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時代》周刊:急速中國車

(2006-08-22 16:28:04) 下一個
美國《時代》周刊:急速中國車 作者:戴倫·芬達 2006-01-16 06:46:18 點擊:3070 中國網2006 年1 月16 日 美國《時代》周刊2006年1月8日文章:急速中國車(作者:戴倫·芬達 / Daren Fonda ) 麥爾·拉蓬頓準備從中國河北“中興汽車製造廠”(音譯)進口汽車,並有意在自己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市一家原本專營本田汽車的零售店內銷售。不過,拉蓬頓至今還念不出這家中國工廠的中文名,他也還沒決定引入哪種車型,更不知道怎樣勸說美國消費者為中國產汽車掏腰包。當拉蓬頓去年11月考察這家工廠時,他甚至看到工人正在手工焊接零配件。 但是,在拉蓬頓的兒子親身試駕若幹車型後,拉蓬頓不再對這家工廠的產品質量心存任何疑慮,也開始有信心在美國市場銷售中國汽車。他立即與這家工廠簽訂“備忘錄”,計劃進一步簽訂貿易協議。“這些汽車也許要1到2年後才能開始(在美國暢銷),”拉蓬頓說,“但我願意試一把。” 中國公司瞄準美國 自韓國“現代”汽車後,下一個駛入美國市場的可能就是中國汽車。在底特律,中國“吉利”汽車製造公司可能是第一家在“北美國際汽車展”亮相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展台上名為“自由艦”的小型轎車或許還稱不上完美,而吉利公司也可能在幾年後才開始向美國出口產品。但是吉利有自己的宏偉計劃,它希望公司全球銷量額達到130萬美元。吉利公司產品清單中包括一係列價格不到1萬美元的小型轎車,以及一種名為“美人豹”、在中國售價為15125美元的跑車。 不但是吉利,眾多中國汽車製造商雖水平有高有低,但無一不在研發出口車型。其中,包括奇瑞汽車公司,它的產品正在由紐約商人馬爾科姆·布魯克林在美國市場推廣。“你所看到的隻是第一階段,”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Young)全球主管麥克·漢利說,“每個人都認識到,中國汽車最終將會登陸美國。這隻是時間問題。” 麵對中國同行開始釋放的競爭壓力,美國汽車製造商日子將不會好過。從小型轎車到SUV(休閑越野車),奇瑞生產線囊括各種車型。在“2005年上海汽車展”上,奇瑞展出車型擁有伸縮金屬頂蓋,車內裝配由意大利Pininfarina公司操刀設計的車載音響。這一車型最終被展會評為最佳新車。全球汽車市場調查公司CSM上海辦公室專家張亞樂(音)預計,奇瑞將從明年開始出口廂式旅行車(Minivan)和四門轎車。布魯克林說,它至今已簽下20多份合同。奇瑞計劃以低於市場價格40%的售價推出產品。到那時,所謂中國汽車無法暢銷美國的戲言將被徹底粉碎,而日本汽車之前也曾有相似經曆。 美國公司搶灘中國 巨大誘惑力不僅令眾多國外汽車製造商把產品帶入中國市場,還使它們紛紛在華投資建立生產項目。通用、福特、大眾、本田……幾乎所有世界汽車業巨擘都與中國當地汽車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不過其產品現今主要供應中國市場。去年,中國國內汽車銷售量增長22%。 中國汽車製造業擁有勞動力成本優勢,但中國卻未成為汽車製造成本最低的地區。低效供應鏈、高昂的進口配件以及職工宿舍等後勤費用增加了中國汽車業成本支出。“在中國生產一台汽車的花費並不小,” 安永事務所歐洲區主管史蒂芬·布萊克曼說 盡管中國汽車製造業成本並非最低,但誘惑力卻越來越大。除進口關稅大幅降低外,而隨著中國道路交通不斷改善,運輸成本也在下降。去年,本田汽車公司成為第一家在中國建立出口型生產基地的國外製造商。它在廣州免稅工業區投資興建的一家工廠,正在生產出口歐洲的小型轎車。克萊斯勒公司計劃在北京引入其300C轎車生產線,其產品雖主要供應中國市場,但有可能麵向出口。通用和大眾也把在華業務瞄向出口。 同時,奇瑞公司準備向菲律賓出口Minivan,並向澳大利亞出口Polo轎車。甚至有媒體說,中國萬象集團正在與美方談判,準備收購美國零配件生產商德爾菲公司部分資產。 中國汽車剛剛上路 對於剛剛起步的吉利和奇瑞,打入殘酷的美國市場絕對任務艱巨。到目前為止,隻有寶馬、本田和豐田等幾家“外籍”公司能在美國保持贏利。盡管中國汽車質量正在不斷改進,但仍落後於西方市場標準。全球市場調查公司J.D. Power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奇瑞QQ車型每百輛故障次數為391,而美國汽車平均每百輛故障次數僅為118。要想通過美國市場準入條件,中國汽車製造商還需更新設計,改善生產條件,改進生產流程。同時,它們還需要在美國建立批發和零售網絡,這需要時間和資金。 最先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製造商承擔著為中國汽車業創牌子、爭名氣的重擔。如果第一台登陸美國的中國汽車遭遇失敗,那麽其後繼者將很難重新在美國站住腳。對此,“吉利-美國”市場副總監約翰·哈默爾說,吉利公司並非草率進軍美國。“我們保證,吉利不會成為那些沒等時機成熟便進入美國市場的失敗者之一,”哈默爾說。 吉利和奇瑞的美國之路也有光明一麵,比如說美國消費者越來越青睞平板電視、手提電腦等高端中國產品。美國CNW市場調查公司曾在美國消費者中調查,多少美國人會掏錢買中國車。結果,36%受訪者給出肯定答案。“這比美國人10年前對韓國品牌的認知程度高出一倍,” CNW司總裁阿爾特·斯比奈拉說。加利福尼亞州汽車銷售商麥爾·拉蓬頓相信,10萬英裏質保和價格優勢能幫助中國汽車行駛在美國路上。“這是一場豪賭,”現年77歲的拉蓬頓說,“不過,如果我再年輕20幾年,我絕對不會認為這有風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