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初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急病的時候,郗穴就是最神的藥

(2013-06-04 08:11:12) 下一個

 

有急病的時候,郗穴就是最神的藥

有急病的時候,郗穴就是最神的藥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中醫治病慢,但我絕不同意這個觀點。
比 如,某人心髒病忽然發作,昏過去了,怎麽辦?這時無論是去找哪個醫生,都得要耗費一些時間,很多時候,還沒等送到醫院,人就不行了。再比如急性哮喘,發作 的時候,人的感覺簡直是生不如死,痛苦萬分,有時一口氣沒接上來,也就撒手人寰了。再快的車,把病人送到醫院,都是需要時間的,而病魔是不等人的。
真 正的急救,是當場救治,是在醫生和救護車還沒有到來時,把疾病的危險性降到最低點。這時候靠誰?靠我們自己,或者靠我們身邊懂一點醫學知識的人。西醫教給 老百姓的急救方法隻是為等待醫生前來治療爭取一些時間。實際上,遇到了心髒病發作或急性哮喘這樣的急症,通過中醫的取穴進行急救,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比 如,心髒病突然發作,就馬上取心包經上的郤門穴這個大藥;急性哮喘,就取肺經上的孔最穴大藥,隻要對它們進行強烈刺激,比如紮針,或者進行強有力的按壓, 往往都能一穴見效,迅速緩解病情,起死回
生。
人體哪一種穴位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這就是郗穴。郗穴是我們人體專門用於急救的大藥。人體的12條經脈上都有郗穴,見下表:

       經脈(陰經)       肺經       心經       心包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郗穴       孔最       陰郤       郤門       地機       水泉       中都
       經脈(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郗穴       溫溜       養老       會宗       梁丘       金門       外丘

急 性疼痛,一般取陽經郗穴,比如,肚子疼可以在溫溜、養老、會宗穴上找高升點,胃痛可取梁丘穴來按壓,膽囊疼痛可按揉外丘穴,這些高升點穴位都是急救的大 藥,您使用時要采取指壓帶揉動的方式,每個點按壓的時間可長可短,短則5~6分鍾,長則20分鍾不等,視病情的緩解情況而定。
陰經的郗穴可以用來治療人體的各種出血之症,尤其是內髒出血。比如,咳血可以按壓肺經的郗穴孔最,尿血可按壓腎經的郗穴水泉,女子崩漏可按壓肝經的郗穴中都等,選穴時視您的具體情況而定。
這些大藥是我們生活中隨時都有可能用得上的。當急病發作的時候,可以在尚有神誌和活動能力的時候使勁按郗穴;當我們身邊的人出現急病的時候,我們也要伸出援助之手,那可是起死回生的善舉。人生無常,我們一定要為之做好手到病除的準備。

最近看(晉)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對郤穴有所領悟。過去所寫的文章未涉及過郗穴,通過查閱有關資料,發現郗穴原來對治療血症和痛症有如此大的功用。怪不得《人體自由大藥》一書的作者武國忠先生道出一句:“有急病的時候,郗穴就是最神的藥”。為了進一步了解郗穴對治療血症和痛症的功效,尤其探討利用郗穴一穴治療急症的功用,遍查典籍,現總結於後,奉獻給大家。

   郗穴的名稱和在人體的分布首載於《針灸甲乙經》。郤穴是各經脈在四肢部經氣深聚的部位,“郤”與“隙”通用,是空隙、間隙的意思。大多分布於四肢肘膝關節 以下,隻有胃經的郤穴梁丘在膝以上,十二經脈、陰陽蹻脈和陰陽維脈各有一個郤穴,合為十六郤穴。這十六個郗穴是:手太陰肺經孔最穴,手厥陰心包經郤門穴, 手少陰心經陰郤穴,手陽明大腸經溫溜穴,手少陽三焦經會宗穴,手太陽小腸經養老穴,足太陰脾經地機穴,足厥陰肝經中都穴,足少陰腎經水泉穴,足陽明胃經梁 丘穴,足少陽膽經外丘穴,足太陽膀胱經金門穴,陰維脈築賓穴,陽維脈陽交穴,陰蹺脈交信穴,陽蹺脈跗陽穴。

    郤 穴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髒腑的急性病證。陰經郤穴多治血證,如手太陰肺經的郤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陰肝經的郤穴中都治崩漏。陽經郤穴多治 急性疼痛,如頸項痛取足少陽膽經郤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陽明胃經郤穴梁丘等。此外,郤穴還有診斷作用,當某髒腑發生病變時,可按壓郤穴進行檢查。十六郗穴 在人體的分布以及功用:

   1、足太陰脾經之郤穴--地機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可治療腹痛泄瀉小便不利水腫月經不調痛經遺精等症。配三陰交穴治痛經;配隱白穴治崩漏。 配合穴陰陵泉治療股內側痛。股內側痛多由氣虛寒凝,經脈失養,肌肉攣縮而成。其病位屬脾經所過之處,地機穴為脾經之郤穴,是本經經氣深集的部位,具有較強 的解痙鎮痛,行氣活血之功,陰陵泉是脾經之合穴,脈氣最盛,使氣隨血流,氣行血行,脈道充盈,氣血流暢,經筋和緩,疼痛自止。

