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文化決定論與中國足球

(2022-02-03 09:21:25) 下一個

國足毫無懸念的又輸了。

很多人又習慣性的把原因歸咎到體製,實在不敢苟同。難道中國足球的體製和乒乓球羽毛球不同嗎?

其實,觀察一下不難得出一個規律:凡是用網隔開的球類中國人都不差,而沒有網隔開,與對手直接身體對抗的比賽中國人都不行;中國人最擅長的項目是沒有對手同台競爭的表演類項目:跳水,體操等。

這個現象在我這個文化決定論者眼裏就不難解釋了。

中華文化不提倡直接對抗,更不征服他人,我們欣賞的是以和為貴,要比試也是點到為止,不戰而屈人之兵。你看,我們的民間體育,跳繩,踢毽子,拔河等都沒有身體接觸,都是間接的比力氣,比技術。哪怕武林高手華山論劍,也是你來一套陰陽八卦掌,我打一遍霹靂閃電鞭,看看架勢,掂掂份量,點到為止,各自耗子尾汁。“佩服佩服,在下甘拜下風!”——輸的不失麵子,贏得滿臉春風,不傷和氣。

可惜,現代競技體育的規則是西方人製定的,人家就是要真刀真槍的幹,是驢子是馬要拉出來溜溜。

如果足球比賽隻比顛球技巧,盤球過人或罰定位球和點球,那中國人一定不差,現在有花式籃球,一個人拿著籃球拋、接、滾、花式運球、轉球、多球與蹦床扣籃,中國人玩的可溜了。然而,不管籃球還是足球,一上球場與對方實戰,再漂亮的技巧都是擺設。

那麽,和中國同屬一個文化圈的日本為啥能在足球場吊打中國隊?因為日本人沒有繼承孔夫子,最重要的是他們自古以來就有對抗競技的傳統,他們的劍道,柔道,相撲,空手道,合氣道等等,都是實打實的身體與身體的對抗,不是我們“舞術”的點到為止。

也許,如果我們從小培養蒙古族孩子踢足球,或許還有一點希望,他們的祖先成吉思汗畢竟征服過大半個歐洲,蒙古人比漢人彪悍,至少,他們熱衷的摔跤運動必須用直接的身體接觸把對方撂倒。

當然,單論足球和籃球球員,我們都有一流的個體,但作為整體,我們的球隊卻是末流。同樣,我們有一流的芭蕾舞演員,卻沒有一流的芭蕾舞團,我們有一流的小提琴手鋼琴師,卻沒有一流的交響樂團,這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白釘 回複 悄悄話 評論到位,入木三分。
登錄後才可評論.