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觀雨

小時候在水邊長大,學會了搖櫓.你會嗎?跟我學吧
個人資料
正文

艱辛回憶錄 - 章3 人生的起步

(2014-10-07 11:48:23) 下一個

1954年初中畢業後,怎麽辦何去何從,我想了很多,父母太辛苦,我是長子。母親一直有病,兄弟姐妹都要讀書。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我放棄讀高中去考師範學院和中技學校但都沒有被錄取。結果隻得放棄讀書早日進入社會工作,當時農業合作化運動蓬勃發展,農村需要大量的知識青年。我與徐公橋村婦女主任朱秀英和上海下來的知識青年姚玉英同誌一起搞夜校辦掃盲班,每晚下鄉下村,而且不計報酬。最難忘的是姚玉英同誌有一次到新浜村教學時不慎跌入河中,天氣寒冷在零度以下。她凍得渾身發抖,當地群眾聽消息後紛紛趕來拿來寒衣端來薑湯。可見群眾多麽需要文化。在這種強烈的思想指導下,我萌發了想當一名教師。我想到了毛主席教導過的“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上級也號召高級合作社都要重視文化教育,辦好學校。我在高級社書記邵永飛社長張杏元會記周福元三位領導的支持下,在古巷村大廳裏辦起了花橋鄉第一所民辦小學。小學共有四個班五十多名學生,進行複式教育。當時辦學條件極差,工資也很低,我每天還要步行幾裏地的確很辛苦。當我想到我一個老師能管好怎麽多學生,為他們教學為他們服務,我覺得再苦再累也甘心。我覺得我已經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除了管好學校外,利用寒暑假,節假日業餘時間,我還參加了社區業餘文工團。我與吳新霞女士演出的“三換春秋”小戲博得廣大群眾的好評,並參加了昆山市第三屆文藝匯演。演出很成功,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嘉獎。1956年10月,國家義務兵役製實行第二年,征兵運動開始了,不少青年都報了名。我是一名教師按條例是緩征對象。當為了保衛祖國我願意到部隊裏去鍛煉。我爭得領導同意,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衝破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舊俗,毅然報名參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