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會訪談:張大寧——第一個登上台灣的大陸學者 (圖)

(2006-08-22 16:28:17) 下一個

兩會訪談:張大寧——第一個登上台灣的大陸學者 2006-03-06 00:09:32 轉寄 列印   中新社北京三月六日電 題:張大寧:訪台學者第一人   中新社記者徐長安   受訪者叫張大寧,是中國中醫腎病學國家授銜專家。在他的經曆中,最讓他記憶猶新的是作為大陸首位傑出學者赴台交流。   “第一個登上台灣的大陸學者”   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有一位來自大陸的學者引起了台灣媒體的高度關注,在十四天時間裏,他幾乎每天都占據著媒體的版麵和時段。此人就是張大寧。   張大寧是受台灣醫學會、中醫藥學會、中國醫藥學院聯合邀請於一九九?年八月赴台講學訪問的。   “在我到台灣的時候,幾乎天天都是媒體的焦點。”回憶起當年的情景,張大寧說,因為此前沒有大陸學者到過台灣,“台灣當時把我稱為大陸首位赴訪台交流學者,大家很稀奇,我也受到台灣同行和民眾的歡迎。”   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張大寧經常往來於兩岸之間,講學訪問,學術交流。“今年四月,我還要再帶團到台灣交流。”張大寧也因此成為兩岸中醫藥交流的使者。   “我給台灣很多人治過病”   盡管張大寧常常往來於兩岸,但給台灣同胞治病的事情主要是在澳門進行的。   一九八八年的張大寧已經是中國中醫藥腎病學領域的泰鬥級人物。也在當年,他在澳門開設了自己的醫療中心,給來自世界各地的患者治病。   “台灣當局規定公務員不能到大陸來,但是從台北到澳門隻要一個小時,可以落地簽證,所以很多台灣人都願意到這裏來治病。”張大寧介紹說,他每個月都要去澳門的醫療中心兩天,要給三十多個患者災危?捌渲寫蠖鄶凳莵磣蘊?車模?貏e是一些社會精英和政府官員。”十八年來,他已經給五千人次贓^病了。   “我對台灣的朋友有感情!”張大寧說,直到現在,每逢中秋節等重要節日,他還要通過媒體向台灣的朋友們問好。   “兩岸中醫藥各有優勢”   “台灣醫學的整體還是很不錯的,在中醫藥領域,長庚醫院、中國醫藥學院等都很有實力。”經過多年的交流,張大寧對台灣中醫藥領域相當熟悉。   他同時強調,大陸在中醫藥領域的優勢也很明顯。“從新中國以來,我們國家就製定了中醫藥政策、法規,政府給了大力的支持,這麼多年也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在很多領域已經遙遙領先。”張大寧認為這些政府支持是台灣中醫藥沒有的。   “台灣的中醫藥主要是民間力量在促進。”張大寧回憶他曾多次和國民黨的陳立夫討論中醫藥的問題,他說:“兩岸中醫藥同根同源,陳立夫對中華傳統文化和中醫藥都是認同的。”   對於目前的兩岸關係,張大寧也表示憂心,“我接觸的病人很多都來自台灣,包括民進黨人士,他們對目前的現狀也不滿。雙方醫學界都希望形勢穩定、經濟繁榮、生活安康,中醫藥交流才能更暢通。”(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