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之聲 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中俄邊境“一片淘金氣氛”

(2006-08-22 16:28:06) 下一個
德國之聲 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中俄邊境“一片淘金氣氛” 2006-01-23 08:30:54 點擊:901 中俄邊境“一片淘金氣氛” 德國之聲 2006.01.21 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每星期五發行的“星期五周刊”上周刊登了數篇有關中國的報道。其中一篇發自中俄邊境城市綏芬河,那裏的邊境貿易十分熱火,用文章作者的話說,是“一片淘金的氣氛”: “一眼看來,這座城市似乎隻有贏家。俄羅斯人來這裏買中國貨,這些貨的價格在俄羅斯要高出一倍。中國人來這裏開店,因為他們可以向川流不息的顧客索取雙倍的價錢。但是自15年前邊界開放以來,真正受益的一方隻是中國。俄羅斯的遠東幾乎一夜之間奇跡般地成了中國經濟拚圖中的一塊。五十年代時充當援助國和出口技術的‘蘇聯老大哥’今天隻是原料供應國和銷售市場。在中俄數百年多數不和睦的關係中,中國第一次能這樣從容並以高過一頭的地位主導兩國關係。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趕超周圍的人:中國人的新奮鬥 羅伯特·馬克蘭德 2006 年1 月21 日 環球時報 隨著狗年來臨,滑雪成為中國成功一族新的時尚運動。很多人開著多功能運動車前往北京郊區的滑雪村遊玩,這種車也被認為是時尚的象征。 能負擔起這些奢侈消費的中國人都是對未來期望值較高的人,但有人擔心這種期望值可能提升得太快了。經過多年的市場化改革和建設進程,中國現在正處在一個轉型期。專家說,如何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生活期望和需求將成為一項大任務。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勞倫斯·布拉姆說:“隨著中國社會的轉變,期望值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很多人曾是理想主義者,現在他們討論的話題卻變成了‘你用什麽牌子’。中國的城市居民都在試圖使自己不落在人後。” 可以肯定的是,普通中國民眾的希望從未如此強烈過。剛從江西坐火車趕來的李萬(音)坐在北京市區的大型公共電子招聘設施前,看著屏幕上閃過的一個又一個招聘“停車場服務員”、“辦公室副主任”的信息。他穿著一雙褐色的短襪,打扮的像外地人。 他的夢想是在北京擁有自己的房子,並讓女兒在北京上學。但就像其他應聘者一樣,李先生隻得到了一份月收入1000元左右的工作,工作比他預料的難找。 在一旁的角落中,一位年輕女士一邊嚼著雞肉漢堡包,一邊講述著她辭退了在深圳的工作,來到北京當化妝品銷售員的經曆。她並沒有實現自己購買一套房子並且結婚的夢想。根據法律,她收入的一定比例將被劃入住房基金,當她買房時就可以把錢取出。她說:“我希望能得到一個更好的工作,在2年內買一套房子。許多人都盼望著買一套房子。” 短短20多年中,中國從一個計劃經濟社會轉變成一個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頂級生產大國。20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增長。今天,就像很多信息傳達的那樣,成功在中國成為一個永恒的追求。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