   2、 手太陰肺經郤穴--孔最穴,在前臂掌麵橈側,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處。該穴具有清熱涼血之功,善治血證,主治咯血、嘔血等出血疾患。尺澤為 手太陰肺經之合穴,根據“實則瀉其子”的原則,針刺此穴可瀉本髒之熱,故有瀉肺熱,涼血止血之功,主治潮熱,咯血,咽喉腫痛等,兩者配伍使用治療陰虛火旺 咯血。

   3、手陽明大腸經郤穴--溫溜穴,在屈肘時,在前臂背麵橈側,當陽穴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處。該穴可治療急性疼痛,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祛 瘀止痛之功,主治咽喉腫痛,麵腫等。《甲乙經》:喉痹不能言,溫溜及曲池主之。兩者還共同具有祛風濕,利關節,通經絡,止痹痛之功,用以治療上肢不遂,肘 臂痛等。

   4、 足陽明胃經郤穴--粱丘穴,取該穴時屈膝,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3寸。該穴是足陽明脈氣深聚之處,故有理氣和胃止痛之功,主治胃 痛,胃腸痙攣等症。足三裏是足陽明之下合穴,是治療脾胃病的首選穴,能補能瀉,能升能降,具有健脾,消積滯,和胃降逆,通腑利濕之功。《靈樞·邪氣髒腑病 形》:腹脹,胃脘當心而痛,取之三裏也。本穴為機體強壯要穴,益氣養血,健脾補虛,扶正培元之功益彰。兩穴配以犢鼻,血海,陽陵泉,阿是穴,還可治療膝骨 性關節炎。

   5、手少陰心經郤穴--陰郤穴,位於人體的前臂掌側,當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該穴具有清心安神之功效。可治療神經衰弱,癲癇;鼻出血,急性舌骨肌麻痹; 胃出血,心絞痛,肺結核,子宮內膜炎等急症。

   6、手太陽小腸經郤穴--養老穴,位於人體的前臂背麵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緣中。該穴具充養陽氣之功效,可主治目視不明,肩、背、肘、臂酸痛等症。配太衝穴、足三裏穴可治目視不明。養老穴對治療青春痘或熬夜引起的麵部小泡有特效,對眼睛疲勞也有奇效,而神門為檢查循環係統的重要穴道,對消除疲勞也有幫助,兩者聯合可提昇氣血,保持手腳靈活。

   7、 膀胱經郤穴--金門穴,位於人體的足外側部,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該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太陽主表,故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之功,主治腰痛,外踝 痛,下肢痹痛等。委中則為足太陽合穴,膀胱經屬水,水性寒涼,故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功,有“血郤”之稱,膝為筋之府,本穴位居膝窩,具有舒筋活絡,祛 風濕,止痹痛的功效。主治腰痛,半身不遂等。郤穴與合穴配合使用,祛風活絡之功更為突出。如金門配大腸腧、委中、命門治療腰痛效果頗豐。

   8、腎經郗穴--承漿穴,位於人體的麵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該穴是連通體表體內的一個穴位,可主治口眼歪斜,唇緊,麵腫,齒痛,齒衄,齦腫,流涎,口舌生瘡,暴喑不言,消渴嗜飲,小便不禁,癲癇。如配合委中穴可治衄血不止;配風府穴治頭項強痛、牙痛等症。

   9、 手厥陰心包經郤穴--郗門穴,位於腕橫紋上五寸。該穴善治血證,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功,主治咳血,嘔血等。曲澤歸手厥陰心包經,心包為心之外衛,代 心行令,故有寧心安神,寬胸理氣,活血化瘀之功,主治心痛,煩躁等,此外,本穴具有通經活絡,疏利關節之功,用以治療肘臂痛,上肢顫動等。

   10、三焦經郤穴--會宗穴,位於人體的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穴尺側,尺骨的橈側緣。該穴具有吸濕降濁的功效。可治療耳聾癇證,上肢肌膚痛等症。配聽會穴、耳門穴治療耳聾;配大包穴治上肢肌肉疼痛,軟組織挫傷。

   11、膽經郤穴--外丘穴,位於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緣,平陽交穴。該穴有傳遞風氣的作用。可治療頸項強痛胸脅痛,瘋犬傷毒不出,下肢痿痹,癲疾,小兒龜胸等症。如配伍腰奇、間使穴、豐隆穴、百會穴治癲癇;配環跳穴、伏兔穴、陽陵泉穴、陽交穴治下肢痿、痹、癱;配陵後、足三裏穴、條口穴、陽陵泉穴治腓總神經麻痹。

   12、足厥陰肝經郤穴--中都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7寸,脛骨內側麵的中央。該穴主治血證,具有清肝瀉熱,涼血之功,可治療急性肝炎、膝關節炎、子宮出血、疝氣等疾病。

