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淚水,歡顏

誰在黃金海岸,誰在風煙彼岸。我是飄泊的繆斯,為了你走過萬水千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太極 – 是一種認知,態度和情趣

(2017-06-17 20:32:25) 下一個

太極 – 是一種認知,態度和情趣

我個人對太極圈的理解

太極圖裏麵包含的信息

1.    圓形 – 代表每個時點呈現的狀態。中正,圓滿,平衡,沒有棱角。
2.    黑白 - 代表陰陽的對立,並重,共存,互濟,轉化,守衡。
3.    太極線 – 代表內在運動的方式,通過波浪型運動來切割陰陽,轉化,構造新的狀態。
4.    大太極裏包含小太極 – 代表係統內無限放大縮小,但所有內在係統的規律是共通一致的。
5.    黑白魚頭尾追逐- 代表整個係統不斷的循環,流動。整個圓是轉動的。 


從空白開始,一個圓,黑白兩色,波浪線這三項,就可以構成太極圖。也代表了道家所說“無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的學說。五個基本特征分別對應相克相生的五行。一個平麵圓,等分八個方向,可以畫出八卦圖。 邊上八個方位加上中心,成為九宮。再把圓看成立體的球,就有了前後,左右,上下的六合。太極圖看著簡單,裏麵包含了“道”全部的象征意義。 

林師傅所教的王氏水性太極,是一種為身心做減法的功夫。其中的鍛煉方法不是通過透支身體來達到肌肉強壯,反應敏捷。而是根據太極的原則道理,根據人體特定的身體構造,通過合理安排人身筋,骨,肉的運動來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因為其合理,因此低耗,有效,有益,練習者感到受用而舒服。

拳法創始人王壯弘先生受道德經中“上善若水”啟發,領悟理解了王宗嶽論太極的道理。仿效水的特性來實現太極的原則。因此整套拳看起來就像水的流動,波瀾翻卷,鬆軟起伏。

然而,看似複雜的動作其實隻有幾個簡單的,基本的核心
1.    保持尾閭上提。
2.    用腰,胯來帶動身體的各個動作。(而不是手和腳各自用力)
3.    所有動作都是陰陽相對,互濟,同步,整體運動。
4.    動作走弧線,每個定格都成圓形組合。
5.    每個動作都是拉筋,延展。利用地心吸引力和反作用力來拉筋,給自己做按摩。(沉重量和漂浮量的運用)

水性太極的動作要求是非常符合人體生理運動規則。其用力的方法也巧妙的利用了物理力學原理。

提尾閭是做好所有太極動作的關鍵。所有太極拳經的規範,都要通過提尾閭來實現。重要的問題說三遍,提起尾閭,提起尾閭,提起尾閭!

為什麽要提起尾閭?
首先,提起尾閭時改變了身體姿態。當我們提尾閭的時候,小肚子會自然的內收,帶動挺胸,直腰。太極拳另外所要求的虛領頂頸,含胸拔背靠提起尾閭才能做的出來,做的到位。

隻有當我們提起尾閭時,才能做到太極所要求的逆式呼吸。收緊腹部, 擴大胸腔,吸氣。放鬆腹部時,呼氣。這種逆式呼吸是太極調息和發勁基礎。更重要的是,提起尾閭時,才可以做到氣儲丹田( 腹部),氣息不會往下泄掉。

當我們提起尾閭時,骨盆就會自然的擴大,髖骨和胯部就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這樣上身和下肢的動作,就可以連貫配合,力量暢通,沒有了中間的堵塞。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進化過程中,為了大腦的發育,犧牲了身體肌肉骨骼的協調。人體肌肉骨骼的構造還要盡量的減少行走奔跑時對大腦的震蕩。我們平時的尾閭狀態,吸收了大量地麵震蕩,但也嚴重阻礙了上身和下肢的力量傳導,動作協調。我們要提起尾閭,是為了做到太極拳要求的三合,即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但為了防止動作對脊椎,大腦的震蕩,當提尾閭做動作時,也要求做到虛領頂頸,含胸拔背。

