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放軍報評論:台灣有事關日本什麽事? 內政容不得別人染指

(2006-08-22 16:28:03) 下一個
解放軍報評論:台灣有事關日本什麽事? 內政容不得別人染指 2006-01-17 18:52:22 點擊:262 解放軍報評論:台灣有事關日本什麽事?ZZ      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11日報道,日本政府開始對《周邊事態法》進行修改,擬將“台灣有事”視為“日本有事”。報道說,該修正案預定在年內提交日本國會審議。      《周邊事態法》正式出台已經有些年頭了。為了掩人耳目,日本政府曾反複聲明,所謂的“周邊”並不是地理概念。這種辯解毫無邏輯可言,但至少表明日本政府在這個問題上還有所顧慮,隻能采取模糊戰術。而此次對《周邊事態法》進行修改,清晰地界定“台灣有事”屬於日本“周邊事態”以及“有事體製”的適用範圍,則撩開了“周邊”的朦朧麵紗,露出了日本政府的真實企圖。      日本對屬於中國領土的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鍾愛有加”,是有史可尋的。早在1563年,中國史書就有日本浪人(倭寇)侵擾台灣的記載。日本明治維新後,於19世紀70年代起多次武裝進攻台灣,至1894年甲午戰爭後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從中國版圖中分割出去。日本據台50年,對台灣實行了殖民高壓統治,殘殺台灣民眾50多萬人,掠走大量的資源。台灣人民乃至全中國人民,對其暴行至今仍記憶猶新。      日本法西斯在二戰中被打敗,撤離台灣已經60年了。然而,近年來日本對台灣的“關愛”程度卻逐漸升溫,原因何在?日本取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後,爭當世界政治大國便成了它的戰略目標。這種願望本無可非議,問題在於選擇什麽樣的道路。令人遺憾的是,日本政府沒能深刻反省侵略戰爭曆史,反而任由右翼勢力鼓噪否認戰爭罪責、美化侵略行徑的言行,采取了一種與鄰為壑的外交政策。在這種心態驅使下,日本政府試圖對處於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的中國進行牽製甚至遏製,把“台灣有事”與“日本有事”等同起來,便有了插手台灣事務、幹涉中國內政的理由。      為了推行牽製、遏製中國的戰略,日本不斷強化自身的軍事實力。日本自衛隊共有官兵約24萬人,雖比中國軍隊員額少,但其軍人占總人口的比例與中國基本持平,而中日兩國國土麵積卻相差懸殊。相差懸殊的還有年度軍費開支,日本是中國的1.6倍;日本自衛隊人均軍費是20萬美元,比中國軍隊高出15倍還多。世界軍事界一致的看法是,日本自衛隊的質量優勢居世界前列。有著這樣的優勢,日本仍不滿足,對自衛隊的全麵改造,包括自衛隊“正名”、防衛廳“升格”、重型主戰兵器升級換代等等,已全方位展開。將“台灣有事”納入“周邊事態”,通過渲染“中國威脅論”來整軍擴軍,便是日本實施軍事轉型的主要借口。      日本抓住“台灣有事”不放,其中也有美國因素在起作用。目前,美軍也處於轉型期,重要的一環就是調整全球的軍事部署。1999年的日本《周邊事態法》規定,“政府可向擁有重要機場和港灣的地方自治體要求協作”。很明顯,這一條文並不具有強製性。美國軍方對一旦發生適用《周邊事態法》的事件時,能否使用日本的民用機場和港口感到沒有底。在去年美日簽訂駐日美軍整編協議時,美國向日本提出,“當台灣海峽發生戰事時,有必要使用九州所有的民用機場以進行應對”。日本對《周邊事態法》的修改方案,完全滿足了美國的要求。這並非日本的被迫之舉,而是日本企圖通過加強日美軍事合作,借美國之力來達成自身戰略目的的自願所為。      不管“台獨”勢力如何鼓噪,都改變不了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因此,台灣“有事”還是“無事”,都是中國的內政,容不得別人說三道四,更容不得別人染指其中。日本欲拿“台灣有事”做文章,完全是徒勞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