   13、陰蹺脈郗穴--交信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太溪穴直上2寸,複溜穴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後方。該穴有外散寒冷水濕的功效。可主治月經不調崩漏,陰挺,泄瀉,大便難,睾丸腫痛,五淋,疝氣,陰癢,瀉痢赤白,膝、股. 內廉痛等症狀。如配伍關元穴、三陰交穴治婦科疾患之月經不調;配太衝穴、血海穴、地機穴治崩漏;配中都穴治疝氣;配陰陵泉穴治五淋;配中極穴治癃閉;配關元穴治陰挺等。

   14、陽維脈郗穴--陽交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該穴具理氣降濁之功效,主治胸脅脹滿疼痛,麵腫,驚狂,癲疾,瘈疭,膝股痛,下肢痿痹諸疾。配環跳穴、秩邊穴、風市穴、伏兔穴、昆侖穴可治風濕性腰腿痛,腰扭傷、坐骨神經痛、中風半身不遂之下肢癱瘓、小兒麻痹症。

   15、 陰維脈郗穴--築賓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太溪穴與陰穀穴的連線上,太溪穴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內下方。該穴具散熱降溫之功效。主治癲狂、癇證、嘔吐 涎沫、疝痛、小兒臍疝、小腿內側痛等症。配腎俞穴、關元穴治水腫;配大敦穴、歸來穴治疝氣;配承山穴、合陽穴、陽陵泉穴治小腿痿、痹、癱;配水溝穴、百會 穴治癲狂、癇證。

   16、陽蹺脈郗穴--跗陽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麵,外踝後,昆侖穴直上3寸。該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有吸熱化濕之功效。主治頭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腫痛等症

   從上述十六郗穴各自的主治範圍可以看出:(1)陰經郤穴多治血證.(2)陽經郤穴多治急性疼痛。這些功用和治療範圍前人早有備述,這裏需要探討和總結的主 要是那些一學便會,人人可以掌握的“一穴治療”或“一穴救命”的郗穴和使用方法。就像《人體自有大藥》一書作者武國忠先生所講,現在很多人認為中醫隻能治 療慢性疾病而不能治療急症,但大量的臨床例證已充分說明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以前受中央電視台播出的《危機時刻》啟發,曾經寫過一篇《家庭緊急救護方法》的 文章,其中對中風、休克、中暑、痧症、中毒、溺水、足轉筋、心絞痛、急性腹痛、急性腰痛等這些病症從中醫角度如何緊急救護進行過探討,祖國醫學已有數千年 的曆史,其中對急病急症的處理很多在現今科學昌明的時代仍是行之有效的法寶,不失為人人可學、人人會用、簡便易學而又簡單實用的救身之道。比如,有人突然 出現休克的緊急情況時,怎麽辦?是找醫生還是打電話叫救護車?那樣都要耽誤一些時間,即使醫生來了或者救護車趕到,病人往往也就撒手西去了。如果你懂得這 些簡單而實用的一穴救命的方法,用指尖掐按病人鼻唇之間的人中穴,就可使患者蘇醒,再送往醫院作進一步治療不遲,此即民間所謂的[掐人中]。真正的急救, 是在醫生和救護車還沒有到來前的當場施救,以贏得寶貴的時間。再比如心髒病突然發作,可馬上取心包經上的郤門穴,隻要對這個穴位進行強烈刺激(強有力的按 壓),往往能一穴見效,迅速緩解病情而起死回生。西醫的急救方法在家庭是做不到的,而通過中醫的簡單取穴進行急救,隻要穴位選的準,按壓方法得當,則是最 快速、最有效的。

   祖國傳統醫學可謂是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郗穴這味“大藥”(武國忠語)也需要不同時間、不同火候的煎熬方顯出其獨特的療效,更需要我們共同的探 討。當出現急性胃疼時應立即想到梁丘穴,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壓該穴,持續2-5分鍾,往往可以立即止疼;孔最穴,這可是治療內髒出血的郗穴,使用時可用母指 腹尖適度用力按壓該穴;當有尿血症時,要馬上想到水泉穴;女子崩漏、膝關節炎、疝氣就找中都穴;急性腰痛時可隨手取來養老穴;膽囊疼痛了就快按外丘穴;凡 遇心動過速、心絞痛等心胸疾患那就是郤門穴的事了,按壓的時間同前;外丘和陽交穴治療急性頭疼再好不過了;當出現頭疼、咽喉腫痛、腸鳴腹疼的時候就選溫溜 穴;那麽心疼、吐血、鼻出血怎麽辦?陰郗穴在等著你呢,平時經常按壓此穴還可預防和治療心髒疾病;地機穴,可治療腹脹、腹疼,泄瀉,這個穴位按壓時間要長 些,5分鍾;築賓穴,可治療惡心嘔吐;交信穴,可治療月經不調、痢疾、腸炎;承漿穴,可治療休克昏迷、口眼歪斜、齒齦腫疼。至於梁丘穴配中脘穴治療急性胃 炎;孔最穴配膻中穴治療氣逆吐血等配穴治療前以論及不再贅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