怎麽樣吧,大陸不會真的動武的。所以你們不要怕,我的獨立路線不但合你們(他的支持者們)的心,而且並不危險。 其實,中國這次的得益者不一定僅僅是軍方和強硬派。當然這要看中國是如何反應的了。從薑恩柱強調中國是個熱愛和平的國家這一點看,中國確實不至於動武。但本屆人大在這個背景下召開,顯然不得不做點什麽。至少在政府工作報告裏會提到這個問題,也可能會發表了一個什麽宣言。 中國大陸的動作經常是讓人捉摸不透的。去年的人大,就是以台灣問題震動了世界的,即推出了一個反分裂法。接下來,在全世界一片反對和擔憂的聲音剛響起來的時候,連戰去了大陸。今年,陳水扁的終統也會促使大陸采取某種行動,也許也是出人意料的行動。 即使中國沒有什麽象連戰訪問這樣的驚世之作拿出來,也不等於說陳水扁得分了胡錦濤就一定失分了。世人,國際政界和輿論習慣於同情“受者”。在這個中國以超強之勢引起西方很多人擔憂的今天,一定的“受者”形象對中國不見得是壞事。處理得當,中國會更加強它想樹立的“和平發展”形象。對許多事情,比如歐盟的武禁問題,也許不無好處。 陳水扁也不一定就在那裏光揀分了。大陸也許會加強做馬應九的“工作”,而馬應九也會需要分的。布什也許想了想後會更怨陳水扁:你看你幹的事,給了中國一個借口。台灣那些想獨立的選民也會想的,一個更強大的,尤其是軍事上更強大的中國對我們有什麽好處?也許到哪天,統一對中共來說都是不需要商量也不會遭到反抗的事了。 陳水扁也讓這屆中國人大多了一個看點。他在大陸人大開會前夜做這件事,如果是偶然的,讓人產生一個他為什麽不事先看看日程表的疑問。如果不是偶然的,那麽人們就要問,他這是幹什麽,真的是為了讓中國軍方可以增加費用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