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岸關係續發展是對汪老最好祭奠

(2006-08-22 16:28:01) 下一個
兩岸關係續發展是對汪老最好祭奠 2005-12-27 03:11:37 轉寄 列印 據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張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逝世的消息傳到台灣後,島內許多知名人士紛紛表示哀悼。他們在接受本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汪老一生為兩岸關係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值得後人感念和追懷。 台灣海基會首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陳長文告訴記者,汪老為推動兩岸談判進程、促進兩岸關係發展作出了重要努力,對於汪老的離去,我們深感不舍,但兩岸關係的發展不會停滯,未來兩岸之間應更開放、更善意、更親如一家。我們後來者應繼續為此而努力,這也是對汪老在天之靈最好的告慰。 曾與汪老有過數麵之緣的前台灣海基會秘書長焦仁和在接受本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汪辜會談’和‘汪辜會晤’對於增進兩岸相互間的了解起到了很大幫助,也給我們後人繼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焦仁和說:“汪老對於我們而言始終是一位可親可敬的長者,特別是在兩岸關係方麵,我們雖然有時看法不盡一致,但汪老總能從長遠、大局著眼,給我以很多指點。認識汪老之後,我個人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樂觀得多了。” 為悼念汪老,台灣大學教授王曉波特地寫了一篇長文。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汪老在推動兩岸對話、兩岸和平方麵居功至偉,這是最值得兩岸同胞感念的。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蔡瑋撰文指出,汪老辭世,兩岸少了一位有遠見、有理想、願意由民族發展角度思考兩岸共同利益的長者,這是一個重大損失。 台灣東吳大學政治所兼任教授楊開煌也發表文章對汪老表示哀悼。他在文中說,“汪老身處轉型之際,肩負調和兩岸之重責,任務艱巨;而汪老秉持招牛?_合有度,是於九三年中,辜汪揖讓‘新城’,立兩岸和諧之楷模,折衝妥協,促成雙邊之協議,迄成絕響……驚聞汪老辭世,能不痛哉!” 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王津平在電話中說,兩會商談中斷的根源在於台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而辜、汪二老的先後故去,會激發台灣人民思考:我們還有多少歲月可以蹉跎? 王津平表示,歷史不會就此打住,汪老為兩岸關係發展所打下的基礎也不會消失,我們後來者應該在其基礎之上繼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 王津平說,今年年初胡鍧?倳?浻噓P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親、新三黨主席先後訪問大陸,也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應繼續加緊努力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這也正是對汪老的最好祭奠。”(完) 汪辜影響獨特 海協與海基會發揮餘地仍大 2005-12-27 03:29:16 轉寄 列印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六日電(記者劉舒淩)北京資深學者許世銓二十六日表示,在兩岸關係多年跌宕起伏的進程中,汪道涵與辜振甫發揮著獨特、不可替代的作用,汪辜兩位的去世是重大損失;汪老對促進祖國統一的貢獻,今後仍將發揮作用。 二十六日下午在此間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許世銓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汪道涵會長二十四日因病辭世感到傷心與痛惜。 許世銓說,兩岸關係多年來有發展有挫折,汪辜以其人格、特性特別適合了這樣一種兩岸關係現狀的需要,作用不可替代。 許世銓表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是在一定歷史條件和背景下產生。特別是“九二共識”、新加坡的汪辜會談、一九九八年十月的汪辜上海會晤,使海協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發揮歷史性作用;現在是由於台灣當局堅持“台獨”立場,才使兩會協商被迫中斷;但其功績是可圈可點的。 許世銓說,汪道涵身上體現了“革命家的堅定與遠見卓識”。 多年中,多位外國、台灣學者由許世銓陪同拜會汪道涵。許世銓說,來訪的台灣學者中有不同政治傾向,不論他們講什麼,汪老都能心平氣和地與他們講道理,而且非常理解他們的處境和看法。 許世銓認為,汪道涵確實是“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這一政策的表率。 一九九八年,汪道涵提出著名的“八十六字方針”。許世銓說,其產生背景是汪老傾聽台灣方麵人士的想法和訴求,吸納到大陸對台政策中。 許世銓表示,海協與海基會作為受權的民間組織,今後發揮的餘地還是非常大的。 他也表示,當然希望有一天兩岸之間直接進行對話,比如黨對黨談判的最終實現;也希望將來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和台灣所有政黨進行對話、全麵的對話,希望島內有一個權威機製和大陸在“一中”原則上開啟談判,那將是兩岸關係上又一個新天地、新裏程、新一頁。 許世銓說,汪老人雖不在,他的功績、影響將延續下去;目前兩岸關係麵臨巨大風險,但遲早要向前發展。(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