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月8日北美國際汽車展吉利出盡風頭: 驚歎中國車便宜,36%的美國人願

(2006-08-22 16:28:03) 下一個
1月8日北美國際汽車展吉利出盡風頭 美汽車城驚歎中國車便宜 2006-01-16 00:22:35 點擊:4740 美汽車城驚歎中國車便宜 本報赴美國特約記者 蔡衛國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錢強   一年一度的北美國際汽車展1月8日在美國汽車城底特律正式拉開帷幕。來 自世界各地的汽車製造商都在此為北美消費者獻上了最耀眼的新車型。而此前 在美國名不見經傳的中國汽車———吉利自由艦,在眼花繚亂的眾多車型中出 盡了風頭,這也是有史以來中國汽車首次登陸北美汽車展。   “組織方無償贈送我們展示空間,隻要我們肯來”   和我們印象中富麗堂皇的展館不一樣,吉利的展館隻有區區90平方米,能 夠用於展示的空間也隻夠存放一輛自由艦。事實上,吉利的展台甚至不在重重 保安把關的正式展館內,而是在展館外麵的過道上,和展館的服務機構、一些 展示改裝車的美國小公司混在一起。“我們本來並沒有參展的打算,但是底特 律車展的組織方一定要邀請我們來———因為他們覺得同樣作為世界頂級車展, 吉利去了法蘭克福怎麽能不來底特律呢?———那太沒麵子了。”吉利的工作 人員掩飾不住得意:“所以組織方無償贈送我們展示空間,隻要我們肯來。”   雖然位於正式展館外,但絲毫無損吉利的人氣,展台從早到晚熱鬧非凡, 幾個翻譯忙不過來。而即便是通用、福特等展位巨大的本土巨頭,除了在開新 聞發布會的半小時內會高朋滿座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是掛工作證的比掛記者證 的多。在和國外同行的閑談中,記者發現,他們對吉利車普遍不了解。有些記 者認為吉利非常不錯,外觀好、價格便宜,但也有記者直言不諱:關門的聲音 不夠厚實、工藝不精致、人性化設計不夠等等,此外也有人質疑,這麽便宜的 車質量不知怎麽樣。除了來自各國的記者,還常常有其他公司的參會人員在吉 利的展車裏鑽進鑽出,就差趴在車底下研究底盤了。   吉利將在2008年進軍美國   這次來美國,吉利早就準備好了一份官方說明,大標題是“吉利將在2008 年進軍美國”。吉利的工作人員透露,吉利內部早已有了一個進軍美國市場的 大致時間表,“花這麽多錢到美國來參展,當然不是來做形象廣告。”但對於 吉利來說,真正邁出第一步卻並不容易。曾任美國加州副州長的約翰直截了當 地說:“徹底改變美國人對中國產品的印象將是吉利最大的挑戰,因為早期進 入美國的其他中國產品不乏粗製濫造的。”業內人士認為,第一款出口美國的 汽車口碑,不僅僅對吉利,甚至對未來所有有誌於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汽車公 司都很重要,一定要避免韓國汽車業早期盲目“衝鋒陷陣”而忽視質量的急躁 舉動。吉利美國公司總經理約翰·哈默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明確表示,目前 吉利正在為進軍美國市場而進行一係列的法律法規認證和準入工作,主要是安 全認證和環保認證。他保證,在沒有堅固的基礎時,吉利不會匆忙投產。“我 們要確保吉利不會像那些沒成熟就進入美國,最後導致失敗的生產商一樣。”   吉利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吉利此次參展的自由艦車型除取得了國內所有 車輛碰撞試驗項目合格證之外,還早早送交具有美國交通部認可資格的GTL試 驗室進行美國獨有的頂部碰撞試驗,並獲得了通過,相信這會有助於自由艦最 終順利獲得北美市場的“安全通行證”。一位吉利集團的工作人員表示,吉利 進軍美國市場的兩個撒手鐧就是價格和服務:自由艦進入美國市場的價格不會 超過1萬美元,那些實用型的中低收入消費者或者是處在起步、創業階段的消 費者都會是潛在的買主。在用性價比優勢打開市場後,將會考慮在市場上提供 超出平均水平的售後服務,以進一步鞏固市場———韓國起亞汽車當初進入美 國市場時,曾經提出7年保修的概念,從而贏得了市場的信任。   36%的美國人願意買中國車   幾天來,不但吉利的展台讓世界各地的記者圍得水泄不通,媒體也是不斷 品頭論足。路透社認為中國參展廠商是“最受關注的廠家之一”;《國際先驅 論壇報》發表題為“斯巴達克率領的中國汽車讓底特律打冷戰”的文章,認為 中國汽車遲早要攻占美國市場;《時代》周刊則以“中國汽車駛上快行道”為 題,大篇幅報道了中國吉利汽車在美國汽車展上的首次亮相。   美國人正逐漸習慣購買中國生產的高端產品,例如平麵電視、筆記本電腦。 市場調查公司對顧客是否願意購買中國車進行了一次調查,36%的人表示願意。 調查公司主席斯皮耐拉說:“這個比例是10年前對韓國品牌調查的2倍。”這 也難怪美國汽車業的巨頭們對吉利汽車那麽緊張了,克萊斯勒公司總裁湯姆· 萊索達一進展廳就迫不及待地鑽進了吉利自由艦的駕駛室,隨後對美國哥倫比 亞廣播公司的記者非常認真地說:“可以預計,這將是幾年後一股不可阻擋的 力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