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歲月

作為四十歲的女人,作為過來人,作為妻子,我想說說過於女人的事情關於女人的心理關於女人的性格和女人的所有事情,希望我的博客讓女人更
正文

對美國說再見!“海龜”推動中國快跑 zt

(2007-05-12 07:08:39) 下一個
對美國說再見!“海龜”推動中國快跑 金融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彼得•科克倫(Peter Cochrane)/在上世紀70年代末首次去中國時,我看到的是一個自行車王國,路上很少有汽車,有蒸汽機車卻沒有路燈,近10億人口的電話擁有量不足50萬部。奢侈品極其少見,但人們有尊嚴、獨立,需要積極的變革。

如今,中國到處都是起重機、大規模開發項目和現代城市,路燈和手機隨處可見。世界所需一切物品的製造和運輸,幾乎都在中國的掌控下。

最引人矚目的是由新建公路和機場組成的不斷擴張的現代交通基礎設施,以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磁懸浮”列車。從上海龍陽路地鐵站到浦東國際機場,時速可達400公裏以上,33公裏的路程僅需不到8分鍾。

中國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首先,中國製定了一項現代化計劃,並決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將其付諸實施。這需要得到一係列因素的支撐:一流的教育體係、充裕的人才儲備、極其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對西方國家成功做法的效仿——而毫不掩飾地抄襲和對世界其它地方成功產品進行逆向工程的文化,推動了這一切。

隨著海外留學生的歸來,外包生產廠的興建,中國的能力和範圍也一點一點得到增強,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或許是網絡經濟的崩潰。直到2001年,矽穀和美國的高科技產業還擁有大量歐洲、印度和中國的科學家及軟件工程師。

2001年9月11日後美國遭遇低潮之際,中國和印度的科技人才紛紛對美國說再見。當時,舊金山警方在機場每天發現80輛被遺棄的汽車,移民工人紛紛回國,使網絡經濟崩潰之前的科技人才流動趨勢發生了大逆轉。

正是這些既擁有技術教育背景、又具備商業專長的海歸,給印度和中國經濟注入了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於是,中國的現代化步伐突然加速,至今仍然顯而易見。

除了知識、經驗和信心外,這些人還有廣闊的人脈。不久,整家整家的製造廠便開始遷往中國,因為在全球化加速推進,導致競爭迅速加劇的環境中,西方企業想盡辦法縮減成本,保持市場份額。

簡單而直接的技術移植,使新培訓的中國工人在數周內就能勝任西方工人的工作。但監督和管理他們的,是被排斥出美國、現又重新受寵的同胞。這些工廠開始了一項力求完美的運動,這是自二戰後日本經濟奇跡以來再未出現過的景象。

在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下,西方公司被迫將業務搬到中國。製造廠在中國成群出現,完整生產環境所需的各種配套服務一應俱全。

相反地,西方的公司開始越來越孤立,這又一點一點地讓其運營更加困難,成本更加高昂。如今,標杆將進一步升高,因為中國人的雄心增強了他們向價值鏈高端攀登的欲望:他們要進入研發和設計領域。

今天到中國訪問的人,看到的是一個對成功充滿自信和豪情的社會,想要成為世界第一經濟超級大國的欲望溢於言表。建築物是西方人眼中熟悉的樣式,做生意的方式也幾乎是西式的——但又從中國曆史中汲取了一些元素。

當然,這些變化是有代價的。中國麵臨的挑戰確實非常巨大,其中最明顯的是環境汙染。資源短缺是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需要根本的解決方案。例如:

*華北平原的水資源短缺狀況不斷惡化,而這裏創造了中國40%的GDP。

*中國需要的能源遠遠超出了其本身產出。供應鏈已經繃得很緊,除非找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否則就會阻礙經濟增長。

*人才短缺——雖然中國在教育領域取得了引人矚目的進展,但仍存在人才短缺問題。

那麽,這些挑戰和其它製約因素是否預示著中國經濟增長將會放緩或出現形勢逆轉?雖然這在短期內不太可能發生,但終究是所有人應該力求避免的結果。中國經濟的好壞已變成一個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中國經濟停滯不前,全世界都將立即感受到它的衝擊。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電腦和其它電子產品。正如太陽微係統公司(Sun Microsystems)高級風險經理博蒙特•萬斯(Beaumont Vance)所觀察到的:“世界上每台電腦都至少有一個重要部件產自中國。”

“你的供應商也有供應鏈,他們的供應商也有供應鏈,因此人們不清楚哪些是中國製造的。如果中國關閉了邊境,或者發生某種形式的大災難,那麽在替代工廠投產之前,世界將造不出一台電腦。”

“電腦係統的商業用戶,以及在中國製造的重工業和消費品企業,也將受到影響。”

以我的樂觀態度來看,我認為,中國正變成一個日益強大的經濟強國,最終會以擁抱資本主義的相同方式,向民主道路小步邁進。

我還認為,出於需要和選擇,中國正開始向其它國家外包和投資。這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鼓勵和推廣全球化,最終推動全球的日益穩定。

*彼得•科克倫是一位技術專家、企業家兼作家,ConceptLabs的聯合創始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