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媒:抵製大熊貓來台顯示台灣當局喪失自信 (圖)

(2006-08-22 16:28:03) 下一個

台媒:抵製大熊貓來台顯示台灣當局喪失自信 2006-01-11 01:42:14 轉寄 列印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日電台北消息:大陸贈台大熊貓議題在島內持續發燒。“行政院長”謝長廷九日表示,大熊貓來台的可能性很低,台灣不能因為兩隻熊貓而放棄“公權力”。此言一出,令正在“審查台北市立動物園和六福村動物園輸入申請案”的“農委會”頗為尷尬。台灣媒體也發表社論指出,抵製大熊貓來台隻能顯示出台灣當局不再有自信。 據《聯合報》十日報道,“農委會”事前一再宣稱三月才會決定接受與否,並下令現在隻有林務局副局長李桃生可以談大熊貓,而不論問題是啥,李桃生一律以“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審查中”回應;不過也有官員忍不住私下透露,“上麵”交代對待大熊貓愈低調愈好,“最好找到不讓大熊貓進口的理由。” 報道稱,“農委會”內不少人都希望引進大熊貓,因為就事論事,台灣動物園的環境與能力,飼養大熊貓不是大問題,當局實在不必把事情複雜化。 《聯合報》的一篇題為《染色熊貓先被“積極管理”》的分析文章指出,“這兩隻大熊貓似乎已在皮毛上烙印了中國標簽,連‘不適合台灣本體自主性政策’都成了抵製它們來台的理由”。於是,黑白分明的大熊貓,立刻染上藍綠色彩。陳水扁當局或許可拒大熊貓於千裏之外,但絕對無法堵住期盼兩岸積極開放的浪潮。 《中國時報》十日發表社論指出,一場“熊貓政治學”已經在台灣提前上演,好像一旦放行大熊貓登台,台灣人的心防就會立即瓦解了。其實,在這場圍繞大熊貓議題的政治語言紛擾中,真正可怕並不是那兩隻大熊貓,而是昔日台灣那種不斷“接招應變”的自信心,完全不見了。恐懼到連沒有任何威脅性的大熊貓都可以變成“嚴重的政治事件”,這就顯示出台灣的心理病征。 社論稱,不僅是對大熊貓,台灣如今許多人連對未來也逐漸喪失樂觀的期待。調查顯示,去年台灣信心度還有一成四,但今年,台灣感到悲觀的比例首度超越樂觀者,信心度逆轉為負一成九,減少三十二個百分點。 該社論指出,陳水扁的退縮政策,根本不起作用。兩隻大熊貓真的沒什麼。但因為大熊貓而怕成這樣,實在是多慮了!這隻顯示出當局不再有自信,甚至得了恐慌症,而且病得非常嚴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