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扁把話說絕:辜汪會談是兩岸最後一次

(2006-08-22 16:28:02) 下一個
阿扁把話說絕:辜汪會談是兩岸最後一次 作者: dont agree R , Jan 07,2006,04:10 回貼 論壇 據聯合早報報道,繼元旦文告後,台灣總統陳水扁在5日出刊的《阿扁電子報》中,針對兩岸政策,再度展現強硬態度。他從汪道涵的逝世談到兩岸關係,指1993年的辜汪會談“是兩岸之間第一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呼籲“還有幻想的,早點死了這條心吧!” 這是在短短不到一星期內,陳水扁對於兩岸關係的第二篇公告,並明顯采取緊縮、挑釁,回歸民進黨基本教義派立場。分析家認為,陳水扁此時盤算的恐怕不是整體台灣民眾的觀感,而是如何挽回自己連基本盤支持度都流失的頹勢。 在5日出刊的《阿扁電子報》,發表了題為“典型在夙昔:向辜汪兩老最後致敬”的文章。陳水扁把兩岸僵局歸咎於中國大陸的不民主與霸權心態,而“中國對台灣的終極目標隻有一個,就是把台灣並吞”。 文章開始先是緬懷逝世的中國海協會長汪道涵與台灣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二人生前的風範,緊接著開始切入兩岸關係的正題。 陳水扁提到,“1993年4月2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辜汪會談,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辜老與汪老隔著會議桌握手的照片。辜汪會談是兩岸之間的第一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彼此主動擱置爭議,並在沒有預設任何立場與前提的情況下,以相互對等的地位進行會談”。 “辜汪會談新思維如流星,雖然耀眼卻一閃即逝” 陳水扁形容,辜汪會談所展現的新思維,宛如快速劃過夜空的流星,雖然耀眼卻一閃即逝。 他也批評這次汪道涵逝世後,大陸方麵安排前去參加追悼會的做法令人“一葉知秋”。他說,當辜振甫逝世時,海協會派副會長孫亞夫及秘書長李亞飛作為汪道涵代表到台灣吊唁,得到海基會和台灣政府相關部門周全的安排和協助,“政治之外還有人情”。而大陸回避是否同意海基會董事長張俊雄前往參加汪道涵追悼會,卻“特別安排在野黨代表出席,處處可以看到統戰、分化的痕跡,政治之外還是政治”。 他形容“這就是台灣─一個民主的國家,以及中國─一個獨裁的政權最根本的差別,同時也是隔閡兩岸人民之間最大的鴻溝”。 電子報這篇文章,是繼陳水扁在元旦文告後,再次談論兩岸關係。雖然陳水扁態度、措辭強硬,卻未在台灣政壇引起討論。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被媒體詢問是否會對大陸死心,也隻簡答一句“不可能的事”。 三合一選後,陳水扁在台灣的支持度一度隻剩下10%,不過根據台灣新聞頻道TVBS在陳水扁發表元旦文告後所作的民調中發現,陳水扁支持度微幅上升至13%,對扁不滿意的民眾也從原本的73%降為60%。 若再交叉比對,會發現民進黨選民對扁的滿意度,從35%增加到47%,台聯黨選民的支持度,則從14%上升到33%。至於泛藍與中間選民對扁的觀感,則無明顯變化。 換言之,外界普遍認為陳水扁已經察覺回歸基本路線,是眼前拉抬聲勢的唯一途徑。尤其民進黨主席改選迫在眉睫,陳水扁自己推薦的候選人,前總統府秘書長遊錫堃!躑否勝選!酢酰豆溫恕踱日後在黨內的地位。因此!酢蹠會在此時頻下猛搖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