提起尾閭為下一個動作要領,用腰胯帶動身體提供了基礎。提起尾閭才能能鬆胯。提尾閭和鬆胯才不會對膝蓋,腳踝造成壓迫,避免受傷,避免勞損。 

用腰,胯來帶領身體的各個動作。
太極拳不會機械的,分割性做拳打腳踢。特別是水性太極要求做到“一動,無有不動”。也就是說全身都參與每一個運動動作。這時候,就要求每個動作都要用腰脊,髖胯來啟動,帶領。腰其實是泛指脊椎。肚臍正後方的命名穴是比較容易感受運動的地方,當練習時,會感到命門穴周圍的肌肉鬆緊開合。脊柱支撐著人的軀體,人體所有的組織與器官都掛在上麵。髖胯連接身體上肢和下肢。它們是人身體裏力量最大的地方。古拳譜雲“脊柱如大龍,腰胯似猛虎。勁在脊椎,曰龍勁,取“龍形搜骨”之意;抖勁,勁在腰胯,曰虎勁,取虎腰胯之功。胯之翻轉,脊之崩彈,合稱龍虎之勁!水性太極抓住養生,療傷,技擊的核心,特別抓住骨盆、脊椎來練。 每個動作做有關命門的開合,左右腰胯的S型(太極線型)的運動。同時要求肩,肘,腕放鬆柔,模仿水的波浪流動。

陰陽之間彼此互動,互濟,轉化,連續是水性太極的動作指導原則。手和身是一對陰陽。手向上的時候身體往下沉。手向前時,身就往後,反之亦然。左右手是一對陰陽,左上右下,左右手運動的幅度是一樣大的。同理,手和腳又可以是一對陰陽,整套拳裏很多動作裏都可以看到手腳的配合運動,手腳翻轉,運動的幅度相同。總之,整套拳是陰陽無處不在,體表動作的開合,體內氣息的虛實,全都是陰陽相對,互濟,同步,讓身體成為整體運動。根據太極陰陽轉換的原則,每個動作到了盡頭,就轉換方向,開始新的陰陽相對運動,原來的陰方,變成新動作的陽方,舊動作的陽方,變成新動作的陰方。如此循環,貫徹整個過程。

水的流動呈現波浪的狀態。每個大小波浪都是由很多個小弧線,小圓構成。根據這個特性,水性太極的每個動作都走圓弧線。如果你在各個時刻對之定格攝影,你會發現身體各個部分都保持圓的架構,整個人的姿態就是幾個圓的疊加組合。人的關節肌肉構造是很適合於旋轉,弧線運動的。當手腳走直線運動時,肯定是一般分肌肉緊張,另一部分肌肉放鬆。 而沿著弧線運動的時候,肌肉的鬆緊會隨著圓弧角度的變化伸縮調節。這樣的弧線運動是很平衡,綜合的鍛煉。運動下來,不會對肌肉,筋骨造成勞損。整套拳是從一個圓,走到另一個圓。圓與圓之間的肢體運動走圓弧線,S型的太極線。

水性太極養生和技擊的秘訣是每個動作都做拉筋延展。這套拳法充分利用地球吸引力和反作用力給自己按摩。 中醫說,筋長一寸,延壽十年。練水性太極拳的時候, 每個動作末端,都可以做筋肉的伸展,延長。陰陽對稱,左右,上下對拉也是幫助拉筋伸展。動作開合走圓型,可以按摩身體各個部位。前麵所講的其他技術要領其實都是為了有效的拉筋伸展來提供條件和提高鍛煉效率。 水性太極還特別強調沉重量和漂浮量兩個概念。沉重量其實說的就是地球重力給人帶來沉重的感覺,地球給人的反作用力讓人感到有漂浮量。水性太極拳要求每個動作都打出沉重量和漂浮量。其中巧妙就是合理安排了各個動作,利用了地球重力,和地球給人的反作用力讓人在練習中達到自己給自己按摩的效果。

因為這些技術要領和水性特質,讓王氏水性太極成為一種很養生和健身的運動。它是一種做減法的鍛煉,練拳之後,練習者不但不會感到累和體能消耗,反而能消除身體的疲勞,給身心減壓,解乏。練習這種太極拳的人共同的體驗是,舒服!

