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8博客

以鷹一樣的眼睛盯著日本, 讓日本帝國主義極其走狗原形畢露
正文

日本哲學家高橋哲哉:靖國神社是戰爭動員裝置 zT

(2006-08-22 06:03:30) 下一個

日本哲學家高橋哲哉:靖國神社是戰爭動員裝置 zT

記者 曹鵬程 轉自凱風網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連續參拜靖國神社,不僅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反感,也在日本國內輿論掀起了討論的熱潮。2005年4月,一本名為《靖國問題》的新書在日本問世,這本書從思想角度剖析靖國神社,引起了轟動,一版再版,發行量超過30萬冊,成為高居排行榜的暢銷書。作者高橋哲哉一夜之間成為日本媒體追訪的對象。就在小泉第六次參拜靖國神社的第二天,本報記者采訪了這位在東京大學教哲學的靖國問題專家。


  當心“情感煉金術”


  “靖國神社就是一個動員國民趨向戰爭的思想性、宗教性的裝置。”高橋首先用一句話概括出了靖國神社的本質。高橋解釋:靖國神社主張“為國家捐軀,為天皇戰死”,然後將戰死的軍人當成靖國之神祭祀在這裏,再由天皇前往參拜。這樣戰爭就無正邪之分,成了高尚的“聖戰”;遺族悲痛的心情也被這種“情感煉金術”轉為了自豪和喜悅。


  對於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高橋分析道:小泉這次參拜的理由是為了維護其“公約”,這首先就是違憲的。政府首腦參拜名義上的民間宗教法人,這根本就不該在政治公約中提出。首相的參拜啟動了這個裝置,他不是在悼念死者,而是在歌頌英靈。中韓的反對是可以理解的,靖國神社不是一國首腦去表達堅持和平、永不再戰的地方。


  堅持政教分離原則


  這5年來,日本國內出現了不少解決靖國問題的方案,比如分祭甲級戰犯、建設新的國立追悼設施、擴建千鳥淵無名戰歿者公園、甚至將靖國神社國有化等,高橋認為最危險的就是國有化。他指出,此前日本政府曾經試圖將靖國神社國有化,最後因為在野黨擔心這樣會被重新用來發動戰爭,在國會將其否決了。2003年日本派兵海外,日本國內有些人開始討論自衛隊士兵如果死了是否可以進入靖國神社,這是非常危險的傾向。靖國神社國有化,就意味著國家可以重新使用軍人神社,“國家神道”會以另一種形式複活,稍有不測就會再把日本推向戰爭。


  對於建立新的國立追悼設施、擴建千鳥淵等方案,高橋認為作為政治上的選擇,這要比參拜靖國神社好一些,但是如果政治家既去追悼設施悼念,又去靖國神社參拜,結果還是一樣。而且還要注意國家怎樣利用這些設施,以免它成為“第二個靖國神社。”


  談到甲級戰犯分祭問題時,高橋指出,中國主張隻有侵略戰爭的指揮者是加害者,普通士兵和日本國民是受害者,可是日本連這都不情願接受。如果能夠實現甲級戰犯分祭,也許可以解決日本與中韓之間的外交問題,但是這可能會引發首相甚至天皇無所顧忌地參拜,留下更大的隱患。


  當記者問及解決靖國問題有什麽更好的提案時,高橋表示隻有嚴守日本憲法中政教分離的原則,無論在名義上、還是事實上都要把靖國神社與政府分離開。政府首腦不能通過參拜等形式導致政教合一;靖國神社也必須做個真正的民間宗教法人,答應不願祭祀在那裏的朝鮮半島、中國台灣以及部分日本遺族遷出親人牌位的要求,願意把親人牌位留在那裏的人才去參拜,變成一個“隻有信徒的神社”。這樣不僅外交問題可以解決,也可以防止國家利用靖國神社作戰爭動員,這是一石二鳥的辦法。


  拋棄帝國時代思維


  高橋被日本媒體稱為“行動的學者”,他與朋友於2004年7月成立了一個名為“前夜”的非營利民間組織。談到“前夜”這個名字時,高橋解釋說,日本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也許將會再次走向戰爭,沒準哪一天我們早晨醒來時日本就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了。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的日本正處於戰爭的前夜。但是如果抵抗足夠強大,這一天就不會到來,那麽現在的日本也處於解放的前夜,因此采用了“前夜”作為組織和季刊的名字。


  在創刊號上,高橋寫了一篇名為《一點燈火》的寄語,其中提到,這個國家的“內核”就要剝落出來了。什麽是“內核”?高橋告訴記者:半個世紀前,這個國家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在殖民地搞民族歧視、在國內搞階級歧視和女性歧視,那時的日本是一個帝國。戰後日本誕生了民主與和平的憲法,掩蓋了帝國的本質,但是帝國時代的思想還存在著,這就是“內核”。當肯定戰爭和歧視的輿論解禁的時候,這些負麵遺產就會泛上來。我們的目標就是改變“內核”,正如“前夜”的口號說的那樣:“反戰、反歧視、反殖民主義”,讓日本徹底拋棄帝國時代的思維。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