除了療傷,健身和養生之外。水性太極也可以用於技擊。王壯弘先生,林師傅都是功夫非常了得。因為拳法設計合理,所以練水性太極的人,可以發出巨大的力量。下麵用物理理論來分析其作用的原理。

力量作用於對象,作用力和能量的大小取決於幾個因素。初始力量的大小,力量傳遞的速度和加速度,力量傳遞過程中的損耗,能否加入更多外力作用於對方。

水性太極強調用腰,胯來帶動身體動作。其中練的就是上文所提及的“龍虎二勁”。運用腰胯的扭動,脊背的彈力來做初始力量的來源。象紐緊的彈簧,彎曲的弓,力一下子迸發,這樣發出的力量非常的大,比光用手和腿的肌肉力量大得多。

水性太極提尾閭,鬆腰,鬆胯的練習讓身體能上下協調,肩,肘,腕各個部分保持鬆柔。這樣能讓腰胯發出來了力量幾乎沒有障礙的傳遞。肌肉同時給力量加速。 根據物理定律,能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E=m VV/2。速度加快,給對手作用的能量也越大。 力量F = ma (質量x 加速度)。 F=mv/tt,力量和時間的平方成反比。提高一倍速度,力量大4倍。如果速度提高到隻有1/5的時間,力量就提高到25倍。 水性太極的高手,所謂功夫高,就是身體協調。技擊時速度越快,自然也就力量越大。

在技擊中,水性太極也充分利用沉重量和漂浮量來克敵製勝。當和對手接觸上之後,自己鬆胯,轉髖,陰陽對拉互動,能把自己身體的重量掛在對手的身上,從而克製控製對手。一旦對手反應,順勢就可以用漂浮量,借力打力,解決對手。當對手用一隻手的力量來攻擊你的時候,你用自己整個身體的重量來對付他, 勝利的把握自然很大。 自己和地麵之間時刻都進行著重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太極高手所謂“接地之力”,其實就是把地球給自己的反作用力,通過改變力的方向,給力加速後再施加給對手。

水性太極之所以強調動作腰陰陽相對互動, 其實也是很符合物理力學原理的。比方說右手下,右腿同時上的折疊。手往前時,身往後的動作。 這些都是巧妙的借用外力,給自己加力。舉例來說,向前攻擊,手往前時,身往後。手給 對手一個力F1,同時身體給背後的空氣一個力F2a. 空氣馬上反作用給身體同樣大小的F2b力。因為F2b和F1同方向,F2b無障礙傳遞。因此對手受到的是F1+F2b的合力。 F2b是自己整個身體給空氣的作用力,比光是手臂力量要大。 加上力量傳遞過程中加速,對手所感受到的打擊力量和能量就是非常大的。這種力,會遠遠超出對手的心理預期,讓對手瞬間崩潰。

水性太極的動作走圓弧線,在技擊中右兩種作用。防守的時候,對手的力作用在圓弧上,隨著圓的滑動,力會被向身體之外分解掉,讓對手的力打不到自己。太極拳的術語叫做化解。物理的力學分解有很明確的解釋。 自己在進攻的時候,動作走弧線能保持最大的機動能力。太極拳認為,技擊就是雙方陰陽轉換,圓和圓之間的對抗。動作走圓弧線能隨時轉換,變化,就像太極圖中間的分割線,各種變化就能調節陰陽的黑白對比。水性太極的原則是,不到落實處時,一切都在變。變換如流水,象波浪一樣走圓弧線。

太極就是陰陽,在技擊或者推手中,對手攻擊時是陽,自己防守是陰。麵對對手攻擊,自己要舍己從人,引進落空,用陰勁引化。隨之轉換,以自己的陽力進入對方陰方,在對方沒有引化時,落實,發動攻擊,破壞對方的體係。攻擊力的大小隨心,隨意。

綜上所述,水性太極以水為師,取法自然。在技擊中以最小的耗能,花費最小的時間和力量來達到目的。不求勝人,隻求無礙。王壯弘先生曾說“太極拳散手,溫和時可以使人毫無痛楚,而翻跌絕妙;猛烈時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沖擊,五髒皆裂。” 這種能力不是吹噓,的確是有堅實的科學解釋的。

太極理論是東方中國文化的基石觀點。中國的古典文化很玄奧,甚至晦澀。但又有“天有大美而不言”的魅力和無窮意境。 練習水性太極拳是對這種文化理念的實踐。對我個人來講。太極拳帶給我的是一種認知,態度和情趣。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fz9465 回複 悄悄話 這是對太極拳的解釋,而不是對太極真諦的解釋。盡管如此,文章很好,難得。
要知道太極真諦,一定要脫離“術”的框框。道在術外,但又不得不“由術求道”。“由術求道”最重要的兩要素是圓融與圓潤。圓融是指形式不固定化。圓潤是指過程無生硬。
而太極真諦的境界與佛教相同,有四個特征,大,圓, 鏡, 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